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 第9课__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人物 胡适 陈独秀 鲁迅
文章
观点
《文学改良刍议》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学革命论》 提出 “文学革命”的口号 《狂人日记》 批判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1916年改称《新青年》 年改称《 年改称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 民主 科学 新道德 新文学 反对 专制 愚昧 旧道德 就文学
课堂检测二、
完成《同步学习》中的2、3、5、10题。
新文化阵营主要成员
一本杂志 两个阵地 新文化运动 两面大旗 四位人物
新文化阵营主要成员 内容及意义
从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的 事迹中, 事迹中,你学到了哪些优 良品质? 良品质?
新文化阵营主要成员
新文化阵营主要成员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1卷1号 年 月 日 青年杂志” 卷 号
鲁迅( 鲁迅(1881—1936年) 年
1918年 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 首次以“ 作笔名, ”作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 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 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 彷徨》 :小说集《呐喊》、《彷徨》,历 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 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 朝花夕拾》 原名《旧事重提》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 ,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 》《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 热风》《华盖集》《 》《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 》《三闲集》《二心集》《而已 三闲集》《二心集》《 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 16部 鲁迅先生以笔代戈, 集》等16部。鲁迅先生以笔代戈, 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 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 文化革命的主将。 文化革命的主将。
泗水子路中学
单天宇
一、学习目标: 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口 号、主阵地、内容、代表人物; 了解新文化运动性质和意义; 列举陈独秀、胡适、鲁迅的 作品及贡献。
二、自主学习:
1、①标志: ②主阵地: ③两面大旗: ④人物: 、 年9月, 和 和 、 在上海创办 。 。 、 。 杂志。
⑤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2、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3、
人物 胡适 陈独秀 鲁迅
文章
观点
《文学革命论》
二、自主学习:
1、①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 在上海创办 《新青年 》杂志。 ②主阵地: 《新青年 》和 北京大学。 ③两面大旗:民主 和 科学 。 ④人物: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 、鲁迅 。 ⑤主要内容:四提倡,四反对 2、新文化运动的作用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十分深远,它 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激发了 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新文化的热情, 促使人们冲破落后封建思想的罗网, 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这场声势浩 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席卷了整个中华大 地。为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课堂检测一:
完成《同步学习》中的1、4、6、7、8、9、 11题
《敬告青年》 敬告青年》 青春如初春, 青春如初春, 如朝日, 如朝日, 如百卉之萌动, 如百卉之萌动,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 青年之于社会, 青年之于社会,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陈独秀(1879 1942) 安徽安庆人。 陈独秀(1879—1942),安徽安庆人。 (1879 1942),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1898年,一个18岁的青年到南京参 加科举考试,考场里有个考生正念着自 己的八股文,每到得意处便大喝一声: “今科必中!”这个青年在一旁看得发 呆,心想若是此等人考中举人,不知会 把国家搞成什么样子。从此,他对封建 制度深恶痛绝,踏上了寻求真理、救国 救民之路。 后来,这位青年创办了《青年杂 志》。由此 拉开了一场思想启蒙双双飞上天。 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
人物 胡适 陈独秀 鲁迅
文章
观点
《文学改良刍议》 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文学改良刍议》 《文学革命论》 提出 “文学革命”的口号 文学革命” 文学革命论》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批判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