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邓州市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编自张明琴、肖祥《陌生人社会伦理风险及其规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乡镇,人们在熟人圈子里活动,要办某事的时候,往往会去找熟人,所找的熟人对于要办事的人来说,可能也曾是陌生人。
B.在传统乡镇,熟人之间的求助与帮助关系具有互惠性,帮助者在提供帮助前会考虑能否得到回报、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等。
D.“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比对小学生的高”错误,无中生有。原文“应该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其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并没有指出中学生道德要求比小学生高。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直接而有力地论证道德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错误。结合材料“更准确地说,我们信任的是相关制度。道德制度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可知,举到银行存款和到医院看病这两个例子,直接论证的是“相关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并非道德制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每一段都使用了对比论证法,材料一除了使用对比论证法,还使用了举例、假设、引用等论证法
B.材料一末段在阐述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后,接着阐述陌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C.材料二举到银行存款和到医院看病这两个例子,直接而有力地论证道德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在当代社会,公民应重视自身隐私保护,相关部门应重视不断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错误,无中生有。原材料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结合“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这两种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伦理也不一样”“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则也有差异”可知,材料分别从人们的行为特征、行为伦理、行为规则三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了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差异,如陌生人社会,“人们通过某类人办事”“陌生人之间没有具体的私人关系”“服务关系以交易关系为主”,突出了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点和优势;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这意味着这两种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伦理也不一样。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在熟人圈子里活动,关系亲近或疏远。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追求高效和公平。能高效,是因为降低了交易成本;能公平,是因为把参与者当作平等的人,不必顾及年龄、性别、贫富、职位、种族、宗教等因素。齐美尔认为,陌生人之间没有具体的私人关系,因而他们更容易超脱利害盘算,公正地处理事务。
C.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意识。
D.在当代社会,公民应重视自身隐私保护,相关部门应重视不断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
5.非连续性文本会根据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编排各则材料。命题人在编排以上两则材料时,为什么将材料二的内容放在后面?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C 2. D
天快亮了,城市的轮廓渐渐显现出来。我抓起行李便下车了。
我在车站把行李存妥,便往市内走去。要从千万座大大小小的房子中找到那座并不显眼的房子,实在是难。幸好,那座古塔还在,它标明了一个大概的方位。
看,这不是那堵高墙吗?我们在这墙根隐蔽过。
看,街口那棵大刺槐还在。我在这里换过药。
就是这些标志,唤醒了我的记忆,引导我来到一条巷子里。
在银行存款时,我们尽管对银行的管理一无所知,却敢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给素不相识的出纳员,只保留一张纸质账单;在医院看病时,我们敢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也许从未谋面的医生,信任并接受他们开出的药物。事实上,我们信任的并不是这些人本身,而是受制于体制的职业。更准确地说,我们信任的是相关制度。道德制度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各种道德制度对陌生人行为的控制和约束可大大增加人们对陌生人行为的预见性,从而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因此,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其一,将道德要求写入法律条文。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道德只能靠人们的自觉性来维持,法律才是权威。现在,我们应该为道德立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其二,建立道德奖惩制度。建立了道德奖惩制度,我们就能根据制度奖励道德楷模,让道德楷模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风向标;也能根据制度惩罚违背社会道德的人,引导人们避恶向善。其三,建立道德监督制度。道德在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体,建立良好的道德他律制度,需要将大众监督、组织监督和法律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环境,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促使道德准则有效施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早晨
王愿坚
列车再过十五分钟就要进站了,耳边传来列车员的声音:“各位旅客,前方停车站是……”列车员报出的那个城市的名字,一下子冲进了我的耳朵,我眼前顿时浮起一张苍白的脸和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那是属于班长傅传广的。十年前,他就是用这双眼睛盯着我说:“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该有多好啊!”这个愿望,傅传广同志是不能实现了。我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下车去看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但也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错误。原文说“这会导致另一个后果,就是这种帮助行为如果与经济活动相关,一定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该选项是“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与原文不符合,混淆时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测试
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C 4. D
5.材料一,从人们的行为特征、行为伦理、行为规则三个方面,通过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对比,阐述了陌生人社会的特点;
材料二,针对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的特点பைடு நூலகம்论述了如何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
先通过材料一了解陌生人社会特点,再理解材料二阐述的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问题的方法,便于理解。
D.材料二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本论部分从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4.下列选项,与材料二中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陌生人社会,信任往往缺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
B.城市文化的成功不在于让陌生人变成熟人,而在于建立了让陌生人可以借以互信的制度。
C.熟人社会对可能没回报或不考虑回报 助人行为给予精神鼓励,这虽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但也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D.完善的道德制度有益于化解社会信任危机,为道德立法,建立道德奖惩、监督制度等是推动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的重要措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都市,人们要办某事的时候,所找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这种找陌生人办事的方式往往比找熟人办事的方式更有效率。
快七点钟了。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从对面跑来,不知怎么摔倒了,哭了起来。
前面大门里一个人飞也似的来到孩子身边,把他扶起来。原来是一个长辫子姑娘。她搀起孩子,说:“你忘了我给你们讲的那个故事了?那个解放军叔叔叫敌人打得浑身是血,人家连一滴眼泪也不掉!”她看见了我,向我笑笑,又说,“不信你问问这位叔叔!”
