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文化市场简要分析
徐州泉山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
徐州泉山区文化产业调研报告做大做强文化品进文化产业又又快发展徐州泉山区文化产业研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文化市场,强国竞争力。
”所以在当今经济社会领,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提高文化软实力,强国竞争力的重要。
年,苏徐州市泉山区认党的十七大神,全面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大,文化产业得到了又又快发展。
一、发展文化产业主要做法“十一”期间,泉山区积极发挥风景文化区优势,着力发展动漫制作、民间工艺、生态休闲等特色文化,加快兴文化产业,实现社会和经济收,努力将泉山区打造成文化产业先行区。
一是积极发挥科技优势,着力发展动漫文化产业。
泉山区用辖区高校集中、科教发达的优势,优先发展以动漫为重点的文化创意产业,动产业升级。
制定扶持政策,力推动漫创意。
紧紧围绕全兴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动漫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专业人才引进、知识产保护、高项目引入等扶持政策,确定年500万元专项基金,推进动漫产业常规发展。
引办文化企业,发展动漫制作。
高引入文化创意企业,扶持苏神采画动漫影公司等企业培育动漫制作产品。
其中由动画设公司创作的26集动画片《少年彭祖》已制作完成,并在国家广电总局备案。
实行政企联合,建设动漫载体。
区国投公司与台湾诚美堂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共同投资1000多万元,并与市文化局在市文化城合作兴建徐州动漫博物馆,拥有18万件动漫产品及50万册动漫图书,填补了国内空白,堪称亚洲一流。
依托辖区高校,储备动漫人才。
辖区各高职类院校相继开办了动漫专业,引进的完美动力动画学院徐州培训中心等多家培训机构也将动漫专业当作特色课程。
截至目前,我区已引进集动漫制作、教学、展览等各种功能的相关企业40余家,已从各高等院校招聘动漫专业毕业生50多人。
二是积极发挥人文优势,努力培育民间文化产业。
坚持弘扬传统文化,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扶持、壮大民间文化。
徐州地区文化调查报告
关于徐州地区地方文化、民俗文化的调查报告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
帝尧时建大彭氏国。
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
徐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汉高祖刘邦的故乡,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几千年来,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地方文化及民俗民风。
暑假期间,我们对徐州地区地方特色文化及民俗文化的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
1.柳琴戏和梆子戏徐州的地方戏剧以梆子戏和柳琴戏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艺术体系,在徐州地区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受到苏鲁豫皖淮海经济区人们的普遍欢迎。
柳琴戏梆子戏2.伏羊节伏羊美食文化节是徐州地区特有的一种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传统悠久,在色、香、味、形竞奇斗芳的中国食苑中有一簇带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乡土气息的古朴奇葩,每年入伏之季(7月中旬初伏第一天至8月中旬出伏),人们集中在各个饭店吃羊肉,喝羊肉汤,故曰吃伏羊。
伏羊美食节期间,全市各大宾馆、饭店、羊肉馆都推出系列“伏羊菜系”接受市民的品评。
同时周边地区特色羊肉馆来徐州集中展示地方小吃名点,还有异彩纷呈的活动,每天上演地方戏曲,表演舞蹈、武术、民俗,展出布艺、面塑、剪纸和花鸟奇石展出等。
伏羊美食文化节开幕式3.樱花艺术节中日友好樱花林是徐州市与日本半田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的象征,两市政府和人民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栽植日本樱和中国樱近两千株,同时对樱花林整个环境加以改造和充实提高,使之成为淮海经济区最大的樱花观赏基地。
每年阳春三月,樱花盛开时,数千株樱花以其晶莹多姿、纯洁高雅的风貌博得徐州市民的喜爱,大批国内外游客和日本友人纷至沓来,观光赏樱、饮酒歌舞,摄影留念。
4.槐花节风光宜人的马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亚欧大陆桥第一交通枢纽城市,京沪高速沿线的新沂市南郊, 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和佛教胜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自古便有“峰峦横万叠,胜绝蓬莱境"的美誉。
阳春时节,山上山下繁花似锦,争芳斗艳,特别是数万株槐花满山遍野一起迎风怒放,香雪似海,花影扶疏,置身其中如临瑶林仙境。
徐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徐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徐州是江苏省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兴起,徐州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徐州的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徐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到徐州发展文化产业。
目前,徐州已经形成了以旅游业、影视娱乐、演艺表演为主的文化产业体系,并且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文化创意设计、文化衍生品制作等相关产业逐渐兴起。
其次,徐州的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徐州拥有众多的文化产业园区和创意园区,为文化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在这些园区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意和实力的优秀企业和项目,推动了徐州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同时,徐州市也积极引进国内外的文化资源和项目,推动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提高了徐州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再次,徐州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度不断增强。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近年来,徐州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进行有机融合,推出了一系列以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和活动。
例如,徐州古城墙灯光秀、文化旅游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推动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良性互动和发展。
最后,徐州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逐渐完善。
