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非卡兰、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11月第5卷第32期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 )可使患者出现低血压、晕厥、意识丧失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猝死,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
在对MVA 的治疗中,除了积极寻找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还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其中利多卡因为临床中治疗MVA 的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可导致头晕、言语障碍、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低[2]。
胺碘酮由于能够对Na +、Ca 2+通道等产生阻碍作用,在MVA 的治疗中效果较好,但是其起效缓慢,在MVA 治疗中往往需要大剂量,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3]。
尼非卡兰属于新型的K +通道阻滞剂,能够在对心肌功能无明显影响的前提下,使机体电转复阈值有效减少,进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效果,且尼非卡兰由于对Na +、Ca 2+通道影响较小,因此,应用于机体后能够明显降低
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4]。
目前关于尼非卡兰、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对MVA 疗效比较的研究较少。
因此,本研究探讨尼非卡兰、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MVA 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80例
MVA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尼非卡兰组、胺
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各60例。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1)。
患者均对本研究知
情同意,本研究经审查符合赫尔辛基宣言。
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和心电图检查,确诊为MVA [3];
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320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项目(No.81570231)。
作者简介:贺清(198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监护。
*通讯作者:闫晓丽,E -mail :yanxiaoli1101@.
尼非卡兰、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
临床效果
贺清,吕珊珊,郑云,冯波,任凯,金振晓,闫晓丽
*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陕西西安,710032)
临床医学
摘要:目的探讨尼非卡兰、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 )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80
例MVA 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尼非卡兰组(60例,尼非卡兰)、胺碘酮组(60例,胺碘酮)和利多卡因组(60例,利多卡因)。
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尼非卡兰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胺碘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P <0.05)。
治疗后,尼非卡兰组的心电图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P <0.05)。
尼非卡兰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P <0.05)。
结论尼非卡兰治疗MVA 的临床效果优于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能够有效改善心电图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尼非卡兰;胺碘酮;利多卡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1413(2020)32-0029-03
Clinical effect of nifekalant,amiodarone and lidoca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HE Qing,LYU Shanshan,ZHENG Yun,FENG Bo,REN Kai,JIN Zhenxiao,YAN Xiaoli
*
(Cardiovascular Surgery Department,Xijing Hospital,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ir Force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Xi'an 710032,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ifekalant,amiodarone and lidocaine in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MVA).Methods A total of 180MVA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nifekalant group (60cases,nifekalant),amiodarone group (60cases,amiodarone)and lidocaine group (60cases,lidocaine)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nifekala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amiodarone group and the lidocaine group,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amiodaron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lidocaine group (P <0.05).After treatment,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hemodynamic indexes of the nifekala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amiodarone group and the lidocaine group (P <0.05).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nifekala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amiodarone group and the lidocaine group (P <0.05).Conclusion The nifekalant in the treatment of MVA has better clinical effect than amiodarone and lidocaine,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hemodynamic indexes,and has high safety.KEYWORDS:nifekalant;amiodarone;lidocaine;malignant ventricular arrhythmia
