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15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15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15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1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病因、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方法:对15例我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5例中首次确诊4例,对于首次或再次复查确诊的12例患者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治疗后清宫,成功9例。

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误诊率高,b超是诊断切口妊娠的主要手段,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药物杀胚治疗后清宫成功率高。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清宫术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是指受精卵、滋养细胞着床于剖宫产术后的子宫瘢痕处,属异位妊娠的一种特殊类型,发生率仅为0.187%[1]。

本病早期诊断较困难,首诊误诊率高达76%【2】,常因误诊为宫内早孕及流产,在药物流产及人工流产过程中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

现将本院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15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借鉴。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csp病例15例,年龄25-42岁;孕次2-6次;剖宫产距发病时间为1.1-8.2年;剖宫产次数均为1次;剖宫产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

1.2 临床表现15例患者均有停经史,均无明显腹痛史,5例有轻微早孕反应,停经时间35-72天,平均57.8天。

2例无症状彩超发现子宫切口妊娠入院;10例以无痛性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3例因我院门诊人流术中发生异常子宫出血过多住院治疗。

1.3 诊断及治疗15例患者尿hcg均阳性,血hcg测定值在345-7140miu/ml。

仅4例首诊检查即确诊csp,给予甲氨蝶呤50mg/m2单次肌内注射及配伍口服米非司酮片100mg/天,连续3天。

余11例均因误诊宫内妊娠或稽留流产,直接给予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其中3例因出血量大于2000ml行剖腹手术,术中见子宫下段前次手术瘢痕处无肌层组织,浆膜下即为妊娠组织,1例因瘢痕切除后仍出血不止行子宫切除术,2例行病灶切除+子宫修补术,术后病检均提示子宫瘢痕组织处可见绒毛植入,确诊csp。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诊断及处理。

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2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回顾相关临床资料。

结果:单纯应用mtx灌注化疗的4例患者,b超监视下在1周后清宫,术中平均出血量为(402±12.4)ml。

18例行uae联合mtx灌注化疗者b超监测下于7-10d后清宫,术中平均出血量为(72±21)ml。

联合组出血量显著少于单纯mtx化疗组(p<0.05)。

患者均痊愈出院,生育功能保留,月经在术后2-6个月呈正常恢复。

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需早期明确诊断,并选择适当的方式积极治疗,以uae联合mtx灌注化疗效果最为显著,可使预后得到明显改善。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60-01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为一种特殊的异位妊娠类型,是指妊娠物于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处种植。

临床常因漏诊或误诊,造成子宫破裂或阴道大出血等高危事件发生,增加了子宫切除率,严重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升高,子宫瘢痕处妊娠率也呈升高表现,及时明确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方式治疗是确保预后的关键[1]。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2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22例,年龄25-41岁,平均(31.9±2.5)岁。

均有剖宫产史,本次妊娠距上次剖宫产1-15年;剖宫产术后有1-2次人流史14例。

临床表现:均停经45-92d。

下腹痛4例,停经后阴道少量流血6例。

临床诊断:人流术前经阴道超声检查确诊4例,以子宫下段可见混合性包块,子宫腔内未见孕囊为影像学表现;其余18例均因人流术中或术后反复大量出血复查超声确诊,子宫下段前壁有混合性回声。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16例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16例临床分析
除后 , 一例 复发 。 无
切 除病 灶 。切 除 病 灶 周 围 0 5~1CI 右 止 常 组 织 , 及腹 . H左 累 膜者 , 除 累及 腹 膜 及 其 周 围 1c 的 止 常 腹膜 组 织 。本 组 8 切 m
例腹壁切 口子宫 内膜 异位症 均完整 切除。术后患 者 留置负 压 引流管 (Om 注射器接细尿管 ) 5 I 引流 2d 无渗 液后拔管 。 ,
的结节切除后逐层 缝合。大 的、 的内异症结节切 除后 , 深 如
缺 损 严 重 , 以拉 拢 , 用 人 工 补 片 铺 衬 。张 力 大 者 减 张缝 难 则
且 疼 痛 呈 进 行 性加 剧 , 期 肿 块 增 人 , 后 疼 痛 缓 解 且 肿 块 经 经 缩 小 。抗 生 素及 理 疗 无 效 。 13 治 疗 方 法 . 8例 患 者 人 院完 善相 关 的检 查 , 在 连 续 硬 均 膜 外 麻 醉 下行 腹 壁 切 口周 围 肿 块 切 除 术 , 剖 宫 产 原 手 术 切 取 口 , 长 于 病 灶 , 性 逐 层 进 入 。术 中 见 3例 病 灶 位 于 皮 下 稍 锐 组织 , 位 于腹直肌前 鞘 , 3例 累及 部 分 腹 直 肌 , 病 灶 累及 2例

l2・ 7
中 国现 代 药 物应 用 2 1 0 0年 4月 第 4卷 第 7期
C i o rgA p, p 0 0 V 1 N . hnJM dD u p lA r 1 , 0. o7 2 4,
岁 。均 为 足月 剖 宫 产 腹 壁 横 切 【 。发 病 时 间术 后 6个 月 一 _ = I 4
殖, 泌、 分 出血 而形 成 刷 期 性 变 化 的 肿 块 和 疼 痛 本 组 患 者 均 有 剖 宫产 手 术 史 , 明 其 发 生 与 医 源 性 子 宫 内膜 种 植 有 表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切口妊娠的临床分析
查 T G6 6 U/ HC 9 ml mL。
1 用米 非司酮及 甲氨蝶 蛉 ( X)药 物杀胚 治疗 ,胚胎 死亡后 N MT 行B 引导 下清宫术 ;i 超 N行 妊娠部 位病灶 切除术 ,保 留子宫 ;1 N行 子宫切 除术 ;1 N行 剖腹探 查 ,直 视下 经阴道 吸刮 术。全 部病例 均治
愈出院 。 例 1 :患 者 2 岁 ,2年前 行剖 宫 产。 因停 经 6 d 阴道 流血 5 , 3 4, d 发现盆腔包块 4 入院 。妇检 子宫增大如孕 3 d +个月 , 右侧 角突 出, 压痛 。
2讨