为了满足文化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徐州市加大了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设立了一批高水平的文化产业人才培训机构和学院。
通过培养一大批专业化、创新型、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提高了徐州文化产业的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综上所述,徐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与一线城市相比,徐州的文化产业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之处。
未来,徐州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和项目,加强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徐州文化产业更好地发展。
徐州文化市场调研及研究分析
徐州文化市场调研及研究分析作为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文化市场是市场经济在文化领域的延伸,是文化建设在市场经济的表现形态,又是以商品交换的形式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娱乐服务的场所。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史擦汗那个也不断得到发展并日趋繁荣。
目前,我国逐步形成和发展了文化娱乐市场,演出市场,电影市场,图书报刊市场,文物艺术品市场以及日渐兴起的文化旅游市场,网络文化市场和对外文化交流市场。
文化市场作为文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能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方面,文化市场不仅能够真实地体现文化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互动关系,准确地反映公众的文化需求,成为连接生产经营者和购买消费者的桥梁,而且还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主导文化资源的配置,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兴起改变了文化产品的存在环境和文化单位的生存状态,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和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下,文化经营单位只有不断地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建立通畅的流通网络,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
由上文可知,健康、有序、繁荣的文化市场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对于实现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大市等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
因此,研究分析徐州文化市场,对于明晰地认识徐州文化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才能更好地推动徐州文化市场的发展,乃至推动建设“文化强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建立在对徐州市彭城文化市场、户部山文化市场和奇石文化市场调研的基础之上。
一、各文化市场现状(一)、彭城文化市场作为徐州市最早的文化市场,彭城文化市场随着多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整个市场的占地面积较广,文化产品的种类较多,文化商店的数量较多且分布密集,紧凑。
整个市场的主营文化产品包括中国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源自西方的文化衍生品。
关于徐州花鸟市场的调查情况
关于徐州花鸟市场的调查情况
XX领导:
建国路花鸟市场位于建国东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至民主南路路北,快哉亭南门那一片。
花鸟市场整体狭长,内有花鸟鱼虫、古玩字画等。
敞开式铺子和二层楼商铺在一起。
销售钓鱼用品有32家、古钱币11家、水族箱22家。
如市场拆迁暂无专业市场搬迁,经走访部分业户,决大部分表示;1市场如不拆迁不会考虑迁往它处,2如市场拆迁优先考虑就近经营(在有新市场的前提下)。
户部山文化市场位于户部山原云龙区政府办公楼处。
是苏州观前文化市场有限公司在徐州投资的大型文化市场。
市场内1、2层主营文玩玉器有商铺200余家。
商铺使用面积10平方左右每月租金180元/平方,租用2年送1年费用一次交清。
室内有单独卡表由租户自己交电费,中央空调和管道暖气的费用有租户均摊。
目前商铺已租完。
3、4层以经营字画为主现正在改造,今年5月后进行招商。
XXXX改造成以经营养鱼和钓鱼用具为主的专业市场有以下优点:
1、花鸟市场拆迁后徐州无相关的专业市场,
2、大部分业户希望在原处附近继续经营,
3、交通便利徐州周边的购买人员比较熟悉,
4、现在市民对租赁市场商铺投资积极性较高。
不利的方面:
1、大楼建筑结构布局对开展市场经营不合理,
2、大楼外排水存在问题,
3、现有花鸟市场拆迁改造时间不能确定,
4、建议公司在现花鸟市场拆迁前尽快立项改造。
XXXXXX
XXXX年X月XX日。
东坡文化城简介
低价位的租金支持
一层面积,两层空间。5.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挑高商铺,可根据需要分割为双层使用,满足客户大空间需求,四面商铺内外均以回廊相连。
为扶持广大业主达到双赢目的,房屋租金交一年用两年,交一年半用三年。
TEL:85909888 18012019029
物业管家:徐州市财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徐州博物馆对面(云龙山北门东侧)
绝佳地理位置 便利的交通
徐州东坡文化城建在风景秀丽的云龙山脚下,位于徐州博物馆对面,建筑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是中心商业紧密衔接风景区,距离市中心商业圈5分钟的车程,2路,8路,11路,11路附,49路,56路,64路,70路,606路,608路直达,拥有大型停车场。
明清建筑 古朴典雅
建筑和风景连续绿化带过度,与屋顶景观花园,观景露台,形成立体绿化效果;内外景观步道,提供丰富的休憩配套;三层规划为景观休闲中心,娱乐,茶座恰当设置。人文风脉与云龙山美景呼应,造就天工自然的营商境地。
中央空调集中供应,冬暖夏凉,24小时监控安保措施,严谨得力,安全可靠。
一流交流市场
精品荟萃,旺铺云集,珠宝玉器,古玩字画,紫砂瓷器,红木根雕,近万平方米,300多家店铺,是一流的交易环境。
诚邀精英商户加盟 共同繁荣文化市场
搭建文化交流平台 坚持诚实守信营销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弘扬传承中华精髓
徐州市文创产业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
徐州市文创产业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徐州市位于中国江苏省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徐州市也逐渐成为了一个文创产业的聚集地。
本文将围绕徐州市的文创产业空间格局和驱动因素展开研究。
首先,来探讨一下徐州市文创产业的空间格局。
徐州市的文创产业主要集中在市区的核心地带,其中以铜山文创园区和泉山文创园区最为集中。
铜山文创园区是徐州市首个文创产业园区,位于市区西南部的龙山路,这里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吸引了众多文创企业的入驻。
