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考点突破(共52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西欧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和源远流长的统一思想 文化源流相似:源——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流——14世纪以来的文艺复兴、启 蒙运动、宗教改革、科学革命等。实现欧洲各国的联合,建立统一的欧洲,是欧洲早 已有之的思潮,中世纪、近代、现代皆有,主张统一的名流有但丁、卢梭、伏尔泰、 康德、雨果、丘吉尔等。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一、两极格局形成(1947—1991年)
2.基础: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 (1)含义:按照二战后期雅尔塔等国际会议达成的协议而确立的 美、苏为的主国导际关 系新体系。
【补充资料】二战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家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 议、波茨坦会议等国际会议,主要讨论如何对德、对日一致行动,处置战败国,重新确
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___不__结__盟_____运动,努力发展壮大,第三世
界由此崛起。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概念辨析】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①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
②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研究纲领】
考纲解读
【考点回放】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项目
全国Ⅰ卷
全国Ⅱ卷
命题角度
2010:古巴导弹危机
美苏两极 对峙格局 的形成
2016:马歇尔计划促进欧洲联合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历史解释)
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战后合作(包括建立联合国)等。
(2)实质:美苏主宰世界,划分了美苏的 势力范。围 美国的势力范围:西欧;中国(1949年后进入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半岛南部;日本。
苏联的势力范围:东欧;中国东北;朝鲜半岛北部;日本北方四岛;外蒙古。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一、两极格局形成(1947—1991年)
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从属于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 是“冷战”,“冷战”促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 结束意味着“冷战”的结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西欧走向联合
1.背景:
(1)二战使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战后西欧经济得到较快恢复与发展,客观上联系日益紧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单元三: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1945年以后——至今)
【把握主线】 阶段特征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
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
变化,整体世界不断发展。
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
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 国。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2)导致国际关系紧张 ①1950—1953年,美国参与朝鲜战争。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 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②1961年,美国发动了侵略越南的“特种战争”,后升级为局部战争,越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二: 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一、西欧走向联合
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 共赢成为时代潮流;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
史发展的影响。
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
球的和平与发展。
【研究纲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课标解读
【课标解读】
“极”是一个关于国际政治格局、国际经济格局、国际关系格局的概念,指“强势大 国或者国家联盟”。
近代以来,欧洲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进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扩张,逐渐成 为世界中心。逐渐形成以欧洲国家为中心的单极格局。
20世纪以来,由欧洲国家主宰世界的单极格局受到了冲击,两次世界大战打击了欧洲 大国,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主宰世界的两极格局。二战以来的国际关系史,就是两极格 局形成、演变和解体的历史。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两极格局之下,逐渐发展起来了多种政治力量,它们力图 摆脱美苏控制,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至8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已远不像战后初期 那样坚实。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趋势。这些新崛起的政治力量 主要包括欧共体、日本、中国和不结盟运动。
治经济交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的
矛盾;国际组织;战后西方社会问 2015: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题。
【两级格局的瓦解】
(史料实证)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一、两极格局形成(1947—1991年)
1.原因:美苏由盟友到对手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双方联合的基础动摇;
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崛起,
多极化趋势出现;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研究纲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03版课程标准
17版课程标准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
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 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
南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___部_____战争。
③1962年,出现古巴导弹危机,最后经过美苏两国的谈判,苏联撤走导弹 。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3)积极影响 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___不__同__社__会__制__度___的国家在共存中相互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推动
加强
2014:欧元的历史作用 【欧洲一体化】(历史解释) 2018: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 【多极化趋势】(史料实证)
2017:二十国集团 【多极化趋势】(历史解释)
2010:煤钢共同体 【区域集团兴起】(史料实证)
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两 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考查趋势: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政
2.序幕:1946年保守党领袖丘吉尔

