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50岁以上MSM人群HIV和梅毒的感染率及影响因素
性病门诊患者梅毒与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性病门诊患者梅毒与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12cbc4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46.png)
性病门诊患者梅毒与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讨性病门诊患者梅毒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性病门诊中接收共210例患者展开研究,给予患者问卷调查表发放,统计患者梅毒和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
结果:经过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患者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梅毒知识知晓率,P<0.05;同性恋患者在艾滋病与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上高于异性恋,P<0.05;本科以上学历艾滋病与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高于本科以上知晓率,P<0.05。
结论:性病门诊患者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率相比下高于梅毒知识知晓率,且不同文化水平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均存在一定不同。
【关键词】性病门诊;梅毒;艾滋病;预防知识性病主要指的是一种经性行为途径传播的传统疾病,临床也称作是性传播疾病,例如梅毒、艾滋病以及生殖器疱疹等,都是遭受到不同致病源感染而导致的疾病,尤其是梅毒与艾滋病,属于较为常见的性病,梅毒大多是因为受到梅毒螺旋体侵袭感染而引发,具有较长的病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艾滋病患病风险,而艾滋病作为当前全世界备受关注的一个传染疾病,梅毒和艾滋病之间存在较大关系,所以在开展艾滋病合理有效预防控制时,还必须加强梅毒疾病防控[1]。
因此,对于梅毒与艾滋病疾病知识知晓情况,不断提高人们认知度,是当前预防与早期发现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此次就性病门诊患者针对梅毒、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展开调查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时间内接受于我院性病门诊共210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入选标准:经门诊检查患者全都符合性病诊断标准、年龄均大于16岁、经患者知情同意开展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与不配合调查者。
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139例,女性患者71例,年龄最小17岁,年龄最大48岁,年龄均值(38.16±3.54)岁。
1.2方法应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由经过专业培训性病医护人员开展调查工作,将问卷发放给患者调查填写,患者需要接到问卷后当场即可进行填写作答,医护人员当场进行回收,若是患者存在不理解内容则医护人员必须现场给予指导,同时给予补漏以及纠正错误。
中国MSM艾滋病流行情况与高危行为及干预措施
![中国MSM艾滋病流行情况与高危行为及干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a017edd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d.png)
中国MSM艾滋病流行情况与高危行为及干预措施发布时间:2021-04-23T02:38:54.063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5期作者:张谊[导读] 本文将对我国MSM的艾滋病流行情况、高危行为特别是重叠高危行为的发生、社会对MSM人群的态度、国家和社会团体对MSM人群所进行的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为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龙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龙州 532400)【摘要】随着性传播代替血液传播成为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男男性接触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逐渐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其突出的隐蔽性、流动性特征以及多发的重叠高危行为对艾滋病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且由于大部分群众对MSM人群的不接纳甚至歧视导致了MSM人群不能很好地接受艾滋病防治教育和相关措施的干预。
本文将对我国MSM的艾滋病流行情况、高危行为特别是重叠高危行为的发生、社会对MSM人群的态度、国家和社会团体对MSM人群所进行的干预等方面进行综述,为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流行;高危行为【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5-0005-03HIV prevalence trends,risky behaviou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ChinaZhang YiLongzhou county 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Longzhou, Guangxi,532400,China【Abstract】With the spread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instead of blood as the main mode of transmission of HIV/AIDS,the MSM becoming the spread of HIV/AIDS bridge population.It has played a catalytic role in the spread of HIV/AIDS because of the features of the concealment,the mobility and the overlapping risk behaviors.HIV/AIDS education and relat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cannot be taken among the MSM as most of the people were not accepted even discriminated the population.This paper aims to reviews the overall epidemic trend,social attitudes towards MSM population and associated high-risk behaviours among Chinese MSM and to investigate the governmental and community responses to the epidemic.It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HIV/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trategy formulation.【Key words】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 HIV/AIDS; Prevalent; Risky behaviours引言艾滋病是一种由HIV引起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上海市部分男男同性恋者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调查