孩子怔了一霎,看了看我,笑了。
材料二,先提出观点,在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要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强化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道德责任教育”。而这些内容必须要以对陌生人社会有清晰的了解。所以材料一是理解材料二内容的前提。
(摘编自陈少明《面对陌生人的世界——儒家伦理的现代调适》)
材料二:
在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我们身边的人大多是陌生人,我们无法离开陌生人而孤立生存。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传统的伦理规范,还要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
我们应该将传统的熟人社会中的温情向陌生人传递。我们应该敲碎自己坚硬的心灵壁垒,去亲近陌生人,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接纳陌生人,逐渐消除与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树立“为他者”的道德意识,在生活中做到“为他者存在”和“为他者负责”。“为他者存在”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乐意去做的而不需要对方回报的意识。“为他者负责”是一种道德自律意识,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一种表现。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乡村或小镇是熟人社会的代表,现代都市是陌生人社会的代表。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办事是找某个人。某个人是具体的、与办事者有特定关系的人。如果所找的不是熟人,那就要托关系。通过多次打交道,陌生人也会变成熟人。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通过某类人办事。某类人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警察、医生、售货员、司机、邮递员等。在陌生人社会,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系统都是由被服务者不认识的陌生人操作的。所以,舒尔茨说这些服务者是“匿名”的。
在陌生人社会,强化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道德责任教育。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具体而言,需要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首先,要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道德责任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家长应该在道德责任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同时也应该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其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使其养成对他人、对自己负责的好习惯。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良好品行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老师应该将道德责任教育贯串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承担道德责任的良好习惯。再次,要加强社会教育。社会应该增强对公民的人文关怀,通过宣传教育,榜样示范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同时通过加强督导,使公民敢于承担责任。
姑娘领着孩子走进大门里去了。我向大门里瞥了一眼:里面有一座楼房,两个小孩在楼下齐声对那个姑娘叫“老——师——好——”。
是在什么时候见过类似的情景?我跨进门内,对着楼房端详起来。
这是一座不大的两层楼,看样子是经过修葺的。但我还是认出它来了。不错,是它!我走着,看着,它把我引入深深的回忆里去了。
那也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班向这座楼突击了两次都没成功,最后我们决定采用爆破的方式消灭敌人。就在爆破员夹着炸药冲向楼门的一瞬间,楼里一阵骚乱,传来了敌人的咒骂声和孩子们的哭喊声。接着楼上几个窗子全打开了,五六个敌兵,每个人手里抓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把他们狠狠地按在窗台上。
B.相对而言,陌生人社会服务的交易方式比熟人社会服务的交易方式丰富,陌生人社会的服务者比熟人社会的服务者更能公平地对待被服务者。
C.在当下社会,对于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来监督,大众、组织参与监督是全方位道德监督环境形成的必要条件。
D.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比对小学生的高,因此中学老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道德责任教育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则也有差异。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中,交易关系占比较低,更多的是求助与帮助关系。从较长时间来看,求助与帮助关系是互惠的,具有交易功能。但如果把求助与帮助当成交易,那么就不能确定帮助者什么时候能获得回报,也无法保证求助者未来有回报的意愿及能力。这导致帮助行为往往是在帮助者所花代价不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另外,熟人社会强调仁义观念,对可能没回报或根本不考虑回报的助人行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或补偿。这会导致另一个后果,就是这种帮助行为如果与经济活动相关,一定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陌生人社会中,服务关系以交易关系为主。由于可以直接计算成本与收益,服务效率自然更高。而且平等的关系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交易系统,从而令社会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陌生人社会中,交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商品贸易,可以是劳动力与工薪的交换,也可以是通过缴税以获得政府的服务。最后这种交易方式不是市场行为,其效率相对低一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传统乡镇,人们在熟人圈子里活动,要办某事的时候,往往会去找熟人,所找的熟人对于要办事的人来说,可能也曾是陌生人。
B.在传统乡镇,熟人之间的求助与帮助关系具有互惠性,帮助者在提供帮助前会考虑能否得到回报、自己要付出多大的代价等。
D.“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比对小学生的高”错误,无中生有。原文“应该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其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并没有指出中学生道德要求比小学生高。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直接而有力地论证道德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错误。结合材料“更准确地说,我们信任的是相关制度。道德制度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可知,举到银行存款和到医院看病这两个例子,直接论证的是“相关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并非道德制度。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每一段都使用了对比论证法,材料一除了使用对比论证法,还使用了举例、假设、引用等论证法
