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凝氨-微板法筛查不规则抗体的实验研究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274a223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93.png)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是临床输血中常用的两种试验方法,用于血型鉴定和筛查抗体。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凝聚胺法是一种传统的试验方法,通过将被试血浆和标准抗血清混合后,在玻璃片上观察凝聚反应来判断血型。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需特殊设备,适用于常规输血中的血型鉴定。
凝聚胺法存在一定的缺点。
凝聚胺法只能鉴定ABO血型和Rh血型,无法鉴定其他重要的血型抗原,如Kell、Duffy等。
凝聚胺法对于维生素B12和尼克酰胺缺乏以及其他酸性物质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误判。
凝聚胺法的操作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经验,对试验操作者的要求较高。
微柱凝胶法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试验方法,通过使用高质量的富含凝胶的反应杯,在人工凝集反应的条件下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
微柱凝胶法具有许多优点。
微柱凝胶法能够鉴定多种血型抗原,包括ABO、Rh和其他重要的血型抗原,如Kell、Duffy 等。
微柱凝胶法对于各种酸性物质的干扰较小,准确性较高,能够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性。
微柱凝胶法操作简便,只需要将试验物质加入反应杯中并进行离心即可,对试验人员的要求较低。
微柱凝胶法还能够进行单克隆抗体的筛查,能够快速检测出异常免疫反应。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微柱凝胶法相比凝聚胺法在临床输血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微柱凝胶法能够鉴定更多的血型抗原,准确性更高,操作简便,可以提高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的效率。
微柱凝胶法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凝聚胺法,成为临床输血中首选的试验方法。
微柱凝胶法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某些特殊免疫情况下,微柱凝胶法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血型或抗体情况,这时需要结合其他的试验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微柱凝胶法的价格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设备和试剂支持,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可能难以普及和应用。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应用观察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应用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309aaf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43.png)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交叉配血及不规则抗体筛查中应用观察发布时间:2022-10-14T05:52:47.647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2期作者:刘忠红[导读] 分析临床较差配血期间予以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对不规则抗体筛查情况探究。
刘忠红黑龙江省鹤岗市中心血站 154100【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较差配血期间予以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对不规则抗体筛查情况探究。
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站检验科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截止,期间共计选取患者180例,作为本次临床研究案例,对本次研究纳入患者分别进行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配血检测,同时对其存在不合供血、受血者予以抗体特异性检测、筛查等。
结果:本次研究期间选取180例患者行交叉配血检测,其中应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期间配血不合人数为47例,占比(26.11%),其中次侧配血人数为43例,占比(23.89%),主侧不合配血人数为4例,占比(2.22%),予以凝聚胺法进行复检后,主侧不合配血人数不变为4例,占比(2.22%),次侧配血人数降至为6例,占比(3.33%)。
结论:临床进行交叉配血实验期间,部分不规则抗体、及假凝情况会提高配血的难度,予以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联合检查,能够有效筛检出不规则抗体,及出现假凝性质,因此,将两种检测方式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输血安全性,保障病患生命安全,临床应用价值极为明显,值得广泛推荐使用。
【关键词】不规则抗体;配血;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by microcolumn gel method and condensation amine method during poor clinical blood matching. Methods: in this study, 18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our station from April 2021 to April 2022 as the clinical study cases. The patien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ere tested by microcolumn gel method and condensation amine method. At the same time, the patients with incompatible blood supply and recipients were tested for antibody specificity and screened. Results: 18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for cross matching test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of which 47 cases (26.11%) were incompatible with blood matching during the micro column gel test period, of which 43 cases (23.89%) were incompatible with blood matching on the secondary side, and 4 cases (2.22%) were incompatible with blood matching on the primary side. After retesting by the condensation amine method, the number of incompatible blood matching on the primary side remained unchanged, accounting for (2.22%), and the number of blood matching on the secondary side decreased to 6, Proportion (3.33%). Conclusion: during the clinical cross matching experiment, some irregular antibodies and false coagulation will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blood matching.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of microcolumn gel method and condensation amin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creen out irregular antibodies and false coagulation. Therefore, the combined use of the two detection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ensure the life safety of patient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is very obvious, and it is worth widely recommending. [Key words] irregular antibody; Blood matching; Microcolumn gel method; Condensed amine method 现今,输血安全问题为我国卫生部极为重视的项目,加之输血效果、情况对患者生命安全极为重要[1],因此,血检工作临床意义极为明显。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的比较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的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ad8ad346cf84b9d528ea7a9a.png)
表 2 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
1 . 3 . 1 标本处理 : 将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液标 本以 1 0 0 0 g 离心 1 mi n , 分离血浆与红细胞 。
1 . 3 . 2 聚凝 胺法操作步骤 : 在 3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受血者血 浆1 混匀后 以 5 0 0 g离心 l m i n , 肉
中国药物 与临床 2 0 1 3 年5 月第 1 3 卷第 5 期C h i n e S e R e m e d i e s &C l i n i t s , M a y 2 0 1 3 , V o 1 . 1 3 , N 0 . 5
・
6 77 ・
・
医 学 检 验 ・
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方法的比较
异性抗体识 别这些抗原 , 血 型抗体在 红细胞血型的研究 和应 用中, 占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 。红 细胞 血型抗体的主要功 能是 与红细胞 的表面抗原结合 , 通过补体作用 。 导致红细胞破 坏 .