右下腹 脐耻 之间触 及一 实性包 块 约 5m × c × c c 5m 6m大 小 ,压 痛。彩 超提 示:①子宫前壁 下段 切 1妊娠? ②胚 胎存活 ( 2 1 大小如 孕 8 ) 周 。③
时间平均 7 (- 1 年 2 1 年)。 1 . 2临床特征
紫褐色组 织。送病 检 回报 :( 子宫峡 部 )见胎盘 组织伴 部分绒 毛变 性 , 术 后复查 T C H G降至 6. l / 。 4 m UmL 7 例4 :患者 3 岁 ,剖 宫产 术 后 l年 ,因恶 心 、呕吐 、腹痛 1d 5 1 2, B超发现 “ 宫产切 口妊娠可能” 1 入 院。妇检 子宫前位 ,质软稍大 。 剖 d
病例 报 告 I13 2
治疗 、高度警惕 原发性心 律失常 及纠正水 、 电解质 平衡紊 乱,减少本 病的发生 。
剖宫产术后切 口妊娠 的临床分析

【 键词 】剖 宫产 ;切 口妊 娠 关

中图分类 号 :R 1 74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 14 (1资 料与 方 法
1 . 1一般资料 大 理 州人 民 医院2 0 年 l 月 至2 0 年 2 08 2 0 9 月共 收 治子 宫 下段剖 宫

剖宫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分析

剖宫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分析

经验交流剖宫产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5例分析杜茂娟作者单位3 天津市武清区妇幼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但大多数发生部位在盆腔。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增加,发生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它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不同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由于妊娠期的蜕膜均有种植能力,可发生于会阴及腹壁切口。

它虽然不危及生命,但是,周期腹壁包块增大和经期疼痛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痛苦,症状严重的还需要切除病灶。

现将我院收治的15例异位症患者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例,患者年龄25~39岁,平均32岁,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5年。

但大多数在术后1~2年内发病,病灶大小为3.2cm ×5.6cm ,均为单发病灶。

1.2 临床症状 均有不同程度的腹壁切口疼痛性肿块,经期增大,经后缩小,经过3~7d ,局部疼痛消失,具有典型的周期性,15例患者均为腹壁切口周围可触到大小不一的肿块,肿块多位于皮下,固定呈圆形或椭圆形,周边不规则,边界不清楚,质韧或呈实性,活动度差,病灶表浅者,经期局部呈紫蓝色。

1.3 治疗方法 因诊断明确,15例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壁切口周围肿块切除。

术中见13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2例累及腹膜,但无侵入腹腔者。

术中锐性分离肿块于病灶周围正常组织2cm 处切除肿块,累及腹膜者,切除累及腹膜及其周围1cm 的正常腹膜组织。

术中手术范围应尽量完整干净的切除病灶,勿将病灶切开以保证无病灶残留,术后均给予抗感染治疗。

2 结果患者切口愈合良好,7d 拆线出院,出院后均未用任何药物,如:丹那唑和孕三烯酮等治疗,随访1~5年无复发。

3 讨论3.1 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0.03%~0.47%[1],而本院诊治的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与手术有关,说明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术中子宫内膜的种植有关。

剖宫产瘢痕妊娠15例诊治分析

剖宫产瘢痕妊娠15例诊治分析
虑 手术 。
[ ] 何鹏 , 4 仇毓 东 , 丁义涛 , 脉动 色素浓 度测定法行 IG清除 等. C 试 验检测 肝储 备功能的准确性评价 []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J.
2 0 1 ( )5 8 5 0 0 7,3 9 : 8— 9 .
对 于 肝 功能 明显 损 害 , hl. uh分级 属 C级 Ci Pg d 或 长 期 为 B级 ,肝 储 备 功 能 中 、重 度 减 退 ( > R
23 2 8
实用 医学杂 志 2 1 00年第 2 6卷 第 l 3期
住院时间短 , 费用相对少。 对于肝储备功能 损害 .h dP g 分级属 A级或 B级 ,肝储备功能 恢复快 , C i .uh l 轻 度 减退 ( 介 于 1% ~2%) R 0 0 的这 一 类 患 者 , 治 减退 的患者 。 根据 肿瘤 的局部 情况 选择 T C 开 可 A E、 疗方 案 的选择 应 慎 重 。若肿 瘤 局 部条 件 较好 , 可选 腹 或 经皮 R A、ET、 移 植等 治疗 方式 。 F PI 肝 择手 术 ,但要 根 据 术 中肝硬 化 情 况再 次 作 出判 断 : 4 参 考 文献 1 肝脏外 科学 [ . M] 2版 . 上海 : 海科学技 术文献 出 上 若 肝硬 化 程度 较轻 ,可 选择 小 范 围 的肝 段切 除 、 局 [ ] 吴孟 超. 版 社 , 00:4 . 20 31 部 肝切 除 术 :若 肝 硬 化程 度 较 重 ,可采 用 R A或 F [ ] 陈孝 平 , 2 张志 伟 , 甲梅 . 杨 原发性 肝癌 外科 治疗方 法 的选择 P I 疗 。若 肿 瘤 为 多发 且 分 布在 左 右 半 肝 或 肿 ET治 ( 修订版 )[ ] 外科理论与实践 ,0 4,( )5 9 5 1 J. 20 9 6 : 1— 2 . 瘤 巨大 . 健 侧 肝 脏未 见 明显 代 偿 , 灶 动 脉 期 强 1 j Pu R 而 病 3 曲 N,MuryL o r — ynM,D w o ,e a. rnet no a a snJL t 1 Tasci f o teosp au o leigosp aelvr e J . r ug h eo hg s rbedn eo hga ai s[] B S r , f c J 化 明显 , 可考 虑 使 用 T C A E。对 这 部 分 “ 缘 性 ” 边 患 1 7 ,6 ( ) 4 - 4 . 9 3 0 8 :6 6 6 9 者尤 其应 慎重 考 虑综 合 评估 , 手术 机 会应 尽 量考 有

