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后和采区地质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XDZ 010— 2020
B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采后和采区地质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A.1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
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报告是根据回采工作面采掘过程中揭露和探测获得的地质资料、地质说明书、
地质预报和补充勘探地质成果,通过综合对比分析,做出系统详尽的阶段地质工作总结。

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报告包括地质认识、地质工作手段方法和经验体会等。

地质认识应详细阐述工
作面地质构造(断层、褶曲、陷落柱、岩浆侵入体等特征)、煤层、瓦斯、水文和顶底板等地质特征与
赋存规律,阐述各地质因素对安全采掘活动的影响。

总结查明各地质因素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分析各种方法适用性,总结预测预报的经验和教训,总结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事故防治经验,分析工作面实际回
采率,分析损失量的构成比例及原因,进行采区探采对比,提出安全高效开采的建议等。

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文字部分用表格化说明,格式见表 B.1。

A.2采区地质总结报告
采区地质总结报告是对采区地质条件的系统梳理与总结,地质总结报告主要内容包括:
采区地质构造、煤层、瓦斯地质、水文地质、顶底板等实际情况分析及变化规律的认识;地质条件
预测预报效果的分析,包括:预测正确的经验总结和验证失误的原因分析;补充勘探或探测手段应用的
实际效果分析;瓦斯、水害和顶底板等事故防治措施有效性分析;总结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与事故防治经验;
采区煤炭储量利用情况、采区实际煤炭回采率与损失量;采区采后的实际地质平面图、剖面图、有关地质实测
图纸和统计资料;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3
表 B.1
采区采后地质总结
水 平
工作面编号
煤层编号
采 区
地面标高 工作面标高
盖山厚度( m )
(m ) (m )

走向长 倾向长( m )
面积(m 2

(m )
采煤队组
开采方式
顶板管理方法
开采日期 停采日期

回采对地表及地物
影响情况
回采对相邻巷道影
响情况
工作面开采前情况
工作面采后情况
煤(矿)层 煤 总厚(m)


煤层结构



煤层倾角
概述
M ad A d V daf Q gr,ad S t,d Y
项目
(%)
(%)
FC
(%)
煤种
煤 (%)
(MJ/kg )
(mm)


开采前

开采后
4
编号性质走向倾向倾角落差(m)延伸长度对回采影响(°)(°)(°)(m)程度











水文地质情况
回采前情况
回采后情况
编号位置长轴(m)短轴(m)面积(m2)工作面对回采影响
内面积程度
回采前情况
回采后情况
名称轴部位置轴向(°)两翼倾角(°)
回采前情况
回采后情况
回采前
情况
回采后
情况
5
工作面开采前情况工作面采后情况
走向长 (m)实采走向长 (m)
倾斜长 (m)实采倾斜长 (m)
面积 (m2)实采面积 (m 2)
预计小窑破坏实际小窑破坏面
面积 (m2)积 (m2)
煤厚 (m)实际动用煤厚
(m)
采高( m)
资源
容重 (t/m 3)实采容重 (t/m 3)
储量
小窑破坏储量采区合理损失( t)
情况
(t)边角煤
111b(t)实际动用量 (t)
111(t)实际采出量 (t)
损落煤损失 (t)
失厚度损失 (t)

小计 (t)
回采率 ( %)实际回采率 (% )
储量对比
采探
对比
影响项目回采前情况回采后情况
回采瓦斯
的其
煤尘
他地
煤层
质情
地温

6
地压
其他
致灾
地质
图名比例尺
附图XXX 工作面采后地质平面图1:1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