【补充资料】
铁幕演说
(1)背景:二战后,苏联成为与美国相抗衡的唯一的军事政治大国,社会主义从一国
发展到多国,东欧多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些构成了对西方世界的巨大威胁;英法
等西欧国家受到二战重创,力量严重削弱,沦为二流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
主。(2)目的: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苏联扩张。“铁幕后面的国家”是指苏
(2)美苏双方 国家利冲益突加剧; 战后美国明确提出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走上了全球扩张的道路,在亚洲排挤苏
联,单独占领日本;在中国扶蒋反共,帮助运兵。苏联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也走上了
扩张道路,在苏军的帮助下,东欧八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3)双方

的矛盾冲突加剧
苏联主要意社识会形制态度是建立意共识产形主态义;美国则是遏制共产主义或者反共产主义。苏联 是扩张共产主义,消灭自由,美国是遏制共产主义,扩大自由。
②处理德、日法西斯:
关于战犯的处理
关于领土的处理
特点

纽伦堡审判(
四国对德国及其首 a.处罚比较彻底和全面
国 1945.11—1946.10) 都柏林分区占领 b.四国进行了较好合作
日 东京审判(1946.1—

1948.11)
美国单独占领
a.处罚不够彻底和全面 b.美国处于主导地位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2.基础: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 (3)确立原因:
①西欧各国 普遍衰,落英法沦为二流国家。 ② 美成国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和霸主。 美国成为头号强国。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黄金储备,如全世界一半以
上商品由美国生产,有世界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等;军事上,垄断了原子弹,军队多达
1200万,30艘航空母舰,全球近500个军事基地;政治上,控制和操纵联合国。
【研究纲领】
时空观念
课标解读
1.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过程 2.美苏争霸的过程演变
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1.战后美苏“冷战”的原因 2.两极格局的特点 3.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 4.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唯物史观 1.认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2.认识大国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家国情怀 1.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在国际格局演变中 的重要地位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三、“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1)导致一些国家分裂
①德国的分裂:由苏、美、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美苏__“___冷__战__”___加剧。
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分别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②朝鲜分裂: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形成两个占领区。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政治
杜鲁门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 “ 马歇尔计划 ”扶植控制西欧
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 通过“北约”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成立“ 华约 ”对抗“北约”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二、美苏“冷战”(1947—1991年)
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3)态度:一是谴责,说丘吉尔演说是危险的行动,目的在于
破坏盟国合作,丘吉尔是战争挑拨者,二是担心,因为丘吉尔不是孤立的,在英、美都
有朋友。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二、美苏“冷战”(1947—1991年)
3.表现:
领域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展的影响。
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
通过了解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
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 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发展特点
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以及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认识人类社会面
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 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和平、格局的确立与解体 考情分析:全国卷基本在35题考查 【美苏冷战】(史料实证) 二战后的世界史,每年题目数量不 【美苏争20夺16中:间黑地人带爵】士(音历乐史解释)少考于点两分道布。:是美高苏考两命极题对的峙重格要局领的域形
多极化趋 势在曲折 中发展
两极格局 的瓦解和 多极化的
③ 苏成联为唯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政治上,抗击德军的主力,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一、两极格局形成(1947—1991年)
2.基础:雅尔塔体系(1945—1991年) (4)确立内容:
①成立联合国;
4.影响:
北约、华约的出现,标志美苏 两极格局。形成
【延伸阅读】 这场全面的“东方对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两方都尽力避免发生一场全面
的“热”战。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 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共产专制,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 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东方国家指责西方国家“剥削工人”,而西方国家则称东方 国家为“邪恶帝国”,企图将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传播到民主国家。
【研究纲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①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②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①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
运动的兴起;
②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一、两极格局形成(1947—1991年)
3.标志: 1947年美国提出 “杜鲁门,主美义苏”战时同盟关系完全破裂。
【研读教材】 知识梳理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主题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冷战
二、美苏“冷战”(1947—1991年)
1.含义:美苏采取除 战争以的外一切手段展开激烈的角逐,遏制对方,稳定己方阵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