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K12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小学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常规(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和信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课前准备
1.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平时应认真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了解新课程理念,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落实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2.学习学科新知识,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更新较快,学科教师应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及时更新陈旧知识内容,熟练掌握纲要中规定的教学内容。

3.了解学生认知水平。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发展水平、思想及情感发展水平、操作技能水平等。

4.钻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学科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及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了解教材的编写原则,了解所授知识在学科教学内容中的地位、与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包括情感态度、认知水平、操作技能等方面的正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

5.熟悉教学的硬件和软件环境。

熟悉教师演示设备、学生操作练习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熟练掌握硬件和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

6.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遵循一切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以及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⑴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和内容。

⑶设计合理的问题和任务,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⑷设计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⑸设计完整的课堂教学结构,过渡自然流畅。

教学设计内容要形成电子文档,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开展过程,学生操作练习内容,板书内容。

7.制作电子板书。

设计并制作美观、清晰、简明的电子板书(或课件)。

二、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8.创设有效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9.教学过程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分散难点,突出重点。

10.合理运用讲授法,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坚决杜绝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11.教态亲切、自然,术语规范、正确,演示正确、熟练。

12.应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问题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

1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在实践中学习。

14.教学过程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教学原则.
15.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各种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方式。

16.课堂教学结构完整,过渡自然流畅。

17.采用多种有效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三、课后教学活动
18.进行课后教学反思,写出教后感。

19.检查教学设备,及时排除和上报设备故障。

20.及时批改课后作业,并及时反馈.
21.进行课后辅导工作,对不能达到教学目标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2.开展课外活动辅导工作。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应组织课外兴趣小组,根据学科竞赛内容和项目进行课外辅导.
四、评价与考核
23.信息技术学科可以进行期末考查,有条件的可以进行期中考查。

考查成绩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

24.评价与考核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评价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采用考试、考查和评估学生作品的方法,并以评估学生作品的方法为主.
25.不论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评价都应鼓励学生创新,使检查学生学习质量的手段和方法象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一样充满活力。

26.信息技术学科可和方式可以采取上机和理论考核,原则上采取上机考核,这样起到考核学生一个学期的所学到的知识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2015-2016年第一学期)
为了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完成学校交给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一技之长,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特此制定以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所任的四年级学生学习管理文件,演示文稿的制作,了解电子邮件的收发。

大多数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掌握很好,能够灵活运用;少数学生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不准,尤其是邮件的收发,在实际操作中少数学生接收的不好.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文件的和理,掌握使用演示文稿的基础知识,了解电子邮件的使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主要内容
1.简简单单看文件.
2.有条不紊管文件。

3.演示文稿图片文字排美观。

4.电子邮件的收发。

四、教学重、难点
1.管理文件。

2.演示文稿的使用.
3.图片文字排美观.
五、提高措施
1.教者本身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己的头脑,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难度。

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按时进课堂、不脱岗、不缺课,充分利用课堂四十分钟,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

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教学活动月中要虚心听其他教师的课,做到互帮互学,取长补短.
3。

教育学生上课注意听讲,不懂就问。

因材施教,耐心细致地辅导学困生,培养优生。

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

第一课简简单单看文件
教学目标:1。

认识文件和文件夹等基本概念。

2.掌握查看文件类型和文件内容的基本方法.
3。

体会文件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我的电脑"
教学难点:改变查看方式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每台计算机中都保存了数以万计各种类型的文件,这些文件往往被分类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里。

利用“我的电脑”窗口可以方便地查看它们。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我的电脑”。

1。

打开“我的电脑”窗口。

2.观察窗口中显示的内容.
(二)文件和文件夹。

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大多以文件的形式存储在不同的文件夹里,这些文件和文件夹又都保存在硬盘、光盘等存储设备中.
(三)查看文件信息。

常用文件的类型:WORD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文本文件、声音文件、图像文件、视频文件、动画文件、网页文件。

(四)改变查看方式。

教师演示讲解:实际操作时,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窗口中查看文件和文件夹的方式。

1。

缩略图 2.详细信息 3.幻灯片
4。

平铺 5。

图标 6。

列表
(五)练一练:
查看文件的大小、修改日期等信息.
(六)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一课简简单单看文件
一、认识“我的电脑”。