产生血管 内或血管外溶血【 。 不规则抗体是指不符合 A B O血
型系 L a n d s t e i n e r 法则 的血 型抗体 ,包 括 A B O亚型抗体和非 A B O血型 系统 的抗体 , 多数 为免疫性抗 体 ( I g G性质 ) , 在3 7 ℃具有 较高 的活 性 , 在盐水 中不能凝集 红细胞 , 必须通 过其 他介质 , 如酶 、 低 离子强度溶 液 、 抗人球 蛋 白、 聚凝胺 等才能 使 致敏 的红细胞 出现凝集 。 目前 , 输血仍然是 现代 医学不可 替代的治疗 手段 , 确保安全 、 有效是临床输血的关键 . 而不规 则抗体 中 I g G性 质的抗体 是引起溶 血性输 血反应 的主要 原 因之一 , 同时也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或使输入红细胞存 活时 间缩短 的原 因之一 [ 2 ] 。因此快速准确地筛查 出患者 体内的不 规则抗 体对安全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我科室 对 2 0 1 1 年 1月 至l 2月临床科室要求备血 或输 血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 查, 比较聚凝胺 法和微柱凝胶法 的结果 , 现报告如 下。
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对比分析与研究
![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对比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7632c9d5bbfd0a795673be.png)
( . 中科 技大 学 同济 医学 院附属协 和 医院输血 科 , 1华 湖北 武汉 402 302;
2 华 中科技 大学 同济 医学 院附属 同济 医 院检 验科 , . 湖北 武汉 4 0 3 ) 3 0 0
摘要 : 目的 比较微柱凝集和聚凝胺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 , 为不规则 抗体 的检测更新 方法 。方 法 使用 微 柱凝集 和聚凝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 , 比观察 2种 方法检 出的阴、 对 阳性结果和重复检验的准确性 , 而选择灵 敏 从 度高和重复性好 的方法满足临床输血需要 。结果 从 1 0 80 0例住 院患者中用微柱凝 集筛选 出不规则抗体 阳性
检验医学 2 1 年 3 第 鲞箍 00 月
文章 编 号 :6 384 (O O O 190 17 —6 0 2 1 ) 3 7 _3
翌 型 ! 塑!
中图 分 类 号 :4 6 1 R4 .1
!
!垄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微 柱 凝 集 和 聚 凝y H biW h n4 0 3 , hn ) e o g , ue ua 30 0 C i h o a
A s a t Obe t e T o p r tes nivt a d rpo u iit o m coo m e t t n o be et t n b t c : jci oc m a e s i y n e rd cb i f ir l n gl e d p l r s i r v eh ti ly cu sa y n e
Th c m pa a i e e o r tv anayss nd e e c l i a r s ar h be we n t e m ir c un g l e t nd poybr ne e t n i e ul r c o ol m e t s a l e t s i rr g a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5262e2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1.png)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是一种常用于临床输血的血型学方法,用于确定血型、筛选血
型不符抗体和交叉配血等。
凝聚胺法是一种直接凝集反应方法,可用于鉴定血型,检测血型抗体和交叉配血。
该
方法将被测血液和血型抗体加入凝集反应槽中,通过观察血液是否凝集来判断血型或抗体
的存在。
凝聚胺法简单、快速、适用于常规血型和抗体筛选,但可能存在误差和个体差
异。
在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面,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具有各自的优势。
凝聚胺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适用于常规血型和抗体筛选,在常见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方面有较高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凝聚胺法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和个体差异,较低的灵敏度可能导致低滴
度抗体的漏检。
微柱凝胶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检测低滴度的抗体和交叉配血,对于单个抗体的鉴定和血型碰撞也更为准确。
但微柱凝胶法操作复杂,检测时间较长,且试剂和设备的成本较高。
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中,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使用。
对于常规
血型和抗体筛选,凝聚胺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对于低滴度抗体的检测和血型碰撞等
较为复杂情况,微柱凝胶法更为适用。
在实践中,可以结合两种方法的优势,综合应用,
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对于血型鉴定
