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2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落叶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内容,激发欣赏散文诗的兴趣,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
2.能参照原文进行联想,仿编。
用动作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诗歌的感受。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投影。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秋天到了,一片片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都飘到哪儿去了呢?
2.幼儿完整的欣赏教师朗诵的配乐散文诗,初步理解作品的内容。
(1)文诗的题目叫什么?
(2)落叶都飘到哪里去了?
3.教师出示图片,有感情的朗诵配乐诗,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学习短句。
(1)树叶落在地上,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2)树叶落在沟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3)树叶落在河里,谁爬过来了,它把树叶当成了什么?
(4)树叶落在院子里,谁看见了,它是怎么说的?
4.幼儿分角色边欣赏散文诗边表演。
5.启发幼儿进行联想.仿编。
树叶还会落在哪里呢?谁会看见,它会把树叶当成什么?
6.朗诵自己仿编的新诗。
附散文:
落叶
秋风起了,天气凉了,一片片树叶从树枝上飘落下来。
树叶落到地上,小虫爬过来,躺在里面,把它动作屋子。
树叶落在水沟里,蚂蚁爬过来,坐在上面,把它当作小船。
树叶落在河里,小鱼游过来,藏在底下,把它当作小伞。
树叶落到院子里,小燕子看见了,说:“来信了,催我们到南方去了。
”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落叶》(2)
课题:落叶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通过观察落叶的特点,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活动提高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感受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 通过观察和描述落叶的特点,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 通过合作活动提高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1.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的能力,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 增强学生对自然的感受和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
1. 大型画纸和彩色笔。
2. 落叶图片和实物样品。
3. 录音机和录音带。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10分钟)
1. 教师出示图片和实物样品,引导学生观察落叶的特点。
2.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树叶会变黄、变红、变褐色?为什么叶子会掉落?
Step 2:观察与描述(15分钟)
1. 学生分组,每组拿到一张大型画纸和彩色笔。
2. 每组选择一个落叶样品,围绕该样品展开讨论,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纹理等特点,并在画纸上绘制它的形状。
3. 学生回到座位上,展示自己的画纸,并面对全班进行描述。
Step 3:合作游戏(15分钟)
1. 学生集体排成一队,每个人手中拿着一张落叶图片。
2. 老师播放录音带,指挥学生按照录音的指示进行活动。
例如:“找一个伙伴,交换落叶图片。
”、“站在同伴的左边。
”等。
3. 活动结束后,学生通过向全班展示自己手中的图片,和同伴一起进行对比和讨论。
Step 4:小组合作分享(15分钟)
1. 学生再次分组,每组准备一份小组分享的材料。
2.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对落叶的观察和理解,并将观察结果整理成PPT或海报等形式。
3. 小组轮流进行分享,全班进行评价和讨论。
Step 5:结束(5分钟)
1. 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强调植物生长和变化过程的重要性。
2.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自己家附近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和变化过程,并用书写或绘画的形式展示。
教学延伸活动:
1. 组织学生参观植物园或公园,让学生亲自观察和感受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2. 组织学生进行植物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条件以及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反思:
通过这堂课,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落叶的特点,初步了解植物的生长和变化过程。
合作游戏和小组分享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和合作能力。
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亲自观察和实践是更好的学习方式,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实践活动,提供更多的观察和实验机会来加深学生对植物生长和变化过程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关注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言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