二、查看文件信息。

三、改变文件查看方式.
第二课有条不紊管文件
教学目标:1。

掌握建立文件夹,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
基本操作。

2.体验管理文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新建文件夹
教学难点: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管理文件时,常常需要复制、移动文件或文件夹.为了便于管理,也为了节省硬盘的存储空间,还应及时删除已经没用的文件或文件夹。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新建文件夹。

为了分门别类地管理文件,通常需要建立文件夹.
1.教师讲解.
2。

学生实际操作。

(二)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

1。

复制文件指在选定的位置制作一个内容完全相同的文件,通常也叫备份文件。

2.管理文件时,还可以改变文件和文件夹的存储位置,把它们移到其他磁盘或文件夹里。

3.为了便于管理,也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应及时删除不再需要的文件
和文件夹.
(三)知识窗。

复制或移动文件(夹)时,都会在新的位置产生相同的文件(夹)。

不同之处在于,移动操作后会删除原来位置的文件(夹),而复制操作后仍保留原来位置的文件(夹)。

(四)总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二课有条不紊管文件
文件(夹)新建、复制、移动、删除。

第三课轻轻松松管图像
教学目标:1。

认识图像管理软件.
2。

掌握浏览与放映图像,复制与删除图像的方法.
3.体会专用图像管理软件的优势。

教学重点:认识图像管理软件
教学难点:浏览图像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这节课我们来尝试一下用电脑看图片、管理图片的方法!(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认识Xn View。

窗口组成:1。

标题栏 2.菜单栏 3.工具栏 4.缩略图 5。

文件夹 6。

预览图.
(二)浏览图像。

Xn View会自动以缩略图的形式显示文件夹中的图像文件,并在预览框中显示当前选定的文件,从而方便快速地浏览、查找需要的图像。

(三)管理图像。

教师演示、讲解:1。

放映图像. 2。

复制图像。

3.删除图像.
(四)总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三课轻轻松松管图像
一、认识“Xn View"。

二、浏览图像。

三、复制和删除图像。

第四课演示文稿巧妙播
教学目标:1。

了解演示文稿,认识PowerPoint软件。

2.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3.了解演示文稿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放映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使用放映笔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一个演示文稿一般由多张幻灯片组成,放映时,常常还伴有各种动画展示效果.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放映演示文稿。

教师演示、讲解:放映演示文稿一般是指按照演示文稿事先设定的顺序和效果,展示其中一系列幻灯片的过程。

(二)使用放映笔。

1。

放映演示文稿时,如有需要,可以使用放映笔在幻灯片上圈画重点,以辅助讲解。

2.使用放映笔时,如果对留下的墨迹不满意,可以清除它们。

此外,还可以改变墨迹的颜色.
(三)练一练:
谈一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人们使用演示文稿,你喜欢这些演示文稿吗?
(四)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四课演示文稿巧妙播
一、认识“PowerPoint"。

二、放映演示文稿。

教学反思:
第五课随心所欲展图画
教学目标: 1.掌握制作简单演示文稿的操作方法。

2。

掌握调整图片的初步操作.
3。

体会用演示文稿展示图片的优势。

教学重点:制作演示文稿
教学难点:调整图片的样式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由图像组成,可以用来展示拍摄的照片、下载的图片、绘制的图画的演示文稿,就是一个电子相册呀!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制作演示文稿。

把一组图片依次插入演示文稿的幻灯片中,就可以制作成一个简单的电子相册。

(二)调整图片的样式。

1。

要使展示的图片富有变化,可以通过调整图片的样式来实现。

2。

教师演示、讲解:图片的边框、旋转图片的角度等。

3.图片样式都相同,展示效果会比较单调;图片样式过多又可能会让人感觉凌乱。

青稞地,选用的图片样式一定要适度。

(三)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

教师演示讲解:图片在幻灯片中的位置和大小直接影响展示效果,只得地,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是很常用的操作。

(四)练一练:
以“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花”“长城”“家乡风景”等为主题或自选主题,收集相关的图片,然后制作成演示文稿并展示.
(五)总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五课随心所欲展图画
一、制作演示文稿.
二、调整图片的样式.
课后反思
第六课演示文稿仔细做
教学目标:1。

