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海县正学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高二语文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踯躅.(zhú)凛.冽(lǐn)痉.挛( jìng )廖廓.(kē)
B.黏.泥(nián)蹒跚.(shān)颠踬.(zhì)虬.曲(qiú)
C.脚踝.(ké)船舷.(xūán)忧悒.(yì)宿.愿(sù)
D.驯.服(shùn)惬.意(qiè)龌.龊(wòchuò)看.管(kàn)
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惬意藐视扫瞄无可明状
B、媲美怂勇虬曲素昧平生
C、震撼簇拥料峭忧心忡忡
D、伛偻裙裾安祥晃然大悟
3.下列句子中,填线处依次填上哪一组词语最恰当()
①梁某伸手掏出匕首,民警见状,立即朝梁某大腿开了一枪,将其成功。
②中共东方市委书记王河山向中新社记者指出,感城村和宝上村分别有近万名村民,历史上两村曾发生过冲突事件,有,但近年较为平静。
③当科比真正面对团队时,他似乎总是在各种声中度过。
A.制止宿怨置疑B.制伏宿愿质疑
C.制伏宿怨质疑D.制止宿愿置疑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网络小说里的情节变幻莫测,出.神入化
...,着实吸引了不少读者。
B.泰戈尔的著名诗集《吉檀迦利》,意为“献给神的诗”,使他成为亚洲首当其冲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C.评论一篇作品总是着眼于思想性、社会效果、情节结构等方面,本来无可厚非,但如果认为其中
的语言运用全然无足轻重
....,不值一提,那就不对了。
D.姑娘的眼泪犹同海蚌的珍珠,会自个儿提高姑娘的身价。
这样,对素芭谁都不说些什么,谁都不
说三道四
....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迷惘的一代”这个称呼的来历,出自侨居巴黎的美国老一辈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因之口。
B.人们普遍希望,美国作家应该以美国人的身份和精神来写作,这样才能对世界文坛的竞争和繁荣作出他们自己的贡献。
C.批评家称海明威是一个手持板斧的人,将附在文学身上的没有必要的那些“乱毛”统统砍伐掉了。
D.一部现代小说的优劣高下,不在于它是否塑造了典型环境、典型人物,而在于它是否构筑了独特的心灵世界。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高尔基说,小说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
”鉴赏小说要寻味特定时代人物的思考、憎爱和追求。
B.《丹柯》节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中国青年出版社1956年版)略有改动。
C.我们能分辨出这是出自一个作家之手吗?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小说里,采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腔调说话。
D.《桥边的老人》仿佛一个小小的窗口,显示出战火纷飞的年代里人性的善良:对生命的尊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7.下列各项中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小说《老人与海》中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却不能打败他”的“硬汉”形象。
他也是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B.雨果,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旗手,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
C.高尔基,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
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等。
D.泰戈尔,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流萤集》等被大量介绍到中国,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读者。
8.下列有关鉴赏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当使用第一人称时,叙事者同时也是故事里的人物,他是站在故事内部的参与者角度来讲述故事的,采取的是有限的视角。
B.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
C.小说忌讳“主题鲜明”,但所有的作品最终都是有主题的。
主题应包孕于形象中,用事实说话,形象大于思想。
D.小说在刻画人物的路数方面不尽相同。
不管是描写“圆形人物”,还是描写“扁平人物”,都需要贴着人物的心理写和贴着人物的言行写。
