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避免地下灾害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矿井发生火灾、水害、瓦斯、顶板、运输机电等灾害事故时,初起阶段所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危害一般比较小,这时,既是扑灭和控制事故的有利时机,也是决定矿井和人员安全的关键时刻。
在多数情况下,由于事故发生突然,矿井领导、矿井救援队和其他专业人员很难到达事故现场并组织救援工作。
所以,井下矿工及时地开展避灾工作,对于保护自身安全,抑制灾情扩大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即使在事故处理的中期和后期阶段,也往往需要以并下矿工的正确避灾为基础,提高抢险救灾工作的成效。
地下避灾的基本原则是:
(1)积极抢救。
灾害事故发生后,灾区和受灾地区的人员应保持冷静,根据灾情和现有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2)安全撤离。
当现场不具备事故救援条件时,或可能危及人员的安全时,井下矿工应想方设法,迅速安全地撤离灾区。
(3)妥善避难。
如在短时间内无法安全撤退,遇险人员应在灾区进行自救和互救,妥善避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救护人员的援救。
如不能撤至地面,应尽量撤至井下设置的避难洞室中,或安全条件较好的其它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