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 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c1123687c24028915fc354.png)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创作情况。
2.了解无题诗的相关知识能力目标:1、训练读诗诵诗的能力,能初步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每一个典故蕴含的寓意。
2、能理解诗中运用的象征手法;分析总结“用典”这一表现方法。
情感目标:1. 能结合诗句对诗歌的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预学案】1、作者简介: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
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他三岁时,随父调动至江浙。
李商隐是唐室宗亲,然而因为年代久远,家境已经十分贫寒。
他从小颖悟,十六岁即以《才论》、《圣论》两篇古文“出诸公间”,并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令狐楚是当时骈教学设计>文章奏高手,李商隐得他悉心指点,很快青出于蓝。
二十六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后娶其女为妻,琴瑟和谐。
但当时的牛(僧孺)李(德裕)党争激烈,令狐楚属牛党,王茂元则属李党。
李商隐此举被视为投靠王茂元,因此被令狐楚之子令狐绹指责为“放利偷合”,此后一生在牛、李两党的倾轧中度过,困顿凄凉,辜负了“欲回天地入扁舟”(《安定城楼》)的壮志和才华,终年四十六岁。
2、艺术成就:他的诗以七律成就为最高,其他五言、绝句、七古、五古等也多有名篇,多出警句。
他的诗重意境,幽微含蓄,深情绵邈,隐晦曲折,寄托极深,秾艳绮丽,金玉其外,精粹其中;善于利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通过想象、联想和象征,构成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他的“比兴”取法《诗经》,“美人香草”效仿《离骚》,深厚沉浑得杜甫诗神髓,绮丽的想象、用语则直接得益于李贺。
李商隐的咏史诗借古讽今,毫无顾忌;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最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
《锦瑟》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33e29484868762caaed562.png)
《锦瑟》导学案学习目标:、通过诵读体味《锦瑟》的朦胧美2、理解《锦瑟》的多种解法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学习过程:一1、兴趣导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②身无彩凤双飞翼——③何当共剪西窗烛——④春蚕到死丝方尽——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3)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整理:二、引导赏析《锦瑟》、品赏诗歌的步骤: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2、题解:(1)“无题”之解(2)“锦,瑟”之解3、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4、感悟诗意,理解主旨(逐联逐句分析引导。
思考:每个诗句的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志?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应如何读出来?)(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重新诵读,再次品味三、探究主旨,拓展延伸(你认为应该是哪一个,为什么?)(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7c2a03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0.png)
《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其中的名诗佳句多如繁星。
下面来欣赏唐朝诗人李商隐《锦瑟》教案教学设计!《锦瑟》教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重点难点: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学习方法:诵读,理解,思考,讨论。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与内容:一、导入与作者简介。
(一)导入新课中国古代描写音乐的著名诗文:1.白居易的《琵琶行》2.李贺的《李凭箜篌引》3.苏轼《赤壁赋》4.刘鹗《明湖居听书》5.韩愈《听颖师弹琴》6.郎士元《听邻家吹笙》7.李白《听蜀僧濬弹琴》8.李商隐《锦瑟》(认为是咏瑟之作)(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4。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后葬于家乡荥阳。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诗歌创作中,则写出了大量抒情感怀类的诗篇,尤以晚年的无题诗和咏史诗成就最大,本课选读的两首诗,就是其代表作。
3.关于《锦瑟》《锦瑟》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
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
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
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d2ca494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54.png)
《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下面是我分享的《锦瑟》教案6篇锦瑟教案教学过程,供大家赏析。
《锦瑟》教案1◆自读导言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品味诗歌意境,从而领会诗歌美质。
3、学习各诗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了解诗人的不同艺术风格。
◆自读程序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
2、理解内容,赏析意境。
诗词之美多美在意境的塑造。
所以诗词赏析重在其意境的塑造。
自读时在初步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去品味意境。
3、背诵。
