教育叙事之教育梦我的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梦我的梦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祖国的南海边上
划了一个圈……”听着董文华歌唱家那熟悉的旋律,感慨岁月的流逝,不觉间讲台上已度过20个春秋了。
自从国家提出中国梦以来,在
“一带一路”的影响下,各行各业都蒸蒸日上。
在这风起云涌的和平
时代,我作为一名教育者为为家乡的变化而倍感自豪。
实现中国梦,教育梦为先行。
教育界提出了教师应是“四有”新人和“三者”导师。
这不就我一直追逐的梦想幺?我从小与这目标结下了的情缘。
教育梦,我的梦!
说起我的教育梦,还得从小时侯谈起,那时候,因为家里穷,
人口多,自己排行又最小。
按农村的规矩,自然承担了家里放牛的
责任。
打记事起,就起早摸黑的完成放牛任务。
辛苦劳作的生活让
我滋生了一个痴想:长大后一定要走出这天地,不要再这样劳累而
无意义地生活着。
记得是1982年的春天,我已经6岁了,有一个男的来我家,在
我面前炫耀说:“你看我,通过努力学习,现已摆脱农业,当上一名
教师,再也不用从事繁重的体力活了!”说得我多渴慕啊!在心里就
有了一个立志努力学习,向那哥哥一样多神气!就天天缠求父母,
满足自己读书的愿望。
父母在无奈之下只好节衣缩食,实现了我比
同龄人得读书、早读书的愿望。
之后的日子里,不管刮风下雨,在
守牛、放牛的途中总有出现一个手里拿着书本,在村人中被嘲为“书
呆子”的影子。
只是,整个小学阶段,我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一条
像样的裤子。
几乎都是哥哥姐姐他们穿过再穿过后才轮到我的,有
的地方还是多道缝补的疤痕。
鞋子倒是有过好几双是新的,那可是
清一色的解放鞋!但也得要等到年关或“大姨妈”露出来的时候。
我
以绝对优异的成绩进入中学之后,对当老师梦的追求更为强烈,那
目标更为清晰!那时的农村中学不像今天有寄宿制,有营养午餐,
全是走读。
早上天微亮,吃饱饭,拿着书本就到校上课。
因离家远,中午就不用回家。
其实不回家的同学挺多的,有的同学从自家带了
点干粮自行解决,有的带上米到校附近邻农家换饭吃,之后便趴在
课桌上算是午休了。
而我,不知是身体好的缘故还是环境造就了我,早上吃饱之后可一直挨到下午五点(家里也没什幺可带的),而且
还没有午休的习惯。
这样就可利用中午把当天早上的作业做完,作
业少的话还可把学过的知识复习过通透。
下午一放学就飞快地往家
里跑,到了家里盛一碗冷饭泡上辣子水,那是何等的美味哟!出奇
的是至今的我也没有出现人们说的那样会得胃病什幺的,或许是理
想支撑着自己吧。
吃饱之后便拿上书本,上山去把牛找回来。
这样
的环境,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的习惯。
转眼到了93年,填报志愿时,作为班上成绩数一数二的我毫不迟疑在填报了师范专业,可人算不
如天算,在离中考仅有2个月的日子,家里发生了一场重大的变故。
家里什幺活都落到了我的头上,记忆中没有一天睡过安稳的觉,到
中考时又以7分之差名落孙山。
对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了,就有
了想失学去打工的念头。
这想法被母亲知道后一顿臭骂:“真是白养
你了,真让人失望,敢失学就打折你的腿!”我也何尝不知你们的付
出是想让我有一番作为呢?只是家境让我更心痛。
这时姐夫出现了,“如果真失学那才叫父母的痛,敢于追求理想的人才叫勇者。
”是啊,理想的指引,亲人的嘱托,有哪一样值得自己放弃呢!于是重振旗鼓,又踏上理想的征程——补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中考中
以521分轻松超过录取线。
让自己看到了梦想的曙光。
过毕业会考而顺利毕业。
1997年9月1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我被分到当地的陡坡小学任教。
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得到学
生的那一声“老师好”心都乐开花了,台下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更
坚定了我从事教育的信念。
立志改变家乡的教育。
特别是第一个月
领到工资223.5元,把23.5元留下买了菜后将余下200元全给了父亲。
可看出父母是何等的高兴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德卧
的教育现状却也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虽然是近跨世纪,但地处边陲,经济、文化、意识等都还很落后。
老百姓广种薄收,农活较繁重,大都认为知识当不得饭吃。
由此,家长们不让子女进学校,特
别是农忙季节学生更少。
甚至,有的家长把正在上课的学生喊去放牛。
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教育,我便利用周末和假期,翻山越岭,到各个村寨去家访,挨家挨户去做工作,由于村寨与村寨之间
距离较远,又没有交通工具,每次家访只能到一个寨子,回来要走
几个钟头。
好在家长们大都热心,非要挽留吃饭再走,再加之是单
身汉,了无牵挂,至于什幺黑路的等顾虑相对少了许多。
在我的劝说下,农忙季节流失的学生又回到了课堂,曾辍学在
家或外地打工的4名学生重返回了校园。
期末统考,班上的成绩居
然得到了全镇的第二名。
村里沸腾了,村里从未有过的荣誉降落到
了这村里,自已也享受到了受表彰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