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摘要表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项目建设单位** 联系人电话
节能评估单位** 联系人电话
项目建设地点**市所属行业电力行业项目性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总投资27115.79万元投资管理类别□审批□核准□√备案
项目拟投产
时间
2014年06月
建设规模和
主要内容
本项目处理**城区可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量为550吨/日,**、**两县的垃圾量约150t/d,总垃圾量达到700t/d,年处理量
25.55万吨。

本项目采用两台350t/d的机械炉排焚烧炉,配置1
台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本期工程厂区总占地面积约70
亩,项目年发电量为8167.59万千瓦时,按**平均发电煤耗
(320.3g/kWh)计算,可节约标煤26381.32吨,减少CO2的排
放量为65953.3吨,对当地节能目标的完成有积极的作用。

项目主要耗能品种主要能源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量折标系数
折标煤量
(tce)生活垃圾t 25.55×104
0.205
(根据《**市生活垃圾分
析报告》,本项目所收
集垃圾热值为
6000kJ/kg,折标系数为
垃圾热值与标准煤热
值29270kj/kg之比)
52377.50 电力kWh 1573.13×104
当量值
0.1229 kgce/kWh
1933.38
等价值
0.3230 kgce/kWh
5081.21 0#轻柴油t 77.67 1.4571 tce/t 113.17 液化石油气kg 13959 1.7143 tce/t 23.93
水(耗能工质)t 520300 0.0857 kgce/t 44.59
外购能源总量/ /
当量值
0.1229 kgce/kWh
54492.57 等价值
0.3230 kgce/kWh
57640.40
项目
产出能源种类
电力kWh 8167.59×104
当量值
0.1229 kgce/kWh
10037.97
等价值
0.3230 kgce/kWh
26381.32 项目年综合能源消费量(tce)
当量值
0.1229 kgce/kWh
44454.60
等价值
0.3230 kgce/kWh
31259.08
项目能效指标比较项目指标名称
项目
指标值
国内同类型垃圾
电厂先进水平
对比结果发电年均标煤
耗率(g/kWh) 616.16 640 国内先进供电年均标煤
耗率(g/kWh) 751.32 790 国内先进
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影响
对所在地能源
消费增量的影响
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公布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期**省全
社会能源消费增量为7896×104吨标准煤,本项目综合能源消耗量
为5262.90吨标准煤(等价值)(由于垃圾不是社会公用能源,
所以项目综合能源消耗量只统计本项目自用电、0#轻柴油、液化
石油气及耗能工质水),则项目新增能源消费量占所在地“十二
五”能源消费增量控制数比例(m%)为0.008%小于1%。

参考国
家节能中心节能评审评价指标要求,m<1,项目新增能源消费
量对**省能源消费增量影响较小。

对所在地完成
节能目标的影响
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省地生产总
值为12000亿元,本项目综合能源消耗量为5262.90吨标准煤(等
价值)(由于垃圾不是社会公用能源,所以项目综合能源消耗量
只统计本项目自用电、0#轻柴油、液化石油气及耗能工质水),
项目增加值为1488.92万元,则将参数代入n=[(a+d)/(b+e)-c]/c计算
后(详见第六章6.2节),则项目增加值能耗影响所在地单位GDP
能耗的比例为0.003%。

项目增加值能耗有助于对**省完成节能目
标。

可研报告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
按照发电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等方面采取了大量节能措施:
1、采取利用生活垃圾代替原煤作为燃料进行发电的方式,节约了煤炭同时解决了城市垃圾的处理问题;
2、项目选址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动力站的布置有效降低了输送损失;
3、机炉系统采用可靠的DCS集控系统,优化机炉运行工况,使机炉系统在高效率下运行;
4、对管道采取岩棉材料进行有效的保温,减少热能损失;
5、对部分设备加装变频调速装置,减少了系统自用电量。

主要节能效果:
项目年发电量为8167.59万千瓦时,按**平均发电煤耗(320.3g/kWh)计算,可节约标煤26381.32吨,减少CO2的排放量为65953.3吨。

项目可研报告在节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水泵未能使用变频调速装置或节能型流量调节装置,存在节能空间;
2、对节能管理的研究深度不够,对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能源计量数据的管理等未拿出具体的措施;
3、在技术、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

4、报告对市政水、电、气的供给缺乏详细描述,未对水、电、气等计量工程进行描述;
5、缺乏对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应在经济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路灯;
6、对项目的雨水资源未能充分应用,可对屋顶及道路雨水进行收集过滤后,用于绿地浇灌及道路冲洗,可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7、缺乏对锅炉连排水的再次利用,可回收水的余热来进行采暖和生活热水,可有效降低电能的消耗。

