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单元第30讲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课后限时集训北师大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课后限时集训(三十) 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近代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有( )
①近代科学和知识的进步②英法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形成③工业化时代的到来④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这为启蒙运动兴起创造了条件,故①④都正确;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深入发展,英法等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政治保障、政治基础,故②正确;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在工业革命完成时期,即19世纪中期,而启蒙运动在17、18世纪,故③错误;故选B项。
] 2.“人们对基督教神学教条开始怀疑,怀疑的缘由主要有两大发现:一是新大陆的发现,二是地球在围绕太阳转。
《圣经》居然对这两个事实只字未提!一下子就发生了信仰危机。
”下列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阐述了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B.阐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原因
C.阐述了宗教改革的原因
D.阐述了启蒙运动的原因
D [材料讲了两个事件,分别是新航路的开辟和哥白尼日心说。
哥白尼的日心说发生于16世纪中期,而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发生于14—16世纪,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发生于16世纪初期,故C项错误;新大陆的发现和日心说的提出引发了人们的信仰危机,从而引发了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故D项正确。
] 3.“随着对峙的加剧,激进派领袖对这场运动的思想成果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革命口号: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
”这场运动( ) A.唤醒了人性的复苏B.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C.诠释了理性的内涵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C [文艺复兴唤醒了人性的复苏,A项不符合题意;宗教改革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B项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主义,“公民、社会契约、普遍意志、人权,以及那最有力量的自由、平等和博爱”是启蒙运动的内容,诠释了理性的内涵,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促进了近代科学的诞生,D项不符合题意。
]
4.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明确指出:“把权威赋予人等于引狼入室,因为欲望具有兽性,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
”针对这一现象,18世纪设计出解决方案的历史文献是( )
A.《权利法案》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D.《天演论》
B [根据材料关键信息“纵然最优秀者,一旦大权在握,总倾向于被欲望的激情所腐蚀”可知,亚里士多德批评了过度集权的弊端。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著作中提出三权分立的学说,成为解决过度集权的理想方案,故选B项。
] 5.(2018·黄冈质检)孟德斯鸠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说:“没有比在法律的借口下和装出公正的姿态时所做出的事情更加残酷的暴政的了。
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说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
”在此,孟德斯鸠认为( )
A.法律有阶级性B.法律地位至上
C.司法必须公正D.法律并非万能
C [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如果不公正,那是残酷的暴政,“不幸的人们正是在他们得救的跳板上被溺死的”,由此可见,孟德斯鸠强调司法必须公正,而其他各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项。
]
6.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
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
这说明伏尔泰( )
A.在认识与宗教上坚持理性原则
B.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
C.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
D.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宗教信仰
A [自然神论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
伏尔泰在宗教上坚持自然神论,不盲从教会说教,体现了理性原则,A项符合题意。
]
7.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
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受担最轻,在贵族制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
材料反映了( )
A.“自由、平等、博爱”是社会进步的不二选择
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
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B [题干材料通过对比,认为“民主制之下人民受担最轻”,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和进步,故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
8.“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
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材料体现的思想是( )
A.自由平等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D.分权制衡
C [题干材料“每个人……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每个订约者”指向“社会契约”,故选C项。
A、B、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
]
9.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名作《九三年》中曾有过如下描述:“国民公会里有一个向人民敞开的窗户,这就是那些公民旁听席,等到这只窗户不够用的时候,人民就打开大门,街上的人就涌进议会里来了。
这种群众走进议会的景象是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景象之一。
” 对雨果描述的这种情景产生重大影响的思想家是( )
A.卢梭B.孟德斯鸠
C.伏尔泰D.康德
A [依据材料中雨果代表作《九三年》及其中所描述的“这种群众走进议会的景象是历史上最令人惊奇的景象之一”,体现了法国大革命较为彻底地进行;卢梭的“人民主权”和“社会契约”思想为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故选A项。
]
10.(2017·泰州二模)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
“超越”主要表现在( )
①以“理性”为核心②抨击教会的腐朽③提出人民主权学说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B [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核心,这是对文艺复兴的“超越”,故①正确;抨击教会的腐朽是二者的共同点,不能体现出启蒙运动对文艺复兴的“超越”,故②错误;启蒙思想家提出人民主权学说,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是对文艺复兴只是追求现世幸福生活的一种“超越”,故③正确;文艺复兴反对封建教会的束缚,启蒙运动则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在反封建的道路上比文艺复兴更近一步,故④正确。
