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虚劳性疾病辩证用方准确效佳,一张方吃一年才治愈,也不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虚劳性疾病辩证用方准确效佳,一张方吃一年才治愈,也不
慢!
慢性虚劳性疾病辩证用方准确效佳, 一张方吃一年才治愈,也不慢!
治疗慢性病,即使一张方吃了一年才治愈,也不算慢
慢性病的治疗,不但有方,还需要有守。

朝寒暮热,忽攻又补,是治杂病所切忌的。

有人问,杂病虽多,概括起来,不外气、血、水、虫等方面,应当识破它的本质,抓住它的特征,药随证转,有的放矢。

若呆呆守方,不怕陷入本本主义,贻误病人吗?
是的,扁鹊曾说:“人患病多,医患道少。


疾患虽属慢性,而夹杂掺合,在所难免,辨证论治,难囿一隅。

主次矛盾,常多转化,随机以赴,又何可拘于一方一药。

但我所谓有方有守者,是在辨证后,或是痰得豁,或是虫得驱,或是滞气得疏,或是疲血得活,只余元气待复,又或是伤寒温病与大失血之后,气血待补。

亦或系慢性传染病,如肺痨、大麻风等,或现代医学之肝硬化、慢性肝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等,病情若相对的稳定不变,审证既确,当守方勿替,亦何悖乎辨证论治?
一些慢性病,都是由渐而来,非一朝一夕所致,其形成往往是由微杳的不显露的量变而到质变,其消失也需要经过量变才能达到质变。

应当知道,在慢性病量变过程中,病势多相对稳定,不仅医生观察不大出,连病人本身也投有多大感觉。

一个对症药方,初投时或无任何效验可见,若医生无定见,再加上病人要求速效,则必至改弦易辙。

但这还不会有大妨害。

最怕的是,药已有效,就是还未显露出来,正在潜移默化地量变阶段中,它的前进,好像儿童学步,屡起屡仆,屡仆屡起,无需扶持,方始成行。


一中止药方,或另易它方,不仅前功尽弃,还恐怕枝节横生,甚至造成另一种疾病。

当然,非必死疾患,患者本身又有自然疗能,经过一段时期与疾病的艰苦斗争,也有痊愈或延年的。

古人治疗慢性疾患,在医案中常常见到三十剂而愈,五十剂而愈,甚至百余剂而愈的记载。

表面看来,似乎迟缓颟顸,驽骀十驾,有逊于骏足千里。

实际,非有卓识定见和刚毅的精神,是不能长期守方的。

就治病来说,对久虚积损之证,药投之数剂,即立冀有效,也往往是不合逻辑的。

即曾记得1935年,我在山东菏泽时,对治疗慢性疾患,急于求功,成绩不够多也不够好。

一位名老中医临症富有经验,我在旁留心看他治疗慢性病,疗效很好。

一年以后,我请他传授给我一些秘诀奇方。

他笑了,接着说:“哪里有什么秘诀奇方,您不是经常看到我临床的处方吗?”我听了猛然觉悟过来说:“是的,您老先生治疗慢性病的处方,除掉一般的调气理血、滋阴温阳的几个寻常方剂外,并未见到有什么奇方妙药,那末,怎么就会有那样多那样高的疗效呢?”
他又笑着说:“治疗慢性病,除掉先认识到疾病的本质,再辨证准确、遣方恰当以外,'守方'要算是第一要着。

您曾见过一个患肺痨病的青年吗?他五或七日一来,一年未间断,现在已痊愈不来了。

他的病是肺痨更兼脾虚泄泻,您见到他吃得是什么药方吗?”
我说:“恍惚记得在一个阶段中是六君子汤加味。


他说:“不错,但不是一个阶段中,而是一年中,始终坚持服那一个方,除了元旦停服药,共服了三百六十四剂而基本痊愈了。


我很诧异地问:“怎么见那人五七日一来,都是欣欣然持新方而去呢?”他说:“那是应付病人要求改方的一措施,有时把方中的白术换成扁豆、苡仁,有时把陈皮换成橘红,有时把砂仁换成蔻仁等,
几个星期又换回来,归根到底,基本上还是加味六君子汤。

在一年中,培中治肺,脾胃健旺了,营养得以充足,肺痨就慢慢好转痊愈了。

十二个月治疗肺痨收到全功,在疗程上不算迟缓,视数日一改方,月余一易法,蹉跎失时,一回首二三年已成过去,而病情如故,或有因杂药滥投,更使病情加重,孰得孰失,孰迟孰速,不待辨析可以知道的。


我自此以后,才明白了“有方”还要“守方”,对慢性病的治疗,比较能掌握分寸,获得一些成绩。

近年在中医研究院工作,曾见到蒲辅周老医生治疗“习惯性”感冒的病人,患者触风寒,即鼻流清涕,打喷嚏,周身淅淅恶风,翁翁发热,兼有其它慢性疾患,在治疗上,一受感冒,即碍手治其它的病。

蒲老医生决定先为他治疗“习惯性”感冒,开玉屏风散,共量270克,碾成粗末,分作三十包,每服一包水煎作一日量分二次服下,一月后患者感觉好大半,又为开一料继服,两月后虽冒风触寒,亦毫不再发。

因回忆到我也曾用玉屏风散预防过“习惯性”感冒,大剂服用二三帖,服后胸闷鼻干,感冒虽暂止,五七日又复如初。

常思索这里的缘故,是不是“习惯性”感冒,属于卫气无力捍御外邪,要想改变体质,必须由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决非一两剂所能收功?这里蒲老医生小量长期使用玉屏风散,看来虽平易,可是不细心虚心学习,是做不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