节能评估提出的主要节能措施及节能效果:
按照发电行业节能设计规范及建筑评价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工艺、动力、建筑给排水、暖通与空调、照明等方面采取了节能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

1、回收水的余热来加热生活用水,年回收余热量相当于节约9.81吨标准煤;
2、本项目锅炉燃烧系统中的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和生产供水设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生活供水设备部分采用变频调速控制,年可节约电力152.42万千瓦时。

目录
前言 (6)
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6)
二、评估过程 (6)
第一章评估依据 (9)
1.1评估范围和内容 (9)
1.2评估依据 (10)
第二章项目概况 (16)
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6)
2.2项目基本情况 (16)
2.3 项目用能情况 (25)
2.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及消费情况 (26)
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 (29)
3.1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 (29)
3.2 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 (30)
3.3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 (36)
3.4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 (40)
3.5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 (44)
3.6 本章评估小结 (60)
第四章节能措施评估 (62)
4.1 节能技术措施概述 (62)
4.2 节能管理措施评估 (63)
4.3 单项节能工程 (68)
4.4 能评阶段节能措施评估 (68)
4.5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 (74)
4.6 节能措施经济性评估 (76)
4.7 本章评估小结 (76)
第五章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核算 (78)
5.1 节能评估前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78)
5.2 能评后项目能源利用情况 (82)
5.3 本章评估小结 (84)
第六章项目能源消费及能效水平评估 (87)
6.1 项目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评估 (87)
6.2 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评估 (88)
6.3 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 (89)
6.4项目能效水平评估 (91)
6.5 本章评估小结 (94)
第七章结论 (95)
前言
一、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为切实贯彻实施《节约能源法》和《**省节约能源条例》,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管理,提高全社会节能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能源利用的角度论证****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对项目能源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评估过程
受****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的委托,**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省能源计量及能效测试评价中心)于2012年07月05日~07月30日对该公司进行的**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节能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对本项目作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和调研,搜集了大量的国家相关法规、产业政策、相关标准,咨询了各方面的专业人士,对本项目进行了客观、公正、真实的节能评估。

在评估过程中严格遵循以下原则:
1、专业性:节能评估机构应组建专业齐备、能力合格、工程经验丰富的评估团队。

评估团队应覆盖项目所属行业的各工艺专业,以及热能、电气和技术经济等节能评估工作所需专业。

评估人员原则上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熟悉节能评估工作的内容深度要求、技术规范、评价标准和程序方法等,具备分析和评估项目能源利用状况,提出有效节能措施,核算项目能源消费总量,判断项目能效水平等专业能力。

2、真实性:节能评估机构应当从项目实际出发,对项目相关资料、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和判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用能情况等进行研究、计算和分析,给出评估参照体系,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真实。

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技术文件中记载的资料、数据等能够满足节能评估的需要和精度要求时,应通过复核校对后引用;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现场调研、核算等其他方式获得数据,并重新核算相关指标。

对于能源消费量、产品单耗、能源利用效率、节能效益、经济效益等可定量表述的内容,应通过分析、测算(核算)给出定量结果。

测算(核算)过程应清晰,符合现行统计方法制度及相关标准规定。

3、完整性:节能评估内容应包括核算项目年能源消费总量,评价项目能效水平和能源供应情况等,全面分析项目生产工艺、工序和用能装置(设备)等的能源利用状况,提出建设方案、用能工艺和节能措施等方面的调整意见,分析节能效果等。

改、扩建工程还应分析原有主要生产工艺、用能工艺、主要耗能设备的能效情况及存在问题,并针对项目实施后对原用能情况的改善作用进行评估。

项目建设单位应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的意见,及时组织节能评估机构修改、完善节能评估文件,不得遗漏。

4、实操性:节能评估机构应根据项目特点,提出科学、合理、可操作的节能措施及建设方案、用能工艺调整意见等,为下阶段设计、招标及施工等提供具体操作依据,不能仅做原则性、方向性描述。

节能评估文件应论点鲜明,对于评估、评审和审查阶段提出的节能措施及调整意见,应明确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并作为相关部门竣工验收及考核的依据。

本中心根据节能评估的工作要求,制定了相应评估程序,见下表:
评估程序表
评估阶段内容
组建评估团队接受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后,根据项目特点,组建符合专业性原则要求且人员稳定的评估团队。

开展节能评估收集项目相关资料,确定评估体系和评估范围、评估项目情况、形成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文件等。

完善评估文件节能评估文件报送节能审查后,组织各专业人员参加评审会,交流项目评估情况等,并根据节能评审和审查阶段所提意见,及时对评估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一章评估依据
1.1评估范围和内容
****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划建设内容包括:本项目日处理生活垃圾700吨(年处理25.55万吨),年处理量25.55万吨。