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析

子宫下段剖宫产后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分析

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史 , 均流产 ( . 平 28 7±12 ) , 住 剖 宫 产 .3 次 既
史 1 ~2次 , 剖宫 产 方 法 均 为 : 宫 下 段 剖 宫 产 , 前 次 刮 宫 产 子 距 的 时 间 5个 月 ~1 3年 , 均 ( .64 3 4 ) 。 临 床 表 现 为 l 平 4 8 .2 年 - 5 例患者均有停经史 , 经时间 3 停 4~9 2天 , 均 ( 3 5 ±1 .8 平 6 .l 8 7 ) d 所 有 患 者 均 有 阴 道 流 血 病 史 , 1例 患 者 在 外 院 行 人 流 术 , 有
后 1 ~3个 月 月 经 恢 复 正 常 。
1 资 料 和 方 法

讨 论
1 1 一 般 资 料 :0 1 1 ~2 0 . 20 年 月 0 8年 l 我 院 因 子 宫 下 段 剖 2月 宫 产 后 瘢 痕 处 妊 娠 收入 院 的患 者 1 5例 , 龄 2 年 3~4 8岁 , 均 平 ( 8 1 4 1 ) , 次 2~7次 , 均 ( . 2. 6± .5 岁 孕 平 35 4±15 ) , 有 人 .1 次 均
年 1月 一2 0 0 8年 l 2月 我 院 收 治 了 1 5例 子 宫 下 段 剖 宫 产 后 切
口瘢 痕处 妊 娠 患 者 , 其 临 床 资 料 进 行 了 回 顾 性 分 析 , 讨 子 对 探
宫 下 段 剖 宫 产 后 切 口瘢 痕 处 妊 娠 的诊 治 方 案 。
切 口瘢 痕 处 妊 娠 。 除 1 子 宫 全 切 外 , 余 1 例 其 4例 患 者 均 手 术
吉 林 医学 2 1 年 2月 第 3 01 2 段 剖 宫 产 后 切 口瘢 痕 处 妊 娠 的 临 床 分 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子宫。近些年 , 随着剖宫产 率的上升 , 子宫 切 口瘢 痕处妊娠 的 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本 文对 我院收治 的 1 9例剖宫产术后子
宫 切 口瘢 痕 处 妊 娠 患 者 的 诊 断 、 疗 进 行 回顾 性 分 析 , 讨 对 治 探
该 病 的早 期 诊 断 和 治疗 。
清宫术后阴道淋漓出血 , 超声检 查提示 切 口部位 仍有包块 , 行
剖 宫 产 术后 子宫 切 口瘢 痕 处 妊 娠 ( eaensa r nny csra cr e a c , pg CP S )是 一 种 罕见 而危 险 的 特 殊 异 位 妊 娠 , 由于 孕 卵 着 床 部 位
的特 殊 性 , 在 清 宫 中 引 起 难 以 控 制 的 大 出血 … , 至 需 切 除 常 甚
1 2 9 6: 5  ̄6 0.
疗 。失 败 的病 例 均 取 出 或 切 断 坏 死 部分 的 牙 髓 , 根 管 内 置 入 向 氢 氧 化 钙 或 Vt e , 次 行 根 尖 诱 导 成 形 术 。 i px再 a 总 之 , ipx和 氢氧 化 钙 均 可 以作 为 理 想 的 盖 髓 剂 , 临 Vt e a 给 床 工 作拓 宽 了思 路 。 给患 者带 来 了福 音 。
பைடு நூலகம்
下 行 清 官 术 , 于 血 B H G 仍 较 高 的 , 再 次 予 MT 对 .C 可 X 5 g m 肌 内 注射 后 行 清 宫 术 。其 中 清 宫 成 功 8例 , 0m / 吸宫 术 中 大 出血 2例 、 宫 穿 孔 1例 , 血性 休 克 行 子 宫 切 除 术 ,1 因 子 失 例
术 后 阴 道 不 规 则 出血 I例 。
12 临 床 诊 断 . 患 者 尿 妊 娠 试 验 均 为 阳性 , 行 盆 腔 彩 色 超 均

