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市房山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北京市房山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副标题
题号一二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 5.0分)
1.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对应功能表述正确的是()
A. 染色质:分裂间期呈细丝状,便于转录
B. 线粒体:内膜折叠,增加无氧呼吸速率
C. 叶绿体:类囊体膜富含ATP酶,利于能量转化
D. 内质网:膜面积很大,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2.将玉米以叶脉为界分为左半叶和右半叶(如图1),用14CO2处理左半叶,成熟后
收获果穗逐行测其14C放射性强度和每行籽粒总重量,如图2所示。

注:黑白柱:每行籽粒总重量(mg)黑柱:每行籽粒14C总放射性(cpm)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CO2经碳(暗)反应最终生成淀粉
B. 该实验应加一个用14C 处理右半叶的对照组
C. 14CO2处理左半叶,含14C的光合产物在果穗行间的分布差异大
D. 该实验的结果显示,植物光合产物的运输具有半侧分布的现象
3.东美鸣角鸮(一种猫头鹰)在繁殖期喜欢将一种盲蛇(体型似蚯蚓)带回巢内,这
种盲蛇不但不会伤害雏鸟,还会吃掉巢里的蚂蚁、苍蝇等昆虫及其幼虫和蛹。

以下
说法错误的是()
A. 东美鸣角鸮与盲蛇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B. 在繁殖期,东美鸣角鸮与盲蛇为共生关系
C. 在盲蛇照看下,东美鸣角鸮雏鸟存活率更高
D. 捕不到盲蛇,东美鸣角鸮会捕某种蟒蛇作为替代
4.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单链RNA病毒)引起的。


于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和抓伤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否则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医务人
员需对其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狂犬病病毒的遗传物质由四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B. 被狗再次咬伤时,患者体内已具备免疫细胞,可不再注射疫苗
C. 狂犬病疫苗可以激发体液免疫,分化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D. 患者体温一直处于39℃高烧状态,此时机体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检测尿糖时,先加入斐林试剂A液,混匀,再加B液,然后水浴加热
B. 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将花蕾期母本去除雄蕊后,再套袋处理
C. 光学显微镜下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属于样方法
D. 用毛霉制作腐乳过程中,加盐、加卤汤、密封均可减少杂菌污染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6.为研究A蛋白在细胞分裂素的长距离运输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基因敲除技术获得
了一种拟南芥突变体(该突变体不能产生A蛋白),其叶片及花茎显著小于野生型,请回答问题:
(1)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______作用的______有机物,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的分子。

(2)实验一:科学家检测了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______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其结果如图1.据图分析,突变体芽中细胞分裂素含量______野生型,而在根中则相反,结合突变体的表现型,推测细胞分裂素的运输方向是______。

(3)实验二:为研究A蛋白在细胞分裂素运输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野生型
拟南芥构建了GFP-A融合蛋白,GFP是一种绿色荧光蛋白,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
______,将GFP-A野生型拟南芥用FM4-64(仅能使质膜染色的红色荧光染料)处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红绿荧光叠加现象,综合实验一可推测出______。

(4)为进一步证实A蛋白的作用,科学家进行了嫁接实验,实验方案如下:实验操作实验结果
1将a突变体接穗嫁接到野生型拟南芥砧木上叶片及花茎生长缺陷恢复
2将野生型拟南芥接穗嫁接到a突变体砧木上叶片及花茎小
请评价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______
7.番茄果实的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复杂的基因网络调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实成熟的性状是由成熟基因在______酶的作用下,转录合成mRNA,进而以______为原料,翻译成相应的蛋白质。

(2)研究发现,C基因和N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现选取
长势一致的野生型植株(CCnn)、C基因缺失的纯合突变株和N基因缺失的纯合突变株若干,将后两者突变株进行杂交:
F1代表现型为______,F1进行自交,子代表现型为成熟:不成熟=3:13,则C基因和N基因的位置关系为______,若检测F1的基因组成,需对F1进行______,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3)为了探究C基因和N基因的相关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①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分别处理野生型,使C基因或N基因中碱基对
改变,导致______,从而获得果实均成熟延迟的C-CRISPR/Cas9突变株和
N-CRISPR/Cas9突变株。