◆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2、总体内容把握《锦瑟》——锦瑟本来就有那么多弦,这并无“不是”或“过错”,诗人却开始硬来埋怨它: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这么多弦?聆锦瑟之繁弦,思年华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佳人锦瑟,一工繁弦,惊醒了诗人的梦境,不复成寐,无限悲感,难言冤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
此时,皎月落于沧海之间,明珠浴于泪波之界。
月、珠、泪在诗人笔下,已然形成一个难以分辨的妙境。
蓝田山日光煦照,山中玉气冉冉升腾(古人认为事物都有一种一般目力所不能见的光气)。
如此情怀,岂待今朝回忆始感无穷怅恨,即在当时早已是令人不胜惘然了。
3、重、难点分析《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它以首句前二字为题,看似咏物,实乃一篇借锦瑟以隐题的咏怀之作。
《锦瑟》李商隐一、导入。
由《无题》“青鸟殷勤为探看”引出作者。
二、解题1、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南沁阳人。
2、(注释1)主题:悼亡之作。
3、特色:典故雅致精工;基调哀怨悲愁;意境迷离凄婉;语言清丽隽永。
三、教师范读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颂读五、思考:1、“五十弦”的锦瑟会联想到什么?用了什么手法?明确:自己年近半百。
传统的比兴手法。
2、典故分析:庄周梦蝶——美好扑朔迷离望帝化鹃——相思南海蛟人——破灭蓝山暖玉——迷惘六、主旨归纳:请同学据自己的感受自由谈,可发挥想象和联想。
执著一念的美好情感的破灭;才情不为人知的悲哀;悼亡之作……七、背诵八、作业: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
《锦瑟》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dc63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d5.png)
《锦瑟》导学案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语文制作人《锦瑟》
一、学习目标
二、知识链接
导学检测及课堂展示
初读
学生自由朗读,完成挖空练习。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把本诗改写成散文。
细读
3.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深读4.尾联的“此情”指什么?“当时”与首联的那个词相呼应?
四、巩固诊断
A层次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的《锦瑟》中,“,”以“南海鲛人”“蓝田美玉”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2)李商隐的《锦瑟》中,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远去,并且当时就不甚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句子是“?”。
(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中,“,”两句使用了庄子和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典故。
B层次题:背诵并默写《锦瑟》。
堂清日清今日之事今日毕日积月累成大器
课堂反思
兴义一中教育集团崇文校区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导学案。
7 锦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
![7 锦瑟—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0cb467c1cfad6185fa7ac.png)
《锦瑟》导学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领会这首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展示,落实掌握诗歌手法,明确解题思路重点难点:1、诗的意境、情感、主旨和艺木技巧。
2、手法的运用,本诗的旨意。
二、自主学习1、李商隐(813--858),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
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生活在日趋衰败的晚唐,对黑暗政治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力图革新,但因受牛李党争的影响,被人排挤,终身潦倒。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2、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完成下面习题)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明确:诗人想到了年过半百的自己,进而由“锦瑟”想到自己的美好的青年时代。
这其中运用了传统的比兴手法。
2、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些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一)明确:用典①庄周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22c13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f.png)
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精选7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唐代的诗歌浩如烟海,唐朝的诗人灿若繁星。
下面给大家分享了《锦瑟》的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诗词《锦瑟》教学设计篇1[教学步骤]一、导入快速入题1. 板书课题。
2. 播放瑟乐《淡月映鱼》。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乐器弹奏的音乐?这是瑟所弹奏的《淡月映鱼》。
瑟音清幽哀怨,适合弹奏悲怨的曲调。
有人曾经这样来描述瑟乐,他说:如果说筝是青年的爽朗,琴是老者的沧桑,那么瑟便是中年的深沉。
3. 人到中年,在饱尝了人间冷暖,历经人生百态,阅尽沧海桑田之后,李商隐在《锦瑟》中会给我们带来怎样深沉的内心体验呢?让我们走进《锦瑟》。
二、初读感受诗美1. 播放《锦瑟》的朗读音频。
师:你能说出本诗的情感基调吗?(哀婉伤感。
)师:感情基调:哀婉伤感(情感要到位)语速:宜慢音调:低沉节奏:顿挫2. 同学们依据朗读提示和视频范读,自由读诗。
3. 点学生读。
师适当点评。
4. 学生齐读。
三、品读走入诗境1.你能找到诗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吗?大声告诉我。
明确:惘然。
师:惘然,迷糊不清貌。
2. 诗作中作者是如何传达伤感而又迷惘的情感的?你能选择其中一联,帮助我们解读吗。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音繁而绪乱,怅惘怨恨以难言。
“锦瑟”,其形美丽精致;其声清幽哀怨,常与忆念、离别等悲怨情绪相联结。
