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青春有格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疑导入: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这里的“格”指规则,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议题1:青春不应该出格
活动一:
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会犯过一些错误,对父母、对同学、对朋友或者对老师,有一些错误,至今仍不失为遗憾,回想起来,仍觉后悔。
思考并勇敢地说出这些错误,解开一个心结。
(1)踊跃发言,分享自己的故事。
(2)阅读课本P28的“阅读感悟”,说说卢梭为什么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
(3)通过卢梭的故事,发现卢梭是怎样的人?由此获得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1)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是说,
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原因:
卢梭在年轻时没有做到“行己有耻”,但后来懂廉耻了,也受到了“羞耻之心”的审判。
(3)启示:
①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②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③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④我们要有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坚决不做。
⑤磨砺意志,拒绝(不良的)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PS:补充
议题2:青春要与人为善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不间断。
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
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
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你如何看待这些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1)看法:
左上同学的观点是错误的。
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右上同学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
的力量。
左下同学是追求至善的表现,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右下同学不能仅仅是羡慕榜样,应该努力去做。
(2)做法:
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
PS:补充
“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
以修身为本,不仅要独善其身,更要兼济天下。
1.以下同学的行为与“行己有耻”内容一致的是()
A.小明看到同学打架斗殴,绕道而行
B.小菲学习非常刻苦,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C.小云认为考试作弊是可耻的事,因而她总是诚实考试
D.小哲向人大代表提出改善校园周边环境的积极建议
2.“不要把正当的自尊心同保存一种虚假面子混淆起来,以为接受批评,改正错误,就丧失了自尊心。
”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接受批评、改正错误会丧失尊严
②犯了错误会丧失自尊心
③树立正确的自尊心要拒绝虚荣
④真正的自尊者勇于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本节课从“行己有耻”和“止于至善”两个方面提高我们的道德素养,用“行己有耻”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用“止于至善”来指明道德的方向,两个方面相互衔接、
相互配合,共同达到修身目的。
安全教育:人人讲安全,安全为人人,珍爱生命,从我做起。
感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