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章末测评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综合测评(二) 金属及其化合物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反应,其产物的颜色按红色、红褐色、淡黄色、蓝色顺序排列的是( )
①金属钠在纯氧中燃烧②Fe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并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③FeCl3溶液中滴入KS溶液④无水硫酸铜放入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答案] B
2.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用于高铁和共享单车制造业的重要金属材料是( )
A.Na­K合金B.Cu­Sn合金
C.Sn­Pb合金D.Mg­Al合金
D[Na­K合金熔点低,导热性好,所以用Na­K合金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不是用于高铁和共享单车制造业的重要金属材料,故A错误;Cu­Sn合金密度较大,不适宜用于高铁和共享单车制造业,故B错误;Sn­Pb合金密度较大,不适宜用于高铁和共享单车制造业,故C错误;Mg­Al合金由于强度和硬度大(几乎相当于钢材)且密度小,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高铁和共享单车等制造业,故D正确。

]
3.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正确的是( )
4.下列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知识或原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百炼成钢——通过反复锤炼,除去铁中部分杂质,使其转化为钢
B.水滴石穿——CO2+H2O+CaCO3===Ca(HCO3)2(以某某石为例)
C.恨铁不成钢——钢的性能远优于铁
D.真金不怕火炼——单质金的熔点很高
D[锤炼过程中可除去一部分碳等杂质,A项正确;空气中的CO2可与CaCO3在水中缓慢反应,B项正确;钢的性能比铁好,C项正确;真金不怕火炼是指在高温下金也很难发生反应,D项错误。

]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CO2+2H2O===Al(OH)3↓+HCO-3
B.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可加入过量铁粉,再过滤
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红,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A项,离子方程式正确;B项,等质量(设为m)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
H2O,产生的CO2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比为
m
106

m
84
=42∶53,错误;C项,2FeCl3+
Fe===3FeCl2,过量的铁粉过滤即可除去,正确;D项,该方法为检验溶液中Fe2+的方法,正确。

]
6.有A、B两个完全相同的装置,某学生分别在它们的侧管中装入1.06 g Na2CO3和
0.84 g NaHCO3,A、B中分别装有10 mL相同浓度的盐酸,将两个侧管中的物质同时倒入各自的试管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气球膨胀得快
B.若最终两气球体积相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大于或等于2 mol·L-1
C.若最终两气球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一定小于或等于1 mol·L-1
D.最终两试管中Na+、Cl-的物质的量一定相同
B[A项,Na2CO3与酸反应放出CO2的慢,A装置的气球膨胀慢;C项,当盐酸浓度小于2 mol·L-1,Na2CO3反应不完,两气球体积不同;D项,n(Na+)不同。

] 7.下列各组物质只用胶头滴管和试管不能鉴别的是[已知Al3++3AlO-2+6H2O===4Al(OH)3↓]( )
A.KOH溶液与AlCl3溶液
B.MgCl2溶液与氨水
C.NaAlO2溶液与盐酸
D.Na2CO3溶液与盐酸
[答案] B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镁铝合金的抗腐蚀能力强,不与稀硫酸反应
B.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的强,故可用Na与MgCl2溶液反应制Mg
C.钠可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与热水才能反应,说明钠比镁活泼
D.Fe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其中Fe显+3价,故Fe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也显+3价
C[合金中各成分金属仍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故镁铝合金易与稀硫酸反应,A错误;
Na 是活泼金属,与MgCl 2溶液反应时,Na 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 和H 2,不能置换出Mg ,B 错误;Fe 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Fe 的化合价取决于非金属的氧化性强弱,并不一定是+3价,如Fe 与S 反应生成的FeS 中Fe 显+2价,D 错误。