和抗体筛选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输血质量和
安全。
聚凝胺—微孔板法不规则抗体筛选方法的建立
![聚凝胺—微孔板法不规则抗体筛选方法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56883e5f581b6bd97f19eabc.png)
聚凝胺—微孔板法不规则抗体筛选方法的建立作者:任忠国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建立聚凝胺-微孔板法筛查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自动化检测方法。
方法通过对红细胞浓度、聚凝胺试剂中各试剂量的加入比例、CUTOFF值的选择等,确定筛查方法的最佳参数与过程。
结果确定的试验方法经实际工作检测,准确率高、灵敏度好,并实现了操作的自动化、标准化与批量化。
结论聚凝胺-微孔板法适用于血站系统对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大批量筛查。
【关键词】聚凝胺-微孔板法;不规则抗体;批量化检测;结果判读标准化作者单位:117000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血站对献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可以避免献血者血液中的不规则抗体输入患者体内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目前在国内大多数血站并未采用全自动血型仪筛查献血者的不规则抗体,采用的方法多为盐水法、酶法、抗人球蛋白法及聚凝胺等试管法进行操作,难以进行大批量标本的检测。
2011年起,我站采用聚凝胺-微孔板法进行献血者不规则抗体的筛查,实现了检测标本的批量化、标准化和自动化。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血标本全部为本站献血者的血液标本。
1.1.2 仪器 AT PLUS2 全自动样本处理系统:瑞士HAMILTON公司;HTIII扫描酶标仪:奥地利ANTHOS公司;Thermostar 温育振荡器:奥地利ANTHOS公司;UNIVERSAL 32 平板离心机:德国;96孔硬质U型微孔板:浙江拱东。
1.1.3 试剂聚凝胺试剂: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O型筛选谱细胞、抗人球蛋白试剂、抗-D血清:上海血液生物医药责任公司。
1.1.4 LISWELL实验室管理软件:烟台海深威公司。
1.2 方法 96孔微孔板每孔加注献血者血清50ul→加入筛选谱细胞30ul→加入LISS液150ul →加入聚凝胺试剂30ul→设置AT加样仪暂停→离心(200 g)1 min→弃上清(直接弃或采用AT仪吸取)→放入振荡混旋15 s→观察全部凝集:试验有效→AT仪中继续加悬浮液50 ul→放入振荡混旋30 s→酶标仪(620nm)扫描判读结果。
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 PPT课件
![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65a13cfad6195f312ba6b1.png)
疗效判定标准
1.取试管3支,各加被检血清(或血浆)100ul,分别加入 3-5%筛检红细胞各50ul。 2. 各加 LIM0.65ml,混匀后,再加入 Polybrene 溶液 100ul, 并混合均匀。
3.用输血科专用离心机3400rpm/min离心10秒,然后倒掉 上清液,不要沥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
技术路线
(包括总体安排和进度步骤及其可行性论证)
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凝聚胺法)是在凝聚胺试验法的
辅助作用下让受检者血清与特殊试剂红细胞 ---筛选红细 胞发生免疫反应,以发现在 37℃下有活性抗体的试验方 法。
抗体筛选试验(凝聚胺法)不一定能检验出所有有临床
意义的抗体,一些低频率抗原产生的抗体或者剂量效应 的抗体,可能被漏检,这时需选择抗原性更完全和特异 性更敏感的筛选细胞做试验,或用更高敏感度的技术作
一、献血者的血清或血浆进行抗体筛查,可以防止 含有不规则抗体的血液输注给病人,避免由于献血者血 液中的不规则抗体引起病人红细胞的破坏而引起的溶血
性输血反应,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浪费,可将有不规则抗
体的血液制备成抗体血清,用于稀有血型的检测。 二、对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有利于血液的选择,从而有充分的时间来选择不含有针 对某抗体的相应抗原的血液,从而防止因为输注含有某 抗体相应抗原的血液而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保证输血 安全。
适应症
适应症:禁忌症来自不良反应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凝聚胺法)
第一类产前病人:测定非典型抗体以排除新生儿溶血病
发生的可能。
第二类输血前病人:确定供应相应抗原阴性血液,供血
者、受血者之间相容性评估。
第三类献血员:避免有阳性抗体阳性血,发现稀有血型
微量板法和试管法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探讨
![微量板法和试管法检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b34f2c1bcc7931b765ce1545.png)
自动 化 微 量 板 , P r T检 测 献 血 者 R C— A , 作 简 便 迅 速 , 合 大 批 标 本 筛 查 。 s B Ib操 适
【 关键词】 红细胞不规则抗体 微量板法 试管法 聚凝胺三步法试验
E C C e S F J M、 P 、 、 、 、 、 y、k 、 N、 1由加 拿 大 D mno o i n公 i
以 1 0 rn离心 1mn 用 腕力一次性弃上 清液 , 0ra 0 /i i, 此 时应 能看到红 细胞凝块 , 再加入 3 l 0 中和溶液 , 轻 并
