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朕1,肖支才1,张文广1,刘生华2
(1.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山东烟台264001;2.海军91115部队,
浙江定海316000)[摘
要]岗位任职能力始终是任职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核心。

针对新装备、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形势下军队人才培养岗位任职能力新要求,从课程内容、实践训练、教学模式、考核机制四个方面,提出构建“教学内容与装备应用同步”“实践体系与任职能力同步”“教学模式与技术手段同步”“考核机制与实战要求同步”的“四同步”式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并以任职教育导弹维修专业“某型导弹测试设备原理与操作”课程展开实践研究。

[关键词]军校任职教育;“四同步”
式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基金项目]2018年度海军航空大学教育科研课题“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研究”[作者简介]王
朕(1979—),男,山东聊城人,硕士,海军航空大学岸防兵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装备测试和维修保障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15-0113-04
[收稿日期]2020-11-26
军校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军校任职教育是面向部队岗位任职需求而进行的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具有鲜明的岗位指向性。

任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从技术、理论、能力和素质四个方面进行培养,达到适应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1]。

随着新型技术的发展、
作战模式的改变、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化,以及新型装备的大量投入,对院校任职教育的内容更新、课程设置、训练装备研制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2]。

根据任职教育特点,总结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调查研究、探索实践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
对更好地开展任职教育、培养胜任岗位职责的部队官兵、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军校任职教育是为满足某个特定岗位的能力或需求而开展的学历后教育,与学历教育的区别是其强烈的目标指向性和技术时效性。

除了国防大学等少数指挥类高等院校,我军任职教育大都由学历教育院校承担,任职教育专业课程不可避免地带有学历教育课程的特点,大大减弱了任职教育应有的效果[3]。

因此,总结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实践课程建设模式,对实现任职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存在诸多问题:
(1)课程内容设置与任职教育要求结合不紧密。

目前,任职教育课程建设大都由从事学历教育的教员承担,因此在课程建设上带有学历教育课程建设的特点,导致任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而实践性弱、
基础知识多而专业知识少,课程内容设置与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结合不够紧密。

(2)课程实践训练与任职能力要求尚有差距。

目前,我军院校教学装备普遍落后于现役部队装备,院校教学装备多为模拟装备或装备样机,其软件架构和硬件组成与定型装备或多或少不同,导致课程中对教学装备的实操训练和对部队装备的实操训练在方法、规范上存在差距,导致与岗位任职能力要求存在差距。

(3)课程教学模式不能紧跟信息化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虚拟现实、MOOC等诸多虚拟化、网络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出现,加之新时代官兵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基于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任职教育课程。

(4)课程考核机制距实战要求尚有差距。

目前,任职教育课程普遍采用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考核模式,限于教学设备、教学场所、考核人员能力水平差异,很难真实反映学员对装备的实战训练水平是否达到岗位任职要求。

二、“四同步”式专业课程建设
通常任何一门课程建设都要涉及教学内容、
教育教学论坛
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 2021年4月第15期Apr.2021No.15
实践训练、教学模式及考核方法等方面,结合任职教育的特点,着重从教学内容与装备应用、实践体系与任职能力、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考核机制与实战要求四个方面,开展任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建设模式。

(一)教学内容与装备应用同步
军校任职教育的含义、目的和特点,决定了它与部队装备、岗位任职、装备技术应用具有天然的、紧密的联系性。

因此,任职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与装备应用保持同步[4]。

1.教学内容应与装备应用的技术和理论同步。

新理论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新型装备的诞生,加快了装备的更新换代,因此在开展任职教育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时,应注意装备研制中应用的新理论和新技术。

尤其要注意任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不应是学过理论的温故和复习,而是要结合具体装备和具体岗位,将与岗位任职相关的、装备中应用的、国内外新型的理论和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与装备应用的同步,让学员知识结构得到拓展,胜任岗位任职需求,发挥装备的效能,提高装备的战斗力。

2.教学内容应与装备性能和设计思路同步。

任职教育注重岗位任职能力和装备的运用,为达到熟悉装备、最大效率地发挥装备战斗力,任职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应与装备的具体性能和设计思路同步。

任职教育学员一般来自一线部队,对现役装备比较熟悉,了解其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但是对装备性能指标确定的原因、极限参数设定等并不熟悉,无疑会影响官兵对装备的熟悉运用,并影响装备战斗力的发挥。

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教学内容应与装备性能和设计思路同步,使学员扬长避短,高效率地发挥装备效能,提高装备战斗力,达到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

(二)实践体系与任职能力同步
实践是能力训练的重要方法之一,任职教育课程中的实践训练体系要符合岗位任职能力的要求。

因此,任职教育专业课程的实践训练体系在教学训练装备建设和课程实践训练方法上要与岗位任职能力建设同步[5]。

1.教学训练装备要与部队现役装备同步。

在任职教育课程建设中,教学训练装备是培养学员岗位任职能力的要素之一。

目前,我国军校的教学训练装备无论是配备时间还是性能指标,普遍滞后于部队现役装备,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教学训练装备为装备样机,装备定型后调拨至院校作为教学训练装备,导致教学训练装备在具体组成结构和技战术指标上与现役装备不能同步。

