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4区域经济联系课时作业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联系
一、选择题
''A、B两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起止点,两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如以下图所示。
据此答复1~2题。
1.与省级行政区B相比拟,省级行政区A开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 ( )
①接近棉花产地'②拥有廉价劳动力'③水陆交通便利'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建设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对省级行政区B的有利影响包括 ( )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开展'②缓解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④实现广阔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箭头⑤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 D.航空运输
4.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有关成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②③⑤
5.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给紧张的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区域是地球外表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答复6~7题。
6.假设甲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乙对应目前我国的城市地区,那么沿箭头①方向在
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技术
C.信息 D.劳动力
7.假设甲表示兴旺国家,乙表示开展中国家,那么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资金 B.工业制成品
C.矿产品 D.技术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为“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完成8~9题。
8.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9.假设该方案实施以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黄河的泥沙含量大幅减小
C.增大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小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
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
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单独在美国建纺纱厂。
2021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
据此完成10~12题。
10.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11.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
C.投资环境 D.市场需求
12.该案例说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
C.运输量 D.设备费用
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
以下图为秘鲁跨流域调水图。
据此完成13~14题。
13.秘鲁从内陆向沿海地区调水的自然原因是 ( )
A.沿海地区城市多,人口密度大
B.沿海地区沙漠广布,降水少
C.沿海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蒸发旺盛
D.沿海地区均为咸水,需要淡水
14.以下关于秘鲁东水西调工程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受高山阻隔,工程难度增加
B.该工程线路可利用地势自流,降低费用
C.从河流上游调水,可调水量少
D.水源地受人类活动影响,污染严重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1)京津冀协同开展过程中,河北作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简述其优势条件。
(2)分析企业把研发中心和总部留在北京的主要原因。
(3)京津冀协同开展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分别说出三地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赢〞在哪里。
16.阅读图文材料,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2021年是“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1 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投入运营的第三个年头,以下图为“皖电东送〞工程示意图。
材料二'2016年10月20日,可行性研究报告调整后的“引江济淮〞工程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建设工程用地预审,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提供了用地依据和保障,为实现该工程早日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根底。
以下图为“引江济淮〞工程示意图。
(1)简述安徽省建设能源产业基地,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根本条件。
(2)借“皖电东送〞这一契机,淮南应如何建立与上海的合作关系来促进经济开展?
(3)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巢湖及沿途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4)“引江济淮〞工程对安徽省交通、煤炭工业、冶金工业开展有何重要作用?
课时作业4
1~2.解析:第1题,我国西气东输一线的起止省级行政区是新疆和上海,由A向B输出羊毛、棉花等,B向A输出资金、技术等可判断出A是新疆、B是上海。
新疆开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是接近棉花产地、拥有廉价劳动力,A正确;新疆深居内陆,水运条件差,地广人
稀,棉纺织产品面向全国和国际市场。
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A是新疆、B是上海。
西气东输可缓解上海煤炭运输给铁路运输带来的压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质量;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开展,实现广阔农村能源气化的目标,净化生活环境,是对新疆的影响。
3~5.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⑤工程为西电东送南线工程,主要输送水电,因距离较远,能源的输送方式是高压输电。
第4题,③工程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线地区地势低洼,京杭运河的水会补给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过高。
在较干旱季节,会出现地表积盐较多现象。
第5题,①工程为西气东输工程,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该工程可以缓解能源供给紧张的状况,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6~7.解析:第6题,与城市地区相比,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其主要向城市地区提供劳动力、自然资源。
城市地区主要向农村地区提供资金、信息、技术等。
第7题,由开展中国家流向兴旺国家的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力和自然资源。
四个选项中,矿产品属于自然资源,符合题意。
8~9.解析:第8题,川、渝地区地势起伏大,处于长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第9题,“调水〞变为“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10~12.解析:第10题,分析原因要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情况与美国的差异入手。
世界主要产棉区位于美国、中国和中亚等地,所以与美国相比,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原料产地较远;从题干“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可以看出,纺纱厂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越南和巴基斯坦等国距离我国是比拟近,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美国为兴旺国家,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为开展中国家,技术落后,机械化水平低,所以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从题干“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可以看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工人工资远低于美国,所以劳动力价格较低是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的原因。
第11题,由题干“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可以判断国际市场棉花价格相对稳定,企业的位置不会影响国际市场棉花价格,因而原料价格对K企业选址影响不大;美国为兴旺国家,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为开展中国家,所以美国的劳动力价格高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属于开展中国家,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内部交易本钱较高,美国为兴旺国家,经济体制健全,根底设施、技术和各项政策条件好,投资环境好,吸引K企业建厂;由题干“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可以看出,纺纱厂的消费市场主要在中国,故市场需求不是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12题,分析题干可以
发现,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K企业没有选择在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地区(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纺纱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使用)量降低。
13~14.解析:第13题,秘鲁沿海地区受寒流等因素影响,降水少,沙漠广布。
第14题,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隔,工程难度增加;该工程穿越山区不能实现自流;秘鲁东侧降水多,可调水量多;调水水源地在山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水质好。
15.解析:第(1)题,读图,可以看到河北开展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条件是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低,资源丰富;经济水平较低,开展空间大;重工业根底好,交通便利,距京津等地的市场近等。
第(2)题,研发中心需要高素质人才,总部是管理部门,布局在北京的原因是北京的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效劳水平高;地处交通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教育兴旺,高等院校多,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第(3)题,根据提供的产品、承接的产业,判断各地的优势条件。
对河北来说,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开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开展能增加就业时机;经济开展促进农业开展、根底设施建设。
对北京来说,产业转移有利于分散非首都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转移出的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污染严重产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天津而言,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开展,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承接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利于增加就业时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等,促进加工工业开展。
答案:(1)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地价低;资源丰富;开展空间大;重工业根底好;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等。
(2)社会协作条件好;专业化效劳水平高;地处交通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教育兴旺,高素质人才数量多。
(3)河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开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时机;促进农业开展、根底设施建设。
北京:分散非首都职能,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交通、就业等问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天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开展,推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增加就业时机;缓解城市环境问题等;促进加工工业开展。
16.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有淮河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距长三角地区近,输电距离短。
第(2)题,借“皖电东送〞这一契机,淮南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积极改善根底设施,引进技术、人才等,承接产业转移。
第(3)题,巢湖面临水量减少、水体污染等问题,调入长江水可补充水量,稀释污染,改善湖泊生态环境;沿
线城市供水缺乏,存在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等问题,“引江济淮〞工程可缓解沿线城市水资源缺乏的问题,从而防治地面沉降等生态环境问题。
第(4)题,水运本钱低,可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引江济淮〞工程对安徽省高耗水工业——煤炭工业开展具有积极意义;冶金工业是动力指向型工业,水上运输通道的开辟,提高了煤炭运输量、降低了运输本钱。
答案:(1)煤炭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满足火电工程的用水需要;靠近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区位优势明显。
(2)淮南应该进一步完善根底设施,美化环境;利用劳动力和土地的优势,引进上海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先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
(3)对巢湖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补充水量、稀释污染物、净化水质、利于水生生物生长。
对沿途城市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补充水源、改善水质、保障供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防治地面沉降,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
(4)对交通的重要作用:沟通长江、淮河,形成南北向水上大通道,缩短运输里程,降低运输本钱,减轻铁路运输等陆路交通的压力。
对煤炭工业的重要作用:给煤矿提供足够的工业用水,促进煤—焦—化、煤—电等工业的开展,有利于淮南煤炭南运。
对冶金工业的重要作用:安徽省的煤炭运量增加、运费降低,为冶金工业提供充足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