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7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第1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目前国务院出台“十三五”的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将进一步加大对民族自治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的建设力度,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进度和步伐。
这表明( D )
①加大对民族自治地区的扶持是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可为民族平等和团结提供物质保证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地区进步发展的根本政治制度④实施该规划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的知识。
选项①说法错误,错在根本动力,故排除。
选项③说法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故本题答案选D。
2.近年来,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力度之大、投入资金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在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这体现了我国( B )
A.努力消除民族差距
B.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知识。
选项A说法错误,应该是缩小差距,故排除。
选项C说法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民族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B。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群众到中东部城市务工,各族群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交往交流。
各族群众深度交流交往( C )
A.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一律平等
B.保障了我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C.促进了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D.落实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我国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汉族与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A说法错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族群众深度交流交往,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C说法正确;各民族共同繁荣为实现民族团结奠定了物质基础,B与题意不符;D与题意不符。
4.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
成了各民族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这表明( C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②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已经消除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④消除民族差别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仍然存在,②项中“已经消除”的说法错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要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差距,而非消除民族差别,④错误。
故选C。
5.西藏自治区政府大力推进民族团结宣传教育。
每年9月集中开展民族宣传月活动,每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
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这是因为( C ) A.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统一的前提
B.民族平等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基础
C.民族团结是西藏发展进步的保证
D.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知识。
选项AB说法错误,因为国家统一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故排除。
选项D说法错误,因为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6.近年来,党和政府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决定设立喀什经济特区,并由上海、广东、山东等省市对口支援。
2017年,13个省市援助兵团的援疆资金,将继续用于支持产业促进就业、教育、干部人才培训、改善民生、促进交流交往、维护社会稳定及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等六大重点领域,计划安排援疆项目269个,安排援助资金21.4亿元。
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答案] ①推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团结的要求,有助于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为了使各族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必须缩小新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新疆经济的发展和长治久安符合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解析] 本题是以党和政府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为背景材料,考查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动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结合材料,联系所学,可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关系的内容,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我国政府坚持的原则等角度考虑。
创新拓展
一、选择题
1.2017年,中央和各省市积极做好新一轮支援西藏工作,坚持精准援藏,统筹援藏资金和项目重点向农牧区和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确保80%以上的援藏资金用于民生领域、用于基层和农牧区,推动了西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 A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民族团结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③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④精准援藏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中央和各省市积极做好新一轮支援西藏工作,说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民族团结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应选;选项③说法错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关键,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排除。
故本题答案选A。
2.我国已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分裂分子却在新疆等地制造一系列暴恐事件,这引起各族群众的强烈愤慨。
牧民叶尔肯·莫哈麦提汗说:他们是各民族共同的敌人,我们要坚决反对分裂主义。
这体现了( B )
①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 分裂分子制造的恐怖事件遭到人民的谴责,说明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应有的责任,①③说法正确。
②在本题中没有体现;
④说法错误,民族的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故选B。
3.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09名,占代表总数的13.69%。
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这体现了( A )
A.民族平等原则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析] 材料体现了各民族都平等的享有权利,即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能平等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A适合题意。
题中没有涉及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信息,B、C选项与题意无关。
本题强调少数民族参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没有强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排除D。
故选A。
4.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组织好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让草原儿女发出感慨、倍感关怀。
报告还提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动各族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共同发展
繁荣。
材料体现了( B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②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④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距,实现了民族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②是错误的;我国坚持民族平等,但并没有消除民族差别,④是错误的;故答案选B。
5.2017年是中央确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21周年。
20多年来,一批又一批援宁干部真心奉献,数以万计的闽商在宁创新创业,几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宁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这表明东西部扶贫协作( A )
①能够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②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③能够消除民族之间发展的不平衡④保障了少数民族自治权的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的知识。
“一批又一批援宁干部真心奉献,数以万计的闽商在宁创新创业,几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表明东西部扶贫协作能够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①正确;“宁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反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②正确。
③的提法不准确。
④与题无关,且“少数民族自治权”的说法不准确。
故本题答案选A。
6.当前我们要着力解决制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着力促进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确保到2020年少数民族人民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①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赋予少数民族地区人民更多的自治权②共享发展成果是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标志③各民族共同繁荣能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奠定物质基础④缩小民族发展差距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和谐稳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①选项表述错误,题目没有表述要赋予少数民族更多自治权的问题。
②选项表述错误,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标志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故选D。
7.已经开展了33年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从2016年开始,正式升格为“民族团结进步年”。
新疆率先在全国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既是对之前“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又是对今后民族团结活动载体和方式的不断创新。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年”活动,是因为民族团结是( D )
①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指标②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③实现行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④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解析] 民族团结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指标,①不选;民族团结不是“物质基础”,②不选;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③正确;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和国家统一的基础,所以要加强民族团结,做好民族团结工作,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D。
二、非选择题
8.某地广泛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
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结合材料,分析该地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政治意义。
[答案] 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贯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增强地区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增强公民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意识,增强公民社会责任感。
[解析] 本题属于意义类的解答题。
考生可以从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对国家统一,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巩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角度进行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