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13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纱 布 一 块 ,4 h取 出 , 下 组 织 常 规 送 病 检 。2组 患 者 术 后 2 切 均 口服 抗 生 素 3d 禁 性 生 活 2月 , 重 体 力 劳 动 等 。 , 禁 I2 3 注 意 事 项 : 术 后 1月 不 能 阴 道 冲洗 和 盆 浴 , 骑 自 .. ① 禁
治 愈 率 为 10 , 度 糜 烂 治 愈 率 为 9 . % , 有 效 率 为 0% 重 87 总 10 。微 波 组 : 宫 颈 糜 烂 中度 治 愈 率 为 8 . % , 文 献 报 0% 对 97 较 道 9 % 稍 低 , 度 糜 烂 治 愈 率 为 4 . % , 低 于 文 献 报 道 2 重 77 稍
参 考 文献
4—1 , 中 7~1 5d 其 4 d创 面 脱 痂 时 有 少 量 阴 道 流 血 , 波 组 微 有 3例 阴道 流血 较 多 再 入 院 行 创 面 压 迫 止 血 成 功 ,ep刀 组 Le 有 2例 阴道 流血 多 者 行缝 扎 后 血 止 。
32 术后宫颈治愈情 况 比较 . Le e p刀 组 : 宫 颈 中 度 糜 烂 对
3 结 果
总 之 , e p刀 具 有 操 作 简 单 安 全 、 术 时 间相 对 较 短 、 Le 手 术
3 1 术 后 并 发 症 比较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组 均 有 阴道 黄 色 水 样 物 排 出 , 续 持
中 出 血 较 少 、 者 痛 苦 小 、 后 并 发 症 少 、 愈 率 高 、 者 易 患 术 治 患 接 受 , 可 提 供 完 整 连 续 的 病 理 标 本 等 优 点 , 有 诊 断 治 疗 且 具 的双 重作 用 。 宫 颈 外 形 恢 复 快 , 需 住 院 , 目前 治 疗 宫 颈 无 是 疾 病 的较 好 方 法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治疗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治疗分析
3 . 3药物治疗的选择
口,触诊压迫 子宫 ,患者 出现不同程度 的疼 痛 ,检查双侧 附件区未见 异常包块 ,除外异位妊娠 。彩色超声可见在 子宫剖宫产术 后瘢痕处见 不规则包 块 ,内见血流信号 ,在子宫肌层 浆膜层与包块 之后正常肌层 部分有缺如 ,回声紊乱 。
1 . 3治疗方法
中 图分类 号 :R 7 1 4 . 2 2
文献标 识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0 - 0 6 4 6 - 0 2
剖 官产术后 子宫瘢痕处 妊娠 ( C S P ) ,是剖 官产术后 的较为常见 的 并发症 ,尤 其是近 几年 来剖 宫产 手术 的广 泛开展 ,使 得剖 宫产术
破 裂 ,行 全子 宫切 除术 ,3例行 子 宫峡部 瘢 痕部 位 切除修 补 术 ,均 获得 成功 。结 论 剖 宫产 术后 子 宫瘢痕 处妊 娠应 该 做到 早期 诊 断 ,早期
治疗 ,针对不 同的临床类型采取 不同的治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保 留子宫的功能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
【 关键 词 】剖 宫产 ;子 宫瘢痕 ;妊娠 ;治疗 方 法
3 . 1 C S P 的病因 正常 的情 况下 ,孕囊是在 官腔 内着床 并生长发育 。剖官产术后 ,
当于 子宫峡部 ,严格 意义上讲 属于异位 妊娠Ⅲ。对 于C s P 如 能早期 发 现 ,早期 治疗 ,不 仅能够 保住 患者 的生育 能力 ,而且可 有效 防止 大 出血 ,挽救患 者的生命 ,现在就 2 0 1 1 年1 月至2 0 1 2 年1 2 月 ,在我 院就 诊 的1 8 例剖 宫产术 后 子宫瘢 痕处 妊娠 患者 的临床诊 断 以及治 疗资料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病例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病例分析
nI 行 输 m I 决 定 急 诊 子宫 切 除 术 , 中 见 子 宫 下 段 堍 痕 处 肌 , 刮时 术
等 报 道 … C P早 期 误 诊 率 达 5 .6 , 此 提 高 临 床 医 生 对 该 疾 S 55% 因 病 的认 识 是 避 免 误 诊 率 的重 要 的提 。 由 于 C P可 引 起 危 及 生 命 的 大 m 、 宫 破 裂 等 严 重 并 发 S 子 症 , 一 经 确 诊 应立 即终 止妊 娠 , 疗 方 法 应 根 据 发 病 部 位 、 囊 故 治 孕
诊 断 。本 例 对 C P缺 乏 认 识 , B超 影 像 不 典 犁 时 , 行 进 一 S 存 未 步 检 查 而 盲 目行 药 物 流 产 清 官 , 致 大 出 m 、 宫 切 除 。 焦 澜 舟 导 子
患 者 , ,5岁 , 停 经 4 , 求 终 止 妊 娠 , 诊 于 笔 者 所 女 3 6d 要 就
脑血管病 分为缺血性 和出血性两类 。缺 m性脑梗 死有腩 m l
栓 形 成 和 脑栓 塞 , 出血 性 脑 血 管 病 有 脑 血 和蛛 网膜 瓶 。 观 察 白细 胞 的 变化 有 助 于 了解 这 些 疾 病 病 情 和 判 断 预 后 。 这 是 因为 这 些 疾 病 除 了血 液 学 反 应 外 , 变 区 还有 白细 胞 浸 润 释 放 蛋 白水 病 解 酶 而 加重 组 织 损 伤 , 重 病 情 。通 过 对 6 加 5例 脑 Ⅱ管 病 患 者 白 } L 细 胞 观 察 发 现 :脑 血 管 病 发 生 时 , 细 胞 反 应 明 显 , 高 者 占 白 升
静脉采m mL于含 E T 2 D A—K 2的血常规管中 ,
测 定 经 S S 15统 计 软 件 处理 。 P Sl.

