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单元检测与简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单元检测与简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普通教室层高约为10m
B.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mg
C.常熟五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
D.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40℃
2.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计算煤油的密度(4)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2;(5)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要求测量煤油的密度误差较小这些混乱的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1)B.(2)或(4)C.(4)D.5
3.小强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时,设计了如下步骤: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记为V1;②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记为m;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④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记为V2.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4.如图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
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就可以得到一根新蜡烛。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C.在塑枓管道中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
D.在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其密度不变
5.有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卷尺测量学校花坛的宽度,他们测量的结果正确的数据是()
A.25.32m B.25.326m C.25.3260m D.253.26m
6.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7.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分度值是1cm、量程为5m的皮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量程为3m的硬杆长尺
8.前几天小泽妈妈买了一个水果萝卜,结果萝卜“糠”了。
但是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只是变轻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说的是萝卜的体积没有改变
B.“变轻了”说的是萝卜的质量变小了
C.虽然“糠”了的萝卜“变轻了”,但重力没有改变
D.“糠”了的萝卜密度变小了
9.你身体上最接近1.2cm长度的是()
A.头发丝的直径B.肩膀的宽度
C.左手中指的长度D.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10.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测量方法有关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11.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铁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是实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铁球是空心的,铝球也一定是空心的
D.铝球和铁球都是实心的
12.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A.比真实值偏小B.比真实值偏大
C.和真实值一样D.无法判断
13.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不变、变大B.不变、变小C.不变、不变D.变小、不变
14.下图的各现象中,可作为“物质质量与体积有关”事实依据的有()
A.(1)与(2)B.(2)与(3)C.(2)与(4)D.(1)与(4)
15.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A.260mm B.26cm C.2.6dm D.0.26m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6.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克、20克、10克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铜块的质量为克。
如把实验移到金茂大厦顶层进行,则该铜块的质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7.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的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
6
,一个60kg的物体在
月球上的质量为kg;医院的氧气瓶内装的氧气密度为10kg/m3,为抢救酒后驾驶肇事的司机,用去了其中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kg/m3。
1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
ρ甲ρ乙(选填“>”“<”或“=”);甲物质的密度为kg/m3。
19.教室里空气的密度约为1.29;有甲、乙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0g、40g,体积分别为50cm3、12cm3.在甲、乙两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这种材料的密度
为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20.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处。
然后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m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
m
②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1
m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
2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21.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
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为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mL.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密度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V”图象,
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g/cm 3
;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是 。
(4)小明分析图象后感到困惑:由m =ρV 可知该液体的“m ﹣V ”图象应该是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请你帮助小明解释其中的原因 。
22.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0m 为37.4g ;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1m ,如图所示1m = g ;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
V 奶= 3cm ;则酸奶的密度ρ= g/3cm 。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
其原因是 。
四.计算与解答(共3小题,23题15分,24、25题每空2分共18分)
23.小明在玩耍时把一小铁球抛入水中,他发现铁球浮在水面上。
小明想:铁球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他作出的猜想是:铁球可能是空心的。
他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通过实验他收集到如下数据:
(1)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空心的;(ρ铁=7.9×103kg/m3)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装入一半水,小铁球总重是多少?
24.情景一:夏天,小明为了解热,自已制作了冰棒,当他制好的冰棒连同冰棒模型从冰箱中取出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原来与冰棒模型口齐平的水结冰后,竟然向外“鼓”了出来,如图1。
情景二:小红擅长用蜡塑像,可每次将熔化的蜡水倒进模型中冷却后,原来与模型口齐平的蜡水中间却凹下去一个坑,如图2所示。
问题:物质的温度降低后,体积增大还是缩小?
