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_晶体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缺陷
一方面对材料的某些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一方面也使材料的性能产生各种变化,达到材料
的改性,甚至赋于材料新的或特殊的性能。 改变晶体中缺陷的种类或缺陷的浓度,可制得所需性能 的晶体材料,是材料改性和制备新型或特殊性能材料的有效 方法之一,非整比化合物构成的材料即是其中的一类。
实例1:在钠蒸汽中加热NaCl晶体 氯化钠晶体中有少量钠原子掺入,此时,若晶体受到辐 射时,钠原子将电离为钠离子和自由电子,钠离子占据正常 正离子位置、电子占据负离子格点,形成Na1+δCl,此时电 子处于空缺位置,他们能够吸收可见光而使晶体材料带有颜 色,为绿色化合物 。
晶体的稳定性: 组成晶体的微粒是对称排列的,形成很规则的几何空 间点阵,组成点阵的各个原子之间,都相互作用着, 它们的作用主要是静电引力。对每一个原子来说,其 他原子对它作用的总效果,使它们都处在势能最低的 状态,因此很稳定,宏观上就表现为形状固定,且不 易改变。
晶体的范性:
晶体内部原子有规则的排列,引起了晶体各向不同的 物理性质。例如原子的规则排列可以使晶体内部出现 若干个晶面,立方体的食盐就有三组与其边平行的平 面。如果外力沿平行晶面的方向作用,则晶体就很容 易滑动(变形),这种变形还不易恢复,称为晶体的 范性。同样也可以看出沿晶面的方向,其弹性限度 小,只要稍加力,就超出了其弹性限度,使其不能复 原;
衍射效应 由于组成材料的周期性排列的晶体相当于三维光 栅,能使波长相当的x射线、电子流或中于流产生衍射 效应,这成为了解晶体材料内部结构的重要实验方法。 测定晶体立体结构的衍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 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方法。其中以X射线衍射法的应用 所积累的精密分子立体结构信息最多。 例:XRD谱图示例
(2)不同晶体材料的特殊性 不同的晶体材料具有不同的微观结构,使之区 别于其他的晶体,因而又使不同晶体材料之间各 有特点。 例:晶体缺陷形成非整比化合物构成的材料。
非整比化合物有两种类型: ①化合物中某一种原子短缺,或过多; ②在层状结构的夹层之间嵌入某些中性分子或金属原子。 非整比化合物与其母体化合物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 组成可以改变;呈现深的颜色;具有金属性或半导体性和 不同的化学反应活性;具有特殊的光学和磁学性质。 非整比化合物常见于过渡元素的二元化合物,如氢化物、 氧化物 、硼化物、碳化物、氮族化合物、硫族化合物等。
几种晶体的多面体连接结构及其演示: 金刚石、石墨、碳60 多面体连接方式
晶体有三个特征: (1)晶体有一定的几何外形; (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3)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常见的晶体有:金刚石、石墨、食盐等。 晶体按其结构粒子和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四类:离 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
材料化学
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1. 晶体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2. 非晶体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3. 液晶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1、晶体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固体
晶体 非晶体 准晶体
晶体通常呈现规则的几何形状,就像有人特意加工出来 的一样,其内部原子的排列十分规整严格,如果把晶体中任 意一个原子沿某一方向平移一定距离,必能找到一个同样的 原子;而玻璃、珍珠、沥青、塑料等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 列则是杂乱无章的;准晶体是最近发现的一类新物质,其内 部排列既不同于晶体,也不同于非晶体。
金刚石的多面体外形、晶体结构和晶胞示意图
材料化学
一般的物理性能 特殊的物理性能
材料应用的基础
结构材料:以一般的物理性能作为应用基础的材料,起 到承担力学负荷的结构件作用。 功能材料:以特殊的物理性能作为应用基础的材料,应 用的主要目标为光、电、磁、声等特殊功能。
材料化学
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晶体材料:组成材料的分子、原子或离子在空间有一定规律 的、并且按照周期性重复排列的材料称为晶体材料。 (1)晶体材料的共同特征: 均匀性 由于材料中分子、原子或离子排列的周期很小,在宏观 上分辨不出这种微观上的不连续性,晶体材料的各个部位所 体现出来的宏观性能是相同的,也即材料总体体现出来的性 能是均匀的,如密度、硬度等;