泉山文创园区则位于市区西北部的泉山风景区内,这里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非常适合文创产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型文创产业集聚区分布在市区的其他地方,形成了一个以核心园区为主,辐射周边的文创产业网络。
那么,是什么驱动了徐州市文创产业的发展呢?首先,徐州市政府的政策支持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徐州市积极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包括财政补贴、土地开发、人才引入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文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吸引了更多的创业者和投资者前来徐州市创业。
其次,人才资源也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徐州市拥有丰富的文化和人文资源,这为文创产业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基础。
同时,徐州市还积极培养文创人才,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创业大赛等活动,为文创产业输送了一批才华横溢的人才。
最后,市场需求也是驱动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和创意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追捧。
徐州市的文化市场也逐渐形成,为文创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未来,徐州市的文创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来吸引更多的文创企业来徐州创业。
其次,可以加强文创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整个产业链的创意和创新能力。
最后,可以进一步挖掘徐州市丰富的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
总结起来,徐州市的文创产业空间格局主要集中在市区的核心地带,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人才资源和市场需求。
关于徐州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调查报告
关于徐州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和发展方向的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市场调查背景及说明一、调查内容·····························································二、调查目的···································································三、调查对象、方式及地点·····························································第二部分:现状分析一、景区的认知度·····························································二、景区满意度·······················································三、淮海战役纪念馆的活动开展情况·················································四、淮海战役纪念馆经营情况·················································第三部分:总结一、优势分析二、劣势分析三、机遇分析第四部分、建议第一部分、市场调查背景及说明谈起徐州的旅游景点,红色旅游与汉文化是它的两个重要特色.作为著名的千年帝都,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
徐州市文创产业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
徐州市文创产业空间格局与驱动因素研究徐州市文创产业是指以文化、创意和创新为核心,以创意设计、创意产业和创意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产业,它涵盖了文化艺术、动漫游戏、设计等多个领域。
文创产业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创新性,对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徐州市文创产业的空间格局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徐州市的文创产业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区域,如市中心商业街、创意园区等地,这是因为市中心区域拥有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和商业资源,更有利于文创产业的发展和交流合作。
2. 基地和园区布局:徐州市建设了一批文创产业园区和基地,如徐州动漫园、创意设计城等,这些园区和基地为文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配套服务,成为文创产业的集聚地。
3. 农村文创产业的发展:徐州市注重发展农村文创产业,如乡村文化旅游、农村手工艺品等,通过挖掘农村文化资源,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影响徐州市文创产业格局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1.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文创产业的政策,如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等,为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
2. 人才引进:引进高端创意人才和专业人才是推动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徐州市通过设立创意设计专业、举办人才招聘会等方式,吸引了一批有创意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3.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文创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徐州市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4. 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文创产业必须注重文化传统的保护和传承,同时还要创新传统文化,使之与现代艺术和设计相结合,符合市场需求。
5. 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消费者对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文创产业也得到了更好的市场发展机遇,徐州市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不断扩大文创产品的消费市场。
徐州市文创产业的空间格局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和园区基地,同时农村文创产业也受到了重视。
政策支持、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文化传承和创新以及市场需求和消费升级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徐州市文创产业的发展。
徐州特色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徐州特色文化资源及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摘要:徐州的彭祖文化、东坡文化、战争文化和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极具地方特色。