猜想:下面是三位同学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及猜想。
甲:水结冰时膨胀了,表明物质温度降低时体积要增大。
乙:蜡水凝固时向内凹进去,表明物质温度降低时体积要缩小。
丙:有的物质降温体积缩小,有的物质降温时体积要增大。
由小明和小红的经历,结合你自己的思考和经历,你更支持谁的看法?理由是。
实验:将水、食用油、熔化的蜡烛、洗发精分别装满四个相同的小玻璃杯,放进冰箱的冷冻室内,待它们全部凝固后取出,观察体积的变化,结果发现:只有水结冰后表面向外鼓出来,其余液体降温后表面向内部凹陷进去。
交流:(1)除了以外,一般的液体凝固后体积都要;
(2)一般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时,分子间的距离要变。
25.张华和同学到钢铁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张华拾到一个小金属零件,他很想知道这个零件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就把它带回学校利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这个零件的密度。
具体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
(2)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零件的质量为g,用量筒测得零件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零件的体积为cm3,由此可算得小金属零件的密度为g/cm3。
2019—2020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单元检测参考简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普通教室层高约为10m
B.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mg
C.常熟五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
D.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约为40℃
【解】:A、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
故A不符合实际;
B、一块橡皮的质量在6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6g=6000mg左右。
故B不
符合实际;
C、常熟五月份最低气温在15℃以上,平均气温远高于5℃.故C不符合实际;
D、洗热水澡时感觉舒适的水温比人体温度略高约为40℃左右。
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煤油的密度的一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2)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3)计算煤油的密度(4)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2;(5)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要求测量煤油的密度误差较小这些混乱的步骤中可省去的是()
A.(1)B.(2)或(4)C.(4)D.5
【解】:测量煤油密度的步骤是:a.在矿泉水瓶里装满煤油,用天平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b.倒一部分煤油于量筒中读出煤油的体积V;c.用天平测出矿泉水瓶和剩余煤油的总质量为m2;d.计算煤油的密度。
所以测量过程中可以省去的是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0。
故选:A。
3.小强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石块的密度时,设计了如下步骤:①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记为V1;②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记为m;③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④把石块浸没在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记为V2.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②③①④D.③②①④
【解】:(1)根据测量固体密度实验应先测物体的质量,(如先测体积,再测质量时,金属块上有水,会使质量变大,从而使得测量值变大)。
用天平测量质量,首先要调节好天平,左盘放物,右盘放砝码,调节平衡,记录砝码和游码值。
(2)再测量物体的体积,测量体积用排水法,所以先要测量为放入金属块时量筒的页面刻度值,再记录放入金属块后量筒液面的刻度值。
(3)最后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故选:D。
4.如图是一款新型的蜡烛烛台。
它有个塑料管道,可以在蜡烛燃烧的同时回收蜡油,管道中还放置一根烛芯,在几根蜡烛燃烧之后,就可以得到一根新蜡烛。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B.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温度不变
C.在塑枓管道中形成新蜡烛的过程需要放热
D.在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中其密度不变
【解】:A、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错误;
B、蜡烛变成蜡油的过程是熔化,蜡烛是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故B错误;
C、在塑枓管道中形成新蜡烛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故C正确;
D、蜡烛变成蜡油,蜡烛的状态变了,由于热胀冷缩,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5.有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卷尺测量学校花坛的宽度,他们测量的结果正确的数据是()A.25.32m B.25.326m C.25.3260m D.253.26m
【解】:本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厘米,读数时应读到毫米位,即:2532.6cm=25.326m;
故选:B。
6.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解】:A、冰箱门吸是磁铁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使冰箱门保持良好密封。
此选项正确;
B、撑杆跳运动员借助撑杆的弹性跃过横杆。
此选项正确;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强,电能损失较少。
此选项错误;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强,热量能够及时传递给饭菜。
此选项正确。
故选:C。
7.在学校运动会中测量跳高成绩时,应选取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分度值是1cm、量程为5m的皮卷尺
B.分度值是1mm的1.5m钢卷尺
C.分度值是1mm的米尺
