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某县乡镇财政状况的调查报告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县乡镇财政状况的调查报告
某县地处河北省最南部,面积862平方公里,人口81万,辖21个乡镇561个行政村,是全省第三人口大县,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某县财源基础不稳固,规模小。
2019年,全县财政总收入7603万元,其中乡财政收入2164万元。
全县财政支出26273万元,其中乡财政支出3878万元,是典型的要饭财政。
一、乡镇财政运行状况1、县乡财政体制。
1994年设立了乡镇金库,对收入基数大于支出基数的乡镇实行“定收定支,定额上解,超收全留,短收倒扣”;对支出基数大于收入基数的乡镇实行“定收定支,定额补助,超收全留,短收超支不补”的财政体制。
近年来,随着农业税率的降低,农业税的减免,乡镇财政收入锐减,难以保证正常运转,实行了定收定支加补助财政体制,乡镇只负担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保证正常运转,其余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发展支出统一纳入县财政统管。
2、乡镇财政收支情况。
乡镇财政总收入为2164万元,占全县总收入的285%,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11万元,占县一般预算收入的215%。
一般预算支出3878万元,占全县支出总额的148%,其中人员经费1401万元,公用经费2477万元。
乡镇工资目人数2310人,其中:财政供养人员983人(含离退休314人)。
按乡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测算,全县21个乡镇剔除各种专项支出由县统管外,仅人员和公用经费缺口就达2867万元。
21个乡镇均为吃补贴乡镇。
二、减免农业税对乡镇财政的影响1、乡镇财政收入锐减。
某县是农业县,农业税在乡镇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比重。
某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19年减免了农业税。
农业税的减免给乡镇财政带来了巨大冲击,21个乡镇均靠县财政转移支付维持正常开支。
而地理位置偏僻,经济落后的乡镇,农业税可以说是乡镇财政收入的唯一来
源,如东代固乡是个3万人口的中等乡,减免农业税后,财政总收入仅为10万元,减免的农业税高达140万元。
边马乡人口48万人,减免农业税后,财政收入31万元,而减免的农业税高达295万元。
农业税的减免,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乡镇可支配的收入也大幅度下滑。
2、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不能保证乡镇财政运转。
减免农业税后上级财政安排的农业税转移支付资金是依据1998、1999、2000三年的税费征收额每年7868万元测算的,而当时我县执行的是“一口清”政策,农民负担已下降到最低水平,乡镇财政已十分困难。
上级农业税转移支付7288万元,与我县“一口清”前的税费征收额11240万元相差3952万元,直接减少的是乡镇财政收入。
三、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1、财源匮乏。
某县大部分乡镇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高,二、三产业比重低,因第一产业财政贡献率低,并不能快速拉动财政收入的增长。
2019年乡镇国地税税源调查结果显示,国税局年纳税额5万元以上的仅25户,其中5万元至10万元的9户,10至20万元的11户,20万元以上的5户。
地税年纳税额在3万元以上的仅10户,其中5至10万元的4户。
10至20万元的4户,20万元以上的2户。
乡镇经济落后,民营工业发展缓慢,缺乏支柱财源。
2、债务沉重。
据初步统计乡财政债务达1047297万元,乡镇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1)普九欠债。
因贫困县财政困难,在普九达标时,采取了乡村两级为投资主体,县财政补助等多渠道筹资方式。
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集资,这些债务只留下财政解决的唯一途径,这部分债务达147263万元。
(2)农业投入。
打井、办电、修路、防渗管网建设欠债,这些欠债涉及财政周转金、银行贷
款、农民用工等,这部分债务达114969万元。
(3)垫交税费。
乡镇为完成税费上交任务,借款、贷款垫交,上清下不清,形成债务,这部分债务达212329万元。
(4)基金会移交。
基金会移交时,为兑现储户存款,借款107757万元。
此外,还有工资发放借款,乡镇道路建设、乡镇企业、机关部门建设欠款等项目。
3、人员包袱重。
某县由乡财政负担的人数为1327人。
因乡财政困难,未按国家规定缴养老金。
裁减这部分人员,补交养老金,给予经济补偿金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4、县财政困难。
某县财政总收入仅7603万元,县财政支出需26273万元,是个要饭财政。
县财政又包揽了乡镇九年义务教育、民政优抚、计生、社会保障等投入,运行也十分困难,转移支付财力有限,无力扭转乡镇财政困难状况。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1、大力培植财源。
为扭转财政拮据状况,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农强工兴商贸,激活民营建强县”这一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努力构筑县域经济“三点三线”发展新格局,大上项目,上大项目。
一是加快三大园区和三线开发。
加快培育壮大县生物化工园、回隆糖果园和张二庄再生物资加工园。
同时宁某、蔡回、邯大沿线乡镇,围绕农产品、板材、家具等加工业,积极谋划新项目,带动沿线开发。
二是壮大现有企业。
做大做强现有民营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鼓励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优化发展环
境,构建洼地效应,广泛借助外力,大力发展经济。
四是调整产业结构。
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抓手,推进生态文明村创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永丰果汁、华腾果蔬、龙腾速冻、荣兴面粉等农业龙头企业,实行龙头带基地,拉长产业链条,狠抓鸭梨、蔬菜、养殖、食用菌四大产业,提高科技含量,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
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乡镇财政实力。
锁定旧债,严格控制新债发生。
2、深化财政改革。
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盘活资金存量,强化预算约束,增强财政调控能力,节俭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加快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步伐。
理顺县乡财政分配关系,明确支出责任,实现事权与财权相统一。
对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有一定发展基础和潜力的回隆镇、双井镇实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对财力基础比较差的其他19个乡镇实行“统收统支加激励”的财政体制。
分税制的改革思路是:“划分税种、核定收支、超收分成、定额补助(或上解)、自求平衡、一定三年”。
将与全县经济发展关联度高,经济调节作用强的主体税种作为县乡共享收入,将与城镇发展相关的税种划分为乡镇固定收入,根据县乡收入划分范围,按照10%左右的增长比例,合理确定乡镇收入基数。
按照乡镇职能范围,以保证乡镇基本支出需要为原则,合理核定乡镇支出基数。
在合理确定收入基数和支出基数的基础上,确定县财政对乡镇的定额补助或乡镇定额上解数额。
此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一定三年不变。
不单独设立乡镇金库,乡镇收入实行属地征收,集中缴入县金库,实行分级管理。
“统收统支加激励”的体制模式与乡财政县管基本一致,改革思路是按照“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