徐州市政府以两汉文化为中心文化产业,以战争文化、戏曲文化等为特色文化产业,大力推动文化建设。
因其过于注重“两汉文化”资源的开发而忽视其他特色文化资源的发掘与保护、传承,所以,本文重点探究徐州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及传播路径。
关键词:徐州;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一、徐州特色文化资源发掘整理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纷繁错综的历史因素的惠泽下,徐州自古就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虽然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徐州取得了卓越的发展,但是由于计划经济的限制、行政壁垒和地方保护思想的约束,较于其他发达地区,徐州文化产业的总体实力依然不强,效益不高。
为了又好又快地促进徐州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对徐州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如下整理。
(一)战争文化在古代,东临黄海,西襟中原,北倚齐鲁,南屏江淮的独立地理位置使得徐州成为“五省通衢”。
秦汉,有楚霸王项羽以徐州为中心,三向辐射开拓霸业;唐宋,有唐德宗为巩固统治,设立武宁军、感化军驻扎于徐州;元朝有兵马司;明清有总兵。
在近代,接壤苏鲁豫皖四省的徐州土地更是见证了新旧军阀的统治更替,“剿总”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争之一的伟大的淮海战争。
荏苒几千年,以徐州为中心展开的战事约四百余起,而其中较大规模的战事约二百余起,正是印证了“兵家必争之地”的名号。
可谓“时势造英雄”,古往今来的大小战役更是造就了大批?鸾?、名人,使徐州成为将才的摇篮。
相关战争的遗迹、遗址,如戏马台、淮海战役纪念馆、淮海战役纪念碑等,也完好保留。
由此可见,徐州具有丰富而厚重的战争文化资源,无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坚实基础。
(二)戏曲文化柳琴戏,俗称拉魂腔,是起源于明清,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广为流传的戏曲形式。
在其不超过三百年的历史中,柳琴戏经历了“周姑子”、说唱、分流、跑破、戏班、现代戏曲五个阶段,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占一席之地,成为徐州地区戏曲文化的新秀和代表。
浅析徐州文化产业发展
浅析徐州文化产业发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毛琦指导老师沈镝摘要:本文在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文化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的背景下,通过对一些数据的分析,发现徐州的文化产业已经初具规模,相关文化服务占主要地位的现状。
提出徐州的文化产业存在总量规模较小、文化资源开发不够,市场占有率不高、从业人员缺乏且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制约着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并建议采用,利用改制等手段将文化产业推向市场、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建设区域性文化产业品牌、采用多渠道方式,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等方法,促进徐州的文化产业发展。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改制;文化产业品牌ARelative Understanding About Xu Zhou’ s CultureIndustry DevelopmentStudent majoring in the Public Administration MAO QiTutor SHEN DiAbstract:On the background of that later cultural industry, slower development, relative laging behind cultural system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is text through an analysis of some data , finds that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Xu Zhou has already begun to take a shape,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at relevant culture services have already occupied main position. The text proposes that cultural industry in Xu Zhou have problems of that small total amount scale, unefficient cul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low market share and unqualified employee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ultural industry. The text propose to adopt and utilize culture industry reform to introduce the cultural industry to the market, initiate the cultural industrial policy, build the regional cultural industry brand, adopt the multi-channel way to build high-quality cultural talent's team ,etc., promote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Xu Zhou.Key words:Cultural industry;Cultural industry reform;Cultural industry brand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以民族文化为单元的多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加快了融合与互动的进程。
徐州旅游文化发展水平与潜力
徐州区旅游文化发展水平和潜力分析之一
地理位置
•自古就是一个咽喉之地,也 曾是一个战火频仍的所在。 曾有“若失徐州便失江淮” 之说 。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 ,地处苏、鲁、豫、皖 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 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 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 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 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 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 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 口“。
徐州也是自古以来兵家 必争之地,现代战争中 就有以徐州为的中心抗 日战争徐州会战和解放 战争淮海战役。
历史文化如此浓厚的徐州吸 引着无数对汉文化充满兴趣 的人们…… 她的历史也支撑了一个古城 的复兴!