D.自制一根分度值是1cm、量程为3m的硬杆长尺
【解】:裁判员要测量运动员的跳高成绩,成绩一般在1~3米左右,故最小刻度值达到1cm就比较适当,量程大于1m小于3m的自制硬杆长尺就可以。
选项AB中的皮卷尺由于有弯曲性,不易竖直,故不符合要求;选项C中的刻度尺量程不符合要求。
故选:D。
8.前几天小泽妈妈买了一个水果萝卜,结果萝卜“糠”了。
但是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只是变轻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说的是萝卜的体积没有改变
B.“变轻了”说的是萝卜的质量变小了
C.虽然“糠”了的萝卜“变轻了”,但重力没有改变
D.“糠”了的萝卜密度变小了
【解】:(1)“看上去和新买时没什么两样”说的是萝卜的体积没有改变,“变轻了”说的是萝卜的
质量变小了,根据
m
V
ρ=可知,“糠”了的萝卜密度变小了。
故ABD正确。
(2)“变轻了”说的是萝卜的质量变小,根据G=mg可知,重力变小。
故C错误。
故选:C。
9.你身体上最接近1.2cm长度的是()
A.头发丝的直径B.肩膀的宽度
C.左手中指的长度D.大拇指指甲的宽度
【解】:1.2cm=0.012m;
A、人的头发丝直径非常小,比1mm小得多。
不符合题意;
B、中学生肩膀的宽度在40cm左右。
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中指的长度在8cm左右。
不符合题意;
D、中学生大拇指指甲的宽度在1.2cm=12mm左右。
符合题意。
故选:D。
10.以下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测量方法有关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解】: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A错误;
B、测量误差与测量者、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等都有关,故B正确;
C、在认真的测量下,由于估读等原因也有误差,故C错误;
D、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消除误差,故D错误。
故选:B。
11.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铁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ρ铝=2.7×103kg/m3,ρ铁=7.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A.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是实心的,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铁球是空心的,铝球也一定是空心的
D.铝球和铁球都是实心的
【解】:若二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根据密度公式变形可知:
铝球体积V铝=,铁球体积V铁=,
已知ρ铝<ρ铁,
所以V铝>V铁,
又因为二球的体积相等,所以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铝球可能是实心,也可能是空心。
故选:A。
12.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A.比真实值偏小B.比真实值偏大
C.和真实值一样D.无法判断
【解】:皮尺用力拉伸后,长度就会增加,而刻度线是不变的。
举个例子来说明,原来1m的尺子被拉成了1.1m,测量1.1m的物体就会读成1m,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故选:A。
13.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和密度将()
A.不变、变大B.不变、变小C.不变、不变D.变小、不变
【解】: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任何物体都具有质量,且质量不随位置、状态、形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铜球的质量不变;
由于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因此一个铜球在酒精灯上烧了一会,体积会变大,质量不变,故铜球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变小,即铜球的密度变小。
故选:B。
14.下图的各现象中,可作为“物质质量与体积有关”事实依据的有()
A.(1)与(2)B.(2)与(3)C.(2)与(4)D.(1)与(4)
【解】:要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需使物质的密度相同即同种物质。
(2)和(3)属不同物质,所以不符合题意;(1)中都是铁这种物质,由于体积不同,而质量不同,(4)属同种物质,因体积相同,所以质量相同,所以(1)和(4)都反应了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15.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
A.260mm B.26cm C.2.6dm D.0.26m
【解】:刻度尺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A中260mm=26.0cm,分度值为1cm,
B中26cm=2.6dm,分度值为1dm,
C中2.6dm,与B相同,分度值为1dm,
D中0.26m=2.6dm,分度值为1dm,
比较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dm,而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故A数据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6.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有50克、20克、10克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铜块的质量为87克。
如把实验移到金茂大厦顶层进行,则该铜块的质量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由图知,此标尺的分度值是0.5g ,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是7g ,砝码总质量为50g+20g+10g =80g ,所以物体的质量为80g+7g =87g 。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所以把实验移到金茂大厦顶层进行,该铜块的质量将不变。
故答案为:87;不变。
17.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的引力大约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1
6
,一个60kg 的物体在月球上的质量为
60 kg ;医院的氧气瓶内装的氧气密度为10kg/m 3
,为抢救酒后驾驶肇事的司机,用去了其中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5 kg/m 3。
【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他在月球上的质量仍然为90kg 。
设氧气瓶的容积为V ,则根据ρ=
m
V
可得,原来氧气瓶里氧气的质量: 0m =0V ρ,
用去了其中的一半,剩余氧气的质量: m =