如元代元好问有云:佳人锦瑟怨年华。
宋代贺铸:锦瑟年华谁与度。
“无端五十弦”,犹言没来由地,平白无故地,此时人痴语。
锦瑟到底有多少弦,并不是锦瑟的过错,可是诗人却硬来埋怨它:锦瑟阿,你干嘛要有那么多弦? “一弦一柱”,犹言一音一节,拨动一根琴弦。
瑟具五十弦,拨动瑟弦,繁音促节,令听者顿生烦乱思绪,所谓音繁而绪乱,怅惘以难言。
故一音一节皆引思绪,聆锦瑟之繁弦,思华年之往事。
由此也可见,往事之千重,情肠之九曲。
“思华年”,直言本作是追思之作。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b4c3c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3.png)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李商隐诗《锦瑟》教案(通用7篇)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堪称最享盛名。
诗题“锦瑟”,但并非咏物,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一首无题诗。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提供的李商隐诗《锦瑟》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商隐诗《锦瑟》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由于它的词藻华丽,情意缠绵,景象迷离,含义深邈,诗的中心究竟是什么,一直存在争论。
相传宋朝时,“江西诗派”的创始人黄庭坚读了《锦瑟》也觉得不好理解,甚至找他的老师苏东坡请教。
可见一千多年来,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一种动物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
千百年来,人们早已认定并认同,这个“谜”已被俄狄浦斯回答:“人”。
)李商隐的《无题》诗确实堪称一绝。
所谓“无题”,是诗人别有寄托而又不愿明说,就用“无题”名篇。
此外,也有诗人仿照《诗经》的办法,取诗的起首二字作为标题,而标题又不能概括全诗的主旨,这类诗仍属于“无题”之类。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8082c2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6.png)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锦瑟》李商隐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诗歌,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特点。
2、学习从宏观上把握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2、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情感目标:品味诗人独特的人生际遇。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读诗诵诗的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歌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方法:研读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名句填空(多媒体课件展示)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②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诗句都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难怪同学们都耳熟能详。
这些诗句均是出自朦胧诗人李商隐之手。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朦胧诗的代表作—《锦瑟》。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课件展示)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整体感知1、听音频范读,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标出停顿。
2、学生齐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3、请一位学生朗读,读出感情。
李商隐《锦瑟》导学案
![李商隐《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bd7cdcbb4cf7ec4afed0a2.png)
李商隐《锦瑟》赏析 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李商隐《锦瑟》诗中所运用的典故(意象)和表现手法 2.理解李商隐《锦瑟》诗的思想情感3.体会由典故(意象)来表现情感的方法【学习过程】活动一:分析一下,李商隐《锦瑟》诗中所运用的典故和表现手法(15)活动二:总结一下,李商隐《锦瑟》诗所抒发的思想情感(主旨)(15)(一)背景材料: 李商隐(约813-约858年),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河南人。
其父名李嗣,曾担任殿中侍御史、获嘉县令。
1、李商隐的身世: 十岁之前,李商隐跟随其父母,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在李商隐十岁(公元821年)那年,其父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跟随其母返乡,开始过上了清贫的生活。
李商隐为家中长子,自然就担负起支撑家庭的重担。
李商隐自小酷爱读书,三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没有考中。
直到开成二年年(公元837年),二十六岁的李商隐终因受“牛党”集团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历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后结识“李党”集团王茂元,并被招为女婿。
此时的李商隐仕途坦荡。
后来,“牛党”集团与“李党”集团斗争逐渐激烈。
“牛党”集团上台之后,对亲附“李党”的李商隐百般排挤。
因此,自三十二岁之后,李商隐在政治上一直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四十六岁时便去世了。
2、李商隐的爱情: 李商隐二十三岁(公元835年)时,入玉阳山学道。
在灵都观中,邂逅了侍奉公主,后随公主入道的宫女宋华阳。
宋华阳年轻美丽,聪慧多情,郎才女貌彼此吸引,双双坠入情网。
两个多月后,这段超出常规的爱情终因不为礼叫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
然而短暂的欢娱,无望的恋情,却在李商隐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伤痛,终生难忘,他的一生都在这段回忆中怅惘与悲哀。
李商隐在结识王茂元之后,就与王家七小姐成亲。
李商隐虽然与王茂元之女感情很好,但是李商隐并没有忘记宋华阳,直到晚年,还设法在长安与宋华阳相见。
思念恋人、不能相聚而写的恋情诗;二是对自我身世无限感伤的自况诗。
