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心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于性格特征粗暴急躁的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思想教育与管理方法应该是
A.经常鼓励,多教方法
B.严格要求,谨慎表扬
C.表扬为主,防微杜渐
D.肯定成绩,避开锋芒
2、人们在考察某些行为或后果的原因时,倾向于低估情境性因素,高估个人或内因的作用。

这是______
A.基本归因错误
B.认知性归因偏差
C.动机性归因偏差
D.性别归因偏差
3、个人在团体中,不知不觉地受到团体压力的影响,促使其行为与团体行为相一致的现象,这是
A.社会助长效应
B.从众行为倾向
C.社会顾虑倾向
D.社会惰化现象
4、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______
A.社会心理学
B.普通心理学
C.管理心理学
D.工程心理学
5、企业的经营理念属于______
A.Cl
B.MI
C.VI
D.BI
6、成员对某一组织的高度认同、高度情感热爱与喜欢以及行为接纳与关爱相统一的态度称为
A.忠诚
B.组织承诺
C.工作参与
D.工作满意
7、在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巨头中,因其在组织理论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______
A.泰勒
B.法约尔
C.韦伯
D.卡斯特
8、20世纪以后,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内部结构更加复杂,与外部联系也日益增强,社会化进程和专业化水平不断加快,西方的管理体制进入
A.家长制行政领导
B.经理制领导
C.职业“软专家”领导
D.专家集团领导
9、某企业的李总,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监督方案的策划。

李总在组织中充当的角色是
A.信息传播者
B.企业家
C.危机管理者
D.资源分配者
10、根据上下级领导层之间决策权力的大小,领导体制可划分为______
A.一长制与委员会制
B.层次制与职能制
C.一元化与多元化
D.集权制与分权制
11、“新官上任三把火”属于______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心理定势
12、不属于传统组织观念的是______
A.组织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B.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合作
C.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D.组织的任务明确
13、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是______
A.直线式
B.职能式
C.矩阵式
D.直线职能式
14、能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和内部动力的是
A.行为
B.动机
C.需要
D.激励
15、有效的组织文化,能够使组织成员在满足于物质需求的同时,获得工作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是组织文化的______
A.行为导向作用
B.行为激励作用
C.行为协调作用
D.社会辐射作用
16、人对物体大小的知觉属于______
A.整体知觉
B.运动知觉
C.时间知觉
D.空间知觉
17、工作满意度与其他态度倾向一样,其心理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情感、行为意向和______
A.理智
B.认知
C.态度
D.价值观
18、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
A.马斯勒奇
B.德鲁克
C.弗洛姆
D.马斯洛
19、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论述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亦称工作专门化)中获得经济优势的著名著作是______
A.《国富论》
B.《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
C.《计件工资制》
D.《科学管理原理》
20、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风格要与下属成熟度匹配。

其中,参与型领导方式的领导风格是______
A.高工作—低关系
B.高工作—高关系
C.低工作—高关系
D.低工作—低关系
2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A.模仿能力
B.语言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
22、古典组织管理理论大师韦伯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集中表现该理论的著作是______
A.《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B.《新教理论和资本主义精神》
C.《一般经济史》
D.《社会学论文集》
23、领导与管理的关系,正确的是______
A.领导行为是管理行为的组成部分
B.领导负责全局性、宏观性的问题
C.领导行为是科学而不是艺术
D.领导者是“将才”,管理者是“帅才”
24、我国“以人为本”的基本国策提出于______
A.2004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7年
25、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但它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这种心理现象称为
A.知觉
B.感觉
C.印象
D.归因
26、艾宾浩斯区分气质类型的依据是______
A.情感
B.感受性
C.情绪
D.稳定性
27、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划分气质类型的依据是______
A.外貌
B.体型
C.年龄
D.性格
28、美国兰德公司提出“系统分析”概念的时间是______
A.1949年
B.1959年
C.1969年
D.1979年
29、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激励理论是______
A.需要层次理论
B.“生存、关系、成长”理论
C.期望理论
D.成就需要理论
30、组织文化能塑造组织良好的形象,提高本组织的知名度,并对社会公众产生一定的
影响。