(2)装备出现改进型号后,教学训练装备不能同步改进,通常有四种方法解决此类问题:一是从适应教学的角度综合考虑现役装备技术特点、未来发展等因素,建设与现役装备同步的教学训练装备;二是对现有教学训练装备同步升级到与部队装备一致;三是直接从部队装备中调拨;四是学员到相关部队使用部队装备。

前两种方法适合于通用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装备。

第一种方法花费的时间较长、费用较高,但适用于院校教学,教学效果较好;第二种方法花费时间较少、费用较少、教学效果较好,但需要经常改动教学方案,不利于教学;第三种方法最为简单,但考虑到部队战斗力的建设与发挥,最不现实;第四种方法教学效果较好,但实施较为烦琐,影响部队装备使用。

2.课程实践方法要与部队施训方法同步。

通常任职教育课程针对部队具体装备和岗位,因此其实践方法要与部队施训方法同步,使学员通过任职教育达到任职要求,结业就能操作,毕业就能上岗。

对新型号装备,要求任课教员要全程跟踪装备的定型生产、交装培训,参与制定操作口令,训练大纲;对旧型号装备,要求任职教员在学习装备原理、技战术指标等内容的基础上,熟悉装备的操作口令和训练大纲。

任课教员具备上述能力后,要定期跟踪部队训练指导方针、能力要求的变化,结合教学要求和教学训练装备实际制定与部队施训同步的实践方法。

(三)教学模式与技术手段同步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

显然,教学模式涵盖了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为使我军能适应新形势下的作战任务,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民军队,2016年启动军事改革。

其中,任职教育、终身学习在军人职业化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随之而来的任职教育教学思想也发生了改变。

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开展教学活动可采用的技术手段也越来越多样,这都要求任职教育课程
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4月
的教学模式要与新的教学技术手段保持同步。

1.教学思想要与教学技术手段发展同步。

教学思想是人类特有的教育活动现象的一种理解和认识,包括教育理论、教学经验等内容。

随着军改的推进,未来我军必然会建成一支职业化、复合型军队,这就要求官兵必须具备遂行不同岗位任职的能力。

目前,独生子女在官兵中的比例越来越多,其文化水平、认知能力、思维活跃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任职教育课程的教学思想要与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同步,寻找适合于新时代官兵特点的教学技术手段。

2.教学方法要与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同步。

任职教育课程针对部队具体岗位、具体装备的传承性较弱(装备退役了,岗位就没有了,课程就不需要了)、理论性较弱,传统的讲授式、演示式等教学方法在任职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越来越不适应。

随着物联网及5G产业的高速发展,微课程、MOOC、智慧树等各种类型的课程与学习平台越来越多,使得官兵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因此,在任职教育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员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例如在装备缺乏的场所可以利用VR、仿真等技术手段开展教学。

(四)考核机制与实战要求同步
考核是检验授课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由于任职教育课程主要针对部队具体岗位和装备,而岗位的设置、装备的研制都要满足实战化要求,因此任职教育课程的考核机制要与实战要求保持同步。

综合考虑未来我军职业化道路的发展、装备定型退役、人员岗位轮换等要素,可以从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两方面建立与实战要求同步的考核机制。

1.考核制度要与实战要求同步。

目前,任职教育课程考核都在学校完成,学员培训结束、考核合格后离开学校,返回部队。

学员学习的任职教育课程知识是否符合实战要求,学校无法再进行考核。

因此,任职教育课程的考核制度,不仅是在学校,还应当延伸到部队,以岗位需求或实战要求的标准来考核。

因此,任职教育课程的考核应当建立“院校+部队”联动考核制度,由教员会同部队专家按照实战化要求共同组织考核,成绩也由院校的课程考核成绩和部队的实战考核成绩组成。

2.考核方法要与实战要求同步。

目前,任职教育学员来自不同的部队,存在岗位不同、装备不同的情况,仅采用同一标准的“理论笔试+实践操作”组织考核已不能体现实战化要求。

为了适应实战化要求,可建立由院校教员、演训专家组成的考官库,建设涵盖理论知识、操作口令、应急处置等全方位的试题库。

考核时,除了采用理论笔试、实践操作方法外,还可由考官结合学习过程采用现场问答、情景设置等多种方法完成,或由部队专家结合实战化要求采用网上笔试、视频问答等方法完成考核。

三、“四同步”式专业课程建设实践
军改后,我校承担了海军岸防和航空兵人才培养任务,因此我校针对相关的导弹保障装备及相应岗位开设了一系列任职教育课程,其中“××导弹测试设备原理与使用”是岸防导弹保障岗位的核心任职教育课程。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技术理论、能力素质均满足岗位任职能力要求的新型人才,课程组在海军航空大学的支持下开展了课程建设实践。