历史景点 多不胜举
汉代三绝
金缕玉衣
徐州地区旅游文化发展水平和潜力分析三
历史名人
徐州十大历史人物
彭祖(尧舜)、徐偃王(西周)、 项羽(秦末)、刘邦(西汉)、 解忧公主(西汉)、张道陵(东汉)、 刘裕(南朝)、李煜(南唐)、 李蟠(清)、李可染(现代)。
千百年来,一代代徐州籍文人骚 客、艺术大家层出不穷,群星荟 萃。软文化继续传承……更加丰 富了徐州的文化底蕴。
徐州区旅文化发展水平和潜力分析四
•自然资源
• 徐州依山傍水。云龙湖,云龙山,山清水秀, 湖光山色,山水争辉。古往今来,其三面青 山一面城的天工自然美景,吸引了众多文人 墨客,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为徐州太守时,常 登山览胜,醉卧山石,且书“放鹤亭记”碑 文现存山中。云龙湖经改革开放,实现了当 年北宋文学家苏轼:“若能引上游丁塘湖之 水,则北湖俨若杭州”的梦想,现在的云龙 湖已于1994年12月11日云龙湖与杭州西湖结 为“姊妹湖”……
徐州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徐州市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作者:曹兹可来源:《旅游纵览》2020年第11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不断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为了摆脱重工业的发展弊端,提高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徐州市开始由后资源型城市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大力扶持文化产业,打造徐州市特色文化品牌。
本文主要选取徐州市8个县区共236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为分类标准,将其文化核心领域分为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娱乐休闲服务业,将文化相关领域主要概括为文化相关产品制造业、文化相关产品批发零售业等共六大类别进行分析探究。
(一)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据徐州统计局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徐州文化产业年均增速15%,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达3.57%,比“十一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
进入“十三五”以后,徐州市政府通过《徐州市“十三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徐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而规模以上文化产业企业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
从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丰县集中于内容创作生产领域,有18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主要从事工艺美术品制造及销售;沛县着重发展文化相關产品批发零售业,主要从事文具用品和家用视听设备的零售;鼓楼区文化传播渠道较为突出,主要经营文化产品和工艺品的零售行业;泉山和睢宁在地理区位和人才资源方面略占优势,其创意设计服务、内容创作生产等侧重于文化内涵的生产经营;铜山区属于高校集聚地带,娱乐休闲服务业最为发达,也推动了文化相关产品制造业的长效发展;云龙由于位于市中心区域,文化及文化相关产品的批发零售业、创意设计业较为发达;贾汪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娱乐休闲服务业和文化相关产品制造业较为发达(见表1)。
文化产业简介以及徐州市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文化产业简介及徐州市文化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的这一定义只包括可以由工业化生产并符合四个特征(即系列化、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工精细化和消费的大众化)的产品(如书籍报刊等印刷品和电子出版物有声制品、视听制品等)及其相关服务,而不包括舞台演出和造型艺术的生产与服务。
事实上,世界各国对文化产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美国没有文化产业的提法,他们一般只说版权产业,主要是从文化产品具有知识产权的角度进行界定的。
日本政府则认为,凡是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都属于文化产业。
除传统的演出、展览、新闻出版外,还包括休闲娱乐、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他们称之为内容产业,更强调内容的精神属性。
2003年9月,中国文化部制定下发的《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文化产业界定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文化产业是与文化事业相对应的概念,两者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现代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
”2004年,国家统计局对“文化及相关产业”的界定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所以,中国对文化产业的界定是文化娱乐的集合,区别与国家具有意识形态性的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2004年,国家统计局在与中宣部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从国家有关政策方针和课题组的研究宗旨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将文化及相关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