这是组织文化的
A.行为导向作用
B.行为激励作用
C.行为协调作用
D.社会辐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31、关于心理定势的表述,正确的有
A.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积极作用
B.心理定势对社会知觉有消极作用
C.心理定势是对某一个人或某类人的刻板印象
D.心理定势不受以往经验模式影响
E.心理定势可能会使人们产生偏见
32、法约尔认为,行政管理活动的职能具体可分为
A.计划
B.组织
C.指挥
D.协调
E.控制
33、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组织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现代组织观念认为组织是一个______
A.社会技术系统
B.开放的系统
C.整合系统
D.更加权变性的系统
E.更加灵活性与适应性的系统
34、组织形象的特征包括
A.整体性
B.主观性
C.客观性
D.非线性
E.绝对稳定性
35、根据构成团体的原则、方式和结构的差异,团体分为______
A.正式团体
B.非正式团体
C.假设团体
D.实际团体
E.自我管理团体
三、简答题
36、简述组织文化的特性。

37、简述如何根据员工能力差异实施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和能力的训练。

38、组织变革中来自组织的阻力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39、简述组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关键因素。

40、简述组织发展与组织变革的关系。

四、论述题
41、试述影响士气高低的原因。

42、领导者如何才能做到人尽其才,量才任用?
五、案例分析题
43、案例:某市“奔驰车撞人”事件发生后,公众的心理及反应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起初,在不知道肇事者是何许人的情况下,只是围观并表示谴责。

但是,当人们听说肇事者声称“我爸是市长”后(后证实并非如此),群情便开始转向,围堵长达五个多小时,公众不仅要求警察现场做笔录,而且要求给肇事者拍照等等。

问题:
1.请运用晕轮效应理论解释上述现象及其后果。

2.谈谈在绩效考核中如何克服晕轮效应。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C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心理学绪论[解析]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社会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并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协调人际关系,满足职工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效率和促进组织发展的学科是管理心理学。

5、B
6、A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解析]在古典管理理论的三巨头中,因其在组织理论领域的突出贡献,被后世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韦伯。

8、C
9、B
10、D
答案解析:
[考点]领导行为与管理[解析]根据上下级领导层之间决策权力的大小,领导体制可划分为集权制与分权制。

11、A
12、C
13、D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行为与管理[解析]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是直线职能式。

14、B
15、B
16、D
17、B
答案解析:
[考点]工作态度、心理契约、心理压力与管理[解析]工作满意度与其他态度倾向一样,其心理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情感、行为意向和认知。

18、A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解析]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论述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亦称工作专门化)中获得经济优势的著名著作是《国富论》。

20、C
答案解析:
[考点]领导行为与管理[解析]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风格要与下属成熟度匹配。

其中,参与型领导方式的领导风格是低工作—高关系。

21、D
答案解析:
[考点]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解析]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抽象概括能力。

22、A
23、B
答案解析:
[考点]领导行为与管理[解析]管理与领导的联系:管理过程包含着领导;在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中有较强的兼容性和互补性。

A表述错误,CD无关,B正确。

24、A
25、B
26、C
27、B
答案解析:
[考点]个性差异与管理[解析]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划分气质类型的依据是体
28、A
29、A
30、D
二、多项选择题
31、ABCE
32、ABCDE
33、ABCDE
答案解析:
[考点]管理和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人性观的发展[解析]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组织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现代组织观念认为组织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开放的系统,整合系统,更加权变性的系统和更加灵活性与适应性的系统。

34、ABC
35、AB
答案解析:
[考点]团体行为与管理[解析]根据构成团体的原则、方式和结构的差异,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

三、简答题
36、(1)民族性;(2)无形与有形性;(3)软约束性;(4)连续性;(5)创新性。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文化与组织形象建设
37、(1)应根据员工智能水平的现状施以不同的职业技术教育。

(2)根据员工的年龄差异,在职业技术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3)职业技术教育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要适合职
工的文化水平及职业要求。