②为进一步分析C-CRISPR/Cas9和N-CRISPR/Cas9突变株果实成熟延迟的原因,
科研人员对不同品系植株中不同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表达的强弱程度绘制出热点图(如图),发现______等关键成熟基因在C突变体和N突变体中未表达,但在C-CRISPR/Cas9和N-CRISPR/Cas9中明显表达,从而促进了果实的成熟。

同时,可知其他成熟基因在野生型中也有明显表达,从而表明调控果实成熟是由
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4)成熟的果实对于开花植物而言是动物帮其散播种子的重要媒介,从而使番茄
能够更广泛的分布,结合上述热点图及实验现象,从进化角度分析果实成熟由这种复杂的基因网络调控的意义:______。

8.随着我国禽畜业的大力发展,畜禽废水排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蚯蚓
生态滤池利用蚯蚓、土壤、植物、微生物对废水进行沉淀、分解利用,具有“生态
平衡”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1)实验装置模拟了蚯蚓生态滤池,由配水箱、蠕动泵、布水管、蚯蚓生态滤池
4部分组成(如图)。

该装置是一个简易的滤水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蚯蚓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其作用是:______。

(2)设置 3 个蚯蚓密度,将其放置于 3 个滤池的土壤层中,探讨在同样条件下对
畜禽废水的处理效果。

不同蚯蚓密度下的各指标去除率
蚯蚓密度(g?L-1)
去除率/%
COD TP TN NH4+-N
2.4832.57
3.4711.9475.56
4.9746.0379.977.5379.48
7.4556.8695.20 1.3797.2
注:COD:化学需氧量(水体有机物含量指标,有机物含量高,化学需氧量高)
TP:总磷量 TN:总氮量 N-N:以N形式存在的N
①当蚯蚓密度为______(g?L-1)时,废水适合用作异养生物的生态养殖;
②由表可知:当蚯蚓密度为______(g?L-1)时,废水总体去污能力最强;
③随着蚯蚓密度的增加,对废水中的______等去除效果显著。

(3)对N的去除是利用硝化和反硝化过程,硝化作用是将N-N 转化成N-N 或N-N;反硝化作用是将N-N和N-N还原成气态氮。

硝化细菌是自养型,反硝化细菌和蚯蚓的同化作用类型相同,均为异养生物。

研究发现:随蚯蚓密度上
升,N-N去除率显著增加,TN去除率降低,请解释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4)分析该滤水系统装置,请简要阐述该实验装置应用到北京地区需进行改进之
处。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A
【解析】
解:A、染色质在分裂间期呈细丝状,有利于解旋,便于转录,A正确;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错误;
C、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含ATP合成酶,利于能量转化,C错误;
D、内质网上发生脂质的合成及转运,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 错误。

故选:A。

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类囊体薄膜是可以合成ATP。

3、内质网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加工蛋白质;与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

4、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在细胞分裂间期呈细丝状。

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以及功能,能运用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准确判断各项。

2.【答案】 B
【解析】
解:A、CO2在叶绿体基质中经碳(暗)反应最终生成淀粉,A正确;
B、由于实验过程中自变量为有无14CO2处理,右半叶属于对照组,左半叶为实验组,故不用加一个用14C 处理右半叶的对照组,B错误;
C、由图2可知:14CO2处理左半叶,含14C的光合产物在果穗行间的分布比右半叶差异大,C正确;
D、该实验的结果显示,植物光合产物的运输具有半侧分布的现象,D正确。

故选:B。

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本题考查了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组织语言作答的能力,难度适中。

3.【答案】 D
【解析】
解:A、东美鸣角鸮与盲蛇相互选择、协同进化,A正确;
B、在繁殖期,东美鸣角鸮与盲蛇为共生关系,B正确;
C、在盲蛇照看下,东美鸣角鸮雏鸟存活率更高,C正确;
D、捕不到盲蛇,东美鸣角鸮是否会捕某种蟒蛇作为替代,题目中无此信息,D错误。