![上海市部分男男同性恋者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调查](https://img.taocdn.com/s3/m/063ce527aef8941ea66e051d.png)
上海市部分男男同性恋者社会学特征及艾滋病知识调查大量研究表明,男男性行为者(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是造成艾滋病传播和蔓延的高危人群之一。
资料显示,我国现有的70万(55~85万)的艾滋病毒(HIV)感染者中,MSM约为7.7 万人,占总评估人数的11.0%[1]。
MSM有其经常活动的场所,如酒吧、公园、浴池等。
为了解上海地区这一群体的社会学状况以及他们对HIV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我们于2007年7—8月对上海市城区部分男同性恋酒吧的MSM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对网络上MSM聚集的酒吧进行搜索,确定卢湾区、徐汇区、静安区的5个MSM经常聚集的酒吧,以此作为调查场所,这些酒吧分布在商业区、公园、住宅区。
在知情、自愿的情况下对MSM 141人进行问卷调查。
本文MSM所指的是男男性行为者,包括男性同性恋者和其他不认同自己具备同性恋取向,但与男性发生性行为的男性。
1.2 方法及内容调查由宝山区红十字会组织,调查人员由卫生专业人员、在校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经统一培训后,征得酒吧业主同意,对在酒吧内的MSM进行现场一对一的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社会状况、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性行为、艾滋病知识、安全套使用及接受HIV检测情况。
调查过程遵循尊重、自愿、保密的原则,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对被调查者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
部分被调查者对部分问题未予回答。
艾滋病知识题每答对1题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不得分,满分为18分。
将艾滋病知识得分分成4级:9分以下为不及格,10~12分为及格,13~15分为达标,16~18分为优秀。
达标和优秀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
1.3 资料统计所有调查问卷资料经过复核后,输入Excel数据表核对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社会学情况此次共向MSM发放问卷142份,回收有效问卷141份。
MSM的年龄分布、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籍、民族、经济收入等情况见表1。
MSM人群艾滋病干预策略
![MSM人群艾滋病干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75b7aceb14e852458fb57a6.png)
MSM人群传播HIV的危险因素
• • • • MSM人群的性行为准则和同伴压力 对感染HIV危险性认识不够 社会歧视影响卫生服务利用 MSM人群在HIV传播中的作用未能得到政 府和公共卫生界的足够重视 • MSM隐蔽性成为公共卫生服务难接触到的 人群 • 某些特殊场所被忽略:
• 在干预中的应用:
– 建立个体对行为改变的信心 – 保持对行为改变效果的期望
行为改变理论与应用:社会理论
• 行为扩散理论
在社区人群中,一定数量(15%)的“大众舆论倡导者 (Popular Opinion Leader,POL)”采取了安全性行为, 这种行为的变化会沿着同伴网络进行扩散,带动该社区同 伴高危性行为的改变,并最终在同伴网络中建立起安全性 行为准则。
– – – – 主要社会网络的组成 社会网络对安全性行为的态度 社会网络对行为改变能否提供必要支持 社会网络中是否存在某些特别的人,他们具有感染HIV 高度危险,同时也增加了网络中其他人的危险性
行为改变理论与应用:结构与环境理论
结构与环境理论 性行为不仅取决于个人和社会功能,而且 取决于社会组织结构和环境因素,这些因 素包括: 文化因素、政府因素 政策因素、经济因素
• 在干预中的应用
– 在社区中招募同伴宣传员 – 推动同伴宣传员的行为改变 – 培训并促进同伴宣传员影响同伴
行为改变理论与应用:社会理论
• 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认为,高危性行为发生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 而是直接涉及性行为的双方,因此,性行为方式与其性伴 选择和同伴网络密切相关。
• 在干预中的应用
我国MSM人群HIV感染状况
• 我国于1989年发现第一例有男男同性性行 为的HIV感染者; • 2003年卫生部的评估报告显示,男性同性 恋的HIV感染率为1~5%; • 目前卫生部估计,在我国现有的65万HIV感 染者中,MSM为4.7万人,占7.3 %。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2a4713a844769eae009edab.png)
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作者:黄永红潘祥奋来源:《右江医学》2015年第06期【关键词】HIV/AIDS;危险因素;干预措施中图分类号:R512.91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5.06.028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系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1]。
截至2015年1月31日,全国报告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例508 864例,死亡160 288例,现存活HIV感染者302 498例,AIDS病人206 366例[2]。
近年来,艾滋病正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及普通家庭扩散[3]。
综合文献资料,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吸毒、危险性行为(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流动人口、采供血等。
笔者就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干预措施进行以下综述。
