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居间合同中介虚假承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购房者选择通过中介机构来完成购房交易。

然而,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获取利益,常常存在虚假承诺的现象,给购房者带来诸多困扰。

本文将通过对一起购房居间合同中介虚假承诺案例的分析,揭示中介虚假承诺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案例背景
2019年5月,张先生通过某中介机构购买了一套位于上海市的二手房。

在签订购房居间合同时,中介机构承诺该房屋不存在任何产权纠纷、贷款抵押等问题,且过户手续可以顺利办理。

然而,在张先生支付了定金和首付款后,中介机构却告知他房屋存在抵押贷款,需要解除抵押才能过户。

此时,张先生才发现中介机构在签订合同时存在虚假承诺的行为。

二、案例分析
1. 中介机构虚假承诺的表现
本案中,中介机构在签订购房居间合同时,故意隐瞒房屋存在抵押贷款的事实,承诺房屋不存在任何产权纠纷、贷款抵押等问题,属于虚假承诺。

2. 中介机构虚假承诺的危害
中介机构的虚假承诺给购房者带来了以下危害:
(1)经济损失:购房者因中介机构的虚假承诺而支付了定金和首付款,导致经济损失。

(2)时间损失:购房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房屋过户问题,耽误了购房计划。

(3)心理压力:购房者因中介机构的虚假承诺而产生心理压力,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不信任。

3. 中介机构虚假承诺的法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本案中,中介机构的虚假承诺构成违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防范措施
1. 购房者应提高警惕,仔细审查中介机构的资质和信誉。

2. 购房者在签订购房居间合同时,应详细阅读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真实、合法。

3. 购房者可要求中介机构提供房屋产权证明、贷款抵押证明等相关材料,以核实房屋的真实情况。

4. 购房者可寻求律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对合同条款进行审查,避免上当受骗。

总之,购房者在选择中介机构时,应提高警惕,避免中介虚假承诺带来的损失。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购房者合法权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