故选:D。

根据题意,东美鸣角鸮(一种猫头鹰)在繁殖期将一种盲蛇(体型似蚯蚓)带回巢内,这种盲蛇不但不会伤害雏鸟,还会吃掉巢里的蚂蚁、苍蝇等昆虫及其幼虫和蛹,盲蛇能够起到照看雏鸟的作用,二者共同进化发展。

共生是自然界的法则和规律,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的各种生物都得服从这一规律,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要保持生态平衡,就要依靠生物共生所带来的正面作用。

本题通过材料分析考查生物共同进化和生物之间关系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准确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点来判断各选项,难度较小。

4.【答案】 C
【解析】
解:A、狂犬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A错误;
B、为提高免疫效果保证生命安全,若被狗再次咬伤必须注射疫苗,B错误;
C、狂犬病疫苗可以激发体液免疫,分化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C正确;
D、患者体温一直处于39℃高烧状态,此时机体产热量等于散热量,D错误。

故选:C。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繁殖后代。

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本题考查病毒、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病毒的结构,明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识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
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 A
【解析】
解:A、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应该将A液和B液混合后加入,A错误;B、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将花蕾期母本去除雄蕊后,再套袋处理,B
正确;
C、光学显微镜下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属于样方法,C正确;
D、用毛霉制作腐乳过程中,加盐、加卤汤、密封均可减少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A。

1、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
为0.05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
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2、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实验、孟德尔遗传实验、腐乳的制作、调查培养液中酵
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6.【答案】调节微量(高效)信息根和芽低于根→芽对A蛋白进行标记(示踪)A蛋白在膜上,对细胞分裂素运输起促进作用缺乏对照, 1.2组之间不是单一变量。

增加野生接穗嫁接到野生砧木作为空白对照;将a突变体接穗嫁接到a突变体砧木上
【解析】
解:(1)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分子。

(2)图1显示的是科学家检测到的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根和芽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的结果,据图分析,突变体芽中细胞分裂素含量低于生型,而在根中
则相反,结合突变体的表现型,推测细胞分裂素的运输方向是根→芽。

(3)为研究A蛋白在细胞分裂素运输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家利用野生型拟南芥构建了GFP-A融合蛋白,GFP是一种绿色荧光蛋白,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对A蛋白进行标记,将GFP-A野生型拟南芥用FM4-64处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到红绿荧光叠加现象,综合实验一可推测出A蛋白在膜上,对细胞分裂素运输起促进作用。

(4)为进一步证实A蛋白的作用,科学家进行了嫁接实验,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缺乏对照,1.2组之间不是单一变量。

完善方法是增加野生接穗嫁接到野生砧木作为空白对照;将a突变体接穗嫁接到a突变体砧木上。

故答案为:
(1)调节微量(高效)信息
(2)根和芽低于根→芽
(3)对A蛋白进行标记(示踪)A蛋白在膜上,对细胞分裂素运输起促进作用
(4)缺乏对照,1.2组之间不是单一变量。

增加野生接穗嫁接到野生砧木作为空白对照;将a突变体接穗嫁接到a突变体砧木上
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激素
名称
合成部位生理作用应用
赤霉素主要是未成熟
的种子、幼根
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
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

促进矮生性植物茎秆
伸长;解除种子休眠,
提早用来播种
细胞
分裂素主要是根尖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蔬菜贮藏中,常用它
来保持蔬菜鲜绿,延
长贮藏时间
乙烯广泛存在于多
种植物的
组织中,成
熟的果实中
更多
促进果实成熟
促进香蕉、凤梨等果
实成熟
脱落酸根冠、萎蔫的
叶片等,
将要脱落的
器官和组织
中含量多
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植物的生
长,也能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
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落叶或棉铃在未成熟
前的大量脱落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7.【答案】RNA聚合酶氨基酸不成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测交成熟:不成熟=1:3 基因突变ACS2、ACS4、ACO1 多对成熟基因成熟的果实吸引各种动物取食,是番茄进行种子散播,延续种群的一种重要策略,当其中某些成熟基
因表达受到影响后,其他成熟基因仍可表达,使果实成熟
【解析】
解:(1)转录形成mRNA的酶是RNA聚合酶;翻译形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