]
9.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不合理的是( )
A .向某溶液中滴加KS 溶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
B .用酸性KMnO 4溶液检验FeCl 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 2
C .检验绿矾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可将绿矾晶体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 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Fe 3+
B [A 对,滴加KS 溶液,溶液不变色,则不含铁离子,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可知亚铁离子被氧化为铁离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Fe 2+;B 错,Fe 2+、Cl -均具有还原性,均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KMnO 4溶液检验FeCl 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 2;
C 对,检验绿矾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可将绿矾晶体溶于稀硫酸后滴加KS 溶液,若溶液显红色,则溶液中含有铁离子,说明晶体已变质;
D 对,加NaOH 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则说明溶液中含有Fe 3+。

]
10.已知:Cu +――→H +
Cu 2++Cu 。

现将Cu 2O 与稀硫酸混合,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若硫酸足量会有H 2生成
B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 2O +2H +===Cu 2++Cu +H 2O
C .会得到蓝色溶液
D .氧化剂、还原剂均是Cu 2O
A [Cu 2O 中铜元素为+1价,由题干信息知
B 正确;因有Cu 2+生成,故
C 正确;Cu 不能与稀硫酸反应,A 错误;只有铜元素的价态发生了变化,故
D 正确。

]
11.下表中除去杂质应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222+3+22
H2O和O2,O2逸出,得到纯净的FeCl3溶液;C中,加热条件下,CO与O2会生成CO2;D中,加热条件下,NaHCO3分解生成新的杂质Na2CO3。

]
12.用1 L 1.0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0.8 mol 二氧化碳,所得溶液中碳酸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
A.1∶3 B.1∶2
C.2∶3 D.3∶2
A[设生成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由钠离子守恒可得①2x+y=1 L ×1.0 mol·L-1,由碳原子守恒可得②x+y=0.8 mol,解得x=0.2 mol,y=0.6 mol。

] 1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Fe3+、Mg2+、Na+、Ba2+、Cl-、OH-、SO2-4中的若干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最多有4种离子
B.若溶液有颜色,则一定没有OH-
C.若溶液呈碱性,则一定含有Na+
D.该溶液不可能溶解单质铜
B[Fe3+、Mg2+、Na+、Cl-、SO2-4可共存,A错;若溶液有颜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3+,Fe3+与OH-不能大量共存,B对;溶液呈碱性时,溶液中没有Fe3+、Mg2+,但依电中性原理知,Na+、Ba2+至少有一种存在,C错;若溶液中有Fe3+,则可溶解铜,D错。

] 14.将物质X逐渐加入Y溶液中,生成沉淀物质的量n2与所加X的物质的量n1的关系如图所示。

符合所示情况的是( )
A B C D X
NaOH AlCl 3 HCl NaAlO 2 Y
AlCl 3 NaOH NaAlO 2 HCl
[15.将某份铁铝合金样品均分为两份,一份加入足量盐酸,另一份加入足量NaOH 溶液,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3∶2,则样品中铁、铝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3∶2
B .2∶1
C .3∶4
D .4∶3 C [设每份铁铝合金样品中含铁、铝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y ,则由Fe ――→2HCl H 2、Al ――→
3HCl 32H 2、Al ――→NaOH32H 2三个关系式得知(x +3y 2)∶(32
y )=3∶2,解得x ∶y =3∶4。

] 16.把1.0 mol ·L -1 CuSO 4溶液、1.0 mol ·L -1 Fe 2(SO 4)3溶液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假设混合后液体的体积等于混合前两种溶液的体积之和),向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经足够长的时间后,铁粉有剩余。

此时溶液中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1.0 mol ·L -1
B .2.0 mol ·L -1
C .3.0 mol ·L -1
D .4.0 mol ·L -1
B [设原溶液的体积均为1 L ,Fe +Fe 2(SO 4)3===3FeSO 4,Fe +CuSO 4===FeSO 4+Cu ,所以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0×3+1.0 mol 2 L
=2.0 mol ·L -1。

]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12分)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废弃的黄铜(铜锌合金),通过两种途径制取硫酸铜晶体。

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甲为________,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玻璃棒。