] 11.1989年美国《道德改革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国会议员、联邦法官以及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机构的工作人员,必须如实填写财产……若存在灰色收入,就会被治罪。
财产报告向全社会公开,任何人都可以查阅。
该材料体现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什么原则( ) A.反对私有制B.天赋人权
C.人民主权D.暴力革命
C [根据题干材料信息,财产报告制度体现人们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故选C项。
题干并不是反对私有制,故A项错误;天赋人权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 项错误;暴力革命主张用暴力方式推翻政府,与材料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
12.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D [这里的“清理了场地”是指文艺复兴将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而“大兴土木”是指启蒙思想家勾画了未来社会的蓝图。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
……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
……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材料二欧洲的启蒙时代,是伟大人物辈出的时代,他们既是旧传统的批判者,也是新制度的设计者……他们的著作的确影响了世界许多地区的热爱思考和正义的人们。
——《马克思选集》(中文版第3卷) 材料三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
而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五四:未完成的启蒙》(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者提出的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中西人文主义思想出现差异的社会根源。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在批判对象、政治追求方面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的。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与西方的思想启蒙在内容上的不同。
分析中国“偏离了方向”的原因。
(8分)
(4)根据以上分析,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
(5分)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归纳。
第二小问,影响思想发展的社会根源一般取决于经济和政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古希腊则是工商业的繁荣和民主政治的发展。
第(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批判对象为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第二小问,在政治上为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第(3)问中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
第二小问,需要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角度思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
政治方面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经济方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思想文化方面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
第(4)问,材料主要论述了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欧洲启蒙运动和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时间传承角度来看,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变化,从内容来看,都注重人文主义,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答案】(1)根本原则:保持和谐关系、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
(答出两点即可)
社会根源: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和民主政治的发展;中国农耕经济和中央集权制的发展。
(2)批判对象:更加公开、猛烈地抨击天主教会,并将斗争矛头直接对准封建专制制度。
政治追求:追求自由、平等,进而主张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
(3)不同:西方的思想启蒙重视人的价值和自由权力,而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忽略了人性的解放,更偏重于救亡图存。
原因: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传统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等。
(答出两点即可)
(4)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变化;人文主义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产物。
(言之有理即可)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那些疾呼用西方哲学启蒙中国的人不知中国古典哲学还是西方启蒙运动的重要资源。
17—18世纪,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神学统治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当时的哲学大师伏尔泰、魁奈、孟德斯鸠、培尔等人在形成他们各自的思想体系时,都从博大精深的中国哲学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教授1942年在《中国文明》的演讲中说道:“当余发现18世纪西洋思潮多系溯源于中国之事实,余极感欣忭。
彼18世纪西洋思潮潜流滋长,固为推动西方进步思想之根据,17世纪中叶耶稣会教友,群将中国经籍译成西文,中国儒家人性本善之哲学乃得输入欧洲。
”
——邓诗来《〈周易〉对道儒的建构与中国哲学的重建》归纳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12分)
【解析】首先根据材料中的信息“中国古典哲学还是西方启蒙运动的重要资源”等归纳出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言之有理即可。
论证时,可结合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的巨大贡献,中国的儒家经典对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影响等内容进行说明。
【答案】观点:中国古典文化特别是哲学和科技知识成为西方启蒙运动的重要资源,有力地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论证: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古代中国科技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科技文化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封建制度的衰落,有力地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中国的儒家经典被翻译介绍到欧洲,成为欧洲人拓展精神视域的重要读物。
欧洲人文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借鉴中国哲学中的无神论、道德伦理和理性原则,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为突破中世纪的黑暗和建立资产阶级理想秩序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