14 抗人球蛋 白( H 、 . A G) 试验 用红 细胞 等相 关试剂
163 微量板盐水法 2 l .. 0 试剂红细胞与 3 血清 0
( 或血 浆 ) 合 , 荡 仪 上 混 匀 后 100 rmn离 心 混 振 0 / i
1m n观察结果 , i, 出现凝集者为 阳性反应 , 反之为阴性 。 16 4 试管盐水法 1滴 ( O ) .. 5 试剂红 细胞 与 2滴
抗人球蛋 白( 多特 异性 ) 抗 体筛查 细胞 由上海 血液 生 、 物 医药有 限责任公 司提供 , 3个细胞 组成 , 由 包括 R , h
(0 1血清或血浆 混合 , 10w ) 室温孵育 1 i , 0 0rm n n 3 0 i m /
—
抗体鉴定细胞反应 , 以试管法 进行抗体筛选 , 阳 若 性反应 , 混合前 的 1 原始标本 重新进行 抗体筛 再将 0份 选, 阳性者用 A T并 以抗体鉴定细胞进行不规则抗体鉴 G
定, 必要时进行 吸收放散试验 , 以确定抗体特异性。
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
![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https://img.taocdn.com/s3/m/8dfbfafb04a1b0717fd5dd18.png)
适应症
禁忌症
不良反应
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凝聚胺法) 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凝聚胺法) 适应症: 适应症: 第一类产前病人: 第一类产前病人:测定非典型抗体以排除新生儿溶血病 发生的可能。 发生的可能。 第二类输血前病人:确定供应相应抗原阴性血液, 第二类输血前病人:确定供应相应抗原阴性血液,供血 者、受血者之间相容性评估。 受血者之间相容性评估。 第三类献血员:避免有阳性抗体阳性血, 第三类献血员:避免有阳性抗体阳性血,发现稀有血型 的献血者。 的献血者。 禁忌症:参照静脉采血禁忌症。 禁忌症:参照静脉采血禁忌症。
2010年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反馈情况 2010年新技术新项目应用反馈情况
科别: 科别: 输血科 负责人: 负责人: 梁冰 项目名称:不规则抗体筛选(凝聚胺法) 项目名称:不规则抗体筛选(凝聚胺法) 完成例数: 完成例数:1350例 例 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70350元 元
开展情况简介:开展不规则抗体筛选以来, 开展情况简介:开展不规则抗体筛选以来,由于临床医 生的大力配合,输血科同仁的不懈努力,在检查的1350 生的大力配合,输血科同仁的不懈努力,在检查的 例患者中发现5例带有不规则抗体的患者 , 其中男性患 例患者中发现 例带有不规则抗体的患者, 例带有不规则抗体的患者 该患者有多次输血史。 者 1人(该患者有多次输血史 。 );女性患者 例 , 其中三 人 该患者有多次输血史 ; 女性患者4例 例有妊娠史, 例有输血史和妊娠史 例有输血史和妊娠史。 例有妊娠史,1例有输血史和妊娠史。
凝聚胺方法不规则抗体 筛选实验的应用
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输血科】 【输血科】
名称:不规则抗体筛选(凝聚胺法) 名称:不规则抗体筛选(凝聚胺法) 项 性质 目 15日 起止时间:2010年 起止时间:2010年2月15日 1引进( √ ) 引进( 2自行改良( 自行改良( )
微柱凝胶与凝聚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微柱凝胶与凝聚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88679adaef5ef7ba0d3c81.png)
两种方法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 x 0 4 P>o 5。结论 微柱凝集法与凝聚胺法在进行受 2 4 .) 0 血者不规则抗体筛 选和交叉配血时都具有很高
的灵敏 度 ,联合 应 用更 能有 效地保 证 患者输血 安 全 。
【 关键 词】 微柱 凝胶 ;凝 聚胺 ;不 规 则抗 体
中 图分 类号 :R 4 .1 461
文献标 识码 :8
J
文章编 号 :17 — 14 (0 2 6 03 — 2 6 1 89 2 1 )0 — 08 0
3 ・论 8
著 ・
F bu r 2 1, o. , o 国衄 e r y 0 2 V 10 N . a 1 6
部 ,可常规在原 切 口之后2 m做第二切 口,切开软骨 ,将 鼻 内镜伸入 m 右侧鼻中隔黏骨膜下分离 ,以旋转刀及 咬骨钳切 除偏曲 。若 偏曲位于
鼻 中隔骨 部 ,可在 鼻 中隔软骨 与筛骨 垂直 板交 界处 离断 ,进入 右侧
冲洗 术腔 ,复 位黏膜 ,将切 除的鼻 中隔软骨 修整后植入 鼻 中隔黏
鼻内镜鼻窦手术同期行鼻中隔矫正术有利于:①去除与鼻窦炎相
关的鼻 中隔偏 曲状态 ;②扩大 鼻内镜手术操作视 野 ;③消 除鼻中隔偏 曲对 手术预后 的不 良影响 ,防止 出现手术后并发症 ;④避免二 期手术 减少 了患者 的痛苦。 同时 ,我们在术 中观察 到 ,在偏 曲明显的鼻 中隔特别是筛骨垂 直 板 处的棘或嵴 突常有软骨呈条 索状 与之重叠 ,软 骨与骨黏连 ,之间未
实验三 不规则抗体
![实验三 不规则抗体](https://img.taocdn.com/s3/m/4406e0c7195f312b3169a52e.png)
【标本、试剂与器材】
• 1. 标本 被检者不抗凝全血; • 2. 试剂 符合国家标准的1-10号鉴定 谱细胞、凝胶微柱卡; • 3. 器材 台式离心机、37℃水浴箱、血 液细胞洗涤离心机。
谱细胞(Panel Cell)
• 由8~12个人份的已知血型 表现型的O型RBC配套组成 • 具有各种不同的抗原成分, 分布各具特点,与抗体反应 出现不同的格局 • 能检出常见抗体和稀有抗体 • 每种抗原在谱细胞上保持一 定为1 个以上
• 4. 凝胶微柱出现凝集,而盐水介质无凝集,则提示 不规则抗体为IgG性质。
【操作步骤】
• 1. 向凝胶卡内依次加0.8-1% 1~10 号鉴定谱细胞50ul, • 2. 每孔加被检者血清25ul, • 3. 37℃温15min, • 4. 专用离心机离心10min,观察结果.