锦瑟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
![锦瑟导学案(讲课用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4dad1bf75ef7ba0d4a733b53.png)
《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锦瑟》【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2.过程与方法:引导把握这两首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训练诵诗能力,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特点【教学重、难点】目标2、3【学习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鉴赏法、总结法【课前预习】1、解析题目:《锦瑟》本诗选自《李商隐诗歌集解》“锦瑟”是指绘有花纹的瑟,这里是对瑟的美称,诗题“锦瑟”是用了起句的头两个字2、作者简介:李商隐(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和《樊南文集》3、探寻背景:《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认同【预习检查】一、品读全文,要求度准字音1、诵读诗歌,给加点的字注音锦瑟()弦()柱惘()然2、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⑴望帝春心tuō()杜鹃⑵cāng()海月明珠有泪⑶只是当时已wǎng()然二、文学常识:2.《锦瑟》一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分析说明:【课内探究:重点展学】1.怎样理解《锦瑟》一诗的主旨和情感?2.谈谈你对李商隐诗中用典的看法:【我的疑问】【知识延展与巩固】读李商隐的另外几首诗,体会诗的朦胧美。
W《锦瑟》导学案(教师版)
![W《锦瑟》导学案(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16d13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74.png)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锦瑟》导学案(教师版)【核心素养目标】1.诵读诗歌,体验诗歌语言节奏。
2.理解意象,领会典故的妙用。
3.探究诗歌主旨意蕴及思想内容。
【知识链接】一、关于作者: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有《李义山诗集》。
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
其诗构思新奇,婉转缠绵,隐晦朦胧。
《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有22首被收录其中,位列第四。
(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到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为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了他,他因此而遭到了牛党的排斥。
之后,李商隐便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求生存下来,辗转于各藩镇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一生。
46岁时死在荥阳。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
青年时期,他与女道士宋真人(宋华阳)相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以致无疾而终。
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但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
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真可谓:诗人不幸,诗歌幸。
文学成就:主要诗作600多首。
在《唐诗三百首》中,有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
政治咏史诗:留存下来的约有一百首左右。
指陈时局,语气严厉悲愤。
其中《韩碑》《行次西郊作一百韵》《随师东》《有感二首》等。
借用历史题材反映当代社会:《富平少侯》、《北齐二首》、《茂陵》等。
咏史诗《咏史》、《隋宫二首》、《马嵬二首》、《贾生》、《瑶池》、《随师东》等抒怀和咏物: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心中的抱负无法得到实现,于是就通过诗歌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和不安。
《安定城楼》、《春日寄怀》、《乐游原》、《杜工部蜀中离席》是流传得较广的几首。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内容的作品中许多七言律诗被认为是杜甫诗风的重要继承者。
爱情无题诗:一部分表现他与妻子王氏的伉俪情深,代表作为《夜雨寄北》。
悼亡追忆之作,如《正月崇让宅》、《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
![锦瑟教案 锦瑟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341cd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a.png)
锦瑟教案锦瑟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锦瑟教案 1[教学目标]1、理解诗歌写意的几种常用方法;2、理解内部结构;3、理解李商隐诗歌的多种解法。
[教学重点]掌握诗歌的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诗歌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本诗内部结构和思路的理解。
[教学方法]译写法,点读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近人梁启超读李商隐,值得我等深刻体会。
他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
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
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
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解说:凡读过此诗,并稍稍了解李商隐生平者,无一不在煞费心思,绞尽脑汁,希望能从这首诗中更多地发现诗人,更深地理解诗人。
于是,这首《锦瑟》便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斯芬克思之谜”。
二、作者简介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的推荐,得中进士。