浅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5例临床分析

浅谈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15例临床分析

行扫描 。 1 . 2 - 3治疗方 式
根 据本次 的分析 中显示 的治 疗方式为 米非司酮联 合吸官术进行 的 治疗 ,在治疗 失败后转为切除手术进行治疗 。
2结 果 2 . 1诊 断结 果
经过诊 断后发现这 1 5 例患者均 表现为子宫瘢痕 妊娠 ,超 声影像显 示 ,患者子 宫 内的孕囊是着 床于子宫 的下段 位置 ,且 与子宫 内壁之 间 存在着一定 的缺陷 ,患者 的子宫 内孕囊着 床位置的子 宫内壁有变薄 或 消失的现象 ,同时其 回声显示不均匀 ,加强后呈现递减 的情 况。
伤大 ,需二次手术完 成。我们在 总结 前辈的经验基 础之上 ,通过 十二 例胸腰 椎爆裂骨折前 路手术的治疗 得 出如下体 会 :①前路 手术 减压 比 较彻底 ;②前路手 术是在直视 下操作 ,术 中不需牵动硬膜囊 ,避免对 脊髓 与神经 的二次损伤 ,故不 完全截瘫 患者 获得很高 的神 经功能改善 率 ,脊髓 圆锥 损伤患者大 小便 的控制能 力得 到了明显 的恢 复 。③钛笼 的长度 与大 小应与重建部 位相吻合 ,以求恢复脊柱 的曲度 、力 线与排
列次序 。④保 留脊柱后 柱的情况 下 ,将钉棒系统 固定在伤椎 的上 下临
c l a s s f i c a t i o n : t h e T h o r a c o l u mb a r I n j u e y C l a s s s i i f c a i t o n a n d S e v e r i t y
l 4 4 ・临床研究 ・
椎体融合固定手术方法。但此种手术在减压、钛笼植入时对脊髓、神
经根的牵拉 ,会加重它们 的损伤 ,会影 响神 经功能 的恢复 。于是 又有 人提 出椎体骨 折在把椎 弓根内固定后 ,应再次手术行 椎体前路植骨 融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临床分析
生大 出血 , 严重时甚 至需要 切除子 宫 , 对孕妇 的身心健 康存在
巨大的威胁。 虽然剖宫产术后子宫切 口瘢痕处妊娠在 临床 中的 发病率 比较低 , 但是近年来 , 随着 选择 剖宫产 的产妇越来越 多 ,
瘢痕妊娠 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 势 , 如果没有及时诊 断或处理不当 , 可能会发生大出血 、 子宫破裂等严重后果。 本文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 口瘢痕处妊娠 临床分析
唐 静 茹
( 洛 阳市老城区人民医院 , 河南 洛 阳 4 7 1 0 0 2 )
【 摘 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术后 子宫切 口瘢痕处妊娠 的临
床诊 断和相 应的 治疗方 法 。方 法 选取 我 院妇 产科 2 0 1 2年
2月一 2 O 1 3年 4月期 间收 治的剖 宫产 术后 子宫切 口瘢 痕处妊
本组 2 3 例患者治疗后 , 有 8例阴道出现大量出血 现象 , 行
子 宫切 除术 治疗 成功 ; 9 例采取 甲氨蝶 呤配合清宫术保守治疗 成功 , 6 例行子宫动脉栓塞保 守治疗成功 。
3 讨论
段横切 口剖宫产术 , 临床表现为不 同程度 的阴道不规则 出血伴
下腹胀痛 。 1 . 2 临床诊断
剖宫产术后子 宫切 口瘢痕处 妊娠是剖宫产 后常见 的远期 并发症之一 , 根据临床调查显示 , 其发生率约为 7 %左右同 。 瘢 痕
1 . 2 . 1 诊断标准翻 ①无官腔或宫颈管妊娠证据; ②有剖
宫产 史 ; ③ 妊娠 囊生长位于子宫 下段前壁 , 且 膀胱问子宫肌层
有 阙如 ; ④ 阴道在停经后 出现 不规则 出血 ; ⑤ 彩色多普勒超声 检查 提示子宫峡部增大且血管丰富。 1 . 2 . 2 诊断结果 本组 2 3例产妇 的尿检 结果均 为 阳性 , 经盆腔彩色多普 勒超声 检查 ,其 中 1 7例产妇提示在子宫峡部 前壁附近有回声不 均匀混合 性包块 ,其他 部位 回声 较为均匀 , 在子宫浆膜层与包块之间肌层部分存 在阙如 , 考虑为剖宫产术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患者16例,对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前经超声检查得到明确诊断。

9例行子宫动脉动脉栓塞加人工流产术治疗成功;3例单纯行甲氨蝶呤保守治疗但效果不理想;4例腹腔镜下行宫腔镜病灶清除术治疗成功,无全子宫切除病例。

结论早期准确诊断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具有重要的意义。

超声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是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关键词]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治疗[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a)-0070-02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指孕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部位的一种罕见异位妊娠,为剖宫产术的远期并发症之一,瘢痕妊娠处易发生破裂,可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

csp随剖宫产率的上升而呈增加趋势,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如未能明确诊断而盲目处理,常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甚至威胁生命。

