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片——临时装片)
4. 解离:取95%乙醇中保存的根尖水洗两次,用 1mol/L HCl 在60℃处理根尖8-10min后,水 洗3~4次。 5. 染色:根尖在有盖的小瓶中加入希夫试剂染色 10~20min。 6. 压片: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切下根尖分生区,滴一滴 45%醋酸,加盖玻片,用滤纸吸净多余的液体, 一手压住盖玻片一角,另一手持竹针轻敲盖玻片至 组织呈云雾状。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轻烤,迅速在 盖玻片上覆滤纸条,用拇指垂直按压制片。 7. 镜检及观察。
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呈现连续的、动态的 变化。
细胞周期
分裂期
分裂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分裂间期
制作染色体标本的用途:
1. 染色体可作为一个指标进行物种分类并探 索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染色体数目、 大小、随体、形态及特殊染色体(如性染 色体、B染色体、唾腺染色体)等特点。 2. 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在一定的生理、病理或 外界条件下会发生改变,在临床上对疾病 的早期诊断及产前遗传咨询等十分重要。 3. 新型染色体识别技术的基础:如各种显带 技术、荧光原位杂交等。
将05g碱性品红溶于100ml热蒸馏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待溶液冷却至50时过滤再冷却到25时加入1moll盐酸hcl10ml和1g亚硫酸氢钠nahso放置暗处静置24h后加02505g活性炭摇荡1min过滤溶液呈无色装入棕色瓶中塞紧瓶塞保存在冰箱内04用前预先取出使之恢复至室温后再用
实验一 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
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控制好解离时间,解离不能过度,是实验 成功与否的关键; 2. 每次水洗都要充分; 3. 找准根尖分生区,切片尽量要薄; 4. 烤片时不要过度,不要烤干; 5. 压片时必须用力适当,盖玻片千万不能移 动,不要产生气泡; 6. 希夫试剂如呈粉红色不能使用,须重配。 7. 卡诺固定液要新鲜配制。
实验原理:
1. 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如根尖、茎 尖、居间分生、愈伤组织等,细胞常进行 着旺盛的有丝分裂。在细胞分裂的适当时 期取材,并进行一定的处理,就可以在显 微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和染色体的 形态特征,并进行染色体计数。
2. 由于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具有典型的形 态特征,并易于计数,因此为了获得更多 的中期染色体图像,可以采用药物处理或 冰冻处理(预处理)的方法,阻止纺锤体的 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同时通过 处理还可使染色体缩短,易于分散,便于 进行观察研究。 3. 通过对细胞组织进行酸性水解或酶处理除 去细胞之间的果胶层,并软化细胞壁,使 细胞容易彼此散开,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哈尔滨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遗传教研室
背景知识
细胞周期:通过 细胞分裂产生新 细胞的生长开始 到下一次细胞分 裂形成子细胞结 束为止所经历的 过程。
G2
有丝分裂的意义:
有丝分裂促进细胞数目增加,核内各染色体 准确复制为二,子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 量的染色体,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实验材料:
毛葱(Allium fistulosum) 根尖(2n=16)。
实验器材:
显微镜,冰箱,水浴锅,分析天平,剪刀,镊子, 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滤纸,量筒,滴瓶,酒精 灯,指管等。
试剂及配制:
1.
2.
0.02%秋水仙素:称取0.02g秋水仙素溶于100ml水中,在 棕色瓶中保存。
卡诺(Carnoy‘s)固定液:酒精:冰醋酸=3:1(体积比),即 30ml酒精与10ml冰醋酸混合。
3.
希夫(Schiff‘s)试剂:将0.5g碱性品红溶于100ml热蒸馏 水中,使之充分溶解,待溶液冷却至50℃时过滤,再冷却到 25℃时加入1 mol/L盐酸(HCl)10mL和1g亚硫酸氢钠 (NaHSO3)或1.5g偏重亚硫酸钠(Na2S2O5),放置暗处, 静置24h后,加0.25~0.5g活性炭摇荡1min,过滤,溶液呈 无色,装入棕色瓶中塞紧瓶塞,保存在冰箱内(0~4℃),用 前预先取出,使之恢复至室温后再用。 45%醋酸: 45ml醋酸和55ml水混合。
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1. 滴片法:用于动物细胞,如人 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白鼠骨 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等;
2. 压片法:用于植物细胞,如洋 葱、玉米、小麦等根尖分生区 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
实验目的:
1. 了解有丝分裂过程在遗传学中的意义和重要 性;
2. 掌握制作有丝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压片方法; 3. 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根尖分生区:
染色体与染色单体
着丝点
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
观察结果:
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学特征:
间期
前期
中期
极面观
后期
末期
侧面观
作业:
1. 绘图说明观察到的有丝分裂中期的 特征。 2. 预处理和解离的目的是什么?固定 液的作用是什么?
预习:实验二 染色体核型及其分析 准备:竹签,细线,毫米尺。
4.
实验步骤:
根尖的培养 预处理 固定 解离 染色 压片 镜检及观察 实验材料 准备
临时装片 制片
(实验材料准备)
1. 根尖的培养:挑选当地种植的未经发芽抑制剂 处理且已过收获后2~3个月休眠期的毛葱鳞茎, 剥除鳞茎外干枯的表皮,将其置于盛清水的沙 盘中,让清水没过鳞茎根部,每பைடு நூலகம்换水。
2. 预处理:培养至根长1~2cm时,切取根尖, 用0.02%秋水仙素暗处理3~5h。 3. 固定:水洗后用卡诺固定液固定24小时,水洗, 转入95%乙醇或70%乙醇中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