1主要危险因素1.1吸毒吸毒一直为我国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4]。
吸毒成瘾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问题。
罗莉等人[5]调查武汉市293例美沙酮维持治疗(MMT)患者发现,在亲密度和情感表达两个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社区海洛因吸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2危险性行为1.2.1异性性行为当前性传播已是我国HIV传播的最主要途径,暗娼作为性病传播的重点人群,在HIV的传播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档次暗娼在HIV/性病的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差异很大。
王炜等人[9]监测发现,衢州市柯城区同期各档次暗娼最近1个月安全套使用率有明显差异,其中高、中档次暗娼均在94%以上,低档次暗娼只有79.41%。
云南省低档场所暗娼的艾滋病高危行为较严重,高、中、低档场所暗娼最近1个月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分别为93.4%(6307/6755)、93.8%(10 109/10 782)、90.4%(6053/6697),低档场所暗娼安全套使用率较高、中档低(均P1.2.2同性性行为因为高风险的性方式,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在我国已成为HIV传播的高危人群[13]。
浅谈如何深入开展MSM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
![浅谈如何深入开展MSM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1ebb9eb10661ed9ac51f3a6.png)
浅谈如何深入开展MSM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工作自1981年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人在美国的男男性接触(简称MSM)人群中被发现目前,M SM人群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易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三大核心人群之一[1]。
哨点监测显示,我市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率达4.5%,梅毒感染率达3.25%[2],男男性接触者普遍有多性伴、无保护肛交、双向性行为等高危因素。
MSM人群及其活动存在着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极大危险。
如何对该人群进行更科学、有效的艾滋病预防干预,已经十分迫切地摆在了面前。
近年,襄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MSM人群中大力开展同伴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行为干预方法在实践中也有所创新,并产生了一定的效果。
标签:M SM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1 主要做法1.1 寻找“切入点” 我们2005年底就开始着手准备MSM人群干预工作,但同志人群活动比较隐蔽,初次做MSM干预工作无法接近MSM人群,寻找一个接近同志人群的切入点至关重要。
由于在网络虚拟世界,就比较容易找到同志进行交流沟通。
于是我们决定通过网络寻找到深入同志人群的“切入点”。
2006年10月襄阳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襄阳博雅小轩、武汉碧落星空等网站与襄阳籍同志进行交流,对襄阳同志人群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逐步深入,找到网络上活跃的同志,对襄阳同志组织自由G地有所了解后,在武汉馨缘组织余老师帮助下,通过网络与襄阳同志组织自由G地工作组织的负责人取得联系,表明我们的身份和目的,最终一起商讨同志干预工作有关事宜。
1.2 加强合作同志人群干预工作单靠疾控中心人员是无法实施,必须依靠圈内组织和关键人物。
2006年我们申请《襄阳市男男性接触者同伴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项目》,与自由G地工作组织合作,在襄阳市区招募同伴教育员开展外展干预活动,每周定时、定点在同志人群中免费发放安全套、防艾宣传资料、并填写健康调查问卷,积极倡导本地区同志人群提高防艾意识、正确使用安全套、了解安全性行为,并引导本地同志人群做VCT检测。
HIV感染者乙肝丙肝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HIV感染者乙肝丙肝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0d0de0a5e9856a561260fc.png)
HIV感染者乙肝丙肝梅毒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研究HIV感染者合并感染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的情况,为HIV感染防治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共有27144名受检者进行进行HIV、乙肝、丙肝以及梅毒四项检查,比较HIV感染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的情况。
结果:其中HIV(1+2)抗体阳性并经艾滋病确证实验室确证为艾滋病感染者共171例,在171例HIV感染者中,合并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为17例(5.89%);合并丙肝抗体阳性的为3例(1.75%);合并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为37例(21.64%),即HIV感染者中合并梅毒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乙肝、合并丙肝感染率。
合并乙肝、丙肝的为1例(0.58%);合并乙肝、梅毒阳性的为4例(2.34%);合并丙肝、梅毒阳性的为2例(1.17%);合并乙肝、丙肝、梅毒阳性的为1例(0.58%),合并单个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双重病毒感染率、合并多重病毒感染率,合并双重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合并多重病毒感染率。
结论:在HIV感染者中,往往合并乙肝、丙肝、梅毒的双重或者多重感染,且合并梅毒有较高的感染率,即在HIV感染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当多注意患者的双重或者多重感染,有助于改善患者病情,改善预后。