本研究总结分析2009年1月~2012年6月本院收治的16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与治疗方法,以增加对该病的了解,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6例csp 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详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年龄26~41岁,平均(35.3±2.7)岁;孕次3~6次,平均4次;均有1次以上人工流产史。

所有患者均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发病距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为6个月~11年,平均(3.9±1.3)年;均有停经史,停经时间38~112 d,平均(59.4±6.8) d;平均血β-hcg 为(9 659.83±1 347.57)μmol/l。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15例临床分析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15例临床分析
2 0 1 1 年6 月一 2 0 1 2 年6 月采用宫腹腔镜子宫瘢痕憩室切 除术治疗 的 1 5 例子宫瘢痕憩室 患者病例 资料 进行 回顾性 分析。结果 : 所 有手术均顺 利完成 ,手术时 间平均为 ( 9 0 . 3 3 ± 2 3 . 2 6 ) m i n ,术 中平均出血量 ( 6 3 . 3 3 ± 1 9 . 1 5 ) m L , 术后 平均住 院 ( 7 . 4 7 ±1 . 9 2 ) d 。术后随访 1 2 个月 ,手 术 总有效 率为 9 3 . 3 3 %( 1 4 / 1 5 ) ,术后经期 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 ,与术前 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o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 治疗 剖宫产 瘢痕憩室相对微创 ,症状缓解 ,疗效满意 ,值得在临床 中推广使用。
J i n g — i i 。LI L i u - x i a .L I X i u - f a n g J / Me d i c l a I n n o v a i t o n o f Ch i n a ,2 0 1 4 ,1 1( 0 4) : 1 2 4 — 1 2 6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f o r m i n g o f p o s t — c e s a r e a n u t e r i n e s c a r d i v e r t i c u l u m a n d t h e c l i n i c a l c u r a t i v e e f f e c t o f i t a f t e r b e i n g r e m o v e d
h o s p i t li a z e d t i me f a t e r s u r g e r y w a s ( 7 . 4 7±1 . 9 2)d . T h r o u g h t h e 1 2 mo n t h s ’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f o l l o w - u p , w e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g e n e r l a e f e c t i v e r a t e w a s 9 3 . 3 3 % (1 4 / 1 5) ,t h e me n s t r u a t i o n r e d u c e s i n a n a p p a r e n t w a y a f t e r t h e s u r g e y, r w h i c h w a s s i g n i i f c a n t i n s t a t i s t i c s( P < O . 0 5).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t h e r a p y o f p o s t -

论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15例病例分析

论经阴道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15例病例分析

之后, 再进行第 二次缝合用以加 同。 手术后观 察该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 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后的并发症等, 以观察治疗效 果。 结 果 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为 ( 1 3 5 ± 3 9 )mL , 手术 时间为 ( 6 7 ± 8 . 6 )mi n 、 手术后的排气 时间为 ( 2 1 ±1 4 ) 分, 手术后
剖宫 产 瘢 痕 妊娠 ( C S P ) 是 受 精 卵通过 刮宫 产 瘢痕 与子 宫 内膜 这 规 的消 毒 , 取 膀 胱截 石 位 】 。 对患 者 进 行导 尿 处 理 之后 , 用 医用 钳适
两 者之 间 的微 小腔 道 最 终在 瘢 痕 组织 内着 床 , 胚 囊 被 瘢痕 纤 维组 织 当用 力 夹 住 宫 颈 外 侧 缘 来 牵拉 宫 颈 , 当医 用 钳 接 触 到 瘢 痕 妊 娠 之 将 肾上 腺 生理 盐 水 兑成 l : 1 2 0 0 的 比例 , 在宫 颈和膀 胱 之 间的缝 隙 与肌 层 而 包 绕 , 从 而 和子 宫 腔完 全 隔 离 开来 而形 成 , 从 目前来 看, 该 后 , 病 是 妇科 中较 为 常见 的并发 症 , 往 往导 致 患 者大 出血 或 者是 子宫 穿 中进行 水 压分 离, 于阴道 前 壁的膀 胱沟 下弧 形 切 开阴道 黏膜 , 并 分 离 孔, 严 重 的甚 至会 威胁 到 生命 安 全【 l 】 。 剖 宫产 瘢痕 妊 娠 的发 生率 随着 膀 胱 后壁 附 着 于 宫颈 前 的 疏松 组 织 。 然后上推膀胱, 向下 方牵 拉 宫 刮宫 产率 的上 升而 呈现 逐 渐 升 高的趋 势 , 现 在 医学 临床 上 还 未研 究 颈 , 在子 宫峡 部能 够看 见剖 宫产 瘢痕 妊 娠 组 织 向外 明显 的突 出, 并且 出一种 有 效 且 安 全 的 治疗 方 式 。 所 以, 正 确 处 理 及 早 期诊 断 尤 为重 肿胀 , 充血, 组 织 呈 紫蓝色 , 在包 块张 力最 大部 位 用手术刀横 向切开, 要。 本项研究选取该院 ̄ 2 0 0 9 年9 月一 2 O l 2 年8 月收 治 的外生 型 剖宫 清 除妊 娠 包 块 , 针对 不 同患者 的病 情 切 开破 裂 口边 缘 或者 是 子宫 下 产瘢 痕 妊 娠 患 者共 l 5 例, 通 过 经 阴道 剖 宫产 瘢痕 妊 娠 病 灶 切 除术 , 均取得 了良好 效 果 , 现 报 道如下。 1资料 与 方法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临床观察分析

