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20普通地质学(甲)2011年考试大纲公布
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
![2011年中国地质大学招生专业及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e6b1a365f242336c1eb95eb5.png)
_ 03 沉积地质学与环境 分析 _ 04 海洋地质与古海洋 学 _ 05 历史大地构造与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球动力学 _ 06 盆地分析与沉积矿 武法东 王成善 张传恒 周洪 产 瑞 _ 07 地球生物学 杨淑娟 陈建强 报考赵国春、汪新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 文导师外国语可以 语一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语 选考日语;报考吴 ③601 高等数学或 611 地球 淦国导师外国语可 科学概论④804 构造地质学 以选考俄语。
071200 科学技术史
_ 01 地质教育史及地质 事业史 _ 02 地质学科史 _ 03 地学思想史 081603 地图制图学与地 理信息工程 _ 01 遥感信息处理与应 用
081801 矿产普查与勘探
_ 01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 _ 02 含油气盆地沉积学 _ 03 石油构造分析 _ 04 油气储层地质与评 价 _ 05 层序地层学及应用 _ 09 非常规油气资源勘 探及评价 _ 10 油气成藏机理与预 测
白志达 陈建平 邓 军 狄永 军 董国臣 杜杨松 方维萱 _ 11 矿产资源勘查与评 龚庆杰 顾雪祥 侯增谦 刘家 价 军 王庆飞 薛春纪 肖荣阁 严光生 张寿庭 郑有业 张招 崇 彭润民 陈永清 邓 军 刘家军 申 维 _ 12 成矿规律与矿产预 王建国 王庆飞 肖荣阁 薛春 测 纪 杨立强 郑有业 彭润民 _ 13 矿产资源评价与 3S 技术应用 _ 14 资源、环境与经济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 陈永清 申 维 王建国 张寿庭 杜杨松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英
李胜荣 许 虹 申俊峰
赵志丹 程素华 董国臣 赵海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 _ 02 岩浆作用与资源环 玲 罗照华 张招崇 苏尚国 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1 矿物 境 白志达 汪 洋 狄永军 赵国 学、岩石学、矿床学(三选 春 朱弟成 一) _ 03 矿床学及矿床地球 化学 王建国 肖荣阁 刘家军 王建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 平 王庆飞 葛文胜 林善园 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2 地球 刘国印 化学 田友萍 毛世德 杨忠芳 叶 荣 汪明启 陈岳龙 冯海艳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②204 英 袁国礼 夏学齐 侯青叶 陈家 语二③302 数学二④802 地球 玮 龚庆杰 张德会 黄永建 化学 陈永清 李怀昆
626普通地质学
![626普通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5123635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b.png)
626-《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普通地质学》是古生物与地层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科目之一。
《普通地质学》考试力求遵循古生物与地层学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平等、确切、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入学,为国家地球科学发展培养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与地质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控制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形式和分值
采取闭卷、笔试的形式举行,本科目满分150分,考试时光为180分钟。
四、试题结构
1)、名词解释: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2)、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3)、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五、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宇宙、太阳系和地球
第三章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第 1 页/共 2 页
第四章地质作用和地质年代
第五章风化作用
第六章风的地质作用
第七章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八章地下水的地质作用
第九章冰和冰流水的地质作用
第十章海洋的地质作用
第十一章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构造运动及其形迹
第十三章地震作用
第十四章岩浆作用
第十五章变质作用
第十六章地质灾害与环境
第十七章人类与地球
第十八章地质科学发展阶段与地球科学观的演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普通地质学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普通地质学](https://img.taocdn.com/s3/m/4f328fe001f69e31433294c2.png)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科目名称:普通地质学(甲)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名词解释:共计30分,每题6分
1.地质学思维方法论
2.硅酸盐矿物
3.转换断层
4.风化壳
5.浊积岩
二、简述题:共计40分,每题10分
1.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2.火山的喷发方式及其产物是什么?
3.如何确定地质体的相对年代?
4.简述湖泊的生物沉积作用。
三、问答题:共计80分,每题20分
1.如何判识断层的存在及其形成时代?
2.板块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3.什么是喀斯特?试述喀斯特发育因素?