29--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11月第5卷第32期
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尼非卡兰组32/53.3322/36.676/10.0090.00胺碘酮组20/33.3323/38.3317/28.3371.67*利多卡因组11/18.3316/26.6733/55.0045.00*#χ2/P
―
―
―
28.669/0.000
表2
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n=60,n/%)
注:与尼非卡兰组比较,*P <0.05;与胺碘酮组比较,#
P <0.05。
因素类别
尼非卡兰组胺碘酮组利多卡因组
F /χ2/P
年龄(x ⎺
±s ,岁)58.06±7.7657.93±7.3257.47±6.931.132/0.102男性(n/%)
34/56.6732/53.3329/48.330.847/0.655基础疾病(n/%)
急性心肌梗死32/53.3337/61.6735/58.33 2.425/0.877扩张性心肌病
12/20.00
13/21.6711/18.33高血压性心脏病13/21.67
8/13.3310/16.67其他
3/5.002/3.334/6.67MVA 类型(n/%)持续性室速41/68.3339/65.0043/71.670.616/0.735心室颤动
19/31.6721/35.0017/28.33
LVEF (x ⎺±s ,%)43.79±10.9844.32±
10.7744.59±11.221.372/0.114Ⅰ°房室传导阻滞
4/6.67
5/8.33
3/5.00
0.536/0.765表1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60)
Q-T 间期<500ms ;持续性室速和心室颤动;非药物、电解
质紊乱等因素所致的MVA 。
排除标准: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低血钾症;近期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传导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异常。
1.2方法
三组均进行心电监测、血流动力学监测、纠正电解质
紊乱等的对症治疗。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的患者,给予即刻电复律,同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
尼非卡兰组使用注射用盐酸尼非卡兰(厂家: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0113)治疗,0.3mg/kg ,5min 内注射完毕,并进行维持输注,0.4mg/(kg ·h )。
若治疗后无好转,2h 后重复上述操作。
胺碘酮组使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厂家:珠海润都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5108)治疗,剂量为150mg ,10min 内静注,随后进行维持输注,1mg/min ,持续6h ,随后维持剂量调整为0.5mg/min 。
若治疗后无好转,15min 后重复上述操作,剂量低于2200mg/24h 。
利多卡因组使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厂家:山西晋新双鹤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2295)治疗,1~1.5mg/kg ,进行静注,随后以20~50μg/(kg ·min )进行维持输注,若治疗后无好转,10min 后重复进行注射,使剂量低于300mg/h ,同时低于1200mg/24h 。
三组均持续治疗3d 。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①治疗效果。
治疗3d 后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疗效
评价标准:显效为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消失,心律正常;有效为治疗后,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律基本正常;无效为治疗后,患者心率、心电图指标等均未见明显改善,或患者死亡[4]。
②心电图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
使用日本光电ECG1350十二导联心电图仪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3d 的心电图指标变化,包括QT 间期、QT 离散度、QRS 波时限;血流动力学指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h ,使用上海寰熙HM81-01血流动力学分析仪记录心率(HR )、平均动脉压(MAP )。
③不良
反应发生情况,记录Tdp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异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低血压等的发生率。
其中ALT 水平>40U/L 定义为ALT 异常[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
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 表示,用t /F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尼非卡兰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和利
多卡因组,胺碘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P <0.05,表2)。
2.2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治疗后,三组的QT 间期均增加,QT 离散度、QRS 波
时限、HR 和MAP 均降低,且尼非卡兰组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P <0.05);胺碘酮组的心电图指标明显优于多卡因组(P <0.05),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3。
2.3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尼非卡兰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
和利多卡因组(P <0.05);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4。
3讨论
持续性室速和心室颤动为MVA 的常见类型,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医疗监护设备的普及,临床上出现很多突发心跳骤停的病例,
MVA 发病率上升,其是猝死的罪魁祸首[6]。
临床中对于MVA 主要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临床表现等的变化以及病因,进行电转复、抗心律失常药物等的相关治疗。
目前关于MVA 诊疗指南中,主要推荐利多卡因、胺碘酮作为主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然而,利多卡因和胺碘酮的疗效往往有限,且安全性较低[7]。
尼非卡兰属于治疗MVA 的新型药物,其起效快,注射后即可在血浆中达到峰值,且无蓄积,停药后30min 内,其抗心律失常效果即可消失[8]。
此外,尼非卡兰主要经肝脏途径进行代谢,但是其作用效果并不受肝脏酶的多态性影响,因此个体差异小。
目前临
30--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年11月第5卷第32期
组别时间QT 间期(ms )QT 离散度(ms )QRS 波时限(ms )HR (次/min )MAP (mmHg )尼非卡兰组