B.材料一末段在阐述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的特点和影响后,接着阐述陌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的特点和影响。
C.材料二举到银行存款和到医院看病这两个例子,直接而有力地论证道德制度能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D.“在当代社会,公民应重视自身隐私保护,相关部门应重视不断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错误,无中生有。原材料中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故选D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结合“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这两种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伦理也不一样”“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则也有差异”可知,材料分别从人们的行为特征、行为伦理、行为规则三个方面,通过对比,分析了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差异,如陌生人社会,“人们通过某类人办事”“陌生人之间没有具体的私人关系”“服务关系以交易关系为主”,突出了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点和优势;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这意味着这两种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伦理也不一样。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在熟人圈子里活动,关系亲近或疏远。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追求高效和公平。能高效,是因为降低了交易成本;能公平,是因为把参与者当作平等的人,不必顾及年龄、性别、贫富、职位、种族、宗教等因素。齐美尔认为,陌生人之间没有具体的私人关系,因而他们更容易超脱利害盘算,公正地处理事务。
C.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增强公民的道德责任意识。
D.在当代社会,公民应重视自身隐私保护,相关部门应重视不断完善隐私保护的法律。
5.非连续性文本会根据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编排各则材料。命题人在编排以上两则材料时,为什么将材料二的内容放在后面?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C 2. D
天快亮了,城市的轮廓渐渐显现出来。我抓起行李便下车了。
我在车站把行李存妥,便往市内走去。要从千万座大大小小的房子中找到那座并不显眼的房子,实在是难。幸好,那座古塔还在,它标明了一个大概的方位。
看,这不是那堵高墙吗?我们在这墙根隐蔽过。
看,街口那棵大刺槐还在。我在这里换过药。
就是这些标志,唤醒了我的记忆,引导我来到一条巷子里。
在银行存款时,我们尽管对银行的管理一无所知,却敢将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交给素不相识的出纳员,只保留一张纸质账单;在医院看病时,我们敢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也许从未谋面的医生,信任并接受他们开出的药物。事实上,我们信任的并不是这些人本身,而是受制于体制的职业。更准确地说,我们信任的是相关制度。道德制度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各种道德制度对陌生人行为的控制和约束可大大增加人们对陌生人行为的预见性,从而增加人们对陌生人的信任感。因此,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其一,将道德要求写入法律条文。道德是法律的基础。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道德只能靠人们的自觉性来维持,法律才是权威。现在,我们应该为道德立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其二,建立道德奖惩制度。建立了道德奖惩制度,我们就能根据制度奖励道德楷模,让道德楷模成为社会道德风尚的风向标;也能根据制度惩罚违背社会道德的人,引导人们避恶向善。其三,建立道德监督制度。道德在本质上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体,建立良好的道德他律制度,需要将大众监督、组织监督和法律监督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环境,从而规范人们的行为、促使道德准则有效施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早晨
王愿坚
列车再过十五分钟就要进站了,耳边传来列车员的声音:“各位旅客,前方停车站是……”列车员报出的那个城市的名字,一下子冲进了我的耳朵,我眼前顿时浮起一张苍白的脸和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那是属于班长傅传广的。十年前,他就是用这双眼睛盯着我说:“要是将来胜利了,再到这里来看看,那该有多好啊!”这个愿望,傅传广同志是不能实现了。我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下车去看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但也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错误。原文说“这会导致另一个后果,就是这种帮助行为如果与经济活动相关,一定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该选项是“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与原文不符合,混淆时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模拟测试
本试卷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C 4. D
5.材料一,从人们的行为特征、行为伦理、行为规则三个方面,通过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的对比,阐述了陌生人社会的特点;
材料二,针对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的特点பைடு நூலகம்论述了如何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
先通过材料一了解陌生人社会特点,再理解材料二阐述的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问题的方法,便于理解。
D.材料二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本论部分从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等方面进行论述。
4.下列选项,与材料二中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陌生人社会,信任往往缺位,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
B.城市文化的成功不在于让陌生人变成熟人,而在于建立了让陌生人可以借以互信的制度。
C.熟人社会对可能没回报或不考虑回报 助人行为给予精神鼓励,这虽有助于弘扬传统美德,但也可能给社会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D.完善的道德制度有益于化解社会信任危机,为道德立法,建立道德奖惩、监督制度等是推动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的重要措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现代都市,人们要办某事的时候,所找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这种找陌生人办事的方式往往比找熟人办事的方式更有效率。
快七点钟了。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子从对面跑来,不知怎么摔倒了,哭了起来。
前面大门里一个人飞也似的来到孩子身边,把他扶起来。原来是一个长辫子姑娘。她搀起孩子,说:“你忘了我给你们讲的那个故事了?那个解放军叔叔叫敌人打得浑身是血,人家连一滴眼泪也不掉!”她看见了我,向我笑笑,又说,“不信你问问这位叔叔!”
