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中考地理基础知识(考纲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纲要求的地理基础知识(地理记忆部分)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仪的基本要素:地轴、赤道、两极
2.记住地球自转、公转运动的方向和周期
方向周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一天
地球公转自西向东(逆时针)一年
3.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昼夜长短。
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夏至在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
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
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4.纬线和经线的基本特点。
纬线经线
长度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形状圆圈半圆,与相对经线组成
圆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5.重要的地理经纬线及其数值。
经纬线含义
0°纬线(赤道)最长的纬线,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
界线
23.5°纬线(回归线)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30°纬线低纬度和中纬度的分界线60°纬线中纬度和高纬度的分界线66.5°纬线(极圈)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
0°经线(本初子午线)、180°经线东西经度分界线
20°W、160°E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地球五带的名称、范围及其地理现象。
7.高、中、低纬度的范围。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8.地形部位的名称:山顶(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9.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名称和区别。
五种地形类型分别是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面起伏小;不同点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边缘比较陡峻。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崎岖不平;不同点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起伏很小等高线呈闭合曲线,外高内低,海拔无一定标准
二、世界地理
1.七大洲和四大洋名称、分布及大洲之间的界线。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序)简记: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纬度低,东半球),北冰洋(纬度高,跨经度广)
各个大洲的分界线:
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欧洲和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2.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和分布。
世界两大山系带:一是环太平洋沿岸山系带,主要记住纵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山系,包括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二是横贯亚洲、欧洲南部和非洲北部山脉带,主要记住亚洲喜马拉雅山脉,欧洲阿尔卑斯山脉
世界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3.常见天气符号。
4.气温垂直递减率。
同纬度的陆地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地形因素)
5.热带、亚热带、温带的九种气候类型名称、分布。
气候类型名称分布
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赤道附近(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等地)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最广)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印度半岛、我国海南岛
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面积最广)
亚热带的气候类
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如中国南方地区)
地中海气候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典型)
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欧大陆温带地区东部(如中国北方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广)
6.世界三大人种、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世界三大宗教的名称。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联合国6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7.南、北极地区的大风、干旱等气候特征、自然资源、特有生物等。
北极地区南极地区
气候特征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相比而言,南极地区更加寒冷
自然资源淡水;石油、天然气以及金属和
非金属矿产
淡水;煤、铁、石油、天然气等
矿产资源
特有生物北极熊企鹅
8.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
俄罗斯西邻波罗的海,东临太
平洋,北靠北冰洋,唯
一地跨亚欧两洲和东西
两半球的国家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莫斯科
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
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
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
斯马尼亚岛等岛屿
堪培拉
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
部,属于北温带,东、
西、南分别濒临大西洋、
太平洋和墨西哥湾
由本土以及阿拉斯加和
夏威夷两个海外州组成
华盛顿
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
大西洋;大部分位于热
带
南美洲面积最大,人口
最多国家
巴西利亚
日本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
部
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四个大岛以及附近
一些小岛
东京
三、中国地理
1.我国的四至点、领土面积、濒临的海洋。
领土的四端(四至点):最北53°N: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黑);最南4°N:曾母暗沙(琼)
最西73°E:帕米尔高原(新);
最东135°E: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黑)
领土面积: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
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分别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2.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省份名称简称行政中
心
省份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北京市京北京湖南省湘长沙
天津市津天津广东省粤(yuè)广州
河北省冀石家庄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宁
山西省晋太原海南省琼海口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
特
四川省川或蜀成都
辽宁省辽沈阳重庆市渝重庆
吉林省吉长春贵州省贵或黔贵阳
黑龙江省黑哈尔滨云南省云或滇昆明
上海市沪或申上海西藏自治区藏拉萨
江苏省苏南京陕西省陕或秦西安
浙江省浙杭州甘肃省甘或陇兰州
安徽省皖合肥青海省青西宁
福建省闽福州宁夏回族自治区宁银川
江西省赣南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山东省鲁济南香港特别行政区港香港
河南省豫郑州澳门特别行政区澳澳门湖北省鄂武汉台湾省台台北
3.人口分布特点,民族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4.地势三级阶梯界线,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名称及其分布(课本24页中国地形分布图一定要看)。
一、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5.长江、黄河、淮河、珠江、塔里木河、黑龙江名称和分布。
(各河流具体位置见课本46页图2-40)
6.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名称、特点。
运输 方式 运输 工具 运量
运价 运速
货运选择依据
铁路 火车 较大 较低 较快 远程、量大 公路 汽车 较小 较高 较快 鲜货、活物、短程 水运 船舶 最大 最低 最慢 大宗、笨重、远程、不急需
航空
飞机
最小
最高 最快
贵重、急需、量少
管道
管道 运量大运价低损耗
少,安全,连续性强,
管理方便
液体、气体货物,数量大或经常性
前提先要铺设管道
7.我国的土地国策。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8.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
主要记住六条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800㎜年等降水量线;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 9.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名称及其分布。
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北方地区(A )、南方地区(B )、西北地区(C )、青藏地区(D )
10.北京的经纬度及城市职能。
北京大致的经纬度是:40°N 、116°E ;
城市职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对外交流中心 四、乡土地理
1.福建省的邻省及濒临的海域、设区市名称及其分布。
北邻浙江,西邻江西,南邻广东,东边濒临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现辖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
2.主要山脉(武夷山,戴云山)、主要河流(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