【结果判断】
【方法评价与注意事项】
• 1. 被检者自身血清加自身红细胞管应无凝集;若出 现凝集则提示存在自身免疫性抗体; • 2. ±~4+凝集为阳性结果,表示待检血清中有不规 则抗体,结合谱红细胞反应格局,确定抗体特异性; • 3. 无凝集,表示被检者血清中无不规则抗体。
【操作步骤】
待捡血清 2~5% 1号筛选谱细胞 2~5% 2号筛选谱细胞 2~5% 3号筛选谱细胞
表 一 1 1滴 1滴 2 1滴 1滴 3 1滴
1滴
1. 盐水法 按表一加样后,1000×g离心15s,轻轻摇动试管,肉眼观 察有无凝集结果,记录结果.
2. 凝聚胺 按表一加样后,依次加入低离子介质溶液、凝聚胺溶液, 1000×g离心15s,弃上清夜,摇动试管,看是否形成凝集(如没有凝集 形成需重做),加悬浮液,观察凝集是否散开,记录结果
• 3. 无凝集,表示被检者血清中不存在不规则抗体。
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完全抗体检出情况比较
![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完全抗体检出情况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d9988d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d.png)
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完全抗体检出情况比较发布时间:2022-07-28T02:30:20.15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4月7期作者:胥艳刘婷婷赵慧[导读]胥艳刘婷婷赵慧(徐州仁慈医院输血科;江苏徐州221000)【摘要】目的:探讨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的应用价值及不完全抗体检出情况。
方法:选择临床输血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其选择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对血清中不完全抗体进行筛查,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完全抗体检查情况。
结果:患者通过凝聚胺法检测后阳性率10%,经过微柱凝胶法检测后阳性率为20%,选择谱细胞性抗体特异性鉴定抗C患者1例,抗D患者12例,抗E患者24例,抗e患者3例,微柱凝胶法方法和鉴定结果相符。
结论:临床筛查不完全抗体中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稳定,可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关键词】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输血检验;不完全抗体临床治疗危急重症患者的主要方法为输血治疗,经过输血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可将其凝血功能改善,有助于血液循环,将血容量提升,改善患者的休克表现,可避免由于血容量降低产生的死亡[1]。
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前,医务人员需要对受血者血液情况予以检测,对抗原匹配进行了解,同时对不完全抗体予以筛查鉴定,以免产生免疫反应,确保输血安全[2]。
此次研究分析输血检验中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的应用价值及不完全抗体检出情况,内容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临床输血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抽取开始时间为2020年6月,病例抽取截止时间为2021年8月,男性患者105例,女性患者95例,年龄跨度在18岁至82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0.5±4.1)岁。
1.2方法选择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效公司提供的谱细胞、不完全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凝聚胺试剂盒为珠海贝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抗人球白蛋白微柱凝胶卡由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聚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对比分析
![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聚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65948dd4d8d15abe234e71.png)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o e x p l o r e t h e c o mp a r i s o n o f v a l u e s o f mi c r o c o l u n m g e l t e s t a n d p o l y b r e n e t e s t i n i r r e g —
The c o m pa r a t i v e a na l y s i s b e t we e n mi c r o e o l unm g t i n i r r e g u l a r a nt i bo d y d e t e c t i o n LON G Hu a—
检 验医学与临床 2 O 1 3年 1月 第 1 O卷 第 1期
L a b Me d Cl i n , J a n u a r y 2 0 1 3 , Vo 1 . 1 0 , No . 1
・
・ 3 9 ・
论 著 ・
凝 聚 胺 法 与微 柱 凝 聚 法 检 测 不 规 则 抗体 的对 比分 析
u l a r a n t i b o d y d e t e c t i o n . Me t h o d s Fr o m 2 0 1 0 t o 2 0 1 1 , 6 7 2 0 c a s e s wi t h b l o o d t r a n s f u s i o n we r e t e s t b y mi c r o c o l u mn g e l a n d p o l y b r e n e f o r d e t e c t i n g i r r e g u l a r a n t i b o d y, a n d t h e n p o s i t i v e r e s u l t s we r e t e s t e d a b o u t a n t i b o d y S s p e c i f i c i t y b y a n t i — h u ma n g l o b u l i n t e s t . Re s u l t s 2 8 i r r e g u l a r a n t i b o d y p o s i t i v e c a s e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mi c r o c o l u mn g e l t e s t a n d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wa s 0 . 4 2 . On l y 2 6 c a s e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b y p o l y b r e n e t e s t , a n d p o s i t i v e r a t e wa s 0 . 3 9 ,t h e r e wa s n o
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2b1237a5e9856a56126021.png)
能感染_ 8 ] 。冬 、 春 பைடு நூலகம் 婴 幼 儿 下 呼吸 道 感 染 多 是 由 于 R VS引 起 , 在 呼 吸 道 系统 疾 病 流 行 期 间 , R S V 在 社 区 获 得 性 肺 炎 中 的 感
染率约为 7 O 。
[ 2 ] 陈倩 , 施圣 云, 胡正 , 等. 南 京 地 区 急 性 呼 吸道 感 染 儿 童 支 原 体 , 衣 原体 和 常 见 呼 吸 道 病 毒 病 原 学 分 析 [ J ] . 中 国 当代 儿 科 杂 志,
[ 8 ] 陈炫 炜 , 朱美华 , 胡湘, 等. 急 性 呼 吸 道 感 染 儿 童 呼 吸 道 合 胞 病 毒 的 流行 病学 特 征 E J 3 . 广东医学, 2 0 1 1 , 3 2 ( 6 ) : 7 6 4 — 7 6 5 . [ 9 ] 王冰 , 王萍 , 郑丽, 等. 应用 多 重 P C R 技 术 检 测 沈 阳 地 区 疑 似