012m =01
2
V ρ, 因为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 所以剩余氧气的密度:
ρ=m V =01
2V V
ρ=01
2ρ=12×10kg/m 3=5kg/m 3。
故答案为:60;5。
18.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ρ甲 > ρ乙(选填“>”“<”或“=”);甲物质的密度为 2.7×103 kg/m3。
【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
根据ρ=
m
V
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即ρ甲>ρ乙; (2)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m =2.7kg 时对应的体积V =1dm 3
=1×10﹣3
m 3
, 甲物质的密度: ρ=
m V
==2.7×103kg/m 3。
故答案为:>;2.7×103。
19.教室里空气的密度约为1.29 kg/m 3
;有甲、乙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400g 、40g ,体积分别为50cm 3
、12cm 3
.在甲、乙两个金属球中,若只有一个是空心的,那么 b 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 7cm 3
,这种材料的密度为 8×103
kg/m 3。
【解】:(1)因为空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的多,教室里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 3
; (2)a 、b 两金属球的密度分别为: ρa =
a
a m V ==8g/cm 3
,
ρb =
b
b
m V =≈3.35g/cm 3
,
因为是同种材料制成的a 、b 两金属球,实心金属球的密度大于空心金属球的密度, 所以,a 球是实心的,b 球是空心的,且金属的密度ρ=ρa =8g/cm 3
=8×103
kg/m 3
, b 球中金属的体积: V 金属=
=
=5cm 3
,
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V =V A ﹣V 金属=12cm 3
﹣5cm 3
=7cm 3。
故答案为:kg/m 3
;b ;7cm 3
;8×103。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20.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标尺的零刻度线 处。
然后调节 平衡螺母 直至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45
g ,酱油的密度为 1.125×103 kg/m 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 偏大 (偏大/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
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0m
②将一个烧杯 装满水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m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2m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20
10m m m m ρ--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解】:(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
(2)在天平的标尺上,1g 之间有5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2g ,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2g ;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 1=50g+10g+2g =62g ; 空烧杯的质量:m 2=17g ,
烧杯中酱油的质量:m =m 1﹣m 2=62g ﹣17g =45g , 量筒的分度值为2cm 3
,量筒中酱油的体积为V =40cm 3
; 酱油的密度:ρ=
m
V
==1.125g/cm 3=1.125×103kg/m 3
;
(3)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 ρ=
m
V
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无法直接测量酱油的体积,可借助水的密度已知,间接测量: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将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则水的质量:m 水=m1﹣m0,
由ρ=m
V 得,水的体积:V 水=m ρ水水
=10m m ρ-水,
③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酱油的质量:m 酱油=m2﹣m0,
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即:V 酱油=V 水=
10
m m ρ-水
,
④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
m V 酱油酱油
=
2010
m m m m ρ--水
=
20
10
m m m m ρ--水。
故答案为:(1)标尺的零刻度线;平衡螺母;(2)45;1.125×103;(3)偏大;(4)②装满水;
20
10m m m m ρ--水。
21.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物理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明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
某次的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称得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 为 49 g 。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
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 为 30 mL .尽管体积测量方法正确,但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的密度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3)他们对测量方法进行修正后,测出了几组实验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 ﹣V ”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液体的密度为 0.8 g/cm 3
;通过查表对照知该液体是 煤油或酒精 。
(4)小明分析图象后感到困惑:由m =ρV 可知该液体的“m ﹣V ”图象应该是经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请你帮助小明解释其中的原因 该图象不是液体的“m ﹣V ”图象,而是烧杯和液体的“m ﹣V ”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