【关键词】HIV感染者;乙肝;丙肝;梅毒;双重感染;多重感染;调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11-02【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HIV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is c virus (HCV), syphilis, provided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IV infec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 of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May 2014 a total of 27144 subjects of HIV,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and syphilis four examination, comparedto other virus infection of HIV merger results of HIV antibody positive (1+2) and were confirmed by AIDS laboratory confirmed for a total of 171 cases of people infectedwith HIV, in 171 cases of HIV infection, the merger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positive for 17 cases (5.89%). Three cases (1.75%) were positive for HCV. In 37 cases (21.64%), the positive infection rate of syphili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epatitis b combined with hepatitis c. One case (0.58%) was combined with hepatitis b and hepatitis c. There were 4 cases of hepatitis b and syphilis (2.34%). Two cases(1.17%) were combined with hepatitis c and syphilis. With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positive for syphilis 1 case (0.58%), the single virus infection rate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mbining dual infection rates, merge multiple virus infections, double infection rate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mbining multiple virus infection. Conclusion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often merge double or multiple infection of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syphilis, and merger syphilis have higher infection rates, namely in the process of people living with HIV treatment, pati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to the double or multiple infections, help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improve the prognosis.【Key words】HIV infected;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Syphilis; Double infection; Multiple infec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艾滋病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等具有相似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1]。
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67ab1e7cd184254b353584.png)
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感染状况及危险因素分析[摘要] 目的分析成都市2011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探索HIV感染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人口学及行为学资料,并进行HIV抗体和梅毒检测。
对HIV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结果2011年成都市共调查男男性行为者251人,HIV 感染率为15.54%,梅毒感染率13.55%,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0.03%;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占86.5%,最近1次安全套使用率为62.21%,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6.87%;20.72%的男男性行为者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且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19.23%。
结论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率较高,且高危性行为广泛存在,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安全套坚持使用率较低,应进行安全套发放和VCT服务,减少HIV感染的影响因素。
据估计,中国男男性行为者(Male have sex with male,MSM)占成年男性总人口的2%~4%。
MSM人群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成都市近年来MSM人群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自2004年起设立MSM人群国家级哨点,监测到HIV感染率由2004年的1.06%(2/189)上升到2010年的14.15%(46/325),而且同性传播病例数和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进一步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状况、行为学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干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将2011年成都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哨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1.1 监测对象成都市MSM监测哨点的男男性行为人群。
男男性行为者指过去1年内有过插入性口交或肛交同性性行为的男性。
1.2 调查方法及内容调查对象通过以下3种方法获得:①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调查员到社区找到各种类型男男性行为者的种子,再依靠他们去找到其他MSM人群,以此类推。
