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考证编号姓名
材料热处理工程师(见习)资格考试题
第二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下列各题A)、B)、C)、D)四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方框用铅笔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它选项。
1.一种依靠正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吸引力结合起来的键是
□A) 离子键
□B) 共价键
□C) 金属键
□D) 氢键
2.铁的典型晶体结构有
□A)简单立方面心立方
□B)简单立方密排立方
□C)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D)面心立方密排六方
3.晶体中属于点缺陷类型的是
□A)空位和间隙原子
□B)刃型位错
□C)螺型位错
□D)晶界
4.金属通过冷变形使材料的强度大幅度升高,主要是因为
□A) 位错密度增加
□B) 空位密度增加
□C) 间隙原子增加
□C) 晶面增加
5.铁碳合金在固态平衡条件下出现的基本组织是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和□A)奥氏体、莱氏体
□B)贝氏体、马氏体
□C)奥氏体、马氏体
□D)莱氏体、贝氏体
6.氮固溶于铁素体中产生“应变效应”是指冷变形低碳钢在室温放置或加热一定时间后
□A)强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
□B)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增加的现象。
□C)强度和塑性增加,塑性降低的现象。
□D)强度和韧性增加,韧性降低的现象。
7.由于实际生产条件下都是非均匀形核,故金属实际凝固的过冷度一般不超过
□A)5℃
□B)20℃
□C)100℃
□D)200℃
8.材料的断裂韧性K1c是指
□A)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B)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C)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
□D)材料抵抗裂纹失稳扩展的能力
9.可锻铸铁的强度、塑性和韧性比灰铸铁高是因为可锻铸铁中的石墨形状是□A)条状
□B)团絮状
□C)球墨状
□D)颗粒状
10.制造汽车、拖拉机的气缸、气缸套,通常选用
□A)球墨铸铁
□B)灰铸铁
□C)可锻铸铁
□D)铸钢
11.抗拉强度达600Mpa,用于制造飞机蒙皮、壁板、大梁、起落架部件和隔框等,通常选用
□A)变形铝合金
□B)铸造铝合金
□C)锻铝合金
□D)超硬铝合金
12.测量炉温在1300℃以上用的热电偶材料是
□A)铜-康铜
□B)铂铑-铂铑
□C)镍铬-镍铝
□D)镍铬-镍硅
13.钢在真空中加热的不利因素是
□A)合金元素蒸发
□B)脱气
□C)脱脂
□D)防止氧化
14.为了防止硝盐的分解产物与钢铁反应而发生着火或爆炸,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硝盐的使用温度
□A)≤500℃
□B)≤550℃
□C)≤600℃
□D)≤650℃
15.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时,在靠近感应圈的工件表面加热速度快,而远离感应圈的部分加热速度慢,这种现象称为
□A)集肤效应
□B)临近效应
□C)圆环效应
□D)尖角效应
16.测定薄层化学热处理渗层硬度梯度时,最适宜采用的硬度试验方法是□A)洛氏
□B)布氏
□C)维氏
□D)努氏
17.以下哪一种力学试验方法既可以检验工件热处理后的表面质量,又能够测定工件原材料的切断强度?
□A)单向拉伸试验
□B)扭转试验
□C)压缩试验
□D)弯曲试验
18. 为分析基体组织中某种析出相的晶体结构,应选用
□A)俄歇电子能谱
□B)光学显微镜
□C)扫描电镜
□D)透射电镜
19. 可以直接对断口进行微观分析的仪器为
□A)扫描电镜
□B)透射电镜
□C)放大镜
□D)光学显微镜
20.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断口形貌是条状花样,表明这种断裂属于
□A)脆性
□B)疲劳
□C)韧性
□D)应力腐蚀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
21.指出下列钢的类别:
QT600-2、08F、5CrMnMo、GCr15、60Si2Mn、1Cr18Ni9Ti。
22.何谓疲劳?影响疲劳抗力的因素?
23.什么叫扩散?简述影响扩散的主要因素。
24.简述钢中的硫、磷对钢性能的影响。
25.什么叫纳米材料?纳米材料的主要特性?
26.采用氧探头测量和控制炉内气氛碳势的原理?
27.简述由固态变频器将工频电源调制为感应加热所要求频率的基本过程。
28. 请列举硬度试验在热处理质量检验和质量分析中的应用。
29. 试述透射电镜与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的主要差别?
30. 简述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
三、综合应用题(每题8分,共计40分)
31.试画出Fe-Fe3C相图的简化示意图,简要说明45钢结晶过程组织转变示意图。
32.试述热处理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33.有一高频淬火处理的主轴,使用中早期断裂失效,应进行哪些理化检测才能判断早期失效原因?为什么?
34.从基本传热方式考虑,热处理电阻炉节能措施有哪些?
35.计算机在热处理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包括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热处理技术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