治疗前410.39±30.3865.87±9.5197.87±16.87104.65±9.14109.86±3.89治疗后
495.57±32.19*42.91±5.59*81.41±13.20*86.38±12.04*86.03±2.49*胺碘酮组
治疗前410.28±24.6365.92±8.7897.32±16.01104.12±9.65109.12±3.67治疗后
483.93±29.71*#46.93±6.32*#85.72±14.53*#93.45±9.03*#92.79±2.68*#利多卡因组
治疗前409.32±25.4865.44±9.0397.57±16.22104.82±9.07109.39±3.54治疗后
452.18±27.45*#△
56.83±6.51*#△
91.06±14.39*#△
94.39±8.54*#
93.41±2.83*#
表3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n=60,x ⎺
±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尼非卡兰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与胺碘酮组治疗后比较,△
P <0.05。
组别
Tdp ALT 异常
室性心动过速心动
过缓低血压静脉炎总发生率
尼非卡兰组2/3.331/1.670/0.000/0.000/0.000/0.00 5.00胺碘酮组0/0.000/0.002/3.333/5.004/6.673/5.0020.00*利多卡因组0/0.007/11.670/0.006/10.004/6.673/5.00
33.33*χ2/P
―
―
―
―
―
―
28.089/0.000
表4
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60,n/%)
注:与尼非卡兰组比较,*
P <0.05。
本研究结果显示,尼非卡兰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P <0.05),这可能是由于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起效慢,且均不能有效降低心室除颤阈值,尼非卡兰在注射2.5min 内即可发挥最佳效果,且尼非卡兰在应用过程中,可对K +通道产生阻碍效果,使动作电位时间、QT 间期等得到有效延长,心律失常得以有效恢复[9]。
本
研究中,胺碘酮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利多卡因组(P <0.05),这可能是由于利多卡因在对MVA 的治疗中,主要是通过对Na +通道的阻碍作用,与利多卡因相比,胺碘酮还能对Na +、Ca 2+等通道及肾上腺系统产生阻碍效果,使动作电位等有效增加,进而提高MVA 的疗效。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尼非卡兰组的心电图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优于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P <0.05),这可能是由于与利多卡因和胺碘酮相比,尼非卡兰能够对K +外流起到有效的阻碍效果,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得到明显增加,T 波延长,心室除颤阈值下降,促使患者自主循环尽快恢复,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10]。
此外,尼非卡兰应用过程中,并不会产生负性肌力,能够明显提高机体HR 的自律性,且对于室性传导不会产生明显的阻碍效果。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胺碘酮组的心电图指标明显优于多卡因组(P <0.05),这可能是由于与利多卡因相比,胺碘酮具有降低血管张力,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细胞耗氧量的效果,进而有助于对心电图指标的改善。
治疗后,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可能是与两种药物均具有一定的负性肌力效果有关。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尼非卡兰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P <0.05),这可能是因为利多卡因注射后,机体吸收慢,但可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使心室除颤阈值增加,安全性较低。
胺碘酮属于广谱
性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然而其起效缓慢,半衰期长,在临床中往往需要多次使用,使血药浓度提高,因此使静脉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
而与利多卡因和胺碘酮相比,尼非卡兰仅可对K +通道产生阻碍效果,对β肾上腺素受体、Na +通道等并不会产生明显的阻碍效果。
同时,尼非卡兰在治疗MVA 过程中,半衰期仅为1.53h 左右,因此在维持输注期间并不会蓄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虽然尼非
卡兰的安全性较好,但仍可导致Tdp 的发生,据报道,Tdp 为尼非卡兰最为主要的不良反应,这可能与QT 间期增
加,或者患者机体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9]。
因此,临床中对于QT 间期>600ms 的患者,应及时予以减药或停药,并尽量减少与胺碘酮、利多卡因等药物的联合应用。
综上所述,尼非卡兰治疗MVA 的临床效果优于胺碘酮和利多卡因,能够有效改善心电图指标和血流动力学指标,且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龚晓波.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研究新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2):53-55.
[2]杜春蕾,郭牧,张云强,等.尼非卡兰与胺碘酮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2):149-153.
[3]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6,20(4):279-326.
[4]李党明.胺碘酮在重症疾病中对恶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1):59-61.
[5]张元礼.抗结核药物易导致乙肝伴肺结核患者肝功能损伤[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4):1780-1785.
[6]娄梅琴,汪芳.长时间动态心电图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监测价值[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8,32(6):542-546.
[7]张萍,孟泽军,宋志宙.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对比[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4):407-408.
[8]陈静,吴明祥,刘成伟.尼非卡兰在心室电风暴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9,23(6):540-544.
[9]崔海明,汤晔华,万文婷,等.尼非卡兰对射频消融术终未转复的持续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33(1):28-31.
[10]鹿春节,刘彬.持续性心房颤动微创外科射频消融手术后胺碘酮
和尼非卡兰转复二例[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9,33(5):471-472.
床中主要将其应用于胺碘酮或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对于三种药物在治疗MVA 效果比较的研究较少。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