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文政伟;李秋兰;何均辉
【摘要】目的探究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IL-8、TNF-a的影响.方法将6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止血效果、血清IL-8、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01±0.34)d,出血停止时间为(1.93±0.48)d及住院时间为(7.89±2.81)d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IL-8、TNF-α水平经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8水平为(642.3±76.8)pg/mL,TNF-α水平为
(50.9±7.8)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经消化内镜止血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控制再出血,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期刊名称】《现代医院》
【年(卷),期】2018(018)009
【总页数】3页(P1340-1342)
【关键词】消化内镜;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炎症反应
【作者】文政伟;李秋兰;何均辉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广东深圳51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3.2
在临床消化科中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较为常见的急性出血重症,临床多表现为呕血、黑便、血便等[1]。
相关调查显示,25%~30%急性出血是由消化性溃
疡所导致,此外血管畸形、肿瘤以及贲门黏膜也是引发出血的重要因素[2]。
大部
分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呈自限性,会由于侵犯大血管,导致出血量加大危及生命。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已被医疗界广泛应用。
本研究中34
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消化内镜治疗,疗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68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符合《内科学》[3]与《上消化道出血诊疗标准》[4]中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
道出血诊断标准,排除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消化内镜禁忌症、精神类疾病、其他部位出血等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其中观察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为23~58岁,平均年龄为(39.6±7.9)岁,4例食道癌,3例胃癌,6例食管溃疡,9例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4例急性黏膜病变。
对照组34例,男17例,女17例,年龄为25~59岁,平均年龄为(38.9±7.3)岁,3例食道癌,4例胃癌,5例食管溃疡,8例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4例急性黏膜病变。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包括补液、止血、输血、营养支持、质子泵抑制剂等,
此外需严格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以防病情恶化。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消化内镜治疗,具体措施为:①借助消化内镜找出溃疡病灶与出血点,再经0.9%生理盐水与8%去甲肾上腺素进行冲洗再吸尽,保障视野清晰。
②若内镜中显示血凝块或较小面积的活动性出血点,需在溃疡病灶周围注射0.001%肾上腺素,用量需低于3.0 mL,当出血症状消失且黏膜周围发白肿胀时停止。
③内镜止血后观察若不存在活动性出血后将内镜退出。
④术后严格禁食、及时补液,继续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胃黏膜保护剂等治疗,严密观察患者血压、粪便性状以及血红蛋白水平以避免再次出血。
1.3 疗效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再出血情况。
再出血是指出血停止后,无其他诱因再次呈出血状态且经内镜检查显示为原发病灶再出血。
②测定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炎症因子水平变化。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1周呕血、黑便症状消失,经大便隐血试验连续3 d呈阴性;有效:治疗1周呕血、黑便症状显著改善,经大便隐血试验连续3 d呈弱阳性;无效:治疗1周临床症状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并采用t与 2检验,P<0.05表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34,n(%)]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观察组
15(44.12)17(50.00)1(2.94)33(97.06)对照组
8(23.53)17(50.00)9(26.47)25(73.53)29.896P0.003
2.2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组别肠鸣音恢复时间/d出血停止时间/d住院时间/d再出血情况观察组
2.01±0.341.93±0.487.89±2.811(2.94)对照组
4.27±0.62
5.62±1.3912.87±3.1315(44.12)2/t8.6287.9938.1229.108P0.0130.0 230.0190.006
2.3 两组治疗前后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前两组IL-8、TNF-α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8水平为(642.3±76.8)pg/mL,
TNF-α水平为(50.9±7.8)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IL-8、TNF-α水平变化情况
组别IL-8TNF-α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
948.71±140.42642.32±76.8374.34±13.7650.97±7.84对照组
952.46±136.73705.35±81.5773.93±12.5563.25±9.2320.4827.8290.7238.927 P0.6100.0280.3910.004
3 讨论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除了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其他胃、肠、食管、胆管等部分的出血[5]。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
溃疡、食管炎、急性黏膜病变等。
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的出血患者多表现为呕血、
黑便、血便等症状,临床上确诊率较高[6]。
此外该病疾病极易引发复发性出血及
持续性出血,死亡率较高,进一步加大了治疗难度。
据相关统计,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0.05%~0.15%,且病死率高达6.5%~10.2%,严重影响
了患者的生存质量[7]。
在临床内科中,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8],其可有
效控制分泌胃酸且使胃中PH值高于6.0,有利于保障机体碱性环境促进止血,但临床上依然存在10%左右患者难以通过常规内科治疗止血[9]。
随着消化道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已被广泛应用到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
内镜止血通过借助于内镜直接对病灶注射药物或其他物理方法止血,止血方式包括喷洒缩血管药物、直接注射药物、电凝止血以及金属钛夹夹闭止血等[10-12]。
本研究中观察组34例非静
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内镜治疗,有效率高达97.06%,显著高于常规内科治疗,此外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出血停止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此外在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存在再出血的可能,可通过内镜治疗能够及早找到出血性质以及准确的部位,给予对症止血以控制发生再出血,因此结果指出观察组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另有相关研究提出,若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仅采用内镜治疗,缺乏支持治疗、恶性肿瘤再次侵犯、低色素性贫血均会引发再出血[13]。
由此看出采用消化内镜止血后续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可有效控制分泌胃酸,维持机体的碱性环境,促进溃疡面愈合,避免再出血。
IL-8、TNF-α属于重要的炎症因子,其含量能够评价机体炎症反应程度。
相关研
究指出,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应激反应或出血可引发IL-8、TNF-α含量变化,可导致全身严重反应,影响到患者免疫功能,甚至可导致全身性感染,因此及时纠正血清相关炎性引发的含量变化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4]。
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IL-8、TNF-α水平降低较于对照组更为显著,提示采用消化内镜治疗能够有效控
制患者炎症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经消化内镜止血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控制再出血,减少机体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梁炯林,曾凡源,胡民坚,等.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 2017, 17 (9): 1340-1342.
[2] 陈宗衔.上消化道出血内镜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4,31(6):999 -1000.
[3] 《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15 年,南昌) [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 (12): 793-798.
[4]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97-368.
[5] 盛娟,张华杰,余福兵,等.尼龙绳套扎和金属止血夹联合应用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5, 21(7):743-745.
[6] 罗云霞.消化内镜在上消化道静脉曲张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2017,10(5C):137-138.
[7] 曾莉蓉,陈鹏飞,魏文斌,等.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 [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21 (1): 137-139.
[8] 李志,刘大钺,余金泉,等.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剂量疗效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1):1858-1859.
[9] ZDILLA M J. Metformin With Either Histamine H2Receptor Antagonists or Proton Pump Inhibitors:A Polypharmacy Recipe for Neuropathy via Vitamin B12 Depletion[J]. Clin Diabetes, 2015, 33: 90-95.
[10] 王琛.上消化道出血运用消化内镜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
4(35):181.
[11] 路明亮,孙刚,杨云生,等.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诊治现状[J].中华消化内镜杂
志,2014,31(6):359-360.
[12] 梁文京,符应田,黎燕锋,等.内镜下套扎联合药物注射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2):2017-2019.
[13] 张东伟,许树长,王志荣,等.内镜下金属钛夹与注射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9):931-932.
[14] 陆德文,许丰.内镜下金属钛夹保守治疗与药物注射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7,37(3):18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