MSM人群HIV感染现状及高危影响因素分析
![MSM人群HIV感染现状及高危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61420ca650e52ea5418982c.png)
MSM人群HIV感染现状及高危影响因素分析目的探讨MSM人群的HIV感染现状以及分析其高危影响因素。
方法于2012年3月~2012年6月对洛阳市的MSM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召集了678人MSM,并且对全部调查对象采集血清样本,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结果本研究中,MSM人群HIV病毒感染率为4.57%。
主要高危感染因素有文化教育程度、是否采取安全保护措施、性伴侣人数以及是否患有隐性性疾病。
结论在进行AIDS防治过程中要采取合理的方法与措施,不断普及相关安全性行为知识,还要鼓励MSM人群在进行性行为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以有效防止HIV 病毒的感染,降低AIDS传播风险。
标签:MSM人群;AIDS;影响因素MSM(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即“男性性接触人群”,是目前我国HIV 疫情扩散的高危人群之一。
合理展开MSM人群的AIDS防治工作具有深刻意义。
为进一步研究MSM人群HIV感染现状及高位影响因素,本文选取洛阳市的678人MSM志愿者进行观察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2012年3月~2012年6月洛阳市的678人MSM志愿者。
选取标准:①半年内与同性发生过口交或/和肛交的性行为;②年龄在18岁以上;③所有参与调查的志愿者均清楚调查研究目的且自愿参加。
1.2方法编制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一般人口学信息、安全套使用频率(每次都用:≥85%;偶尔使用:40%~84%;从未使用<40%)、性伴侣数量等。
并且在所有志愿者知情的前提下进行静脉血抽血,检查志愿者体内HIV-1、梅毒螺旋抗体。
1.3实验室检测方法HIV抗体初筛采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抗体诊断试剂盒检测,复筛采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HIV确证试验采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HIV2)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
梅毒筛查采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筛查阳性者用梅毒螺旋体抗体诊断试剂盒[1]。
在婚男男性行为者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
![在婚男男性行为者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a31a9678b52acfc788ebc950.png)
在婚男男性行为者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目的了解我国城市在婚男男性行为人群(Currently married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在婚MSM) HIV和梅毒感染状况,了解在婚MSM人群社会人口学特征、性行为方式、安全套使用和艾滋病知识水平和接受艾滋病干预服务状况,探索在婚MSM人群性病艾滋病感染相关因素,为制定该人群性病艾滋病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以北京、哈尔滨、郑州和成都市为调查现场,以年龄在18岁及以上且处于在婚状态的男男性行为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滚雪球”的方法招募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性伴种类和数量、性行为方式及安全套使用频率、获得性病艾滋病预防服务等,并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进行HIV和梅毒抗体血清学检测。
调查资料采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频数分布、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共调查858名在婚MSM,平均年龄为(38.3±9.1)岁,近3/4的研究对象的年龄在26~45岁之间;约1/2的研究对象的户籍不在调查城市;约1/4研究对象的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同性性取向、双性性取向和异性性取向或不确定者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9%、54.3%和4.8%。
本次调查的858名调查对象中,HIV感染检出率为8.0%,梅毒现感染检出率为17.9%。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感染梅毒者感染HIV的危险性增加(OR=2.25);居住在哈尔滨市、最近6个月无同性商业性行为、接受过4-6项服务者感染HIV 的危险性降低(OR值在0.37~0.44之间);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长、居住在哈尔滨市、在同性恋活动场所寻找性伴、最近6个月同时有同性、异性和商业性行为、最近6个月仅有同性性行为、HIV感染增加感染梅毒的危险(OR值在1.57~15.04之间);居住在成都市、郑州市、第一个性伴性别为女性的调查对象感染梅毒的危险性降低(OR值在0.27~0.67之间)。
上海市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评估指标
![上海市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评估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85dfc2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4.png)
国家/省级/地市级/县区级
18
艾滋病暴露儿童早期诊断检测率*
295%
艾滋病暴露儿童中接受婴儿早期诊断检测服务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某时期艾滋病感染产妇所生已满3月龄的儿童中至少接受过1次H1V核酸检测的人数
同期艾滋病暴露儿童数
某时期某地区H1V暴露儿童中在3月龄内接受过至少1次早期诊断检测服务的人数/同期已满3个月的HIV暴露儿童数
预防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省级/地市级/县区级
维度
序号
指标
目标值
指标定义
分子
分母
计算方法
数据来源
统计层级
过程指标
20
梅毒感染孕产妇配偶/性伴检测率*
285%
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配偶/性伴中接受梅毒检测的人数所占的比例
某时期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配偶/性伴中接受梅毒检测的人数
同期梅毒感染孕产妇人数
某时期某地区梅毒感染孕产妇的配偶/性伴中接受过至少1次梅毒检测的人数/同期报告的梅毒感染孕产妇配偶/性伴人数
某时期孕期和(或)产时接受过梅毒治疗的产妇数
同期梅毒感染产妇总数