2 O1 0, 1 2 ( 6) : 45 0 - 4 5 4 .
在 昆 明及 北 京 等 地 , R S V 已成 为 冬 、 春 季 婴 幼 儿 下 呼 吸 道 感染的重要原 因 , 也是主 要病原 , 可 引 起 小 儿 下 呼 吸 道 系 统 疾
病l g ] 。在 相 关 研 究 中 , 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 R S V感染率较 高 ,
[ 3 ] 吴茜 , 倪林仙 , 樊茂 , 等. 小儿病 毒性急性 下呼 吸道感染 临床及病
原流行情况分析[ J ] . 当代 医学 , 2 0 1 0 , 1 6 ( 1 2 ) : 5 7 — 5 8 .
E 4 3 白华 , 刘恩梅 , 陆彪 , 等. 2 0 0 2 ~2 0 0 7年 重 庆 儿 童 医 院住 院 儿 童 常 见 呼 吸道 病 毒 感 染 流 行 特 点 与 l 临床 特 征 比较 分 析 [ J ] . 重 庆 医科 大学 学 报 , 2 0 0 9 , 3 4 ( 8 ) : 1 0 7 3 — 1 0 7 7 . E 5 3 黄庆 梅 , 张献 . 桂 南 儿 童 呼 吸 道 病 毒 感 染 和 抗 心 磷 脂 抗 体 与 特 发
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抗体筛查法及其应用
![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抗体筛查法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13281c7aaea998fcd220ed6.png)
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抗体筛查法及其应用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抗体筛查方法。
方法:将传统的试管凝聚胺法进行改进,采用自制的微孔板代替传统的试管,省却离心等步骤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
结果:将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同传统的试管凝聚胺法及抗球蛋白法进行比较,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与试管凝聚胺法检测抗-D、抗-E灵敏度无差异,都高于抗球蛋白法,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抗-C稍低于试管凝聚胺法(1:256 & 1:512),与抗球蛋白法相同;输血前筛查150份标本,同时发现2例不规则抗体,分别为抗-D及抗-M;对以前鉴定的11例不规则抗体,两者都漏检了抗-Jka,其他完全一致。
结论: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无须试管及离心设备,具有简便快速、经济有效等特点,是一种可行的抗体筛查方法。
标签:凝聚胺;抗体筛查;微孔板血型免疫抗体在正常人群中检出率为0.3%~2%,是引起迟发性免疫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1]。
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凡遇到交叉配血不合,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多次输血的患者必须作抗体筛选试验。
美国血库协会(AABB)规定:凡是输注全血及红细胞的患者都必须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2]。
为了保证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减少或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对献血者及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进行抗体筛选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试管凝聚胺法、抗球蛋白法和微柱凝胶法,其中抗球蛋白法由于操作烦琐、费时,难以作为日常抗体筛选的常规方法,尤其难以进行大批量检测;微柱凝胶法由于价格昂贵,目前国内经济上难以承受;而凝聚胺试管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
Marie Lin[3]建立了一种无须离心的玻片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笔者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采用玻片法混匀样品时,样品很容易溢出玻片,导致检测失败,经常需要重复检测,而且很容易造成污染。
本研究在玻片凝聚胺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采用自制的5×10微孔板,建立了一种无须离心的微孔板凝聚胺法进行抗体筛选,该方法保持了传统凝聚胺试管法的优点,同时省却了离心,适合大批量操作,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凝聚胺试剂盒(台湾贝索产品);不规则抗体筛选细胞和鉴定细胞(上海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抗球蛋白试剂、抗-D、抗-E、抗-C(英格兰诊断试剂公司);5×10微孔板(见图1)委托开元塑胶公司制备;细胞洗涤离心机为日本KUBOTA 产品。
探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c1d876fbb4daa58da1114aca.png)
探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8-08-27T10:55:06.21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作者:赵子贤1 陈锦源2 李娟红3 何健祥2 苏宏钊4[导读] 探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赵子贤1 陈锦源2 李娟红3 何健祥2 苏宏钊41.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人民医院输血科;2.重症医学科;3.检验科;4.耳鼻喉科广东江门 529100摘要:目的:探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分析法,选取2017年11月-2017年12月以来75例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依照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凝聚胺法(对照组)和微柱凝胶法(观察组)两组,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
