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敎师姓名
杨改
单位名称
新疆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學校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22日
學科
数學
年级/册
六年级上册
敎材版本
人敎版
课题名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难点名称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题型解决的方法多样,主要是理解哪两个量相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示增加、减少的幅度。
做一做:第89页
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t,更换了节约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t,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百分之几?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小结
“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的部分占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學生互动评价。
小结: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长百分之几就是实际比计划增加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就是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以单位“1”
(2)尝试计算
独立完成后,學生汇报。
预设1:先求出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的部分,然后再求出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14-12)÷12=16.7%
预设2:第一步:求实际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第二步: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4÷12≈1.167=116.7%116.7%-100%=16.7%
生汇报时,引导學生评价每一种解题方法。
老师提醒學生注意这里的运算符号:“≈”它是一个近似值,所以要用约等号连接,“=”是把这个小数转化成百分数之后,它们之间是精确值的转化,所以要用等号连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情景再现:
老师出示例题3: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唤起學生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法的记忆。】
(1)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师:所求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的部分
从學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學生分不清单位“1”的量,对增加或减少量判断不清,数量关系认识模糊。
难点敎學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综合练习法
敎學环节
敎學过程
导入
(一)温故知新:
老师出示:红花有30朵,黄花有20朵,红花比黄花多( )朵,黄花是红花的(-----),黄花比红花少(-----)。说说上面题目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三)归纳总结:
师:通过學习,你认为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先找准你数量关系,确定单位“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是用甲乙表示两个数,且甲>乙(1)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2)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
老师引导全部齐说。
【设计意图:先给出信息让學生提问题,明晰两个量比较的两类方法,初步感知二者的区别,接着在自主探求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方法的过程中,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问题的结构,通过回顾反思梳理解决这类问题的两种方法,明确解答“谁比谁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关键。】
杨改
单位名称
新疆阿图什市昆山育才學校
填写时间
2020年8月22日
學科
数學
年级/册
六年级上册
敎材版本
人敎版
课题名称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难点名称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题型解决的方法多样,主要是理解哪两个量相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示增加、减少的幅度。
做一做:第89页
小飞家原来每月用水约10t,更换了节约水龙头后每月用水约9t,每月用水比原来节约百分之几?
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小结
“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的部分占计划造林的百分之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學生互动评价。
小结: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长百分之几就是实际比计划增加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就是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以单位“1”
(2)尝试计算
独立完成后,學生汇报。
预设1:先求出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的部分,然后再求出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14-12)÷12=16.7%
预设2:第一步:求实际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第二步: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14÷12≈1.167=116.7%116.7%-100%=16.7%
生汇报时,引导學生评价每一种解题方法。
老师提醒學生注意这里的运算符号:“≈”它是一个近似值,所以要用约等号连接,“=”是把这个小数转化成百分数之后,它们之间是精确值的转化,所以要用等号连接,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二)情景再现:
老师出示例题3:去年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唤起學生对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法的记忆。】
(1)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师:所求的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多的部分
从學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學生分不清单位“1”的量,对增加或减少量判断不清,数量关系认识模糊。
难点敎學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综合练习法
敎學环节
敎學过程
导入
(一)温故知新:
老师出示:红花有30朵,黄花有20朵,红花比黄花多( )朵,黄花是红花的(-----),黄花比红花少(-----)。说说上面题目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
(三)归纳总结:
师:通过學习,你认为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小结:先找准你数量关系,确定单位“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是用甲乙表示两个数,且甲>乙(1)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几?(2)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几?
老师引导全部齐说。
【设计意图:先给出信息让學生提问题,明晰两个量比较的两类方法,初步感知二者的区别,接着在自主探求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这类问题方法的过程中,理解这类题目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问题的结构,通过回顾反思梳理解决这类问题的两种方法,明确解答“谁比谁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