某时期某地区在个案登记卡3-2中上报接受至少1次梅毒治疗的产妇数/同期上报的个案登记表3-2产妇总数
预防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省级/地市级/县区级
14
梅毒感染孕产妇充分治疗率*
三90%
梅毒感染孕产妇中得到充分治疗(最晚在分娩30天前接受过一针节星青霉素)孕产妇的比例
某时期某地区孕早期(孕12”周以内)接受过至少1次梅毒检测的产妇数/(住院分娩产妇数+非住院分娩产妇数)
预防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
国家/省级/地市级/县区级
艾滋病检测对MSM人群感染HIV风险的影响
![艾滋病检测对MSM人群感染HIV风险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bb5b38c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6.png)
艾滋病检测对MSM人群感染HIV风险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检测对男男性接触者(MSM)人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风险的影响。
方法:选取MSM人群160例为观察对象,将艾滋病检测者80例为观察组,未接受艾滋病检测者80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样采集。
结果:观察组内无保护性行为率43.75%,HIV感染率为6.25%,均低于对照组的65.00%与17.50%;观察组内患者艾滋病治疗知晓率96.25%,艾滋病预防知晓率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87.50%与85.00%。
结论:艾滋病检测可有效降低MSM人群感染HIV风险。
【关键词】艾滋病;MSM;HIV;感染风险Effect of AIDS testing on the risk of HIV infection among MSMChu HonglinBeilin District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Suihua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Suihua 152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AIDS testing on the risk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amo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 Methods: 160 MSM subjects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80 AIDS testers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non AIDS testers as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rates of unprotected sexual behavior and HIV inf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43.75% and 6.25%, respective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65.00% and 17.50%); The awareness rate of AIDS treatment and AIDS preven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25% and 95.00%, bothhigher than 87.50% and 85.00%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IDS testing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of HIV infection among MSM.[Key words] AIDS; MSM; HIV; Risk of infection男性接触者(MSM)的HIV感染率有升高表现,逐渐成为疾病筛查重点对象[1]。
四类场所男性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梅毒检测及性行为特征分析
![四类场所男性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梅毒检测及性行为特征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0d6b1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9.png)
四类场所男性双性性行为者艾滋病、梅毒检测及性行为特征分析张万宏;陈雷;王玫玲;李刚;程程;石萍;石卫东;杨涛【期刊名称】《中国社会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场所男性双向性性行为者性行为特征。
方法选择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聚集的浴池、酒吧、公园、会所为目标场所,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473名兼有异性性行为的 MSM开展匿名问卷调查,同时进行艾滋病和梅毒血清学检测。
对社区志愿者组织(CBO)关键人物及场所业主开展深度访谈。
结果473名 MSM 中,“1暠(扮演“丈夫暠者)占38.56%,“0.5暠(可扮演“丈夫暠或“妻子暠者)占45.53%,“0暠(扮演“妻子暠者)占15.90%,酒吧和会所中“0暠和“1暠占比较大,浴池和公园中“1暠占比较大;最近半年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的共占37.58%,公园和浴池中的占比高于酒吧和会所;有“滥交暠经历的共占66.23%,按占比高低排序为:浴池、公园、会所、酒吧;每次性行为时均使用安全套的共占37.93%,活动于公园的最低;HIV 抗体和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44%和20.93%,浴池和公园的 MSM 感染率均较高。
结论在针对 MSM 的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中,应将浴池和公园作为场所干预的重点。
【总页数】3页(P112-114)【作者】张万宏;陈雷;王玫玲;李刚;程程;石萍;石卫东;杨涛【作者单位】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湖北武汉,430022;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武汉市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7【相关文献】1.某移民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分析 [J], 李林涛;旷翠萍;齐杰;刘文忠2.中国城市男男性行为者娱乐场所性病艾滋病干预现状调查 [J], 郝树伟;葛凤琴;蒋宁;李奇;曹宁校;王颖;张人杰;周荣贵3.男性双性性行为者性取向及群体性行为特征分析 [J], 张万宏;石萍;石卫东;李刚;杨涛;莫运滨;徐业华4.广州市番禺区2007-2020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J], 朱才盛;杨燕君;吴少敏;梁穗;熊甜军;蒙婉莹;何秋霞;曹广进5.南京市不同活动场所男男性行为者行为特征及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 [J], 郭璐;张敏;朱正平;刘黎;徐园园;吴苏姝;李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a344f383b3567ec102d8ae6.png)