(一)教学内容建设
以加强基础知识、突出新型技术、融入设计理念、兼顾未来发展为基本原则开展教学内容建设。

首先,强化自动测试、测量误差处理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员真正理解如何通过测量以准确的数据来反映导弹的真实状态。

其次,由于任职教育学员对装备比较熟悉,因此更注重装备中新型技术的应用,如很多现役导弹测试设备上应用的是VXI 测试总线技术,而目前PXI总线及模块以其高性能、低价格、通用化在新型导弹测试设备上获得了广泛应用,因此在教授VXI总线基础上,更突出PXI总线。

在以往的类似课程教学中,均不涉及装备的设计理念,导致学员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对装备潜在战斗力的挖掘与发挥,因此在实践教学时,将该测试设备技战术指标提出的依据、设计理念等融入教学,使学员真正懂设备,会用设备。

新形势的出现、新技术的发展都要求装备研制不能仅关注现在,还应展望未来,因此要将未来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如无线测试)融入教学。

(二)实践体系建设
升级改造现有教学训练装备,打造融合经典王朕,等军校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第15期
理论和贴近部队实装训练的开放式综合实践体系。

学校现有教学设备为××型导弹测试设备的样机,且导弹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系列,因此首先要升级改造现有的教学训练装备以满足实践训练要求,如升级软件以满足不同发射平台等,尽可能使教学训练装备与部队装备保持一致。

由于任职教育学员学历水平、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因此课程组利用学校现有实验器材打造了融合经典理论的基础实验平台,用于完成学员测试理论、误差处理等基础知识的实验验证,同时利用升级后的教学训练装备,结合导弹转运、测试等部队施训科目构建了贴近部队实装训练的综合实验体系,使课程实践方法与部队施训保持同步。

(三)教学模式建设
以教学思想为主线、教学方法为主体,构建与技术手段同步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课程教学模式建设中,依托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以任职、思政等教学思想为主线,采用PPT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操作、微课程重点突出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课程组建设了ITEM手册、仿真模型、VR操作平台、技术资料库等多种教学资源,有效实现了教学模式与技术手段的同步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考核机制建设
以实战要求为标准,建立了以院校为主、部队为辅、多种考核方法并存的课程考核机制。

在课程考核机制建设过程中,课程组建立了以任课教员、部队高工、型号总师及修理厂专家为核心的考官
库,建设了涵盖导弹及测试设备工作原理、操作口令、实战训练科目、维护保养,以及故障维修案例等内容的全方位试题库,结合理论考试、现场问答、实操演练等多种方法完成考核。

如在某次考核中,院校教员首先组织了理论笔试,然后抽取某岸导团高工组织了转运、测试等实战考核。

通过系列建设,该课程考核机制与实战要求达到同步水平,真实反映了课程实战化考核的效果。

四、结语
任职教育专业课程是我军官兵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核心要素,未来我军职业化官兵一定会参与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任职教育培训,因此任职教育课程必然是军校的重点建设内容。

针对目前我军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岗位任职能力和实战要求为目标,从内容、实践、教学、考核四个方面提出了“四同步”式任职教育专业课程建设模式,并开展实践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于光,孙行,洪智阳,等.关于军校任职教育的几点思考[J].山西科技,2016,31(3):100-102.
[2]申秋华,王晓杰,王立强,等.军校任职教育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51(12):231-232.
[3]俞坤东,李新其.对构建军校任职教育教学体系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2016(1):78-80.
[4]王艳军,张泰峰,彭虹笛.教学内容动态更新是任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J].继续教育,2017(4):32-33.
[5]王朕,史贤俊,肖支才.军队院校“4+1”任职教育学员参与军事科研的探索与实践[J].继续教育,2015,29(2):70-72.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Model of Military Academy
Post-education
WANG Zhen1,XIAO Zhi-cai1,ZHANG Wen-guang1,LIU Sheng-hua2
(1.Coastal Defense Academy,Naval Aviation University,Yantai,Shandong264001,China;
2.91115Army of Chinese Navy,Dinghai,Zhejiang316000,China)
Abstract:Post ability is always the ultimate goal of post-education and the core of post-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In view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w equipment and new technology and the new re-
quirements of military talent training post ability under the new situa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four syn-
chronizations”profess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model of post-education from four aspects:course content,practical
training,teaching model and assessment mechanism.The“four synchronizations”refer to the synchron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equipment application,the synchronization of practice system and post ability,the synchro-
nization of teaching model and technical means,and the synchronization of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actual combat
requirements.The“four synchronizations”post-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urse construction model is put into prac-
tice in the course of Principle and Operation of Test Equipment for Certain Missile of missile maintenance major.
Key words:military academy post-education;“four synchronizations”professional course;construction model
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4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