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氰咪胍的新用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甲氰咪胍的新用途
胡艳春
【摘要】甲氰咪胍是用于治疗胃病的常用药,本文简单介绍了近年来又发现的有关于甲氰咪胍的新用途.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0(008)020
【总页数】1页(P71-71)
【关键词】甲氰咪胍;临床应用
【作者】胡艳春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五大连池风景区人民医院,16415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5
甲氰咪胍又称西咪替丁,是一种组胺H2受体拮抗剂,临床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及卓-艾综合征等病的治疗。

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发现
甲氰咪胍还可用于下列疾病的治疗。

1 药品名称
甲氰咪胍,泰胃美,西米替丁,西咪替丁。

英文名:Cimetidine,Tagamet。

2 性状
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几乎无臭,味苦。

在甲醇中易溶,在乙醇中溶解,在异
丙醇中略溶,在水中微溶,在稀盐酸中易溶。

3 药物作用
为H2受体拮抗剂,能明显地抑制食物、组胺或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使其酸度降低。

本品对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腐蚀性胃炎有预防和保护作用,对应激性溃疡和上消化道出血也有明显疗效。

本品有抗雄激素作用,在治疗多毛症方面有一定价值。

本品能减弱免疫抑制细胞的活性,增强免疫反应,从而阻抑肿瘤转移和延长存活期。

4 新的治疗应用
4.1 急性胃肠炎
有报道用甲氰咪胍治疗急性胃肠炎,1次注射好转率为96.06%,总治愈率为
98.43%。

用法为400~600mg甲氰咪胍加入5%、10%、50%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任意一种液体40mL中,稀释后静脉注射,2次/d,连用3d。

其作用机制是
该药阻断了H2受体,使胃酸分泌减少,控制和改善了急性胃肠炎的黏膜充血、水肿,使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迅速消失。

4.2 慢性腹泻
甲氰咪胍通过与组胺竞争阻断H2受体,消除了组胺对肠黏膜的有害作用,肠黏膜对水的通透性下降,重吸收增加,使腹泻症状得以缓解。

用法是200mg,3次/d,睡前加服400mg;待腹泻稍缓解后维持用药,于睡前服400mg即可。

4.3 慢性结肠炎
每次饭后服甲氰咪胍200mg,3次/d,睡前再服400mg,经过5~7周的治疗后,改用维持量,即每日只晚上睡前服400mg,维持3个月或稍长。

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组胺H2受体,从而抑制了胃酸的分泌及五肽胃泌素诱发的胃酸分泌,并抑制胆碱能引起的胃酸分泌,有利于消化道溃疡的愈合。

4.4 格林-巴列综合征
每日用800~1000mg,分2次加入5%或10%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疗程10d,间歇期3~5d,同时辅用多种维生素。

其机制与甲氰咪胍发挥的免疫
调节功能有关,它除了可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外,还能增加T细胞介导的免疫
性和免疫球蛋白分泌,还可使脾辅助性T细胞亚群和抑制T细胞亚群维持正常水平,具有重建细胞介导作用,增强抗感染能力。

4.5 顽固性过敏性紫癜
人类皮肤和血管上具有H1和H2组胺受体,而甲氰咪胍可阻断H2受体,发挥免疫调节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用法是甲氰咪胍每天12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紫癜完全消退后,以每天800~900mg口服,
连用15d。

4.6 流行性腮腺炎
甲氰咪胍每天200mg/kg,分2~3次口服;扑尔敏2~4mg每日服2~3次,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7d。

其作用机制是该药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4.7 水痘
甲氰咪胍治疗水痘的机制可能与甲氰咪胍能增强细胞免疫,促进水痘-带状疱疹病
毒感染的恢复有关。

用法为每天20~30mg/kg,分2~4次服,疗程5~7d。

4.8 肛门瘙痒症
原因不明的肛门瘙痒症可能与肛周皮下感觉神经过敏有关,而甲氰咪胍可阻断皮肤内的H2受体,减少组胺释放,消除过敏反应。

用法为200mg,3次/d,餐前服,睡前加服400mg,7d为一疗程。

4.9 口腔溃疡
有人将甲氰咪胍研末后均匀地涂于患处,4次/d,涂药后禁水10min,一般涂1~
2d溃疡面开始缩小,大部分在3d左右治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