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明清大一统多民族国家转型 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 (1)鞑靼和瓦剌的威胁 ①背景: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_鞑__靼___、瓦剌两大 集团。 ②表现:鞑靼和瓦剌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 地,包围北京。 ③解决:1571年,鞑靼首领__俺__答__汗___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 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拓展]内阁工作程序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 过 程 : 15 世 纪 前 期 , _明__成__祖__ 派 郑 和 率 领 船 队 先 后 七 次 远 航 海 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非__洲_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2)影响 ①地位: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 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②消极:其目的主要是“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给明朝带来较 大的_财__政__负__担_____,未能持续。
2.政治制度变化 (1)废除宰相制度 ①目的:为加强__皇__权__。 ②内容: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并且严令子孙永远不许设立宰相。 ③影响: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2)设立内阁 ①原因:宰相废除后,皇帝工作压力成倍增加。 ②设立者:_明__成__祖____。 ③性质:常设的辅佐_皇__帝___处理政务的__秘__书__机构。其官员称为某 殿或某阁大学士。
第五单元: 明清大一统多民族国家转型
一、时空定位
明朝至清朝前期(1368—1840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余晖。从中国自身的 发展看,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从世界历史角度看,中国走向封闭,由领先转为落后,拉大了和世界的差距, 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具体表现在: (1)政治上:专制集权从内阁制度到设军机处;帝国余晖从明清易代到康乾 盛世。明朝废宰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和实行奏折制度,出现了“康乾 盛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但封建 制度逐渐走向衰落,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 (2)经济上:经世济民从商业繁荣到商人群体;赋役变革从一条鞭法到摊丁 入亩。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封建经济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然经济仍占 主导地位;赋税制度进一步改革,人头税逐步被废除;私营手工业崛起成为 主导,市场化、专业化程度加深;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重农抑商、 闭关自守的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 潮流。
重要意义;认识明朝 发展
封建专制发展和世界 3.结合明朝的郑和下西洋以及东南沿海的抗倭斗
形势的变化对中国的 争和荷兰侵占台湾等史实,从“唯物史观”“时
影响,以及中国社会 空观念”“历史解释”角度认识明朝对外交往的
面临的危机
特点,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面临的危机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明朝的建立:___1_3_6_8___年,朱元璋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 明。
二、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程标准
素养考向
了解明朝统一全国和 1.结合明朝政治体制的变化,从“历史解释”角
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度认识明朝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和制度创新
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 2.结合西藏和东北的治理,从“唯物史观”“时
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 空观念”角度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和
④职责权限:日常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 见,称为“_票__拟___”。皇帝在这一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 “_批__红___”。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士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 喻为_宰__相___。
(3)宦官专权 ①原因:宦官比内阁更多地得到皇帝信任。(根源:君主专制) ②表现:内廷宦官机构__司__礼__监___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 权力,还负责提督_东__厂___,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 查,有权逮奠定从收复台湾到平定叛乱;对外交往从 光耀异域到海禁闭关。把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与反对外来侵略相联系,使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奠定了现代中国政治的版图。对外实行“海 禁”和闭关自守的政策,由开放逐步走向故步自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使中国脱离了世 界工业化的潮流,影响了古代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遭受外来侵略并进行 反侵略斗争;西学东渐开始,继而到逐渐衰落。 (4)思想文化上:承古萌新从陆王心学到思想活跃;继往开来从传统科技到 西学东渐。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束缚了人性;八股取士使人们的思想不断 僵化,文化专制空前加强;带有反封建专制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想产生;西学 东渐开始;文学艺术繁荣,市民文化发展,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 新的成就,文艺大众化、世俗化趋势明显;传统科技进入总结完备阶段,但 未发展为近代科技,中西方差距逐步拉大。
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1)背景:__新__航__路___的开辟。
(2)表现
①16世纪中叶,__葡__萄__牙___获得了在濠镜澳的租住权。 ②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了__台__湾__岛___的南部和北部。
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荷兰击败,退出_台__湾___。
〔概念阐释〕 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进贡和回赐关 系,是两国或两个政府之间的一种承认尊卑地位的礼节性外交关系。古 代中国的朝廷对来朝贡的国家一般都有相当丰厚的回赐,这种“贡”和 “赐”的关系实际是不等价的,对朝廷来说是得不偿失,朝廷之所以明 知亏本而乐此不疲,是因为对这种交易怀有一种政治目的。
2.平倭斗争 (1)背景 ①从元朝末年起,日本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 “_倭__寇___”。 ②明朝前期,朝廷严厉禁止__海__外__贸__易____,导致东南沿海地区的一 些海盗、奸商等与_倭__寇___勾结,进行走私活动,出没沿海,烧杀抢掠, 造成巨大破坏。 (2)斗争:明廷派遣大将__戚__继__光___、俞大猷等人平倭。 (3)结果: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朝廷遂放松了对__私__人__海外贸 易的限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