徐州市休闲娱乐市场调研概况
70
0.54
70
1.35
35
0.55
徐州美容行业概况
1、徐州美容行业最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据有关资料显示,04年徐州美容业还处在一个平淡的阶
段,05年开始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不仅在数量上增多了,在服务上、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 破。例如,香山瘦身99年进入徐州市场,05年开始快速发展,目前拥有7家店面,以瘦身美容美体 为特色;今生有约美容会所01年进入徐州,05年联手香港RPA通洛养生美疗国际连锁机构将全新的 RPA概念引入我市,并逐步向专业化—抗衰老方向发展,成为本市抗衰老行业的领头者。 2、徐州美容业整体情况有待提升。目前徐州美容业,中、低档美容院较多,例如名角美容在徐州 有12多家,另外像香梦丽雨、蓝衣天命、菡美、诗雪、金姿SPA等档次都不高。 3、徐州美容业发展前景。据资料统计,2007年徐州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75元,增长15.9% ;人均消费性支出9809元,增长13.8%。随着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增长和消费品层次的上升,人 们对时尚休闲、购物环境及商品品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容业更是如此,近年来人们的思想 已经在发生变化,一流的环境、设施、服务及专业化的要求已经明显增高,尤其是女性朋友渴望得 到高档次、高品质服务的心声越来越响,美容业的改善和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30005000150218寇波美颜美体350瘦身spa养生美容护肤等目前徐州共4家店面2800600080120傲韵诗美颜中心30040001000090343今生有约美容会所400德国sd爆脂抽脂spa莹肌美白rpa美疗spa芳疗美容美体芳香瑜珈300020000180101蓝衣天使300瑜珈康体美容瘦身芳香spa沙龙目前徐州2家店面1500400060140名角美容150美容美体护肤香薰等目前徐州12家店面6006000100247徐州主要美容会所具体概况介绍徐州主要美容会所具体概况介绍徐州主要美容会所具体概况介绍单店面积约平方米约营业额约万元年总计朝晖美容600美容美体纹绣化妆健身心理咨询目前徐州有2家店面38001000090132142特别特美容400美容美体spa养生护肤等目前徐州有2家店面1500300060113146花美冠美容400美容美体spa养生瘦身足疗等目前徐州有2家店100040004008142柔婷美容美体连锁专业150300美容美体护肤等目前在徐州有34家店面80020003001235子时尚会所300美容美体护肤丰胸瘦身理疗spa养生香薰等600300035132300400美容美体护肤香薰瘦身spa养生等目前徐有2家店面1000800050188徐州休闲餐饮茶餐厅咖啡店概况1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徐州在休闲餐厅领域有了新的突破
徐州民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研究
目录徐州民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研究 (1)1 民俗旅游的概念 (2)2民俗旅游的特点 (2)3 徐州发展民俗旅游的优势 (2)3.1 徐州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 (2)3.2 徐州交通便利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3)3.3 徐州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3)民俗旅游资源分类表 (3)3.3.1徐州节庆民俗 (3)3.4 徐州市政府对民俗旅游发展的大力支持 (4)4 徐州在探索开发民俗旅游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4)5 徐州民俗旅游市场发展策略 (5)[参考文献] (7)徐州民俗旅游市场现状与进展研究[摘要]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生活方式的追求有了更深层次的进展,旅游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因其较好的大众适应性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推崇,民俗旅游作为旅游的一项内容不断的突出和彰显地区风貌和城市特色。
目前,针对国内民俗旅游开发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针对徐州地区的研究,从内容的全面性和创新点上还不够完善,本文分别针对民俗旅游的概念以及特点,运用文献研究法,以及采纳实地调研的方法分析探讨徐州在民俗旅游方面进展的现状(即徐州在民俗旅游开发及进展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与民俗旅游进展较好的地区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其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最终针对对徐州民俗旅游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有效弥补了民俗旅游有关徐州市场现状与进展方面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 徐州;民俗;旅游市场The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folk tourism market in XuzhouAbstract:Along with social progress, the pursuit of people's way of life had a deeper level of development, tourism, as a way of leisure, because of its good public adaptability are more and more people, folk tourism as a content constantly highlight