本项目配置2台350t/d机械炉排焚烧炉,配1台装机容量12MW的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

本次节能评估的范围为“**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范围内主要用能系统、用能工艺、用能设备、能源供应系统以及主要辅助用能系统、工艺及设施。

本次工作涉及到的系统包括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热力系统、电力系统、燃料供应系统、除灰渣系统、锅炉补给水系统、热工自动化系统、给排水系统及冷却系统、建筑结构部分、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系统等。

本次对项目的节能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项目选址和总平面布置角度,分析评估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2、从项目的工艺流程、技术方案及设备方案的角度,分析评估其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3、从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角度、主要耗能设备角度,评估其耗能指标和能效水平;
4、从辅助生产及设施的角度,评估其耗能指标和能效水平;
5、对项目的能源从购入存储→加工转换→输送分配→最终使用,评估能量的转换及利用情况;
6、从总图布置、工艺方案、建筑方案、用电方案、用水方案等
几个方面,评估项目的节能措施;
7、评估项目用能情况对当地能源消费的影响;
8、对项目整体用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项目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1.2评估依据
1.2.1 评估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9、《**省节约能源条例》
10、《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计量器具监督管理办法》
13、《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1.1.8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颁布)
14、《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质监局17号令)1.2.2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等
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令2006年第28号)
2、国务院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决定(国发[2005]40号)
3、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
4、关于印发**省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管理办法》细则的通知(皖发改环资〔2011〕18号)
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0年第6号)
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1年第9号)
7、《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工产业[2010]第122号公告)
8、《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指南》(2011年本)
9、《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
10、《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
11、国家计委、国务院生产办、能源部关于印发《小型节能热
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的通知
1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发改环资[2007]199 号)
13、《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2005年)
14、《**省主要工业产品能耗限额管理办法(试行)》(2008年)
15、《**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16、《“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06]1457号)
17、《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06年本)>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96号)
18、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通知(国质检量联[2005]247号)
19、《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第一批)》公告(工节[2009]第67号)
20、《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第36号公告)
21、《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第24号公告)
22、《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年第33号公告)
23、《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1年版)》(工信部联节[2011]54号)
2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3号)
25、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
26、《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设部、国家计委
2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设部、国土资源部
1.2.3相关标准与规范等
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
2、《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
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1997)
4、《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5-2010)
5、《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3486-1993)
6、《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
7、《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4272-2008)
8、《供热系统节能分等》(JB/T50181-1999)
9、《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
10、《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1、《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
12、《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
13、《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
14、《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
15、《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16、《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
1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
18、《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
19、《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2007)
20、《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
21、《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2006)
22、《容积式空气压缩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153-2009)
23、《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
2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26、《工业与民用配电设计手册》(2005年版)
27、《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程》(CJJ90-2009)
28、《生活垃圾焚烧炉和余热锅炉》(GB/T18750-2008)
29、《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30、《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3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32、《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 6422-2009)
33、《锅炉运行能效限额及监测技术要求》(DB33/800-2010)
34、《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
35、《电站锅炉技术条件》(JB/T6696-1993)
36、《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
37、《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4790-2009)
38、《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2007)
3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40、《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
4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
42、《火力发电厂和变电所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GJ56-1995)
43、《火力发电厂供电标煤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B33/644-2007)
44、《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
4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
1.2.4 相关技术资料
1、****环保电力有限公司**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市城乡规划局《关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预选址的函》(规地函[2012]30号,2012年3月6日);
3、**省能源局《关于同意**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函》(**源新能函[2012]28号,2012年3月9日)。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建设单位名称:****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2、建设单位性质:国有独资
3、地址:**市
****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是****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项目公司,主要从事**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余热发电。

2.2项目基本情况
2.2.1 项目名称
**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2.2.2 建设地点
项目厂址位于**市卫生填埋场东侧,距**市东约14.2公里,104国道右侧500米。

2.2.2.1 地理位置
项目厂址位于**市,紧邻原**市垃圾填埋场,周围无居民等环境敏感点,垃圾运输可利用原填埋场运输道路,水、电供应均便利,并且可利用原填埋场作为焚烧后灰渣的填埋用地,无重要的军事设施、大型水利电力设施,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2.2.2 交通运输
**市位于**省东部,长江以北,东南连接“长三角”,交通便捷。

周边邻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宿迁市及本省蚌埠市、淮南市、合肥市、巢湖市。

地理坐标在北纬30°51′-33°13′、东经
117°10′-119°13′之间。

市区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约900公里,距上海400公里;距省会合肥110公里。