(2)由题意知,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成熟:不成熟=3:13,说明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基因型是CcNn,由子二代成熟:不成熟=3:13,因此CcNn表现为不成熟;检测子一代的基因型的常用方法是测交,如果子一代基因型是CcNn,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CcNn:Ccnn:ccNn:ccnn=1:1:1:1,其中成熟的基因型是一种Ccnn或ccNn,成熟:不成熟=1:3。

(3)①C基因或N基因中碱基对改变会导致C基因或N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②由题图可知,ACS2、ACS4、ACO1在C突变体和N突变体中未表达,但在C-CRISPR/Cas9和N-CRISPR/Cas9中明显表达,其他成熟基因在野生型中也
有明显表达,因此调控果实成熟是由多对成熟基因共同调控。

(4)成熟的果实吸引各种动物取食,是番茄进行种子散播,延续种群的一种重要策略,当其中某些成熟基因表达受到影响后,其他成熟基因仍可表达,使
果实成熟,通过动物进行传播种子,使番茄能够更广泛的分布。

故答案为:
(1)RNA聚合酶氨基酸
(2)不成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测交成熟:不成熟=1:3
(3)①基因突变
②ACS2、ACS4、ACO1 多对成熟基因
(4)成熟的果实吸引各种动物取食,是番茄进行种子散播,延续种群的一种重要策略,当其中某些成熟基因表达受到影响后,其他成熟基因仍可表达,使
果实成熟。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
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转录是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运输工具,以20种氨基酸为原料,形成具有一定的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干信息进行推理、综合解答问题。

8.【答案】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
环 2.48 7.45 有机物、P、NH4+-N 蚯蚓密度上升时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反硝
化细菌代谢活动受抑制硝化细菌是自养型,不受有机物含量影响硝化细菌将水中的NH4+-N转化为NO3--N或NO2-N,导致水中NH4+-N去除率显著升高,而TN去除率降低控制好温度等条件,保证净化装置中的植物和蚯蚓能够正常生存。

【解析】
解:(1)该装置是一个简易的滤水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蚯蚓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其作用是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
①当蚯蚓密度为2.48(g?L-1)时,废水适合用作异养生物的生态养殖;
②由表可知:当蚯蚓密度为7.45(g?L-1)时,废水总体去污能力最强;
③随着蚯蚓密度的增加,对废水中有机物、P、NH4+-N的等去除效果显著。

(3)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①蚯蚓密度上升时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反硝化细菌代谢活动受抑制;
②硝化细菌是自养型,不受有机物含量影响;
③硝化细菌将水中的NH4+-N转化为NO3--N或NO2-N,导致水中NH4+-N去除率显著升高,而TN去除率降低。

(4)该实验装置应用到北京地区需进行改进之处是:控制好温度等条件,保证净化装置中的植物和蚯蚓能够正常生存。

故答案为:(1)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促进物
质循环
(2)①2.48 ②7.45 ③有机物、P、NH4+-N
(3)蚯蚓密度上升时水中的有机物含量减少,反硝化细菌代谢活动受抑
制硝化细菌是自养型,不受有机物含量影响
硝化细菌将水中的NH4+-N转化为NO3--N或NO2-N,导致水中NH4+-N去除率显著升高,而TN去除率降低
(4)控制好温度等条件,保证净化装置中的植物和蚯蚓能够正常生存
1、分析实验装置可知,该实验装置模拟了蚯蚓生态滤池,由配水箱、蠕动泵、布水管、蚯蚓生态滤池4部分组成,其中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利用分解者蚯蚓分解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盐离子,进行光合作用;废水再依次通过砂石层、碎石层得以净化。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蚯蚓密度为2.48g?L-1时,TP总磷量和TN总氮量去除率都相对较高;蚯蚓密度为7.45g?L-1时,COD、TP、NH4+-N去除率都相对较高。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目的通过对实验装置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掌握知识内容,并能够灵活
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