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高三语文寒假作业(学练测)专题10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与感情(练)(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 10 古典诗歌鉴赏之形象与感情——练一

1.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得雨四首(其三)
[清]宋湘①
笠影千塍外②,莺声一路中。

草从今天碧,花又昨年红。

细细失犁把,浮浮有水虫。

忧虑复辛苦,无穷慰邻翁。

【注】:①宋湘:广东嘉应州人(今梅州)人,清朝中叶有名的诗人、书法家,政声廉明的好官。

这首诗作于其惠州丰湖书院院长时,当时惠州遭到了长时的春旱。

②塍(chéng),田间的土埂子,小堤。

( 1)这首诗前三联描绘的“得雨”后的情景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剖析。

( 4 分)
( 2)“得雨”以后邻家老翁的感情如何?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3 分)
2.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题目
山居十首
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

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

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

残年饱暖尔,外此亦何必。

( 1)本诗颔联描绘精妙,请简要剖析。

( 5 分)
( 2)请联合全诗,简要归纳诗人形象。

( 6 分)
3.阅读下边这首诗,达成后边题。

岸帻
(宋)陈与义
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乱云交翠壁,小雨湿青林。

时改客心动,鸟鸣春意深。

穷乡百不理,时得一闻吟。

【注】①帻是覆盖在额头的头巾。

岸帻,推开端巾,露出前额。

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此诗写于他被放逐闲居期间。

( 1)诗歌前两联描述了一幅如何的情景?请简要剖析。

( 5 分)
(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剖析。

( 6 分)
4.阅读下边这首宋词,达成后边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
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久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
饶城南,景色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高耸,骄横的样子。

③生:语助词、无义。

( 1)本词刻画了如何的词人形象?请归纳回答并联合诗句加以剖析。

( 5 分)
很显然,词人将青山明月人品化,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明月与我之间的和睦,
性格的相像;而从境界角度,明月高挂的清辉,溪水的清亮衬着出凄清的气氛,与词人被罢官
后的孤寂、忧愤相一致。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论D。

5.阅读下边这首宋诗,达成后边的问题。

(8 分)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

素月分辉,明河③共影,表里俱澄澈。

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④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旷。

尽挹西江,细斟
北斗,万象为来宾。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张孝祥是南宋有名的爱国词人。

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 年),当时,他被谗落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

②青草:湖名,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

③明河:银
河。

④岭表:指从五岭至海南之间的广东、广西地区,即岭南地区。

( 1)上阕“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描述了如何的情景?有何作用?( 4 分)
【分析】
6.阅读下边的宋词,达成题目。

(8 分)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地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 1)“林空鹿饮溪”一句描述的光景,是作者远观所见仍是近观所见?请说明原因。

( 4 分)(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时如何的思想感情?请联合随意一联诗句剖析。

( 4 分)
涉“景”与“情”两个方面。

如首联写的是作者眼中的鲁山:千万座山岳时高时低,恰好和诗
人爱好考点:评论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看法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论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