了解演示文稿的基本结构.
2。

熟悉添加幻灯片的操作方法.
3.体验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文稿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制作标题页
教学难点:添加幻灯片
教学准备: 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即标题页、目录页、展示页和封底页。

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吧!(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制作标题页。

教师演示、讲解:启动PowerPoint后,软件会自动创建一个演示文稿并插入一张标题幻灯片,页面中有两个用于输入文字的虚线框,也叫文本框。

(二)添加幻灯片。

1.教师演示、讲解:制作演示文稿的软件一般都会提供多种幻灯片版式,以方便制作者快速添加和使用.
2。

学生实际操作。

(三)修饰文本框。

修饰文本框,包括调整文本框中文字的对齐方式,调整文本框的样式和开关效果等。

适当地修饰文本框,可以增强表达效果。

(四)练一练:
谈一谈演示文稿一般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六课演示文稿仔细做
一、制作标题页.
二、添加幻灯片.
课后反思
第七课图片文字排美观
教学目标:1。

了解图片文字编排的基本结构。

2.熟悉图片文字编排的操作方法。

3.体验用计算机制图片文字的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制作标题页
教学难点:图片文字编排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还可以插入图片,让文稿更美观,充实,今天学习图片文字排美观!(板书课题)
二、进行新课。

(一)插入图片
教师演示、讲解:打开上节课的PowerPoint文件,。

选定一张幻灯片,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选定并插入适当的图片,并适当调整图片的位置和大小。

也可以插入多张图片.
为目录页多配几张图
(二)插入剪贴画。

1.教师演示、讲解:插入剪贴画,选定幻灯片,打开“剪贴画"栏,单击其中的搜索按钮,浏览剪贴画选择并插入一幅剪贴画,调整样式、大小、位置。

2。

学生实际操作.
(三)更换文档主题.
讲解文档的主题是背景、颜色、文字效果、框线样式等。

教师讲解如何更换。

(四)练一练:
(五)总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七课图片文字排美观
一、插入图片。

二、插入剪贴画。

三、更换文档主题
课后反思
第八课放映效果我设置
教学目标:1。

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操作方法。

2.能够设置幻灯片中图文的动画演示效果。

3。

感受演示文稿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设置幻灯片中图文的动画演示效果.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适当设置动画可以增加演示文稿的表现力,增强表达效果。

二、进行新课。

(一)教学设置切换效果
放映演示文稿时,可以使用多种幻灯片切换效果,如水平百叶窗、溶解、盒状展开等
1.打开演示文稿
2.打开切换效果栏,选定一种幻灯片切换方式。

3.预览切换幻灯片时的展示效果,然后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声音和切换速度。

4。

给所有幻灯片设置同样的切换效果。

5.播放演示文稿。

(二)设置图文动画效果
1.教师演示、讲解:1。

选定演示文稿中的图片,打开动画栏,设置一种动画效果.
2。

选定文本框,设置一种动画效果;
3.放映幻灯片.
4。

给其他幻灯片设置同样的演示效果.
5。

播放演示文稿。

学生实际操作。

(三)调整图文动画。

如动画类型、展示速度、运动方向等属性。

(四)练一练:
(五)总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八课放映效果我设置
一、教学设置切换效果
二、设置图文动画效果
三、调整图文动画。

课后反思
第九课演示文稿巧编辑
教学目标:1. 了解常用的视图模式,认识幻灯片中的对象;
2. 掌握移动、删除、复制及插入幻灯片的方法;
3。

增强使用演示文稿表达思想观点的信心。

教学重点:了解常用的视图模式,认识幻灯片中的对象;
教学难点:掌握移动、删除、复制及插入幻灯片的方法;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直接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切换视图模式
1. 教师讲解
2。

三种主要的视图模式:普通模式;幻灯片浏览和幻灯片切换.
(二)移动和复制幻灯片
1.教师演示、讲解:
2. 打开名为“色彩”的演示文稿,然后切换到幻灯片浏览模式.
3。

