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百合花》与《哦,香雪》联读课件 新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 (序幕)
《百合花》情节概要
《哦,香雪》情节概要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7
题目
《百合花》情节概要
《哦,香雪》情节概要
(序幕)
开端 通讯员带路护送
火车开进台儿沟 姑娘们迎接火车,和旅客做买卖
发展 向新媳妇借被子
高潮 通讯员牺牲了,新媳妇给他缝衣
结局 新媳妇执意给通讯员盖上百合花 被
香雪渴望铅笔盒 香雪换回铅笔盒 香雪深夜归来
16
任务二:欣赏“诗化小说”,再探主题
活动二:自主鉴读《哦,香雪》
小说家孙犁这样评价本文:“从头到尾都是诗的小说。” 铁凝自己说:“我追求穿越复杂的单纯。”
与《百合花》相比,这篇小说的情节更加简单,“诗化” 的特色更加鲜明,它究竟美在哪里呢?
17
(一)人物美——香雪
香雪与台儿沟的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南北朝 唐 宋元
明清
发展阶段
起源 发展 成熟 继续发展
顶峰
小说体裁特点
神话传说
志怪 志人 唐传奇
话本演义小说
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现 实主义小说
3
二、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 (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 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 头”,见微知著)
相同点 不同点
香雪
其他姑娘
都有着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的热烈的向往和追求。
青春的时代印记
——《百合花》与《哦,香雪》联读
1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 体裁。
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 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 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的 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总结梳理情节的方法:根据时间、地点、人物的变化; 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根据人物心理的发展变化……
8
【比较:两篇小说情节结构上的异同】
《哦,香雪》与《百合花》不同,不是完全按照“开 端—发展—高潮—结局”展开的,在主人公出场前有四段 背景性文字。
相比而言,《哦,香雪》故事情节更加地淡化。
拓展:“诗化(散文化)小说”
馒头
小通讯员青春活力,对生活的热爱
小通讯员的真诚善良、关心同志; “我”对小通讯员的思念之情
14
小结(一)人物形象
英俊整洁 充满活力
通讯员 纯洁腼腆 热爱生活
百
憨厚朴实 关爱他人
合
责任感强 勇于牺牲 军民团结
花
美丽娴静
血肉相连
新媳妇 淳朴善良
热爱子弟兵 15
小结(二):主题思想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 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 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 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11
(一)环境描写
第4段: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
很,两边地里的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 晶莹。空气里也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
景物描写有色有味,展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和平景象。 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能为部队做点什么的愉悦; 展现人性的美好,战争是残酷的,但即便在战争年代,人 们也没有失去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全篇有统一的基调。
1、淡化情节,散化结构,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故事性不强,没有 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2、注重环境描写,注重营造散文化的意境氛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与传统小说相比,散文化小说注重对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生存状态等 意境氛围的营造。
3、在主旨表现上,更突出情调:不像传统小说那样,它不注重对社 会现实的反映,而注重突出某种情感态度、生命态度、价值判断等。
社会环境描写 是指对人物活 动的具体背景 (社会、时代背 景),处所, 氛围以及人际 关系等作描写。
5
小说快速阅读“四步法” 一、划分层次,初识情节
①按小说叙述、情节发展的顺序梳理,即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时间) ②按线索梳理。先找出线索,然后梳理出线索发 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顺序。(线索) ③抓住场面梳理。一般一个场面梳理为一个情节, 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地点)
为情节发展埋伏笔,增加小说的悲剧色彩,本应有美好生
活的小伙子最终在残酷的战争中失去了鲜活的生命。
13
(三)细节描写
篇名 《百合花》
细节 破洞
补破洞
情感
小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又表现了他的执拗,更表现 了小通讯员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我” 对小通讯员的惦念、关怀;饱含对烈士的敬佩和痛悼。
野菊花、 树枝
4、语言散文化:或语言质朴、口语化,或整散结合,诗化等等。
任务二:欣赏“诗化小说”,再探主题
活动一:精品鉴读《百合花》
茅盾在《评价最近的短篇小说》中这样评价《百合花》:“我以 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 一篇。”
“感动”是人们阅读的最直观最感性的体验,没有激烈的矛盾 冲突,你认为《百合花》让人“感动”的地方在哪?
(2)按题材分: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 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神魔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 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 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4
自然环境描 写是指对人 物活动的时 间、地点、 季节、气候 及花草鸟虫 的描写。
二、依托情节,初识人物
外:身份(职业、岗位)、地位(社会地位)、经历(人生阅历) 内:性格特征、精神品质、情感、心理
三、抓住时空,初识环境
时间:人物生活在什么时代 空间:人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如南方或北方、城市或农村)
四、提炼整合,初识主题
任务一:梳理情节,初读感悟
默读文章,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方式梳理两 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先在书上作出标记和批注,再填写下面 的表格。
12
(二)场景描写
P16:“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 门前放一张竹茶几,上面供一幅香烛,几碟瓜果月 饼……我想到这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张,那个拖毛 竹的小伙儿,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 吧!……”
场景描写充满了中秋仪式感和童真童趣的风俗美。
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我”在中秋节对美好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