(2)浓硫酸是化学实验室里一种常见的酸。

①实验室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

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__________________溶液。

(3)如图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

①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有:
a.收集气体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将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
d.从长颈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在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因加入的药品量不足,致使集气瓶内剩余少量水。

若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和不添加药品的前提下,请提出解决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乙的顺序为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干燥。

(5)下列测定稀硫酸pH的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将pH试纸直接插入稀硫酸中
B.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
C.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稀硫酸,滴在pH试纸上
D.根据试纸显示的颜色估算出溶液的pH
[解析](1)操作甲得到的是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2)①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②若不慎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实验操作步骤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将二氧化锰放入锥形瓶中,从长颈漏斗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收集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bcda。

②要想集满这瓶氧气,在不拆卸装置和不添加药品的前提下,可以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装置内的氧气赶到集气瓶中。

(4)操作乙的顺序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5)测定稀硫酸pH的正确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稀硫酸,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数值。

[答案](1)过滤漏斗(2)①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②3%~5%的碳酸氢钠(3)
①bcda ②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内加水将装置内的氧气赶到集气瓶中(4)冷却结晶
(5)C
18.(9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含A、B两种金属单质的粉末状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未列出),其中E为白色沉淀,I为红褐色沉淀。

注:此转化关系中所用的试剂都是足量的。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F__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__。

(2)将混合物中两种金属分离开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的转化中,加入过量X可能是________。

A.饱和NaCl溶液B.NaOH溶液
C.氨水D.Ba(OH)2溶液
(4)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A为Al,B为Fe,C为NaAlO2,D为AlCl3,E为Al(OH)3,F 为Al2O3,G为FeCl2,H为Fe(OH)2,I为Fe(OH)3,J为Fe2O3。

[答案](1)Al2O3FeCl2
(2)用磁铁靠近粉末状混合物,将铁粉吸附在磁铁表面
(3)C
(4)2Al+2NaOH+2H2O===2NaAlO2+3H2↑
4Fe(OH)2+O2+2H2O===4Fe(OH)3
19.(9分)将一定量的铝粉、氧化铝、氧化镁的混合物加入300 mL 4 mol·L-1的稀硫酸中,生成标准状况下6.72 L气体。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KOH溶液时,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滴加KOH溶液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OA段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C段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KOH)=_______mol·L-1,混合物中氧化铝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mol。

(3)A点对应的数值为________。

(4)在中学阶段,实验室里检验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阳离子时,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C点对应的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将一定量的铝粉、Al 2O 3、MgO 的混合物加入300 mL 4 mol ·L -1的稀硫酸中,生成标准状况下6.72 L 气体,即H 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根据2Al ~3H 2,混合物中Al 粉
的物质的量为0.3 mol ×23
=0.2 mol 。

(1)OA 段酸过量,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 ++OH -===H 2O ;继续滴加KOH 溶液将溶液里的Al 3+和Mg 2+转化为Al(OH)3和Mg(OH)2沉淀,BC 段Al(OH)3溶
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 -2+2H 2
O 。

(2)B 点为完全沉淀点,此时溶液中溶质为K 2SO 4,根据原子守恒可知n (K +)=2n (SO 2-4)
=2×0.3 L ×4 mol ·L -1=2.4 mol ,此时消耗KOH 溶液体积为0.6 L ,则c (KOH)=4 mol ·L -1;
BC 段共消耗KOH 溶液体积为0.1 L ,根据Al(OH)3+OH -===AlO -2+2H 2O 可知,Al(OH)3
的物质的量为4 mol ·L -1×0.1 L =0.4 mol ;根据原子守恒,2n (Al 2O 3)+0.2 mol =0.4 mol ,n (Al 2O 3)=0.1 mol 。

(3)C 点对应的沉淀Mg(OH)2物质的量为0.2 mol ,则生成Mg(OH)2和Al(OH)3消耗KOH 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2+0.4 mol ×3=1.6 mol ,消耗KOH 溶液的体积为1.6 mol 4 mol ·L -1=
0.4 L =400 mL ,则A 点对应的数值为600 mL -400 mL =200 mL 。