结果:微柱凝集法凝聚胺法中,不规则抗体标本显著多于凝聚胺法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检测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法组,值得临床检测血液样本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凝聚胺法;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输血是临床抢救危急重和治疗慢性大出血、慢性贫血和出血性疾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血液样本的目的是针对一般输血治疗中,遭遇除了抗A,抗B抗体以外的血型抗体。
从危害程度来讲,在输血时如果有某种RH抗原输入,在受血者体内,通过免疫反应,就会产生与该抗原相应的抗体,进而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进而影响输血安全。
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作为交叉配血不合血清学检查重要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对相关血型抗体的类型、性质、特异性研究,有必要通过临床实践观察研究获得。
本研究为探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价值,特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7年12月以来75例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具体分析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采用医学研究分析法,选取2017年11月-2017年12月以来75例血液样本为研究对象,依照不规则抗体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凝聚胺法(对照组)和微柱凝胶法(观察组)两组,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的不规则抗体检出率。
三种自动化微板法检测红细胞抗体检测效果比较
![三种自动化微板法检测红细胞抗体检测效果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7fa1180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b0.png)
三种自动化微板法检测红细胞抗体检测效果比较刘强;余薇;李国良【摘要】目的比较微量板酶法、抗人球蛋白微量板法和微量板聚凝胺法三种自动化检测红细胞抗体的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方法将通过试管法确认的不同效价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分别使用微量板酶法、抗人球蛋白微量板法和微量板聚凝胺法进行自动化检测.结果三种自动化微板法均能检测到低效价的IgG型红细胞抗体,其中微量板酶法检出率为80%,抗人球蛋白微量办法和聚凝胺微量板法检出率相同均为97.5%.结论微量板聚凝胺法快速、灵敏且经济高效,在工作模式上能完全与血站的其他检测项目兼容,值得在血站推广.【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7(035)003【总页数】3页(P322-323,329)【关键词】红细胞不规则抗体;IgG型抗体;IgM型抗体;自动化检测;微量板【作者】刘强;余薇;李国良【作者单位】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 330052;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330052;江西省血液中心,江西南昌 3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62;R457.1+1;R193.3红细胞不规则抗体(RBC-Iab)是指抗-A、抗-B之外的抗体,包括IgG和IgM两类抗体。
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血型鉴定困难、疑难配血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对不规则抗体的筛查与鉴定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手段和关键环节[1,2]。
目前,国家规定的献血者血液强制性检测项目中没有包括RBC-Iab 筛查,有文献报道无偿献血者RBC-Iab阳性率在0.48%[3]。
随着血站自动化筛查系统的提高,已有许多报道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微量板法的相关研究,因此笔者对微量板法中的蛋白水解酶法、抗人球蛋白试验(AGT)和聚凝胺三步法(TSPT)相比较,确定最适合血站自动化筛查的方法。
1.1 试验材料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本中心采集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25761例,其中检出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5例,以及日常工作中用试管法筛查并已用谱细胞确定了抗体特异性的已知不规则抗体阳性标本8例。
采用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应用比较
![采用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应用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0717533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9.png)
采用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应用比较马庆宗;杨志钊;邹美霞;蒋旭;吴少梅;陈信;周巨明;郑楚忠【期刊名称】《实验与检验医学》【年(卷),期】2018(036)004【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凝聚胺法及微柱凝胶法两种方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比较.方法选取12680例需输血患者,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并对阳性结果进行抗体鉴定.结果在12680例患者中,凝聚胺法检出不规则抗体30例(0.237%),微柱凝胶法检出不规则抗体48例(0.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聚胺法对抗D、抗E、抗e、抗C、抗M和自身抗体的鉴定结果分别为1、20、2、2、3、2例;微柱凝胶法对抗D、抗E、抗e、抗C、抗M和自身抗体的鉴定结果分别为1、37、2、2、4、2例.结论采用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联合应用,避免不规则抗体的漏检,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有效保证患者的输血安全.