实例3:ZnO 晶体在锌蒸气中加热得Zn1+δO 在600~1200℃将氧化锌 ZnO 晶体放在锌蒸气中 加热 ,晶体变为红色氧化锌Zn1+δO,该非整比化合物 是N型半导体。由于过量锌原子进入晶体的间隙位置, 导电性增加。
许多其他过渡金属如铌、铁、钛的氧化物,容易形成非正比 化合物,金属离子出现混合价态。而混合价态化合物一般说 来其导电性比单纯价态化合物更强,颜色要深,磁性能也要 改变。 混合价态化合物中的异价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一种氧 化态变到另一种氧化态,便于吞吐电子,因此可以做氧化还 原反应的催化剂。
由于组成材料的元素不同,以及制备、加工的 方法、加工工艺的不同,分子、原子或离子在 晶体材料中不同方向上的排列往往是不相同 的,这使得晶体材料在不同方向上的宏观性能 也往往产生差异,即宏观的物理性能具有各向 异性,如电导率、热膨胀系数、折光率乃至机 械强度等;
多面体外形 晶体内部结构中的质点(原子、离子、分子)有规则 地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组成一定形式的晶 格,外形上表现为一定形状的几何多面体。组成某种几 何多面体的平面称为晶面,由于生长的条件不同,晶体 在外形上可能有些歪斜,但同种晶体晶面间夹角(晶面 角)是一定的,称为晶面角守恒原理。
沿其他方向则弹性限度很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拉力 而仍满足虎克定律,保持原来的形状。 当晶体吸收热量时,由于不同方向原子排列疏密不同, 间距不同,吸收的热量多少也不同,于是表现为有不同 的传热系数和膨胀系数。 石英、云母、明矾、食盐、硫酸铜、糖、味精等就是 常见的晶体
材料的结构与物理性能
晶体特性的原因: 晶体的宏观特点是由晶体的内部结构决定的,人们从对 晶体微观结构的探索中,建立起了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 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按照一定的 规律规则排列在空间结点上。 组成结点结构的物质微粒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这 使得处在结点上的物质微粒只能在结点附近做微小的振 动,这就是晶体的微观结构模型。
几种多面体
晶体材料在制备或加工过程中,晶体生长自发 形成晶面,晶面相交成为晶棱,而晶棱相交又 会聚成晶体的顶点,这使得堆积的晶体总体也 呈现多面体的特性;
确定的和明显的熔点 这是由晶体的分子排列结构决定的: 当晶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其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动能增 大,温度也开始升高,但并不破坏其空间点阵,仍保持有规则 排列。继续吸热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时,其分子、原子运 动的剧烈程度可以破坏其有规则的排列,空间点阵也开:由TiS2制备金属插入化合物LiδTiS2 TiS2具有层状结构,每一层包括硫-钛-硫的夹层,夹层间由 弱的范德华力联系。锂能嵌入TiS2层间,形成层间化合物 LiδTiS2,锂组成在0-1间连续变化,是理想的非计量化合物。 LiδTiS2可由二硫化钛和正丁基锂在己烷溶液中制得,或通 过电化学反应制备。 LiδTiS2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也可以作为 能量存贮器件或电池的基础,因而受到重视,进来研究也比较 多。
各向异性
亦称非均质性,各向异性是晶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即在各个 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力学、热学、电学、 光学性质等。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是由于在晶体结构中,任一物质微粒与 周围微粒之间并不处于球形对称状态,因而晶体中沿不同方 向上物质微粒的排列情况有所不同,造成了不同方向上物理 性质的不同。这即是晶体在宏观上表现出具有各向异性的原 因.
Al10的XRD谱图
Al5的XRD谱图
在晶体从固体向液体的转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一部分一 部分地破坏晶体的空间点阵,所以固液混合物的温度并不升高。 当晶体完全熔化后,随着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又开始升高。
另一种解释:晶体分子排列规则,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 不停地振动,因此它具有动能,由于规则排列的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它又具有热能.晶体在开始熔化之前,吸热使物体获 得的能量,主要转变成分子的动能,因此晶体的温度不断 升高.当到达一定温度即熔点时,吸热所获得的能量主要 用来克服分子之间的引力做功,增大分子间的距离,使分 子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移动,这样分子的有规律排列被破 坏,晶体从固态变为液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