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

京沪、宁西等铁路线穿越市境,即将开通的京沪高速铁路途经凤阳、定远、南谯、**等4区、县,市境线长124.38公里,并设**高铁站和定远青岗站。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479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70公里,国道157公里,省道695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42.51公里,交通便利。

2.2.2.3 气象与气候
**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季风明显,气候湿润,雨热同季。

由于市境地处南北两支冷暖气流交汇地带,6~7月份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形成梅雨,但也有些年份出现少梅或空梅。

8月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常有高温伏旱。

在季风环流异常时,常发生低温阴雨、暴雨洪涝、干旱、雷雨大风、冰雹等气象灾害。

全市年平均气温在15.0~15.7摄氏度之间。

全市降水年际变化大,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春季雨水适中,夏季降雨集中,秋冬少雨。

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1046.4毫米。

年平均降雨日数144天,约占全年总日数的39%。

2.2.2.4 水文资源与地质条件
**市境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境内河流分属三大水系,即淮河干流水系、滁河水系和高邮湖水系。

市境淮河干流水系主要支流有窑河、天河、濠河、板桥河、小溪河和池河。

长江以北有一条自西向东流淌的河流,发源于**肥东,婉延270
公里,汇集了江淮分水岭以南诸水,浩浩荡荡,从江苏六合汇入长江,这就是长江下游最大的一条支流,**的母亲河—滁河。

滁河水系主要支流有小马厂河、管坝河、大马厂河、襄河、土桥河、清流河、**河、沛河、皂河等。

高邮湖水系主要支流有白塔河、铜龙河、杨村河、王桥河、秦栏河以及白塔河的主要支流川桥河等。

市境湖泊不多,主要有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以及与周边市县的界湖高邮湖、高塘湖等。

水利工程众多,有大型水库2座(沙河集、黄栗树)中型水库45座,小型水库955座,成为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点缀在绵延起伏的皖东丘陵上。

发挥着灌溉、防洪、生产生活用水和游览观光休闲的多种功能。

2.2.3 项目性质
本项目属于新建项目
2.2.4 投资规模及建设内容
2.2.4.1 建设规模
本项目日处理**市生活垃圾约700 吨。

年处理量25.55万吨。

本项目主要有机械式炉排炉、汽轮发电机组及烟气净化处理等设备,本项目总投资为27115.79万元。

2.2.4.2 建设内容
本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有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公用工程、贮运工程以及环保工程。

主体工程主要为新建2台日处理垃圾350t机械式炉排炉,1台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辅助工程包括储灰仓、储渣仓以及烟囱等;公用工程包括供排水、电气、热控等;环保工程包括烟气除尘装置、废水处理装置以及除灰渣系统等。

2.2.5 项目工艺方案
本项目通过垃圾的焚烧达到垃圾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的目的。

垃圾进入焚烧炉经过干燥、燃烧、燃烬过程,使腐败性的有机物因燃烧而成为无机物,病原性生物因在高温焚烧下死灭。

垃圾车从物流口进入厂区,经过地磅秤称重后进入垃圾卸料平台,卸入垃圾坑。

卸料平台的标高为8.5m,垃圾在垃圾贮坑内存放。

贮坑采用半地下结构,坑底标高为-6.0m。

贮坑内的垃圾通过垃圾吊车抓斗抓到焚烧炉给料斗,经溜槽落至给料炉排,再由给料炉排均匀送入焚烧炉内燃烧。

垃圾燃烧所需的助燃空气因其作用不同分为一次风和二次风。

一次风取自于垃圾贮存坑,使垃圾贮坑维持负压,确保坑内臭气不会外逸。

一次风经蒸汽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由一次风机送入炉内。

二次风从锅炉房上部吸风,由二次风机加压后送入炉膛,使炉膛烟气产生强烈湍流,以消除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和有利于飞灰中碳粒的燃烬。

焚烧炉设有点火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用柴油作为辅助燃料。

点火燃烧器供点火升温用。

当垃圾热值偏低、水份较高,炉膛出口烟气温度不能维持在850℃以上,此时启用辅助燃烧器,以提高炉温和稳定燃烧。

停炉过程中,辅助燃烧器必须在停止垃圾进料前启动,直至炉排上垃圾燃烬为止。

垃圾在炉排上通过干燥、燃烧和燃烬三个区域,垃圾中的可燃份已完全燃烧,灰渣落入出渣机,出渣机起水封和冷却渣作用,并将炉渣推送至灰渣贮坑。

灰渣贮坑上方设有桥式抓斗起重机,可将汇集在灰渣贮坑中的灰渣抓取,装车外运、进行综合综合利用,不能被利用部分送至填埋场处理。

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经余热锅炉冷却至200℃后进入烟气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