剖宫产术后瘢痕处妊娠临床观察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 0 1 4年 1 月第 8卷第 1 期
C h i n J M o d D r u g A p p l , J a n 2 0 1 4 , V o 1 . 8 , N o . 1 ・Fra bibliotek77 ・
剖 宫产 术 后 瘢 痕 处 妊 娠 临床 观 察 分 析
张香玲
产科 行剖宫产手术分 娩并 且诊 断为 剖宫 产瘢 痕妊 娠 的患者 3 7例进行病 例 回顾分 析 。年 龄 2 1—4 3岁 , 平 均 年龄 3 0 . 5
岁, 其 中初产妇 2 8例 , 经 产妇 9例 , 行 剖宫产 的原 因主要 是 妊娠期 高血 压合并 糖尿病 4例 , 脐带 绕颈 3周 6例 , 胎 盘前 置 4例 , 胎位不正 8例 , 胎膜早破 5例 , 巨大儿 3例 , 骨盆狭窄 2例 , 社会 因 素 5例 。剖 宫 产 时 间为 3 5~4 0周 , 平均 3 7 . 2 周, 一胎剖宫产 为 2 4例 , 二胎 为 1 1例 , 三 胎 为 2例 , 妊娠 次 数相 隔 2~ 6年 不 等 , 剖宫 产 手 术 切 口横 切 2 4例 , 纵切 1 0 例, 混合切 口 3例 , 患者初步 B超检查显示 , 瘢痕 处妊娠均 处 于切 口下段 。患者临床表现各异 , 其 中出现 阴道不 规则流 血 l 9例 , 下腹部疼痛 2 8例 , 均有停经史 , 血H C G检查 升高程 度 符合怀孕指标 , 再次行 B超 确诊 , 宫 腔 内无孕囊 。患 者符合 剖宫产瘢痕妊娠 的诊断标准 , 入 院前 2例患 者 出现 大量 阴道 流血 , 估 计失血量在 5 0 0 m l 左右, 患者未 出现失 血性 休克 的
子宫 内膜 的损伤有关 , 如有剖宫产史 、 刮宫 史、 子 宫肌瘤剜 出 史等, 由于术后 子宫切 口愈合不 良, 如瘢痕 宽大 , 或因炎症感 染形 成瘢 痕部位 的微小 裂 隙。以后再 次妊 娠时 受精 卵无法

经阴道彩超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

经阴道彩超早期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sp)的临床价值

表 1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与病理检测结果对照
病理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
精准度
组别
检测
良性
恶性
疑似
(%)
良性
80
73
5
2
91.25
恶性
40
4
34
2
85.00
合计
120
表 2 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测与病理检测结果对照
病理
粗针穿刺组织学检测
精准度
组别
检测
良性
恶性
疑似
(%)
良性
80
75
3
2
93.75
恶性
40
1
38
1
与剖宫产切口瘢痕、宫腔及宫颈的关系,并进行早期诊断及有效分型,诊断准确率高,对于患者早期治疗及手术方式的
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阴道彩超;早期诊断;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07(2020)04-0200-02
子宫瘢痕妊娠作为剖宫产远期并发症,近年来随着剖 宫产率的急剧上升,导致本病的发生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 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 S P)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下段 切口瘢痕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 [1],可引起子宫 破裂、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盲目清宫后大出血等严重并 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至关 重要 [2]。本研究通过经阴道彩超和经腹部彩超两种检查方 式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 S P)进行诊断,对比相关结 果验证其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与粗针穿刺组 织学检测均可有效鉴别甲状腺良性结节,但粗针穿刺组织 学检测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检测价值更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献 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1 7 -0 4 ( 0 )8c一0 7 - 1 文 4 7 22 1 0 () 0 7 0 6 0
剖 宫 产术 后 子 宫 瘢痕 处 妊 娠 简 称 剖宫 产 瘢 痕 部 妊 娠(eaen csra sa ra c , S )是 剖 宫产 术 后远 期 并 发 症 之一 , crp en y C P , 临床 少 见 , 但 后果严重。 我院 自2 o ̄ 1 oo - 月至 20 年 l 月共 收冶 C P 09 2 S 患者 1例 , 5 采 用 药 物 保 守治 疗 及 保 守 性 手 术 治 疗 均 成 功 , 报 道 如下 。 现
展 , 可 能 导 致 阴 道 大 出 血 或 子 宫 破 裂 而 切 除 子 宫 , 至 危 及 患 有 甚
者 生 命 。 l 3 2 诊 断 与 鉴 别诊 断 .
1 资料 与方 法
1 1 一 般资 料 .
本组 1例 均为 我 院 妇产 科 20 年 1 至2 0 年 1 月诊 断 为 C P 5 00 月 09 2 S
颈 外观 大 致 正 常 , 中5 前 穹 隆 饱满 ;例 子 宫增 大 如 停 经天 数 , 其 例 2 其余8 子宫小于停 经天数对应大小 , 软 ; 宫峡部 向前突 , 例 质 子 压 痛 ( )9 B 检 查 : 宫峡 部前 壁 有 回 声 不 均 质 团块 , 可 见 妊 + 。例 超 子 均
娠 囊 , 围 血 流 信号 丰 富 , 例 探 及 胎 心 搏 动 。 周 4
1 3 诊断 .
我们 应 用 甲氨蝶 呤( X) 清 宫 术 7 C P MT 联合 例 S 患者 全 部 获 得成 功 。
MT X为 常 用有 效 的 杀 胚 药 物 , 由于 滋 养 叶 细胞 对 MT X高 度敏 感 , 应 用 MT X后 通过 干 扰 滋 养 叶 细 胞 内的 叶 酸 代谢 , 抑制 细 胞 内的胸 腺 嘧 啶 核 苷 酸 和 嘌 呤 核 苷 酸 的 合成 而 使 滋 养 细 胞 死 亡 。 娠 时 滋 妊 养 细 胞 处 于 增殖 活 跃 状 态 , 甲氨 蝶呤 的抑 制 作 用 更加 敏感 。 对 1 本
痕 处 的 异 位 妊 娠 , 有 剖 宫 产 史 的 异 位妊 娠 中发 生 率 占6 1 。 在 . % 其 发 生 可 能 是 受 精 卵 通 过 穿透 剖 宫 产 瘢 痕 处 的 微 小 裂 隙 着 床 而 引
起 , 着 着 妊 娠 的进 展 , 毛 与 子 宫肌 层 粘 连 , 入 , 着 妊 娠 进 随 绒 植 随
防 止 出现 大 出血 。
CP S 是刊 宫产术 后少
见但严重的并发症 , 临床表 现缺乏特异性 , 易造成误诊 , 当的治疗方法是保证患者良好预 后的重要 手段 , 量避 免盲 目 容 恰 应尽 行人 流或药流 ,
【 关键 词 】剖 宫产 瘢 痕 处妊娠 临床 分析
【 图分 类 号 】R7 中l OEN EI L HA R DA NF J M C G

