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试卷》(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6元达标检测卷
基础达标我会做(30)
一、我会写。

(6分)
1. 1797年,美国zh出g f i( )需要定制上万支步qi a
ng( ),时间紧pc( ),惠特尼发明的方法,使工人师
fu(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因此,杰斐逊副总统命令
下shf( )与惠特尼签订了生产合同。

2.《刻舟求剑》是一则y氏)言故事,讲的是ch i( )国有个
sh< )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坠入水中,他赶紧在船边掉剑的
地方刻了一个记号。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走,像这样找剑,q 1( )不是太糊tu(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
1.遽契其舟( )
*
A.急忙;立刻
B.惊慌
C.突然
2.而剑不行( )
*
A.可以B .旅行C .走
3.不亦惑乎( )
*
A.迷惑B .糊涂C .困惑
4.反归取之( )
*
A.指那个人
B.指鞋
C.指他量好的尺寸
三、连一连。

(5分)
一箭双雕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见微知著开发水源,节制水流。

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举一反三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删繁就简比喻做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开源节流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或发展趋势。

四、选择合适的的词语填到句子中。

(5分)
发现熟视无睹观察司空见惯视而不见
经过仔细的(),我们不难():很多同学对我们身边的事物(),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
()的东西,所以会()。

五、构词练习,注意词语的组成特点和字数。

(6分)
1.机械(部首相同)
2.翻天覆地(“天”和“地”意思相反)
3.微风(偏正式)
六、按要求写句子。

(4分)
1.枪不是他发明的,造枪的技术不是他发明的,他甚至连一个零件
• • • • • •
也没发明。

(用加点词写句子)
2.妈妈对我说:“如果你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我会奖你一个礼物
(改为转述句)
3.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相信尺寸。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不相信自己
的脚。

(用关联词语连句)
4.许多人都说惠特尼是个不知深浅的骗子,没有人相信他有这个能力。

(不改变句意,换一种说法)
综合训练我能行(18分)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14分)
1.舟已行矣,
,
!
2.惠特尼发明了“标准化”,“标准化”是指
“标准化”生产的好处是
3.瓦特发明了
,
爱迪生发明了 ,贝
尔发明了
,莱特兄弟发明了
?
4. 绝知止匕事要躬行。

5.工欲
?必'先
?
八、(趣味题)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汽车后面贴着很有意思的字条,诸如:
“别摸我,我怕修” “别老跟着我,我也迷路了” “别打主意超我的车”“别让我们因为相撞而相识”……如果你是一名汽车司机,
你想在车后贴些什么字条呢?原因是什么?(4分)
读写应用我来秀(52分)
九、乐阅读。

(22分)
(一)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
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这个故事选自战国_______________ 写白«>o (2分)
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2分)
(1)度:(2)市:
(3)度:(4)反:
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句子的大意。

(2分)
⑴何不试之以足?
(2)宁信度,无自信也
4.请你写出两个出自历史故事或寓言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 (2 分)
5.这个故事让你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2分)
(二)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

但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

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到这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

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

”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明显。

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

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基础上,再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

而在略读中,则要特别注意书中的重点、要点以及与自己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

最后是总,就是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您一定要读
完一本再读一本。

就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

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即使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

”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读书兴致,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已。

所以,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

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分)
2.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3分)
3.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

(2分)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2分)
5 .补充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3分)
(1),下笔如有神。

⑵,其义自见。

⑶读书有三到:?
? 。

十、笔下生花。

(30分)
遇到难题,关键在于努力寻求适当的解决办法。

在生活中你有没 有遇到什么难题?你又是怎么解决的呢?选一件事情完整地写下来 吧。

注意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还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题目自拟, 不少于400字。

第6元达标测试卷
、1.政府枪迫傅属2.寓楚涉岂涂
、1.A 2.C 3.B 4.C
收入,节省开支,
去掉最般部分N 使它趋于值明.
比唯朋t 一件事.同时达到两个目的 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
知道它的
实质或发展趋势。

一箭双雄 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 见微知著 许多事情. 开发水源、节制水流。

比喻增加
季一*反二 舞繁就简 开源节流
四、观察发现熟视无睹司空见惯视而不见
五、1.讲话思念2.出生入死贪生怕死3.火车轮船
六、1.我不是班长,不是学习委员,甚至连小组长都不是。

2.妈对我说,如果我期末考试得了第一名,她会奖我一个礼物。

3.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宁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多人都说惠特尼是个不知深浅的骗子,所有人都不相信他有这
个能力。

七、1.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5.批生产同一标准的零件,然后组装成成品,使原来只能一个个
生产的物品,变成批量化生产了零件制造简便组装简便修理简
便
6.蒸汽机电灯泡电话飞机
7.纸上得来终觉浅5.善其事利其器
八、我想在车后贴这样的话:“奥特曼。

”这是“哦,特慢”的谐音。

[点拨]与行车安全有关即可。

九、(一)1.韩非韩非子
2. (1)量(2)集市(3)尺寸(4)回家
3. (1)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
(2)我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四面楚歌望梅止渴
5.做事要灵活变通,不要教条主义,[点拨])道理相近即可
(二)1.无论都
3 .(1)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

(2) 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

4 .我喜欢鲁迅的“跳读法”。

因为鲁迅先生说得对,长期停 留在一个不懂的地方,无论到多久都不会懂的。

我们应当 学会跳读法,
看到不会的地方便跳过去看下一个内容, 也 许就会看懂前面的内
容了。

,[点拨])写出自己喜欢的
读书方法并写明原因,只要语句通顺即可。

5 . (1)读书破万卷 (2)读书百遍 (3)心到 眼到 口到 十、思路分析:这次习作是写一件事,回想事情发生的具体经过,写 清原因、经过和结果,做到详略得当!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