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英国伦敦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城市:英国伦敦案例
No.1|人为核心
Londoners at the Core
智慧伦敦计划(Smart London Plan)开宗明义,“使新技术成为服务伦敦和改善伦敦人生活的力量”。
计划的第一章节即为“人为核心(Londoners at the Core)“,相比技术、投资和政策,市民自身更有可能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力量,因为他们更懂得什么是他们以及这个城市所最迫切的诉求。
新技术可以为提升生活质量提供诸多选择,然而并非所有市民都能有机会使用,因此让不同类型的社区和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应当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
基于这个目标,大伦敦政府(Greater London Authority)开发了“对话伦敦(Talk London)”网上社区,包括在线讨论、投票、问答、调查等,话题广泛,从私人租赁市场到大型货车周围骑自行车的安全性问题。
该过程使伦敦市民参与到政府决策中,使得政府所制定的政策更有效且切实反映现实需求。
与之相配合的是“伦敦数据储存库(London Datastore)'和“伦敦面板(London Dashboard)”,前者公开了500套伦敦市的相关数据,后者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可视化处理,以图表等形式使公众直观地能读出数据所反映的问题。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智能技术的公众参与度,市政府还着力发起了一系列的项目,诸如,建立一个名为“科技城市协会(Tech City Institute)'机构专门组织公众聚在一起讨论新技术对城市冲击等论题;由“市长基金会(The Mayor's Fund)'发起了“科技城市之星(Tech City Star)”,该项目面向伦敦的年轻人,意图培养未来技术革新方面的新秀和领军人物;以及面向年轻的低技能劳工的数字技术培训计划,意图降低16-24岁年龄段的失业率,等等。
No.2|数据开放
With Access to Open Data
对公众开放关于市场需求、消费、服务、市场/政府运作等方面的数据将有助于伦敦提高执政的透明度、促进效率以及为技术革新创造更大的可能性,企业和市民将容易与政府一同合力开发出能促进城市良性发展的方法和技术。
伦敦数据储存库(The London Datastore)是全球最早建立的数据公开平台之一,该平台的建立开拓出了一个新的产品和服务市场,新开发出的软件仅仅交通一类就超过了450个。
市政府正在和伦敦区
域的自治镇和其他一些机构共享出更多的数据,以进一步地促进新商业模式以及高效服务业的发展。
另外,伦敦正在与热那亚、巴塞罗那等城市展开合作,加入经费超过500万欧元的欧盟数字城市项目(EU iCityprogramme),该项目的主要任务便是组建城市数据平台,从超过百万个的传感器收集、测试和储存不同种类的公共和私人数据。
iCity目前也被推举成“大数据”应用测试的范例。
数据的3-D可视化也作为数据共享的一项重要举措,伦敦特别针对城市基础设施建立的3-D数据库,包括地上和地下的管网等,这些数据整合和统一了不同市政公司的基础设施数据,对地下基础设施数据的公开,使得市政工程更为有效,避免了过去不同市政公司在同以地点重复挖掘路面的情况(据统计,每年全英国由于挖掘路面造成的损失高达1.5亿英镑)。
此外,该系统不仅可以提供全视域直观的展示,更值得一提的是系统会随时更新最新发生的设施的改动或者新增设施,为城市规划师、市政公司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极大帮助。
No.3|智能能源管理
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从2011年起,伦敦开始与哥德堡、科隆、热那亚和鹿特丹合作CELSIUS项目。
该项目立足于低碳发展、资源高效使用,特别是废热利用,是智慧伦敦重要的一部分。
除了热能外,电能的管理也是能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智能电网(Smart Grid)可以很大程度提高用电效率,例如它可以收集和利用发电厂生产的多余电量、在用电高峰智能降低用电量等。
