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第三节词语运用PPT广东届中考语文复习PPT攻略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续表
备考锦囊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重要词语(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 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成语)的比喻义和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成语),并能根据语 境辨析词语(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运用词语(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语。
考点二:成语辨析
常见错误
示例
解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望文生义:成语都有其固定的 春节去海南度假, 意思。有些成语字面的意思往 我们在飞机上俯瞰 “沧海桑田”,比喻 往与其真正的含义大相径庭, 着祖国的沧海桑田, 世事变化很大,不是 因此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 不由得被眼前的美 指大海和农田。 确切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丽景色所陶醉。
续表
方法
示例
1. 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袒护” 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是贬义词。
2. 语体色彩不同: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 “的士”适用于口语。
1. 搭配对象不同: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和上级, “爱护”适用于对晚辈和下属。 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2. 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在句中只能做状语, 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做谓语或定 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续表 命题规律
中考对词语运用能力的考查主要是以语言知识 和语言实践的积累为前提,注重考查考生语言 实际运用能力。中考考查的词语也大多是课本 和日常生活中出现频率高,但又容易出错的常 见词语。特别是近义词、同义词、关联词,成 语更是“词语运用”考查的重点。 题型为选择题,主要的命题形式是判断词语运 用的对错。
广东近年来词语运用考点一览
A.凝聚 A.洋溢 A.荒芜
考查词语 B.修葺 C.首当其冲 D.目不暇接 B.缅怀 C.惊心动魄 D.人声鼎沸 B.攀比 C.诚惶诚恐 D.沧海桑田
错误类型 不合语境 前后矛盾 望文生义
【例1】(2020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3分) A.杜甫的诗歌凝聚着对天下苍生的爱,表现了他心忧天下的崇 高精神。 B.在对口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村中小路拓宽了,危旧的民宅也 修葺一新。 C.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 带头参加。 D.这次商品交易会参展的商家很多,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 暇接。
诚惶诚恐。
D. 登高远望,看到高山大川、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我心
潮澎湃。
答案: 【例1】C 【解析】“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攻击或损害”,与 语境不合。 【例2】 D 【解析】“人声鼎沸”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 一样,形容人多嘈杂。与句中“远远望去”矛盾,不合逻辑。 【例3】D 【解析】“沧海桑田”意思是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沧海桑田的壮丽景色”,用错修饰对象 。
二、知识储备
考点一:词义的辨析
方法
示例
1. 词义的轻重不同:如“妨害”比“妨碍”更急剧、 更强烈。 2. 词义的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 欺诈、怪异,“诡辩”就是无理狡辩,也指使用违反 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逻辑规律的似是而非的推论手段和奇怪的言辞来为自 己的谬论辩护;“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 耍花招,“狡辩”就是歪曲事实,狡猾地强辩。 3. 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 斗”的表示范围是由大到小。
考题探究
从命题指向来看,此题更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实际运用的能力。因此, 同学们复习时,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要理解其含义,熟悉词语的课 外运用。应注意积累,增加词汇量。词汇量的丰富,能增强语言感受力, 从而较好地解释词义或辨清词语间的细微差别,而词义的把握是词语理 解与运用的基础。
考点解密
一、考点分析
续表
常见错误
示例
解析
三年的初中生活, “相敬如宾”,形容夫 用错对象:有些具有特指对象
我们班级就像一 妻互相尊敬,像对待宾 的成语,用来形容甲事物是正
个大家庭,大家 客一样。而句子中所指 确的,而用来形容乙事物就是
相互关心和帮助, 的对象是学生,“相敬 错误的。对那些有其特定使用
中考高分攻略 语文 内文
第一部分 基础
第三节 词语运用
目录
01 课标要求 02 真题探究 03 考点解密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词语 的理解和运用的考查要求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 学段目标 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 正确运用常用词语。 口语交际: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续表 考点攻略
综观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涉及这个部分内容 的具体考点有: 1.常用的词语(成语)的理解和运用(重点)。 2.同义(近义)词的辨析。 3.关联词语的运用。 4.考查词语(成语)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表达效果,辨析词语(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体 色彩。
真题探究
年份 2020 2019 2018
考查内容
1.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见词语(成语)。 2.要仔细辨析词语(成语)的细微区别,可从使用的范围、 场合、程度以及其固定搭配等方面考虑。 3.要从语言色彩、使用范围、前后搭配、比喻义、具体语 境等方面思考词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4.对于关联词,首先要把握句子间的逻辑关系,还要注重 其固定搭配,掌握常见的关联词语。 5.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和所蕴含的故事意义。
D. 一年一度的四川甘孜山地旅游节拉开了帷幕。远远望去,
大渡河畔人声鼎沸。
【例3】(2018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一项是(
)(3分)
A. 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
作痛。
B. 她总喜欢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
得很苦。
C. 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
【例2】(2019广东)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3分)
A. 公园里,老人悠闲地聊着天,孩子在尽情嬉戏,空气中洋
溢着祥和的气氛。
B. 在《我和橘皮的往事》中,作者用大量的笔墨饱含深情地
缅怀自己的小学班主任。
C. 电视剧《破冰行动》主要讲述了警察剿灭“第一毒村”这
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