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思政实践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陈亚超(1989—),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文学硕士,新疆师范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助教,
研究方向为预科教育。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No.35,2020Sum No.515
2020年第35期总第515期
摘要语文作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既承担着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重任,也担负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责任。

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引领下,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课程思政资源,转变教学方式,以达到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预科;语文;
课程思政;实践;思考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th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Preparatory Chinese Course for Minority Students in Xinjiang //CHEN Yachao Abstract As a basic subject of preparatory education for minority students,Chinese not only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task of im-proving students'ability to use the national common language,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ept,this writer adjusts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fully excavate th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 in the textbooks,and change the teaching method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goal of cultivating talents by culture and virtue.
Key words preparatory education for minority students in Xin-jiang;Chinese;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actice;thinking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只是传授知识,
而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美好的道德情操,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1-3]。

1语文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根本任务的背景下,近年来,学界对语文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对语文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
具体是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有效途径、教学实践等的研究,如高彦在《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中提到,基于任务教学法的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是探索化解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培育之间的可操作性策略;王国庆在《“课程思政”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大学语文教育》
中指出,大学语文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天然土壤,在教学目标设计中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4]。

1.2对语文课程思政的功能研究
具体是对语文的思政功能、
德育功能、育人功能、立德树人价值实现等的研究,如邓朝晖在《〈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研究》中提到,文学教学一直与人的道德品质、情感熏陶、认知能力密切相关,大学语文更应发挥这种先天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夏习英在《试论“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中指出,大学语文课程在爱国主义精神、家国情怀、人文底蕴、价值观引领、培养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优势功能。

2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
少数民族预科是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前的预补阶段,预科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文化基础知识水平的同时,使他们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见识,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为少数民族预科生顺利进入本科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语文作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作为一个特殊的教育阶段,预科语文教学既不能沿袭中学语文的教学体系和模式,也不能全盘借鉴大学语文的教学思想与方法。

3预科语文课程思政的意义
语文课程是预科教育过程中开展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最佳阵地。

明确预科语文课程思政的研究意义,有利于挖掘预科语文课程思政的教育资源,更新预科语文课程思政的研究理念,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思政功能,这对于探索课程思政视阈下预科语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增强教学效果新疆少数民族预科语文课程思政实践与思考
陈亚超
(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ki.kjwhb.2020.12.025
56
单元主题
模块
教学内容
课程思政融入点
拓展阅读第一单元
杰出人物
阅读
《邓稼先》
爱国主义精神奉献精神
《邓稼先传》《钱学森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死水》《红烛》《孙权劝学》
学习的重要性
《师旷论学》《伤仲永》
写作写出人物精神
写一篇议论文《时代英雄》,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精神,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力量
第二单元
家国情怀
阅读《黄河颂》
中华民族顽强奋斗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中华儿女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黄河大合唱》《黄河之水天上来》
《老山界》
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意志坚强,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七律·长征》《六月雪》
《木兰诗》
勤劳、勇敢、善良、机智、刚毅、淳朴爱国爱家、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
《孔雀东南飞》《刘胡兰》
写作
学习抒情
写一篇议论文《我和我的家乡》,感受近年来家乡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综合性学习
天下国家 1.爱国人物故事会
2.爱国诗词朗诵会
3.爱国名言展示会
第三单元“小人物”
故事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朴实善良、仁厚慈爱,鲁迅先生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感情
《社戏》《少年闰土》《老王》
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性,
对人性之美的讴歌《我们仨》《干校六记》《卖油翁》
熟能生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即使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庖丁解牛》《常羊学射》
写作抓住细节
写一篇记叙文《照片里的故事》,回忆幸福生活的瞬间,再现当时的情景,写出当时的感觉
课外古诗诵读《竹里馆》
《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
《晚春》
悠然闲适的心境和自得其乐的情趣,
诗情画意;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深情;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珍惜时间、珍惜春天
《鸟鸣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行军诗二首》《师说》
第四单元
中华美德
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待人厚,律己严,品德高尚
《金岳霖先生二三事》《怀念叶圣陶先生》
《驿路梨花》雷锋精神在祖国边疆军民中生根开花,乐于助人、热情好客的纯朴民风
《雷锋日记》《我学会开拖拉机了》
短文两篇《陋室铭》
《爱莲说》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世态的厌恶
《黄冈竹楼记》《卜算子
·咏梅》写作
怎样选材
写一篇记叙文《我的一天》,写出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写出生活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综合性学习
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1.制订“孝亲敬老月”活动方案
2.组织“孝亲敬老”活动
3.设计一组孝心漫画
教改教法
表1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单元的课程思政融入点
57
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5]。