答案解析:
[考点]认知的个体差异与管理
38、(1)结构惯性与人际关系网。

(2)群体惯性与组织规范。

(3)经济利益。

39、(1)工作专门化;(2)部门化;(3)命令链;(4)控制跨度;(5)集权与分权;(6)正规化。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行为与管理
40、(1)组织发展是一种动态的组织变革。

(2)组织发展需要通过组织变革来实现,组织变革是组织发展的手段。

(3)组织变革的目的是使组织得到完善与发展,更有效地行使组织的各种管理职能。

(4)和组织变革比较,组织发展更重视两点:强调调整和改变组织成员的态度和行为活动,强调改变组织本身对成员行为活动的影响方式。

(5)这两点共同着眼点,就是通过改变组织成员的行为活动来达到提高组织效益的目的。

[考点]组织行为与管理
四、论述题
41、(1)对组织目标的认同与赞同。

个人目标与团体目标一致,团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个人赞同组织目标,有较强的认同感、归属感,愿意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则团队士气高涨。

(2)公平合理的经济报酬。

同工同酬,公平合理,论功行赏,可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团体士气;反之,分配不公可能引起职工的不满,则会降低团体的士气。

(3)团体成员的事业心及对工作的热爱和满足感。

个人对从事的工作非常热爱、感兴趣;工作适合个人的能力与特长;工作对个人具有挑战性,个人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获得各种满足感(工作满足感、成就满足感、内在满足感、外在满足感等)。

具备以上这些条件,士气会高涨。

相反,其士气必然会降低。

(4)优秀的领导者及领导集团。

一般来说,髙士气团体的领导者和领导集团比较民主,能广开言路,乐于接纳意见;遇事能同大家商量;善于体谅和关怀
下级。

反之,放任型与专制型的领导方式可能降低团体的士气。

(5)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谐与心理相容性。

团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谐,心理相容,相互团结协调,吸引力、凝聚力强,很少有敌对冲突现象,则士气髙。

反之,则士气会降低。

(6)良好的信息与意见沟通。

莱维特曾做过沟通方式与员工士气关系的实验研究。

他认为单向沟通,没有反馈信息,容易使人陷入不安情绪状态,并产生抗拒心理,从而降低团体的士气。

因此,员工参与决策,团体讨论,双向沟通等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士气与团队工作精神。

(7)奖励方式得当。

个人奖励容易造成团体内部的竞争局面,影响团体的协作和降低士气。

采用团体(集体)奖励制,以团体成绩作为奖酬标准,有助于提高全体成员的士气。

(8)良好的工作与心理环境。

改善工作的物理条件和心理环境,可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减少焦虑与挫折,使员工充满信心,能有效提高团体的士气。

答案解析:
[考点]组织行为与管理
42、(1)应考察每个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并据此安排适当的工作。

(2)摆正文凭与才能的关系,在安排员工工作时,既要看文化水平,又要看真才实学与实际工作能力。

(3)要注意智力与特殊能力的关系。

根据员工能力上的特长分配工作,使各类人才各显神通。

(4)应注意性别与年龄的差异。

有些工作有性别与年龄的选择性,要考虑到工作效率,同时还要有利于员工的身心健康。

有些工作无此特殊要求,就应该一视同仁。

(5)应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性、选择性,以利于其创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题
43、1.(1)晕轮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在某一特性上受到很高或很低评价时,就会影响到人对其他特性的评价。

公众得知肇事者为市长的儿子后,权大于法、官官相护的作用放大、泛化,形成晕轮效应,影响了公众对撞人事件的客观评价晕轮效应是人际知觉中形成的以偏概全现象,是不客观的。

在本案例中对应的结果是使得肇事者收到较长时间的围堵,
造成了交通秩序混乱等不良社会影响。

2.克服晕轮效应,应坚持认识人与事的全面性、动态性、客观性。

在绩效应对考核的要素及其等级标准加以明确的定义和规范,使之准确明了,能定量就尽可能量化,并注重动态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