孩子怔了一霎,看了看我,笑了。
材料二,先提出观点,在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要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了“化解陌生人社会的信任危机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完善的道德制度”“强化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道德责任教育”。而这些内容必须要以对陌生人社会有清晰的了解。所以材料一是理解材料二内容的前提。
(摘编自陈少明《面对陌生人的世界——儒家伦理的现代调适》)
材料二:
在当今这个陌生人社会,我们身边的人大多是陌生人,我们无法离开陌生人而孤立生存。因此,我们不仅要正确对待传统的伦理规范,还要处理好与陌生人的关系,化解社会信任危机。
我们应该将传统的熟人社会中的温情向陌生人传递。我们应该敲碎自己坚硬的心灵壁垒,去亲近陌生人,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接纳陌生人,逐渐消除与陌生人之间的隔阂,树立“为他者”的道德意识,在生活中做到“为他者存在”和“为他者负责”。“为他者存在”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乐意去做的而不需要对方回报的意识。“为他者负责”是一种道德自律意识,是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一种表现。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乡村或小镇是熟人社会的代表,现代都市是陌生人社会的代表。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特征有区别。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办事是找某个人。某个人是具体的、与办事者有特定关系的人。如果所找的不是熟人,那就要托关系。通过多次打交道,陌生人也会变成熟人。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们通过某类人办事。某类人指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如警察、医生、售货员、司机、邮递员等。在陌生人社会,几乎所有的公共服务系统都是由被服务者不认识的陌生人操作的。所以,舒尔茨说这些服务者是“匿名”的。
在陌生人社会,强化公民道德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加强道德责任教育。这一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具体而言,需要做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首先,要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道德责任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家长应该在道德责任方面给孩子做好榜样:同时也应该在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对其提出不同的道德要求,使其养成对他人、对自己负责的好习惯。其次,应该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学生时代是一个人良好品行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老师应该将道德责任教育贯串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积极承担道德责任的良好习惯。再次,要加强社会教育。社会应该增强对公民的人文关怀,通过宣传教育,榜样示范等方式,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同时通过加强督导,使公民敢于承担责任。
姑娘领着孩子走进大门里去了。我向大门里瞥了一眼:里面有一座楼房,两个小孩在楼下齐声对那个姑娘叫“老——师——好——”。
是在什么时候见过类似的情景?我跨进门内,对着楼房端详起来。
这是一座不大的两层楼,看样子是经过修葺的。但我还是认出它来了。不错,是它!我走着,看着,它把我引入深深的回忆里去了。
那也是一个晴朗的早晨。我们班向这座楼突击了两次都没成功,最后我们决定采用爆破的方式消灭敌人。就在爆破员夹着炸药冲向楼门的一瞬间,楼里一阵骚乱,传来了敌人的咒骂声和孩子们的哭喊声。接着楼上几个窗子全打开了,五六个敌兵,每个人手里抓着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把他们狠狠地按在窗台上。
B.相对而言,陌生人社会服务的交易方式比熟人社会服务的交易方式丰富,陌生人社会的服务者比熟人社会的服务者更能公平地对待被服务者。
C.在当下社会,对于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来监督,大众、组织参与监督是全方位道德监督环境形成的必要条件。
D.对中学生的道德要求比对小学生的高,因此中学老师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融入更多的道德责任教育的内容,来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意识。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规则也有差异。熟人社会的服务关系中,交易关系占比较低,更多的是求助与帮助关系。从较长时间来看,求助与帮助关系是互惠的,具有交易功能。但如果把求助与帮助当成交易,那么就不能确定帮助者什么时候能获得回报,也无法保证求助者未来有回报的意愿及能力。这导致帮助行为往往是在帮助者所花代价不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另外,熟人社会强调仁义观念,对可能没回报或根本不考虑回报的助人行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或补偿。这会导致另一个后果,就是这种帮助行为如果与经济活动相关,一定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在陌生人社会中,服务关系以交易关系为主。由于可以直接计算成本与收益,服务效率自然更高。而且平等的关系会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个交易系统,从而令社会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在陌生人社会中,交易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商品贸易,可以是劳动力与工薪的交换,也可以是通过缴税以获得政府的服务。最后这种交易方式不是市场行为,其效率相对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