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把平台当本事观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把平台当本事观后感
在这个竞争激烈、机会众多的时代,我们常常会陷入一种误区,那
就是错把平台当本事。
最近经历的一件事,让我对此有了深深的感触。
前段时间,我的朋友小李在一家颇具规模的公司里工作,待遇优厚,职位也令人羡慕。
他总是在我们面前炫耀自己的能力有多强,业绩有
多出色,仿佛公司的成就都是他一人的功劳。
我们这些朋友听着,虽
然表面上应和着,心里却多少有些嘀咕。
然而,好景不长。
公司由于战略调整,进行了一轮大规模的裁员,
小李不幸在名单之中。
起初,他信心满满,觉得以自己的“本事”,找
一份更好的工作轻而易举。
他开始四处投递简历,参加各种面试。
起初的几场面试,他回来还
跟我们吹嘘,说那些面试官对他如何欣赏,如何肯定他的能力。
可随
着时间的推移,他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原来,那些看起来对他很满意的公司,最后都没有给他发 offer。
有
的公司甚至在面试的深入阶段,指出了他很多不足之处,让他开始怀
疑自己。
他曾经跟我们说,在一次面试中,对方让他详细阐述一个成功的项
目案例,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决策和执行难点。
他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把之前在原公司的那一套照搬了过来。
可面试官却不断追问一些细节,比如如何应对突发情况,如何协调团队内部的矛盾,如何在资源有限
的情况下保证项目的进度等等。
他发现自己回答得越来越吃力,很多问题在原公司其实都有强大的团队和完善的流程在背后支持,他自己并没有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和解决过。
还有一次,一家公司给了他一个实际的业务问题,让他在规定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
他绞尽脑汁做出来的方案,却被对方评价为“缺乏创新,没有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
那段时间,小李整个人都变得消沉了许多。
他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种种表现,意识到自己在原公司的那些成绩,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丰富的资源和成熟的团队协作,而并非完全是自己个人的本事。
他跟我们说:“以前在公司,谈业务的时候,客户一听是我们公司的名字,态度立马就不一样了,合作也容易谈成。
我还真以为是自己的魅力和能力无敌呢,现在才知道,是平台在背后撑着。
”
看着小李的经历,我也不禁思考起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是不是也常常会有这样的错觉,觉得自己身处一个不错的环境,取得了一些成绩,就误以为这都是自己的本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却误以为自己变成了巨人。
一个好的平台,确实能给我们提供很多机会和资源,让我们能够更容易地展现自己的价值。
但这并不意味着离开了这个平台,我们依然能够保持同样的辉煌。
真正的本事,应该是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创造出价值。
就像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在国家队这个强大的平台上能够屡获佳绩,但如果离开了国家队,自己依然能够保持高水平的训练和竞技状态,
那才是真正的实力。
又比如一位知名的厨师,在高级餐厅里能够做出
令人称赞的美食,如果在简陋的小厨房里,依然能用简单的食材烹饪
出美味,那才是真功夫。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顺境就迷失了自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明白自己的真正能力所在。
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让自己的本事
能够真正匹配得上所拥有的平台,甚至超越平台的局限。
总之,小李的这件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千万不能错把平台当本事。
只有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们才能在这个
充满变化和挑战的世界中,稳稳地立足,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希望我们都能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谦逊,不断进步,不被虚假的光环
所迷惑,真正成为一个有实力、有底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