(4)K +的检验可利用焰色反应,具体操作是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5)C 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AlO -2,通入足量的CO 2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
AlO -2+2H 2O===Al(OH)3↓+HCO -3。

[答案] (1)H ++OH -===H 2O Al(OH)3+OH -===AlO -2+2H 2
O (2)4 0.1 (3)200 (4)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呈紫色 (5)CO 2+AlO -2+2H 2O===Al(OH)3
↓+HCO -3 20.(12分)MgO 、Al 2O 3都是常用的耐火材料,某研究小组取100 kg 含60%Al 的报废汽车的镁铝合金材料来制备MgO 、Al 2O 3,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合金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利用生铁制造运—20飞机发动机
B.用镁铝合金制造运—20飞机座椅
C.用不锈钢制造运—20飞机电器线路的导线
D.用普通钢制造运—20飞机灭火器的外壳
(2)物质甲是________,产品A是________。

(3)实验室中进行①、②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足量物质乙与溶液A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提出可由溶液B的溶质经过转化得到物质甲,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选项A,生铁含碳量高,质地脆且不能承受很高的温度,不能用于制造运—20飞机发动机。

选项B,镁铝合金具有质坚量轻、密度小、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易于加工等性能,能用于制造运—20飞机座椅。

选项C,不锈钢能导电,但其导电性能不及铜等金属,用于制造运—20飞机电器线路的导线不适宜。

选项D,普通钢制造的容器具有较好的承受压力、抗冲击能力等特性,适合用于制造运—20飞机灭火器的外壳。

(2)Al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与NaOH溶液反应,将镁铝合金投入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Mg和NaAlO2溶液。

沉淀A为Mg,Mg与酸反应得Mg2+,Mg2+与碱溶液反应生成Mg(OH)2,加热Mg(OH)2得产品A(MgO)。

沉淀B为Al(OH)3,加热Al(OH)3得到产品B(Al2O3)。

(3)过滤需要玻璃棒引流,需烧杯承接滤液,需漏斗过滤。

(4)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得到Al(OH)3沉淀和NaHCO3,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
2H 2O===Al(OH)3↓+HCO -3。

(5)欲将NaHCO 3转化为NaOH ,可首先将NaHCO 3加热分解得到Na 2CO 3,Na 2CO 3再与Ca(OH)2反应得NaOH 。

[答案] (1)BD (2)NaOH MgO
(3)漏斗、烧杯、玻璃棒
(4)AlO -2+CO 2+2H 2O===Al(OH)3↓+HCO -3
(5)2NaHCO 3=====△Na 2CO 3+CO 2↑+H 2O 、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1.(10分)硫酸亚铁晶体(FeSO 4·7H 2O)在医药上作补血剂。

某课外小组测定该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并检验该补血剂是否变质。

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操作①的滤液中滴加KS 溶液后变为红色,则该滤液中含有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操作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④中一系列处理的操作步骤:过滤、________、灼烧、__________________、称量。

(5)假设实验中的损耗忽略不计,则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2)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能将Fe 2+全部氧化为Fe 3+,则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

(3)步骤③是将Fe 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OH -===Fe(OH)3↓或Fe 3++3NH 3·H 2O===Fe(OH)3↓+3NH +4。

(4)步骤④中一系列处理是由氢氧化铁悬浊液最终转化为氧化铁,需要过滤、洗涤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即过滤、洗涤、灼烧、冷却至室温、称量。

(5)a g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所以每片补血剂
含铁元素的质量为a g ×
11216010
=0.07a g 。

[答案] (1)Fe 3+ (2)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3)Fe 3++3OH -===Fe(OH)3↓[或Fe 3++3NH 3·H 2O===Fe(OH)3↓+3NH +4] (4)洗涤 冷却至室温
(5)0.07 a (或7a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