9.按顺序排列下面的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寐,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
②院子中,一丛绿树被染得浓阴如墨。
③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
④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给这雨后空朗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的生气。
⑤浓云尚未散开,低低压着房檐。
⑥空中还飘着若有若无的雨丝,天地间弥漫着一层层湿漉漉、静悄悄青黛色雾霭。
A.③②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①③ C.③①⑤⑥②④D.⑤⑥③①②④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阅读下面《炮兽》的片段,完成相应的题目。
(17分)
老头儿转向布瓦斯贝特洛伯爵,把他身上的圣路易十字勋章取下来,系在炮手的短衫上。
“乌拉!”水手们欢呼起来。
海军陆战队的兵士们举枪致敬。
那个年老的乘客用手指指着受宠若惊的炮手,继续说:
“现在,把这个人拉去枪毙。
”
惊惶代替了欢呼。
于是在坟墓般的静寂中,老人抬高了嗓音。
他说:
“一个疏忽危害了这只船。
到了现在,这只船也许已经没法挽救。
在海上,就是面对着敌人。
一只渡海的船就是一支作战的军队。
风暴隐藏着,可是并没有消失。
整个大海就是一个陷阱。
面对着敌人的时候,犯了任何过失都要处以死刑。
没有任何过失是可以补救的。
勇敢必须奖励,疏忽必须惩罚。
”
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老头儿望着兵士们,加上一句:
“执行。
”
那个胸前闪耀着圣路易十字勋章的汉字低下了头。
布瓦斯贝特洛伯爵做了一个手势,两个水手走下中甲板,然后带着裹尸布回来。
船上的随军神甫从开船起一直在军官们的饭厅里祈祷,也跟着两个水手来了。
一个曹长从排列着的海军陆战队中喊出了十二个兵士,把他们排成两行,六个一行。
炮手一句话也不说,走到两行兵士中间。
随军神甫手里拿着十字架,走上前,战在炮手旁边。
“开步走。
”曹长说。
两排兵士用慢步向船头走去,两个水手拿着裹尸布跟在后面。
一种阴郁的静寂笼罩着全船。
远远的飓风在呼啸。
过了几分钟,黑暗中响起了枪声,闪过一道亮光,然后一切复归静寂,再听见尸首跌落海里的声音。
老人仍旧靠在主桅上,抱着双臂在沉思。
布瓦斯贝特洛用左手食指指着他,低声对拉维厄维尔说:
“旺代有首领了。
”
10.水手们为什么“欢呼起来”,而后来又一下子“惊惶代替了欢呼”?(4分)
11.“这些话,一句一句说出来,缓慢地,严肃地,带着一种毫不变动的节奏,仿佛斧子砍在橡树上。
”为什么这些话会是“缓慢地,严肃地”说出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2.布瓦斯贝特洛伯爵说“旺代有首领了”,你认为他有什么根据?(4分)
13.多用“对照法”使雨果的场景创作十分成功,显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为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试从片段中选出一处加以分析。
(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12分)
送花
奥斯勒
生活的真谛并不神秘,幸福的源泉大家也知道,只是常常忘记了,于是这才有点奥妙。
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
一连好几年,这位温和的小个子守墓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不相识的妇人的来信,信里附着钞票,要他每周给儿子的墓地放一束鲜花。
后来有一天他们照面了。
那天,一辆小车驶来,停在公墓大门口,司机匆匆来到守墓人的小屋子说:
“夫人在门口车上,她病得走不动,请你去一下。
”一位上了年纪均孱弱的妇人坐在车上,表情有几分高贵,但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
她怀抱着一大束鲜花。
“我就是亚当夫人,”她说,“这几年我每礼拜给你寄钱……”
“买花。
”守墓人应道。
“对,给我儿子。
”
“我一次也没忘了买花,夫人。
”
“今天我亲自来,”亚当夫人温存地说,“因为医生说我活不了几个礼拜了。
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了。
我只想再看一眼我儿子,亲手来放这些花。
”
小个子守墓人眨巴着眼睛,没了主意,他苦笑了一下,决定再讲几句。
“我说,夫人,这几年您总寄钱来,我总觉得可惜。
”
“可惜?”
“鲜花搁在那儿,几天就干了,没人闻,没人看,太可惜了!”
“你真的这么想?”
“是的,夫人,您别见怪。
我是想起来自己常跑医院、孤儿院,那儿的人可爱花了。
他们爱看花,爱
闻花。
那儿都是活人。
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
老妇人没有作答。
她只是又小坐一会儿,默默祷告了一阵,没留话便走了。
守墓人后悔自己一番话大直率,大欠考虑,这会使她受不了。
可是几个月后,这位老妇人又忽然来访,把守墓人惊得目瞪口呆;她这回是自己开车来的。
“我把花都送给那儿的人们了,”她友好地向守墓人微笑着,“你说得对,他们看到花可高兴了,这真叫我快活! 我的病好转了,医生不明白怎么回事,可我自己明白,我觉得活着还有些用处!”