【总页数】3页(P619-621)【作者】马庆宗;杨志钊;邹美霞;蒋旭;吴少梅;陈信;周巨明;郑楚忠【作者单位】中山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中山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配置中心,广东中山 528403;中山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中山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中山市人民医院输血科;中山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东深圳 5181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57.+1;R446.62【相关文献】1.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在不规则抗体检测的对比分析 [J], 滕艺艳;屈雅川2.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研究 [J], 陈欣荣3.凝聚胺法和微柱凝胶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J], 刘小谷4.微柱凝胶与凝聚胺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临床应用 [J], 张娜;张林伟;韩美芳5.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应用的对比分析 [J], 夏克明; 杨斌; 李建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r sr s y drme:A l o a so migGr wt co - o yDite sS n o RoefrTr n f r n o hFa tr
{ ea . b t }1 Am Re pr el l o ,2 0 ,2 ( ) 9 — 0 . J s i C l Mo l 0 3 8 4 :4 95 3 Bi
本 实 验 我 们 通 过 动 态 观 察 油 酸 型 A I大 鼠 B L 中 L A F P mNP 度 ,我 们 发 现 注射 OA 1 后 大 鼠 B F 中 PⅢN 浓 天 AL P
浓度 显 著 升 高 ,提 示 AL 早 期 就有 纤 维 增 生 发生 。2天 后进 I
一
ij r .JAp l h s l 0 6 0 ( ) 8 1 6 n u y p y i ,2 0 ,1 0 1 :9 — 0 . P o
4 RO C C O P, S u a A , Fa f , e 1 Efe t o r io t r d o o z fe D ta. f c f Co te s e oi n
步 升 高 , 提示 AL 肺 纤 维 增 生 呈 动 态 发 展 , 可 能 影 响 疾 I
维普资讯
福建医药杂志 20 0 7年 第 2 9卷 第 5期
F j nMe 12 , . 07 ui dJVo. 9 No 52 0 a
1 07
等 ㈨ 报 道 AL / D 1AR S患 者 早 期 ( 4h内) AL 中 PHN 2 ,B F IP 浓 度 明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源 性肺 水 肿 和肺 炎 ) 患 者 ,死 亡 的 心 AL/ D IAR S患 者 B L 中 PH NP 浓 度 明 显 高 于 存 活 者 。 A F I P I 水 平 高低 可 反 映疾 病 预后 的严 重 程度 。 HNP
I j r.Am R s i C i C r d 0 3 6 ( ) 7 — 8 . nu y J e pr r a eMe ,2 0 ,1 8 6 :6 76 4 t
5 Fa y R,Lih e e g rF,M e e a h c t nb r e Ke g n C,e 1 Th u e Re p r — ta . eAc t s ia
聚 凝 氨一 板 法 筛 查 不 规 则 抗 体 的 实验 研 究 微
福 建 省 血 液 中心 (5 0 0 李 鑫 葛红 卫 涂 东晋 高建 辉 30 0 )
【 要 】 目 的 探 讨 聚 凝 氨 一 板 法 筛 查 不 规 则 抗 体 的可 行 性 。方 法 使 用 聚 凝 氨一 板 法 对 弱 阳 性 IG 抗 D 组 摘 微 微 g 和 阴 性对 照 组 进 行 检 测 ,通 过人 工及 酶标 仪 判读 ,观 察 各 组 不 同静 置 时 间 凝 集 、 沉 降 强度 和 光 密 度 值 变 化 与 差 异 。
Lu g P r n h ma Re d l g a n Ea l a e o u e Lu g n a e c y mo e i t a ry Ph s f Ac t n n
病 预 后 。 B F 中 的 PH N 主 要 由肺 成 纤 维 细 胞 及 其 它 肺 AL IP 间质 细胞 分泌 ,故 特 异 性 较 强 ,能 反 应 肺 脏 纤 维 增 生 情 况 , 可作 为 AL/ R 1A DS的 观 测 指 标 之 一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了 疾病 的严 重 程 度 , 可为 预 后 判 断 及 治 疗 提 供 新 的思 路 。但 临 床 上 要 对 危 重 病 人 行 支 气 管 肺 泡 盥 洗 ,操 作 难 度 大 ,风 险 性
志 ,2 0 , 1 ( ) 1 —2 . 0 4 0 4 ,2 92 0
2 Do g a ,De— leF,W i u lsI l Va l nn R,e 1 ta .Be a Ca e i h br - t — t n n i t eFi o n
p oi r t e R s o s O Ac t u g Ij r . Am e pr C l r l ea i e p n e t u e L n nu y f v J R si e l
6 M a s a lRP,Bel a rh l li n G,W e b S,e 1 ng b ta .Fi r r l e a i n O — b o p oi r t C f o c se ry i h c t e p r t r it e s s n r me a d i a t ur a l n t e a u e r s ia o y d s r s y d o n mp c s
高 ,存 在 一 定 的局 限 . Am J n u c me Re pr rt si C i Ca e r M e d, 2 0 0 0, 1 2 (5) 6 :
1 8 — 7 8 7 318 .
1 钱 桂 生 .急 性 肺 损 伤 和 急 性 呼 吸 窘 迫 综 合 症 .内 科 急 危 重 症 杂
Mol o ,2 0 l 0 6,3 ( ):2 4 2 5 Bi 4 3 7 -8 . 3 Sa o nt s F,Na a o L,Bo c e N ,e 1 Ti ou s fl n a g t e h m t a. me c r e o u g p — r n h ma r mo ei g i u mo r n x r p l na y a ut u g e c y e d l n p l na y a d e t a u mo r c e l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