双性恋、异性恋人群中,包括男同性恋者、男双性恋 呈增长趋势[5]。王娜等[6]在对474 例年龄为18 ~
25 岁的北京MSM 人群随访发现,2009 ~ 2010 年,
基金项目:“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
大专项(2017ZX10202102005004);天津市卫计委科技基金重点项目
ated reversal of 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 is triggered by
110
[ ] epigenetic changes in Ecadherin promoter J . J Mol Med ( ), , ( ): Berl 2016 94 12 13971409. [ ] , , , 20 Lu Z Long Y Cun X et al. A sizeshrinkable nanoparticlebased
感染相关性危险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毒品、酗酒、心理健康问题)、伴侣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目前国内干
预措施与国外相比尚有不足,尤其对YMSMபைடு நூலகம்的相关研究较少。建议在未来的干预措施中加强互联网利用,并提高
公众对HIV 的认知度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男男同性性行为;流行病学;高危性行为;干预措施
触传播为主,且男男同性性行为(MSM)的HIV 感染 定在16 或18 岁[4]。在全球范围内,性接触是HIV
率明显上升。王丽艳等[1]研究发现,2015 年新发 传播的主要途径,我国也不例外。2015 年新增的
HIV/ AIDS 患者中,异性性传播占66. 7% ,MSM 传 HIV 感染者中,只有约5% 的病例是通过非性接触
男男性行为者性伴特征及影响因素
![男男性行为者性伴特征及影响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63a525db360cba1aa811dae6.png)
男男性行为者性伴特征及影响因素了解绵阳市城区男男性行为者(MSM)性伴现况。
方法采用应答者趋动招募抽样法(RDS),在MSM活动场所定时、定点进行性伴及相关因素招募和寻问式匿名现场调查。
结果共调查MSM 400人,首次插入性性行为平均(18±3.59)岁。
最近6个月与男性发生过性行为占88.4%(352/398),平均(2±3.29)人;买性占 4.7%(17/359),平均(1±2.49)人;卖性占2.5%(9/355),平均(4±6.19)人;与女性发生过性关系占18.3%(73/400),平均(1±2.42)人。
调查者中不同婚姻状况、性取向、首次插入性行为年龄、认识当地MSM朋友数、性伴居住城市数、近6月男男肛交安全套使用,艾滋病知识是否来自书籍、来自学校,是否知道性伴没有健康问题、是否知道性伴健康状况者,近6个月男男肛交用安全套等因素与男男肛交数有关。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有婚姻、认识当地MSM朋友数、首次插入性行为年龄、性伴居住城市数、不知道性伴健康状况共5个(P<0.05),在婚(OR=5.074)、认识当地MSM朋友数≥9人(OR=2.192)、不知道性伴健康状况(OR=1.235)、首次插入性行年龄≤24岁(OR=6.948~9.871)者近6月肛交人数较多,性伴居住城市数≤1个者肛交人数较少。
结论绵阳城区MSM首次性行为较早,多种性伴共存,多性伴普遍。
男男性行为者(MSM)是艾滋病高危人群,在我国的新发艾滋病感染者中,男男性传播从2007年的12.2%猛增到2009年的32.5%[1],我国哨点监测数据,MSM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2005年为0.76%,2006年为3.14%,2007年超过4%[2]。
由于MSM长期受到社会偏见的歧视,相互间性结合关系极不稳定,通常性伴较多,这一行为特征也是艾滋病在该人群传播的高危行为之一。
MSM人群干预工作实施方案模版
![MSM人群干预工作实施方案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d9c0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e.png)
**地区MSM人群干预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通过近年来对**地区MSM人群(MSM)哨点监测显示:**地区艾滋病感染率、梅毒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存在安全套使用率低及HIV检测率低现象。
针对近几年MSM人群艾滋病感染率上升较快,MSM中大部分为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低现状。
为深入探索MSM人群中艾滋综合干预的有效模式,遏制艾滋病经同性途径传播,逐步建立本地区MSM人群干预服务网络,切实提高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减少艾滋病病毒在MSM人群中的传播和蔓延,减轻艾滋病所带来的影响。
二、总体目标提高MSM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改变MSM人群行为方式,探索出有效的综合干预模式。
三、具体目标(一)建立并完善MSM人群干预工作网络,不断提高各县工作小组能力。
(二)按要求完成MSM人群国家级哨点监测工作。
(三)县市干预覆盖率100%(覆盖12县市):当年开展MSM人群干预并上报网络干预数据不少于4次的县数占辖区县数的比例。
(四)MSM人群月均干预覆盖率不低于90%。
(五)MSM人群HIV检测比例不低于上年任务数。
(六)初筛、确认阳性MSM者咨询告知率不低于90%。
(七)MSM人群梅毒检查率不低于90%,梅毒阳性转介治疗率不低于90%。
(八)MSM人群新发阳性抗病毒治疗转介率不低于90%。
(九)MSM人群艾滋病、梅毒、丙肝知识知晓率不低于90%,最近一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低于85%。
四、策略措施及活动(一)开展4次行为改变交流活动;以MSM小组为平台,全年开展4次MSM人群行为改变交流活动,在MSM人群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疾病预防与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同志社群文化、反歧视、自我认同、安全套的推广使用等一系列的活动。
(二)开展以外展为主的行为干预工作1、通过外展骨干/志愿者深入MSM 人群活动的场所或聚集地宣传艾滋病、性病的防治知识,发放安全套和宣传材料,改变目标人群的行为方式,提高目标人群的健康意识。
梅毒感染现状与实验室诊断(精品)
![梅毒感染现状与实验室诊断(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bfbe8d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8.png)
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
试验原理
检测血中特异性抗梅毒螺旋体特异蛋白 为抗原的抗体( IgG 和IgM )。
特异性IgM型抗梅毒螺旋体抗体,感染2 周后即可测出。
Q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的定量 试验在梅毒诊疗中有意义吗?