剖 宫产 术 后瘢 痕 处 妊 娠 1 临 床 分 析 5例
李洁 李 玉梅 王 海 霞 ( 临清 市 人 民 医 院 山东 临清 2 2 0 ) 5 6 0
【 要 】目 的 探讨 剖 宫 产术 后 子宫疲 痕 处妊 娠 ( s ) 发病 机理 、 摘 cP 的 临床 表 现 及 治 疗措施 。 法 回顾 性 汇 总我 院妇 产科 2 0 年 1 方 00 月_2 0 年 1 月诊 断 为C P 院患者 1 例 病例 资料 , 析C P 病机 理 、  ̄ - 09 2 . S住 5 分 S发 临床 表现 及 治 疗措施 。 果 全部 病例 均治 疗成 功 , 愈 出 结 痊 院 。例药物加 清宫术治疗患者 中6 次 用药治疗成功 , 次 用药治疗成功 , 7 例1 l 例2 治疗后1 周后复查B , 超 子宫峡 部前壁 包块明显缩小 , ¥ I 血 一瞄 下降 ,个 月后复 查B , 1 超 包块 消失 , p H G 血 — C 正常 。 有病 例术 后病 理诊断 : 宫疲痕 部位 譬娠 , 所 子 肌层 见绒毛 。 结论
12 临床 表现 . 所 有 病 例 均 有 停 经 史 , 院 时 查 尿 HC 均 阳 性 , p— 人 G 血 HC G
3 0 5 0 0 L, 均 3 2 U L 5 无症 状 , N 有 无痛 性 阴 道 出 0 -1 10 U/ 平 7 0 / 。例 7
血 , N在 外 院 行 人 工 流 产 术 失败 , 诊 来 我 院手 术 。 科 检 查 : 3J 急 妇 宫
住 院 患 者 , 龄 2 ~3 岁 , 均 3 . 岁 , 部 有 剖 宫 产病 史 , 中 年 2 8 平 19 全 其 3 例有 2 剖 宫 产 史 。 S 距 剖 宫产 时 间 4 年 。 次 C P ~9
超 声 检 查 对 C P 断 的 重 要 手 段 。 S 诊 断依 据 有 如 下 几 点 : S诊 CP () 剖 宫 产 史 ; ) 经 或 人 工流 产 后 出 现 阴 道 不规 则流 血 ;3子 1有 (停 2 () 宫 下 段 增大 , 宫 颈 形 态 及 长 度 正 常 ; ) 腔 上 1 2 虚 , 腔 内 但 (官 4 /空 宫 无妊 娠 胚 囊 , 娠 胚 囊 位 于子 宫下 段 ; ) 宫峡 部 前 壁 增 厚 , 宫 妊 (子 5 子 前 壁 手 术瘢 痕 处 可 见 胚 囊 附 着 , 部 血 流 丰 富 , 囊 与 膀 胱 间子 局 胚 宫肌 层 菲 薄 _。 2 由于 C P ] S 发病 率 低 , 现 缺 乏 特 异 性 , 床 医 生对 表 临 其 认 识 不 足 , 易造 成 误 诊 。 组有 5 误 诊 误 诊 为 宫 内早 孕 不 全 容 本 例 流 产 , 诊率 达 3 .3 应 引起 足 够 的 重 视 , 其对 有剖 宫产 史 , 误 3 3 %, 尤 孕 卵 着 床 于 子 宫 前 壁 下 段 者 应 高 度 警 惕此 病 可 能 。 3 3 治疗 与 预 后 . CP S 治疗 目的 为 杀 灭 胚 胎 , 出妊 娠 囊 , 留患 者 生 育 功 能 。 排 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