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但为数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三、对这首诗的多种理解: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尽管如此,如果单从艺术鉴赏的角度来读,它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公开课锦瑟导学案
![2023-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公开课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2e85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3.png)
《锦瑟》李商隐
目标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在全面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味典故的用意。
3、结合时代背景,鉴赏《锦瑟》哀怨的基调,解读诗歌的多义性。
知识链接
1.无题诗: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大多以男女爱情为题材,意境缥缈,情思绵长、婉转,辞藻华丽,声调和美。其诗大量运用隐晦的手法,主旨委婉含蓄,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评
重难点突破
1、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说“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一句中的“此情”到底说的什么情呢?讨论一下。
2、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评】
达标
检测
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梦境虚渺,理想难托”,李商隐在《锦瑟》的“ , ”两句中用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3.背景资料:《锦瑟》: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李商隐少年才俊,但无意之中被卷入了牛李两党倾轧的旋涡,郁郁不得志,再未有过施展抱负的机会,因此不免终身抑郁,于是一切忧时忧国之心,自伤身世之慨,都寓托于幽微隐晦的诗篇里,形成了其诗朦胧难解的特点。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给人迷惘的感觉。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字,实际上也可视作“无题”诗;虽然旨意朦胧、笔调含蓄,但显然有所寄托。清黄叔灿《唐诗笺注》说:“此义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认同。
导学
导学检测和课堂展示
自学
1、朗读诗歌用/划分停顿,用.标示重音。找出本诗内容上和情感上的诗眼。
2、找出本文意象、意境、内容、情感?
《锦瑟》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27dc45f0e7cd185253603.png)
《锦瑟》导学案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李商隐(812~858),字,号,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
他十六岁受东都(洛阳)留守令狐楚赏识,二十五岁时,李商隐得令狐父子之援而中进士,可就在这时,令狐楚染病去世。
没了生活依靠的李商隐,一时茫然不知所措,恰也是这个时候,属于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因爱慕其才,聘请他去府中掌书记,并且还把女儿嫁给了他。
原先李商隐出自令狐楚门下,自然被归入了牛党的阵容;现在李商隐又成了李党的东床快婿。
“忠臣不事二主”,而李商隐却如此轻易地“改弦更张”,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他的一生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涡中的溺水者。
终年四十六岁,可谓英年早逝。
2.相关背景作此诗时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情调低沉,诵读时要放慢速度,本诗虽题为“锦瑟”,但并非“咏物诗”,只是以开头二字为题。
李商隐的诗语言清丽,感情哀怨,境界朦胧,解读极为不易。
古来解此诗者有几十家,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3.解题①锦瑟:有花纹的瑟。
《世本》:“瑟,庖牺(伏羲)作,五十弦。
”《汉书.郊祀志》:“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
”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
弦.()惘.然()2.明晰典故①庄周梦蝶从前有一天,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自己非常快乐,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庄周。
一会儿梦醒了,却是僵卧在床的庄周。
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
它写得轻灵飘渺,常为哲学家和文学家所引用。
②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的称号。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
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
③珠月交辉民间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
在月明海静之时,蚌就向月张开,以养其珠。
锦瑟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60f77c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f.png)
锦瑟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预习检测 (1)三、全文翻译 (3)四、中心思想 (3)五、读文感知 (4)六、预习检测题答案 (5)一、学习目标理解李商隐的独特艺术风格与深邃情感。
通过学习,我们将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表现手法,领悟诗人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传达的复杂情感。
同时,我们将品味诗歌中蕴含的朦胧迷离的艺术境界,感受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叹息。