不错,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
14.(1)文中能表现“死了倒好,活着没意思”的句子是 (2分)
(2)老妇人觉得“活着没意思”的原因是 (2分)
15.使老妇人的病好转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16.文章结尾处说“我发现了我们大家都懂得却,又常常忘记的道理”。
根据小说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补充一句话,说明这个道理。
(2分)
这个道理是
17.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写了“故事是由一个守墓人亲身经历和看到的”这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主要是为了增加故事的真实性。
B.“那儿都是活人。
可这儿墓里哪个活着?”在守墓人看来,人活着就应该多关心那些活着的人们,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
C.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来表现老妇人,其形象虽有些模糊却表现了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
D.小说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情节的,在简洁的对话中交代了事情的经过,显得简练而丰富。
E.这篇小说构思精致,情节有起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三、古代诗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18分)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1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
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
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乃令千户吴玉守之。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因其未至,可先击之。
”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
”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
甲申,至怀来。
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
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
”遂倒戈来归。
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急匿于.厕,搜获之,并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黄《后登陆》卷下,有删改)
【注】①上:皇上指朱棣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语.诸侯曰…谈论B.委.尸填满沟壑放置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标志D.噫!我固无恙.祸患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今俞瑱得之.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宜为.报仇
C.降家皆为上所.杀儿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20.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的一组是()(3分)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值襟喉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俞瑱逃往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败如山倒。
22.翻译。
(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二)阅读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8分)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23.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4分)
24.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2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4分)
近日,记者对某市中小学“校训”进行了调查。
在被调查的45所中小学中,43所学校的校训用的是四个词,所占比例高达93%,共涉及用词40个,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4个词依次为“勤奋”,39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87%;“团结”,30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67%;“爱国”,29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64%;“守纪”,26所学校使用,所占比例为58%。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文内容。
(不超过12个字)(2分)
(2)请根据上述材料,对校训的设计提出建议。
(不超过10个字)(2分)
26.汉字中有不少会意字,今人也可以结合个人的感悟进行新的理解。
请仿照示例,从“挣”“舒”“劣”这三个会意字中任选两个进行重新“会意”,每个字只写出一种解释。
(共4分)
示例:选——(1)走在前面的人,更有选择的余地。
(2)被挑选出来的人,应该是事事走在别人前
面的。
(1)挣——
(2)舒——
(3)劣——
五、作文(60分)
世界似画笔下缤纷的色彩,世界如琴弦上跳动的音符;世界因创新而进步,世界缘和谐而温馨;世界可以存在于神奇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演绎着平凡真实的人生;世界说起来很大,世界其实又很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又都生活在世界之中,请你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悟,以“我生活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字数800字以上的文章。
宁海县正学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高二语文答题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27分)
1. B 解析:A. 痉.挛( jìng )廖廓.(kuò) C. 脚踝.(huái)船舷.(xián)D. 驯.服(xùn)看.管(kān)
2. C 解析:A.扫描无可名状 B.怂恿 D. 安详恍然大悟
3. C
4. C 解析:A项“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不合句子的语言环境。
B项“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不合语境。
D项“说三道四”指随意评论,乱加议论,此处应换为“评头论足”。
5. B 解析:A项,句式杂糅,去掉“的来历”;C项主语混乱,在“将”前加“他”;D项搭配不当,“构筑”改为“揭示”。
6.C解析:A项引号内的句号放到引号外;B项括号应紧跟被注释的内容;D项冒号改为逗号。
7. B.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8. B 解析:场景一般由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
9. C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
10.水手们欢呼是因为炮队队长得到了奖赏,被授予圣路易十字勋章;水手们惊惶是因为老头突然要枪毙炮队队长。
(4分)
11.这些在场的人看来是听得清清楚楚,这样写能突出当时场上的气氛紧张,更能很好地表现老人斩钉截铁的表情和坚毅果敢的性格。
(4分)
12.他们看到了老头的沉着,办事坚毅果敢和赏罚分明。
这些都是身为领导人应该具备的品质,所以他们认为“旺代有首领了”。
(4分)
13.比如:朗特纳克侯爵的赏功与罚罪是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
朗特纳克侯爵对炮队队长两次截然相反的处置的对比,使他赏罚分明、刚毅坚定、严酷无情的性格跃然纸上。
(5分)
(二)
14.(1)眼神已哀伤得毫无光彩o(2分)(2)儿子的死,让老妇人没有了精神寄托。
(2分)
15.-从丧子的哀痛中走了出来,把爱分给那些活着的人,这让她意识到活着还有用
处。
(2分,意思对即可)
16.活着就要对人有些用处。
(2分,意思对即可)
17.B C (B项“至于死去的就大可以不管了”,文中没有这个意思:C项“主要运用
语言和动作描写’’应为“主要通过语言描写”)(答对一项得2分,多选不得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6分)
(一)(18分)
18.B 解析:A语,说C识,明白,知晓,动词D恙,病,担忧。
19.B 利为彼有,为,二解。
其一,介词,表被动。
其二,判断动词,不译。
宜为报仇为+动词,判介词,省小宾。
译:给,替
A代词且皆为居庸关C表被动,为…所结构D方位地点
20.D 排除法。
1句,地势之要,2句,喻证地势之要,皆与形势分析无关。
21.C 敌方间谍,错。
原文中,“获贼间谍”,其人为宋忠部下。
22.①翻译: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评分标准:授予,古今异义1分,省略句1分,大意1分。
)
②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评分标准:麾,1分,河,1分,大意1分。
(二)
23. 诗人将池塘的水面比作被磨过的镜子,这只明镜能够清晰地找出屋檐门槛,以此来表现平静的水面。
(4分)
24. 池塘水面平静如镜子映出屋檐门楹,而此时“东风忽起垂杨舞”,东风起,吹动池中的荷花,稀稀疏疏地发出“万点声”,以动衬托池塘的静。
(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8分)
25. (1)校训形式趋同,内容接近(2分)
(2) 校训要体现个性。
(2分)
26.参考答案:(1)挣:依靠自己的双手,勇敢地去拼搏竞争。
(2)舒:舍予即忘我,这是一种何等舒畅的境界!(3)劣:平时少出力,到时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任选两个,各2分)
五、作文(60分)
参照高考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