把第9张幻灯片拖动到第3张和第4张之间,观察幻灯片排列顺序的变化。

4. 把第9张幻灯片一会原位.
5。

按住ctrl键,拖动第2张幻灯片到第5张的后面。

观察变化。

(第2张复制到第5张的后面了。


学生实际操作。

6。

继续按要求复制幻灯片。

(三)插入幻灯片
1. 打开演示文稿“故事赏析",把插入点移到演示文稿末尾。

2. 打开“重用幻灯片”栏,接着打开演示文稿“古诗赏析—咏柳"。

3。

单击“重用幻灯片”栏中显示的要插入的幻灯片,观察演示文稿幻灯片数量的变化.
4。

把演示文稿“古诗赏析—独坐敬亭山”的幻灯片也插入进来,然后放映。

(四)编辑对象
1。

改变对象的尺寸和位置
2.复制和删除对象
教师讲解,学生实践操作。

(五)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九课演示文稿巧编辑
一、切换视图模式
二、移动和复制幻灯片
三、插入幻灯片
四、编辑对象
课后反思
第十课电子邮件我收发
教学目标:1.熟悉申请电子邮箱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3.感受用电子邮件交流信息的优势。

教学重点:熟悉申请电子邮箱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掌握收发电子邮件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直接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一)申请电子邮箱
1。

访问“新浪邮箱”等网站;
2. 打开申请页面,设置一个可用的信箱名;
3。

想好一个密码;
4。

输入查询密码的问题和答案,接着写个人信息;
5. 提交注册信息。

6。

讲解邮箱地址的格式,@前面是用户名,后面表示提供邮箱的机构;
(二)发送电子邮件
1.教师演示、讲解:
2。

打开写邮件的网页
3。

在“收件人"框中输入收信人的电子邮箱地址;
4。

在“主题”框中输入一句简短的主题;
5。

在“正文"框中输入内容;点击发送。

学生实际操作.
(三)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
1。

打开收件夹,观察其中的电子邮件;
2. 打开一封电子邮件,阅读其中的内容;
3。

给发送邮件进行回复;
(四)收发带附件的邮件
步骤同发送邮件,增加一项操作:添加附件.
指导学生如何添加附件。

(五)练一练:
(六)总结
1。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十课电子邮件我收发
一、申请电子邮箱
二、发送电子邮件
三、阅读和回复电子邮件
四、收发带附件的邮件
第十一课认认真真管邮件
教学目标:1。

掌握删除和恢复邮件、设置自动回复等操作;
2.了解垃圾邮件的危害和拒收垃圾邮件的方法;
3.逐步树立抵制垃圾邮件的决心。

教学重点:掌握删除和恢复邮件、设置自动回复等操作;教学难点:掌握删除和恢复邮件、设置自动回复等操作;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二、进行新课。

(一)删除电子邮件
1。

访问邮箱网站;
2.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打开自己的电子邮箱;
3。

打开收件夹,选定一封不需要的电子邮件。

4。

删除选定的电子邮件;
5。

参考前面的操作,删除其他不需要的电子邮件。

6. 讲解恢复被删除的电子邮件;
(二)拒收垃圾邮件
1.教师演示、讲解:
2. 选定收件夹中垃圾邮件;
3。

把它们标记为垃圾邮件;
学生实际操作。

(三)设置自动回复
1. 打开设置“自动回复"的页面;
2. 开启自动回复功能;
(四)整理通讯录
1。

打开设置通信录的网页,查看“所有联系人”;
2. 选定几位同学所使用的联系人名称,并移动到“同学"组中;3。

打开“同学”组,查看其中的联系人;
4.选定联系人,向通信录中输入姓名、年龄等信息.
(五)练一练:
(六)总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2。

生答,师订正。

板书设计
第十一课认认真真管邮件
一、删除电子邮件
二、拒收垃圾邮件
三、设置自动回复
四、整理通讯录
第十二课即时通信真便捷
教学目标:1.熟悉用即时通信软件交流的过程;
2.了解网络即时通信的特点;
3。

体验即时交流的魅力.
教学重点:熟悉用即时通信软件交流的过程
教学难点:了解网络即时通信的特点
教学准备:1.调试每台计算机。

2.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

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第一课时
一、导语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