此外,通过学习《锦瑟》,我们还将提升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锦瑟》的作者是哪位唐代诗人?A.杜甫B.李商隐C.白居易D.王维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句中,“五十弦”有何寓意?A.象征年华易逝B.比喻人生苦短C.暗示诗人心境复杂D.仅是描述锦瑟的构造3.《锦瑟》一诗中,哪个典故与“望帝春心托杜鹃”有关?A.庄周梦蝶B.沧海月明C.鲛人泣珠D.望帝化杜鹃4.“沧海月明珠有泪”一句中,“珠有泪”象征了什么?A.悲伤的情感B.美丽的景色C.珍贵的宝物D.清澈的水面5.《锦瑟》一诗整体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对国家兴衰的忧虑B.对友人离别的感伤C.对年华易逝的惆怅D.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二、填空题1.《锦瑟》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提出了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2.“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庄生梦蝶”的典故,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感慨。
3.“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沧海月明”与“蓝田日暖”的意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悲凉。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情感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三、简答题1.请简述《锦瑟》一诗中运用的主要典故及其象征意义。
2.你认为《锦瑟》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是哪一句?为什么?三、全文翻译《锦瑟》译文如下:锦瑟呀,你为何竟有五十条弦?每弦每节,都令人怀思华年。
《锦瑟》导学案
![《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25a54bddccda38376baf37.png)
《锦瑟》导学案《锦瑟》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诵读体味《锦瑟》的朦胧美2、理解《锦瑟》的多种解法学习重点:目标1学习难点:目标2学习过程:一1、兴趣导入——名诗对接。
①夕阳无限好——②身无彩凤双飞翼——③何当共剪西窗烛——④春蚕到死丝方尽——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释。
(3)学生就自己搜集的关于李商隐的资料进行整理:二、引导赏析《锦瑟》1、品赏诗歌的步骤:读: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悟:感受形象,体味意境。
2、题解:(1)“无题”之解(2)“锦,瑟”之解3、诵读诗歌,初步感知(准确字音,把握节奏)4、感悟诗意,理解主旨(逐联逐句分析引导。
思考:每个诗句的意义是什么?表现了作者的什么情志?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自己的感悟理解应如何读出来?)(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5、重新诵读,再次品味三、探究主旨,拓展延伸(你认为应该是哪一个,为什么?)(1)、对亡妻的深情悼念(悼亡诗)(2)、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爱情诗)(3)、作者的身世自伤(咏怀诗)。
7.锦瑟(导学案)
![7.锦瑟(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559e1ade80d4d8d15a4f18.png)
锦瑟编订:张鹏飞高一()班组姓名【学习目标】1.继续训练领会诗歌主题的能力:通过对诗歌字句及意象意境的分析,结合有关背景领会其主题。
2.继续训练分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品质和合作探究的意识。
【学习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
【学习难点】对这首诗主题的把握。
【过程与方法】师生对话法,讨论法,关键词语解读法,意象意境把握法。
【知识积累】1.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了解“庄周梦蝶”“杜鹃啼血”“南海鲛人”“蓝田玉烟”四个典故。
【预习检测】1.填写名句夕阳无限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东风无力百花残。
何当共剪西窗烛,。
身无彩凤双飞翼,。
可怜夜半虚前席,。
春心莫共花争发,。
2.文学常识:李商隐,字,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和杜牧合称“”,与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丼,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3.解题“瑟”是,“锦瑟”是。
4.根据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①望帝春心tuō()杜鹃②cāng()海月明珠有泪③只是当时已wǎng()然5.诵读诗歌,给加点的字注音。
锦瑟.()弦.()柱惘.()然课堂部分【合作探究】探究一(1)首联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2)颔联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两个字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3)颈联中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两个字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4)尾联中最能代表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是什么?试简要分析。
探究二颔联和颈联用到了哪些典故?品典一:品典二:品典三:品典四:探究三(1)▲首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尾联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当堂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石栈.()锦瑟.()峥.嵘()渚.()崔嵬.()惘.然()抚膺.长叹()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A.地崩山催一夫当关朝避长蛇萦绕B.渚清沙白艰难苦痕风急天高潦倒C.东船西舫天涯沦落沧海月明谪居D.千呼万唤杜鹃啼血义愤填膺锦瑟3.《锦瑟》中间两联除了对偶,具体说说还用了什么写法?课外提升(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
![《李商隐诗两首――锦瑟》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4c829fcfaf45b307e97197dc.png)
学习目标
1、了解李商隐的有关生平和创作特色
2、进一步培养读诗诵诗的能力,背诵这首诗。
3、体会诗中各典故的运用,理解诗歌内容。
感悟诗意,理解诗歌主旨的多种解法。
4、体会李商隐诗意境高远、语言华美、情深意浓的特点 .