在课程思政理念引领下,充分挖掘预科语文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预科语文教学过程中,将语言学习、文学欣赏、文化传承统一起来,使学生的思想逐渐成熟,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挥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功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4预科语文课程思政的实施
4.1构建单元教学设计,突出思政教育
我院预科生多为新疆民考民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较弱,语文知识欠缺,几乎没有接触过古文、古诗词,尤其是口语表达、书面表达能力较弱。

根据学生学情及认知水平和能力培养的规律,预科阶段现选用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教材。

教学内容主要由“阅读(精读)”“写作”“综合性学习”“课外古诗诵读”“名著导读”等五部分组成,通过这五部分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与人文素养。

4.2钻研教学内容,保证思政资源育人
部编版语文教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符合语文教育规律,具有科学性、时代性、经典性,这就为思政元素进课堂打下基础。

教师应将课程思政理念贯穿预科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学生日常管理的全过程,坚持专业基础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构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融为一体,推动课程思政进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6]。

4.3探究学生需求,内化思政训练
要想提高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就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诗朗诵、辩论、演讲等形式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钢笔字比赛、数字故事大赛、诗友会等活动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书面表达所选的训练内容都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如“厉害了,我的国”演讲比赛、“抗疫英雄”故事会、“时代楷模引我前行”微课比赛等,使课程思政理念在学生的语文能力训练中得到内化,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4.4提炼课程思政融入点,拓展学生知识面
在少数民族预科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时多,内容活,受众广,是落实课程思政的天然土壤。

教师应在掌握学生基础和兴趣的基础上,制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深挖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找到思政元素融入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以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4单元为例,提炼教学内容中的课程思政融入点(见表1)。

5预科语文课程思政的现存问题
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为论文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但是少数民族预科生与本、专科生不同,预科语文课程也与大学语文课程不同,因此对预科语文课程思政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是新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正处在语言教学向语文教学的转变期。

如何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发挥语文课程的思政功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讲授知识点为主,如何潜移默化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如何适时、适度地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三是由于地域不同,民考民预科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时间有很大差异,大部分学生的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是母语教学,如何充分利用预科语文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预科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最大化,是我们迫切需要进行的一项教学改革[7]。

通过对预科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努力构建预科语文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教学模式。

目的在于使预科语文课程达到育人的目标,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如何将课程思政与预科语文课程内容深度结合,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关键点。

同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对预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教师只有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不断参加课程思政教研探讨活动,参加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与教改实践,才能真正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到实处,为少数民族预科生进入本科阶段学习奠定思想过硬、理论知识扎实的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
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n1/2016/1209/c64094-28936173.html.
[2]邓朝晖.《大学语文》的育人功能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6(5):98-102.
[3]王国庆.“课程思政”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大学
语文教育[J].文教资料,2018(17):28-29,40.
[4]施静.基于课程思政新理念的大学语文教学分析与研究[J].佳
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5):116-117.
[5]彭宣红,王楚怡,童丽玲,等.课程思政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改
革的研究与实践[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3(6): 52-55.
[6]高彦.高职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2020,19(1):104-108.
[7]夏习英.试论“大学语文”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
名作欣赏,2018(33):171-172.
编辑
李金枝
教改教法
5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