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对市场
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现象的系统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
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应用技巧,为后
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在实际经济生活中的分析和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核心内容。
熟悉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重要概念和原理。
2、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市场中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具备一定的经济数据处理和经济模型构建能力,以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对经济问题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课程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
1、导论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2、供求理论
需求的定义、影响因素和需求曲线
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和供给曲线
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动
弹性理论及其应用
3、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的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推导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生产者行为理论
生产函数和短期生产理论
长期生产理论中的等产量曲线和规模报酬成本的概念和分类
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
5、市场结构理论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和均衡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和均衡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点和模型
6、要素市场理论
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
劳动市场的工资决定
土地市场的地租决定
资本市场的利息决定
7、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般均衡的概念和实现条件
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定理
帕累托最优的标准和实现条件
8、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表现
垄断的管制
外部性的治理
公共物品的供给
信息不对称的解决
(二)宏观经济学部分
1、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和核算方法
国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标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2、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均衡产出的概念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3、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 模型
投资的决定
IS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
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LM 曲线的推导和移动
ISLM 模型的分析
4、国民收入的决定: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移动
总供给曲线的类型和推导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分析
5、失业与通货膨胀
失业的类型和原因
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
菲利普斯曲线
6、宏观经济政策
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果
货币政策的工具和效果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宏观经济政策的实践
7、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的核算和决定因素
新古典增长模型
内生增长理论
经济周期的类型和原因
8、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学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汇率的决定和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收支平衡
开放经济下的 ISLM 模型和政策效果
四、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系统讲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模型,使学生掌握核心知识。
2、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经济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4、实践教学
安排学生进行经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课程考核
1、平时成绩(30%)
考勤(10%)
作业(10%)
课堂表现(10%)
2、期末考试(70%)
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全面考查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资料
1、教材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参考资料
《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宏观经济学分册),曼昆著,梁小民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平新乔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宏观经济学》,多恩布什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