重点难点: 1、领会诗的意境、情感、主旨 2、体会诗的艺术技巧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
(一)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2、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乾。
《无题》
3、身无彩凤双飞翼, __________________。
《无题》
4、夕阳无限好,__________________。
《登乐游原》
(二)常识填空 |李商隐(约813--约858)()(朝代)诗人。
字(),号(),又号(),与()齐名,称()。
(三)解释下列词语
1、无端
2、年华
3、此情
4、惘然
二、阅读引导
1、作家作品
李商隐,晚唐诗人。
字义山,号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威宁六中学校高一年级10 班语文科导学案
执教人张春调课题锦瑟课类新授课主备人张春调审定人语文备课组授课时间2019.03.28
教学目标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把握本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法。
探究目标(难点知识):表现手法的理解,本诗的旨意。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对待时间的流逝及面对挫折的积极心态。
主要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师主导步骤(要点问题化)
学生学习步
骤(求解活动
化)
时间
组
织教学情景导入
学生倾听,引
入课堂
2
︱
3
展示目标1.自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李商隐的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2.合作目标(重点知识):引导学生把握本诗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方
法。
3.探究目标(难点知识):表现手法的理解。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探索生活的意义及生命的价值。
牢记目标,
完成学习
任务
2
导学达标一、自主学习
李商隐,字,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他和杜牧合
称“”,与合称为“温李”。
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
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
他一生大
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作品集有。
二、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完成下面习题)
1、诗人由“五十弦”的“锦瑟”想到了什么?这其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本诗中间两联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这些渲染了一种什么样的情调,留下了
一种怎样的意境?
3.尾联——“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这句诗可作怎样的理解?
4. 简要概括《锦瑟》一诗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独立
完成
师生共同
完成
20
︱
25
检测矫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锦瑟无端
..五十弦()
(2)一弦一柱思华年
...()
(3)望帝春心
..托杜鹃()
(4)此情可.待成追忆()
(5)只是当时已惘然
..()
2.(1)《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南海鲛人”
“蓝田美玉”两个典故,含蓄地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
(2)《锦瑟》一诗中“,”两句使用
了庄子和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典故。
学生独立
完成
5
总结提升本诗通过吟咏“锦瑟”这一物象的今昔变化,暗示世事的沧桑,委婉地倾诉了
作者华年流逝的伤痛之情,自身遭际的悲哀之意,以及对美好往事的追怀,理
想境界的向往和渴望。
本诗用典也较多。
中间两联连用了四个典故,以“庄生
梦蝶”、“望帝伤春”、“鲛人泪珠”和“蓝田玉烟”等四幅静谧迷离又颇带
凄伤的景象,寓托自己的遭遇和心情意绪,使人既有所感知体会,但又难以指
实言明,使得诗意深幽朦胧,抒情更加委婉含蓄,给读者一个很大的想像空间。
加深对本
文的理解 3
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锦瑟》
2.预习《马嵬》
3.完成课时达标相应练习
课后独立
完成 2
相关知识:
1、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人)。
他年轻时受牛
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
牛党掌
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岁时死在荥
阳。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
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
他的诗有独
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
浓重,用典过多,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2、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
居,不久病故。
李商隐的诗风跟白居易截然相反,白居易的诗妇孺皆懂,而李商隐的诗虽好
学深思之人读来也很费力,特别是他的无题诗,大多有一种朦胧的境界,不易得到确切的解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