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散文(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版。
作业:
结合个人感受,分析周作人小品文取材、
文体、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参考文献:
刘纳:《五四新文学中的散文》,《首都师大学报》1992
年第3期。
佘树森:《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版。
俞元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丛刊》 2003年第1期。 林非:《现代散文六十家札记》,百花文艺出版社1980年
二、“随感录”
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此
后有许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使其承担了社会批评与 文明批语的任务,成为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 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 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
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随感录杂文大都是论战批判
影响:
《新青年》——《莽原》——《语丝》——
《萌芽》、《太白》、《中流》
后分化:《语丝》——《骆驼草》、《水
星》、《论语》
第二节、周作人与“言志派”散 文
周作人自称在其灵魂里有两个鬼,流氓鬼和绅士 鬼,左右着他的言行;二者相互冲突,时强时弱。 “我对于两者都有点舍不得,我爱绅士的态度与流
(《两种不同的道路》,见《何其芳文集》第4卷,
第27页。)
(2)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色:
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
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
3、亦庄亦谐,融趣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 4、独特的语言风格:涩味与简单味的统一。
《故乡的野菜》周作人.mp3
制造“涩味”、“简单味”的“药方” :
“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 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 排起来,有知识与趣味的两重的统制。” (《燕知草跋》)
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三、《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的主将与其他主要成员:
1、 陈独秀: “随感录”文体的开 创者,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 主要作品有:《偶像破坏论》、 《反抗舆论底勇气》等。
2、李大钊(1889—1927)
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
的艺术结合。主要作品:
《青春》、《新的!旧的》
等。
3、钱玄同(1887—1939) 其“随感录”多是文化批 判的文字。批评儒家思想, 痛快淋漓。 《随感录四十
第五章
20年代的散文
第一节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一、 现代散文的出世
第一个十年里,散文创作数量大,范围广,
名家多,文体丰富,风格、流派绚烂多彩。
“散文、小品文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
诗歌之上。(鲁迅)
三种风格流派:
1、《新青年》杂志上鲁迅、李大钊等人的随
感录体散文
2、鲁迅的独语体散文《野草》 3、周作人等人”冲淡平和”的言志派散文
是湛然和蔼,出诸反语。”(郁达夫:《〈中国新
文学大系· 散文二集〉导言》 )
何其芳说他读鲁迅、周作人的散文:“总有不
同的感觉。一个使你兴奋起来,一个使你沉静下去。
一个使你像晒着太阳,一个使你像闲坐在树阴下。
一个沉郁地解剖着黑暗,却能够给与你以希望和勇
气,想做事情,一个安静地谈说着人生或其他,却
反而使你想离开人生,去闭起眼睛来做梦”。
1、俞平伯
散文集《杂拌儿》、《燕知草》等,刻意模 仿明人小品,显示出名士风度。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朦胧、空灵的意境 中,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
2、废名
“废名风”:文辞简约 幽深,兼具平淡朴讷和生 辣奇僻之美。
3、钟敬文
第一本散文集《荔枝小品》。
有隐逸思想,冲淡而轻松。他的散文富于 情思,在口语化的行文中自然地带出清丽的 文字,雅俗并出,很有风致。
四、四十五》
4、刘半农:寓庄于谐,更有艺术
性。 杂文名篇有《“作揖主义”》、 《奉答王敬轩先生》等。 5、鲁 迅 :《新青年》主将,
《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
四、《新青年》“随感录”杂文的特征与影响
政治表述的文学化。 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
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氓的一、翻筋斗的“流氓鬼”:
20年代,周作人说流氓似的土
匪似的话,写了许多“浮躁凌厉” 的文章,多是随感录式的杂文。主 要收在《谈龙集》、《谈虎集》中。
返回
二、看云的“绅士鬼”:
1、面对启蒙的困境:
2、从“为人生”到 “自己的园地”:
“我们在门外草地上翻几个筋斗,想象那
特的散文风格。
“鲁迅的文体简练得象一把匕首,能以寸铁杀 人,一刀见血。……。与此相反,周作人的文体, 又来得舒徐自在,信笔所至,初看似乎散漫支离,
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
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
一字也不可……。两人文章里的幽默味,也各有不
同的色彩:鲁迅的辛辣干脆,全近讽刺,周作人的
对面高楼上的美人看着,(明知她未必看见) 很是高兴,是一种办法;反正她不会看见, 不翻筋斗了,且卧在草地上看云罢,这也是 一种办法。” 《沉默》(1924年)
3、平和冲淡的散文创作:
(1)言志散文的形成: 美文概念的引入:所谓美文,是由西方
引入的一个概念,专指以优美的抒情和叙述
的文笔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个人特征的
“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荀子曰,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此言甚
妙,以名吾堂。昔杨伯起不受暮夜赠金,有四知之
语,后人钦其高节,以为堂名,由来旧矣。吾堂后
起,或当作新四知堂耳。虽然,孔荀二君生于周季,
不新矣,且知亦不必以四限之,因截其半,名曰知
堂云尔。” (《知堂说》)
三、其他言志派散文作家:
散文。后统称“散文小品”,也叫小品散文。
如果是冬天,便坐在暖炉旁边的安乐椅
子上,倘在夏天,则披浴衣,啜苦茗,随随 便便,和好友任心闲话,将这些话照样地移
在纸上的东西,就是essay(即随笔) 。
周作人用自己的个性和才华,将西方随
笔的谈论风格,中国散文的抒情韵味,以及 日本俳句的笔墨情趣,融合一起,形成了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