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血液科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血液科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血液科患者常因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的需要而进行院内转运,但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易发生意外不良事件。
因此,如何确保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降低转运风险,本科自2012年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19例病人,其中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65.3岁,护士用平车护送,包括常规的血压计手工监测、氧气袋吸氧、静脉滴注等护理干预措施。
2提高护理干预能力
2.1业务学习与培训学习《护士条例》等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護士充分认识到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强化转运风险防范意识,加强责任心;定期对急救护士护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定期对转运抢救应急预案进行操作演练,学习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
2.2日常准备与维护每班常规清点抢救车,急救药箱内药品、物品,每班进行吸痰器、心电监护等设备的养护、试用及充氧、充电。
每日督促、检查转运工具,如平车、抢救床等是否完好。
3转运前护理干预
评估风险对于急危重症患者是否转运、何时转运必须经主管医生认真评估与权衡,护士对病情进行总体分析和判断。
对途中患者可能发生的意外不良事件、病情变化、患者承受能力及转运急救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等进行充分评估;转运前还需对患者进行各系统评估,抓住主要病情,采取相应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4转运前预处理:(1)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清除气道,困难的患者预先进行气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低的患者转运前给予0.5h高浓度面罩吸氧。
(2)循环功能不稳定者需积极复苏治疗,待血压稳定后方可转运。
(3)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各连接处是否紧密并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扭曲、受压清空尿袋;气管插管患者应检查插管的深度,必要时进行标记并加强固定,防止转运途中不慎致导管脱落。
(4)有浅静脉或深静脉留置者应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并根据情况备足液体。
5转运中护理干预
5.1一般准备1~2名护送人员,其中1名为护士,对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必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负责转运转运人员应熟悉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措施,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术及各种意外应急预案。
5.2根据病情携带急救药箱、急救设备便携式氧气瓶等,以及液体、静脉用药,并保证功能完好,药液性质完好。
5.3保证转运工具安全并能熟练使用,病情危重者最好整床转运。
转运前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以便与转运过程中病情变化相对照。
5.4做好对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将转运的风险评估结果告知患者及家属,使患者及家属理解并签字同意,使其有思想准备,减少纠纷的发生。
沟通与协调开通急救绿色生命通道,检查优先,转运前10min通知接收科室做好准备,包括病情、所需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吸痰器等,尽量缩短等待、交接时间。
5.5安全舒适体位(1)昏迷或呕吐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2)心力衰竭或支气管哮喘患者取半卧位或坐轮椅;(3)躁动患者予以保护性约束,并拉上床栏;(6)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保暖和保护患者隐私。
5.6保持呼吸道通畅(1)呕吐、呕血及咯血者,若清醒则嘱其想吐或咯血时要尽量呕出或咳出;昏迷或虚弱无力者则用戴手套的手或便携式吸引器随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2)痰多时要及时使用便携式吸引器或注射器连接吸痰管抽吸(3)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根据病情使用氧气袋、氧气瓶
5.7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转运途中护士始终位于患者头侧,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生命体征、面色、血氧饱和度等。
一旦发生异常立即进行处理,必要时暂停检查,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转运,同时做好记录。
5.8各种管道的护理保持各种管道通畅、有效,防止滑脱扭曲、受压。
6讨论
针对转运中安全隐患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转运安全性及接收科室满意率。
通过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服务意识及法律意识,使护士的责任意识及防范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加强培训,提高护士的业务技能,使其自觉遵守、执行转运制度,遇到紧急情况能从容、冷静地采取应对措施;加强日常工作的管理,做好应急准备;转运前,医护人员充分权衡并进行预处理,有助于降低途中突发性死亡事件的发生,杜绝护理安全隐患,与患者及家属的充分沟通有利于建立医患互动。
填写好转运交接班记录及科室间预警报告;坚持转运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和改进,分析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达到风险预警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