of tourism and regional landscape and urban characteristics. At present, in view of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folk tourism development has made certain achievements, but the study of xuzhou region, from the content of the comprehensive and innovative point is not perfect enough,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lk custom tourism market by comparing history literature and folk customs tourism market status, using literature researc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method. Folk tourism market in xuzhou region, respectively from the folk custom tourism .Keywords :Xuzhou; folklore; tourism market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带来的经济大进展使世界各国相继受益,与此同时,单纯靠科技进步和工业进展促进经济进展已经成为制约经济进展的瓶颈。
徐州文化调研报告
徐州文化调研报告徐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本文将对徐州市的文化进行调研,并撰写一份1000字的报告。
首先,徐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徐州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有着丰富的军事历史。
徐州博物馆是一个了解徐州历史文化的最佳场所。
博物馆内陈列了大量的文物,展示了徐州的古代战争、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历史。
同时,徐州还有许多古建筑群,如云龙山石窟、睢宁烈士墓园等,这些都是徐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其次,徐州市也是一个文学底蕴深厚的城市。
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聚集地,徐州孕育了众多文学家和文化名人。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曹操,他不仅是公认的杰出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化领袖。
曹操的诗作《短歌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至今仍然广为传颂。
此外,徐州还有许多文学纪念馆和文学活动,如丰子恺纪念馆、首届曹雪芹文学奖等,这些都为徐州的文学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徐州市也是一个传统工艺发达的地区。
徐州的传统工艺多样且精湛,如剪纸、绣球、木雕等。
其中,徐州的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剪纸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场景中。
此外,徐州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人,他们经过多年的修行和传承,将传统工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最后,徐州市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在徐州有着广泛的传承和影响力,如民间舞蹈、民俗活动等。
其中,徐州的秧歌艺术是一种流传广泛的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旋转动作和欢快的节奏而著称。
秧歌舞蹈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更是徐州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一部分。
综上所述,徐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学底蕴深厚,传统工艺发达,民间文化丰富多样。
这些文化特点使徐州成为一个独特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应继续保护和传承徐州的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事业的繁荣。
通过这样的努力,徐州的文化将为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重要贡献。
徐州汉文化旅游目标市场策略研究
徐州汉文化旅游目标市场策略研究徐州汉文化旅游目标市场策略研究徐州早于1987年被国务院批准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旅游资源丰富,汉文化底蕴深厚,有灿烂而丰富的汉文化遗址。
独特的旅游资源使徐州发展汉文化旅游业独具优势,但近年来取得的旅游业绩却不甚理想。
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徐州汉文化目标市场的研究,界定汉文化旅游市场的客源群体,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文化旅游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基本一致的认为文化旅游是立足于文化资源、满足游客文化需求。
最早提出文化旅游这一专用概念的是美国学者罗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在1977年合著《旅游学:实践要素基本原理》一书,书中用“cultural tourism”作为其中一章的标题,并指出文化旅游是“在吸引和接待游客与来访者的过程中,游客、旅游设施、东道国政府和接待团体的相互影响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综合”;世界旅游组织认为文化旅游是“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游”。