实验方法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 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梅毒免疫层析法-梅毒快速检测(RT) 荧光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 梅毒螺旋体蛋白印迹试验(WB)
③ 麻风患者也可使特异试验呈阳性。
临床意义
作为RPR初筛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 不能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 阳性不能区分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应
必须依靠病史、症状及实验检查进行综合分 析
梅毒的实验室检查
结果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
常用梅毒实验室检测方法
病原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
病原学检查
取材方法
一期、二期梅毒时,取硬下疳、扁平湿 疣、黏膜斑等皮损部位组织液或淋巴结 穿刺术得到的组织液
暗视野显微镜、镀银染色法和直接 荧光法
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光线从聚光器的边 缘斜射到涂片上的梅毒螺旋体而发出亮 光,从而可根据其特殊形态和运动方式 进行检测。
109 10757
0.53/10万 64.41/10万
49.2%
MSM人群梅毒和HIV感染率
宜昌地区梅毒螺旋体感染情况
阳性率
14% 12% 10%
8% 6% 4% 2% 0% TRUST TPAb
梅毒螺旋体抗体与非梅毒螺旋体抗体 检测阳性率
2009
2010
2011
时间(年)2012 Nhomakorabea2009 2010 2011 2012
中国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现况及趋势研究
![中国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现况及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e86063964bcf84b8d57b25.png)
中国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现况及趋势研究目的:了解湖南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流行现况并研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于2009年5月~6月,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湖南省衡阳和湘潭两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艾滋病病毒(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的实验室检测。
结果:本研究所调查的536名MSM中,398人(74.3%)最近6个月与同性有肛交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31.9%,271人(50.6%)发生过无保护肛交(UAI);96人(17.9%)最近6个月有异性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5.2%;158人(29.5%)最近6个月向同性买过性,27人(5.0%)向同性卖过性。
446人(83.2%)采集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确证HIV阳性7例,阳性率为1.6%(95%CI0.6%~3.2%);确证梅毒抗体阳性5例,阳性率为1.1%(95%CI0.4%~2.6%);未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查地居住时间(OR=0.63,95%CI0.43-0.90),最近6个月有异性性行为(OR=2.01,95%CI1.25-3.24),最近6个月向同性买过性(OR=3.14,95%CI2.06-4.78),最近6个月向同性卖过性(OR=0.22,95%CI0.09-0.56)和吸食毒品(OR=2.92,95%CI1.31-6.49)与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无保护肛交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湖南省MSM人群中同性肛交性行为较为普遍,且大多缺乏保护措施。
虽然人群中HIV和梅毒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HIV仍有在该人群流行和传播至一般人群的风险,应加强针对该人群的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
目的:了解北京市MSM人群HIV/AIDS高危行为及流行动态变化情况,为综合干预决策提供依据。
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的流行病学分析
![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的流行病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e34031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4.png)
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的流行病学分析符学师【期刊名称】《广东医学》【年(卷),期】2014(035)013【摘要】目的观察男男性行为(MSM)人群的行为特征,加深对MSM人群的了解.方法对500例MSM者的行为特征进行调查及进行艾滋病病毒(HIV)、梅毒检测,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SM者中,以20~30岁最为多见,占总调查人数的34.80%.大专以下学历者的性伴侣多于本科及以上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占5.60%,梅毒抗体阳性率为6.80%.文化水平越低,HIV与梅毒感染发生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专以下学历者的HIV感染率与梅毒阳性率明显高于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 与梅毒在MSM人群中流行较为严重,其中学历水平与HIV和梅毒感染存在明显联系.【总页数】2页(P2123-2124)【作者】符学师【作者单位】海南省海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711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某移民城市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分析 [J], 李林涛;旷翠萍;齐杰;刘文忠2.不同性伴类型的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J], 杜梦然;梁鹏艳;戴映雪;巫娴洁;李菁华;刘德辉;赵健;张建新3.广州市男男性行为人群 STD/HIV 相关高危行为特征及就诊延误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J], 何婉苹;梁容娇;庄锦填;汤少开;梁凤兴;林壬娇;朱慧兰;叶兴东4.珠海同志互联网社区297名男男性行为人群行为特征分析及HIV/梅毒流行状况 [J], 叶浩森;郭红革;李忠明5.遵义市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高危行为特征分析 [J], 周彩霞;韦忠喜;郭黄吉;陈正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