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影响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服务化”趋势的发展,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国际贸易发展新的增长点,各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主导产业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次转移。
本文梳理了有关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理论与研究成果,试图对我国在服务贸易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
关键词产业结构;服务贸易;协调发展
1 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通过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纷纷将本国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向国外转移,为本国经济发展腾出空间,促进了本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而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良机,通过本国比较优势的发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然而,这种经济高速增长也使中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
在此背景下,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维持经济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在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年增长速度也超过货物贸易,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服务贸易将成为产业进步的标志,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
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从理论上来看,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可以对产业结构优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此,学者也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研究。
然而,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可能与传统货物贸易存在差异。
因此,研究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发现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从而为我国服务贸易政策选择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提供对策建议[1]。
2 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服务贸易”一词最早出现在1972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一份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讨论问题的报告中。
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发展势头强劲,在对外贸易乃至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也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学术界研究服务贸易的方法及切入角度也比较多,但对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但与之相关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赤松要(1937)提出的“雁形发展模式理论”分析了贸易同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认为后进国家可以通过进口,在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循环中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费农(1966)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从动态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
钱纳里,塞尔昆(1975)建立半对数回归模型分析了人口数量、人均收入、资本的净流入量和时间对经济结构的影响。
小岛清(1978)基于比较优势原则分析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国产业结构的影响,认为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可以促进东道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巴拉萨(1979)提出外贸优势转移假说,他的动态产业升级国际分工模式与东亚地区的雁形发展模式相似,认为出口可以通过对资源的优化分配、充分利用和技术转移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Feder(1982)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分解成几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总投资增量、劳动力投入增量,资源配置从非出口品转到出口品以及出口品生产对非出口品的外部影响,发现投资在出口部门比非出口部门的边际生产报酬率要高,出口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要高于非出口部门,出口部门还通过外部性影响非出口部门。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将服务贸易纳入国家竞争力的范畴,认为服务贸易和投资通过需求压力促进企业技术的提升,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以上这些理论基本都是基于传统国际贸易和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对服务贸易领域的适用性还有待探讨,而且并未就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如何影响或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作具体研究[2]。
3 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在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
3.1 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杨泉发(1999)在钱纳里回归方程一般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对外贸易进出口对三次产业的不同影响效果,得出服务贸易进出口、大宗原料出口和未分类商品进口对第三产业的增长促进明显的结论。
姬沈育(2001)认为对外贸易可以解决因结构调整而带来的产品问题这一后顾之忧,优化产业结构离不开技术进步,而对外贸易则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对外贸易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所需的制度创新;对外贸易可以为产业结构提供信息和方向。
蓝庆新和田海峰(2002)定义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将结构变化在总量增长中的效应分离出来。
高越(2003)采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对一二三产业产值、进出口额等进行了分析,指出进出口对促进第二产业发展的影响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次之,对第一产业影响最小。
阳小晓和赖明勇(2003)从生产技术外溢效应的角度指出出口贸易与国内产业结构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贸易通过技术外溢效应提高了国内非出口部门的生产效
率,出口结构与国内产业结构出现了一定的背离现象。
黄庆波、陈学军等(2006)基于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的探讨,从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大连区域经济视角指出发展对外贸易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并提出通过发展服务贸易、承接产业转移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具体措施。
文崔迪(2009)以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为途径,提出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增加服务贸易比重等方法来促进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姜丽、黄庆波(2013)通过建立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结果显示对外贸易对三次产业的影响按大小依次为: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且进口贸易的影响略大于出口贸易的影响。
汪小娟(1999)分析了FDI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关系。
李雪(2005)根据我国1983一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得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存在着产业结构效应的结论,同时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
徐光明(2006)检验了服务业FDI的产业结构效应,认为服务业FDI的流入对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重要作用。
3.2 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汪素琴(2007)引入特定要素模型,认为由于发达国家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技术等优势使服务贸易促进了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发展和发展中国家服务业的衰退。
张莹颖(2008)在分析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对我国服务贸易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和渠道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服务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且服务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着稳定均衡及互相促进的因果关系。
曾春晖(2009)对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做出了实证分析。
将钱纳里、塞尔昆建立的半对数模型进行简化变型,分析了服务贸易净进口对我国三次产业占GDP比重的影响以及服务贸易对三次产业的产值和就业的影响。
结论表明,无论是对我国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还是就业比重,服务贸易的发展都会使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使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并选取产业结构熵数指标作为反映产业结构优化的量化指标,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结论显示,服务贸易的发展会促使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且服务贸易进口对产业结构熵数指标的影响要大于服务贸易出口。
伍华佳、张莹颖(2009)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来检验服务贸易通过物质资本积累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及技术进步效应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机理和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这三个主要的中介效应显著。
其中,服务贸易的跨境进出口主要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效应作用从而使产业结构升级,而服务业投资的三个主要中介效应都表现为显著。
吉庆华(2010)从产业结构升级、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低碳高效、资源优化配置等对我国服务贸易与经济结构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盛洁菲(2012)对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影响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实证检验。
通过对钱纳里的一般均衡体系模型进行简化,以产业结构水平系数为被解释变量,分析了浙江省服务贸易进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以全省经济总人口对产业结构水平系数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浙江省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增加会促使浙江省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系数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国内需求和供给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朱文静等(2012)通过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文化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我国文化服务出口与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之间存在明
显的因果关系,协整关系不稳定。
姜丽(2012)以各产业产值在GDP所占比重为因变量、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分别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的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有促进作用,而且服务贸易比货物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大。
李田军(2013)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山东省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与三次产业的产值均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且服务贸易出口对各个产业产值的促进作用要大于服务贸易进口对各产业的促进作用。
选取产业结构熵数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服务贸易的进口额的对数值和出口额的对数值分别作为解释变量,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发现,产业结构熵数同服务贸易的进出口均存在负相关的关系,服务贸易出口对山东省产业结构熵数的影响要大于服务贸易进口。
4 国内外研究简评
综上所述,学术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外贸易、国际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方面,关于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二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却比较少,虽然最近有一些文献涉及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影响,但只是对个别国家或省份的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且得出的结论也颇有争议,并没有对其普遍适用性和规律进行深入的研究。
因此,应该以此作为切入点,综合测度世界其他同类国家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发展状况,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服务贸易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这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服务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从而为我国服务贸易政策选择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姬沈育.优化产业结构的对外贸易分析[J].经济经纬,2001,(1):59-62.
[2] 赖明勇,阳小晓.出口贸易与内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6):58-62.
[3] 盛洁菲.浙江省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D].宁波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