本文认为,文化旅游的概念是指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民俗旅游活动。
二、徐州汉文化旅游发展现状1.徐州旅游体现汉文化。
古彭徐州是汉高祖刘邦故里,是汉文化艺术极为集中和典型的地方,是汉文化的发祥地。
徐州汉文化主要包括汉兵马俑、汉画像石等两汉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
汉兵马俑和狮子山楚王陵自成功发掘并对外开放以来,以其“粗犷、雄浑、博大、超越”的汉文化精神享誉海内外;构造各异的汉墓、栩栩如生的汉画像石、惟妙惟肖的汉兵马俑,被誉为“汉代三绝”,使徐州汉文化成为中国西汉物质文化的杰出代表。
发展汉文化旅游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徐州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人们了解徐州,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两汉文化这一状况。
2.徐州旅游市场发展所处的阶段。
据统计2009年徐州接待境外游客17. 0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 84亿美元,分别增长20. 3%和33. 0%;接待国内游客1844. 15万人次,旅游收入153. 98亿元,分别增长17. 0%和28.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州市文化市场简要分析报告
一·背景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苏北最大的城市和由苏、鲁、豫、皖四省部分地区组成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
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人口:市辖区人口306.4万。
面积:市区面积3037.3平方公里。
其中行政区类型:地级市
云龙区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
鼓楼区面积212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
贾汪区面积690平方千米,人口49万人。
泉山区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43万人。
铜山区面积1856平方千米,人口118万人。
邳州市面积2088平方千米,人口169万人。
新沂市面积1571平方千米,人口99万人。
睢宁县面积1767平方千米,人口132万人。
沛县面积1349平方千米,人口120.3万人。
丰县面积1450平方千米,人口116万人。
二·徐州文化消费分析(简)
2013年徐州城市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32581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9347元,而平均人均文化娱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2540元。
徐州的文化消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种:旅游消费,读书看报,电影
消费,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室内娱乐活动和其他文化活动。
旅游消费:徐州的旅游市场已经处在了比较高水平,特别是在亲近自然、感悟文化的自然和人文旅游领域。
市民中到过各大旅游景点游玩的人数已高达62%,而在未去过的人中,仍有18%的人表示会在未来一年之中至少去1次。
读书看报:徐州人喜欢看报,读书看报人就是普通老板姓比较乐于的休闲活动。
有32%的人表示会选择在家阅读;或公共图书馆或者公共场合阅读,并有有15%的人选择在线阅读。
电影消费:在过去的一年中有78%的徐州市民至少去过一次电影院观看电影,并且仍有大量市民通过网络下载电影观看,通分析可以看出,文化消费在电影娱乐上的消费比重很大。
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网络时代的到来,也为各种信息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
徐州是个信息化娱乐程度比较高的城市,数据显示,73%家庭拥有一部或者一部以上的电脑。
而传统有线电视拥有较为广泛的基础,未来将会持续现状;付费电视则因为暂时无法解决运营模式不清晰的问题,发展将会趋于缓慢;而网络电视将在未来占据大部分的市场。
室内娱乐:在各种主要的室内娱乐活动中没普及率最高的是酒吧、KTV,其次是棋牌室,电子游艺厅和室内陶艺、手工DIY、绘画等文化活动。
未来的消费潜力最高的是酒吧,KTV,有18%的未接触群体表示未来会参与此项活动,排名第二的是棋牌室,比例达12%,电子游艺厅排第三,仅为9%。
而陶吧,手工DIY,和绘画等排第四位,
比例仅为4%,从这些数据上看,通俗文化在徐州有着非常深厚的基础,而这些活动的发展趋势也呈现出“通俗到高雅”的顺序,目前通俗活动发展态势良好,而未来将高雅活动发展的时机。
其他文化活动:社区健身活动场所(免费公共设施),游乐园、大型主题公园,参观博物馆,健身中心(付费场所),群众自发性文化活动(如社区活动和社区晚会),参加展会、论坛,摄影,因面对群体不同,普及率从34%到45%不等。
三·徐州文化消费的宏观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徐州城市居民文化消费的未来趋势在各个细分行业中也遵循了“从通俗到高雅”的规律,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一类是以传媒为中介的产业。
随着传播通信技术的发展出现的广播影视等电子传媒,是当今发展最为迅猛、影响最广泛的文化产业。
第二类是依托高科技生产的现代文化产品,引起适应了大众对信息需求的热切渴望及文化自主选择的多样化要求,发展前景广阔。
第三类是各种经营性文化消费,如文化演出、艺术展览等,在大众消费能力增强、闲暇时间增多、文化水准提高的情况下,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基本文化消费群体,人数最多,耗用的文化消费品数量最大的消费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