Islington's Bunhill Ward是伦敦智能电网的示范基地。
类似的,智能水表(Smart WaterMetering)可以更高效地管理和监测水消耗和泄露,也在能源智能管理的范畴。
No.4| 智能交通
Transport for London
智能交通(Transport for London ,简称Tfl)的最大特点在于即时位置信息的公开,从租赁自行车,到公交车,再到轨道交通。
从2010年夏天正式开始自行车租赁(Cycle Hire)以来,在伦敦中心区已累计有2千5百万次租车,成为伦敦市交通的一大亮点。
虽然自行车租赁历史并不长,但相关技术却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很大程度源于人们对实时信息更新的需求。
车的数量、停车位的数量都是人们在寻找租赁服务时的至关重要的信息,当然更关键的时告诉人们哪里可以交回车。
租赁机构公开了这些信息,并衍生出大量的智能手机应用软件,这些软件提供即时的租赁自行车位置、数量等信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伦敦巴士开发了一个名为“倒计时(Countdown)'的服务,它提供伦敦市区19,000个公交车站的即时车辆到达信息,乘客可通过网络、短信息和2,500个路牌获得该信息。
和自行车租赁类似,这些即时数据都对外开源,软件开发商目前已开发了超过60个交通相关的
应用。
据统计,目前已有13%的人出行使用这些服务,大约有65万人/天。
牡蛎卡(Oyster Card)的使用已有十余年,它称得上是智能车票的领军。
当前超过85%的地铁和巴士使用牡蛎卡。
2012年12月,Tfl 开始在伦敦的8,500个巴士上推广使用借记卡、信用卡或其它充值卡支付单程票价,这在全球范围实属先例,预计在2014年将实现所有交通方式全覆盖。
牡蛎卡所另一方面收集了大量的乘客出行信息,这些数据反馈到Tfl,使他们得以分析当前运营和管理中的问题,Tfl与众多研究机构合作开发和分析“牡蛎数据”,以好地使之服务于智慧伦敦计划。
此外,伦敦还新推出了方便行人特别是旅游者提供目的地查询服务系统--“可读的伦敦(Legible London)',由Tfl和Canary Wharf 地产公司合作开发,目前已在公交站点附近安装了1,250个该系统,以便于刚刚出地铁或下公交车的人快速查找到他们目的地的步行路线。
该计划一方面服务于伦敦大量的游客,一方面也是鼓励市民慢行交通的一项举措。
触屏和电子地图的设计可以方便人们查找制定地点以及附近的餐厅、商店和公司,并给出最佳步行路线。
Tfl和Canary Wharf计划进一步测试该系统,以提供更多人们喜爱和需要的服务。
No.5|奥林匹克公园
The 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
智慧科技示范工程——奥林匹克公园(The Queen Elizabeth Olympic Park)是伦敦奥运遗产开发集团(The London Legacy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LLDC)专门为2012年奥运会/残奥会后奥林匹克宫公园和周边的发展而设立。
LLDC致力于以高科技为手段、将奥运公园及所在的东伦敦区打造成世界级的旅游及投资地,奥运公园也将以此为契机成为全球领先的技术革新的试验田。
奥运公园与iCITY项目交相呼应,iCITY是一个占地一百万平方英尺(约9.3平方公里)的数码科技专区,它为刚起步的科技企业、教育和科研提供支持。
该区配置了全欧洲最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无限带宽的网络、最高容量的电源和伦敦最大容量的数据库。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LLDC希望将工作重心转到公园的用户体验上,在以下三方面着力开发:
a.交通和导航:将公园作为综合交通规划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例如,考虑将牡蛎卡的使用从伦敦中心区延伸到公园的所有种类的交通工具,各交通方式可以随意换乘组合,甚至考虑电动车租赁项目的开发。
b.可持续发展:将公园作为综合能源消费管理和行为养成的实验基地和示范基地。
公园将成为欧洲第一个所有资源都以即时方式管理的地区,用户随时随地将得到其行为所带来的对能源、碳、水和废弃物的影响。
c.通达:乐观估计奥运公园覆盖免费Wi-Fi,并成为国家第一个5G 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