4.深海沉积物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科目名称:普通地质学(甲)第1页共1页。
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学考试大纲
![中国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d11cee69b89680203d8258c.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岩土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地质考试大纲本《工程地质》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岩土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许多学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工程地质评价和分析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矿物岩石部分1. 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2. 岩浆岩的成因与产状、岩浆岩的结构、岩浆岩的构造、岩浆岩的分类、主要岩浆岩的特征3.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的分类、主要沉积岩的特征4. 变质岩的矿物成分、变质岩的结构、变质岩的构造、变质岩的分类、主要变质岩的特征5. 岩石的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地质性质(二)地质构造1. 地壳运动、地壳运动的基本类型、地层、地层年代、地层年代的确定方法。
2. 岩层的产状、褶皱的基本形态、褶曲要素、褶皱的形态分类、褶皱构造的识别3. 构造节理的分类、剪切节理的特征、张节理的特征、节理密度、裂隙率、节理统计图4. 断层构造、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的基本类型和特征、断层的野外识别5. 地质图的阅读分析(三)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1. 结构面、结构面的成因类型、结构面的特征、软弱夹层、岩体的结构类型2. 岩体的变形特征、岩体的流变特征、岩体的强度性质3. 地应力的组成、地应力的分布规律、地应力研究的工程意义4. 岩石的质量指标、节理岩体的地质分类(RMR)、岩体质量(Q)系统分类(四)坝基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导致坝基岩体不均匀变形的地质因素、坝基岩体承载力、坝基岩体滑动破坏的类型、坝基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坝肩岩体滑动的边界条件分析2.抗滑稳定计算中f、 c 值的选定、地质因素对f、 c 值的影响3.渗透压力、潜蚀4.清基、坝基岩体加固(五)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 边坡形成后应力状态的变化、影响边坡岩体应力分布的因素2. 边坡变形与破坏的类型3. 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4. 边坡稳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方法5. 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六)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1. 洞室围岩的稳定分析2. 地下洞室位置的选择3. 山岩压力、弹性抗力4. 提高洞室围岩稳定性的措施二、考试要求(一)矿物岩石部分1.掌握矿物基本的物理性质,熟练掌握光泽、颜色、硬度、解理、断口的含义。
普通地质学 考试大纲
![普通地质学 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426a0f9f705cc17552709f8.png)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一、试卷结构(一)内容比例地球资源-环境-灾害与人类发展,约15%地球圈层系统和动力地质作用等,约85%(二)题型比例术语解释约30%论述题约70%二、其他普通地质学绪论考试内容地质学、地球科学(地球系统科学)概念;研究对象、方法(地球+将今论古+以古示今);地球的动力系统(外/营力动力系统,内/营力动力系统)。
一地球系统及其圈层构造考试内容地球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固体地圈):各圈层的概念、大气环流(季风概念、中国季风特征),大气圈组成、运动、分层、大气降温率;地球表面形态(陆地、海洋地形单元、大地水准面概念);地球的物理性质及内部圈层构造:地球主要物理性质(密度、压力、温度、重力、磁性、弹塑性;地内变化趋势和地球物理异常)。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和圈层构造(波速随深度变化总体特征;、M和面、上/下地壳、软流层、岩石圈、地幔转换带、内/外核);圈层特征(上/下地壳+地幔硅镁层、岩石圈、软流圈)。
二地球的物质组成考试内容矿物(元素和丰度,矿物肉眼识别)岩石:三大岩石及主要特征(岩浆作用和岩浆岩-概念、火山作用、侵入作用、岩浆岩。
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因素、类型、代表性岩石名称。
沉积作用和沉积岩。
三大岩石之间的循环。
三地质年代考试内容地质年代确定依据(地层叠覆率,生物演化率,地质体之间切割率)。
相对地质年代(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测年原理,同位素地质年代概念)。
四岩石圈板块构造考试内容板块构造的建立(大陆漂移,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板块边界(分离型,汇聚型,转换型)板块驱动机制:地幔柱、热点、部分熔融(了解内容)五构造运动及地质构造考试内容构造运动(概念、岩层产状(+V字型法则)、变形变位;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褶皱概念、要素,褶皱基本类型,褶皱识别-横、平面)断裂构造(概念、类型(节理,断层),断层基本要素,断层组合,断层识别-横剖面)六风化作用考试内容风化作用作用(概念,影响因素)风化作用类型:物理风化作用(方式,产物);化学风化作用(方式,产物);生物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产物:风化壳七地面流水地质作用考试内容地面流水类型和水动力特点(环流);片流和洪流的地质作用(片流,洪流):过程和产物。
中科院2011高等数学乙考试复习大纲
![中科院2011高等数学乙考试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eb71b3b580216fc700afd3d.png)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02高等数学(乙)2011年考试大纲公布。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数学(乙)考试大纲考试性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高等数学(乙)考试是为招收理学非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
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数学素质,包括对高等数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报考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气象学、天文技术与方法、地球流体力学、固体地球物理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土壤学等专业的考生。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方法。
要求考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高等数学(乙)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概念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函数的一致连续性概念考试要求1.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 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掌握判断函数这些性质的方法。
3. 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化学》考试大纲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化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fca2128e87101f69e3195ba.png)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化学》考试大纲本《地球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地球化学是地质学的重要支柱学科之一,也是地质学各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课程。
地球化学是个庞大的学科家族,不仅研究固体地球岩石圈,也研究地球表层的土壤、水系、有机体的地球化学演化规律。
它从微观角度研究宏观问题,探索地球系统物质运动中物质的化学运动规律。
研究目标集中于地球系统中元素及同位素组成、元素的共生组合及赋存形式、元素的迁移和循环、地球及其它行星形成历史及演化等四大科学问题。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实验方法和分析手段的迅猛发展,地球化学理论发展更加迅速,研究方法更加先进,研究内容日益丰富,能解决的问题也更加宽广。
本考试大纲限于无机地球化学范围,要求考生准确掌握无机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初步了解各项实验分析手段,并能客观地解释实验分析数据,具有从地球化学角度解决地质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内容(一)化学元素的丰度与分布1. 元素丰度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 地球的化学组成3. 地壳的化学组成4.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化学组成(二)地球化学热力学基础1. 热力学基本定律2. 热力学状态函数3. 自然过程的方向判据4. 热力学平衡系统的表达5. 矿物固体溶液的混合性质(三)微量元素地球化学1.微量元素的概念2.能斯特分配定律3.岩浆过程中的微量元素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5.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示踪(四)放射性同位素地球化学1.自然界的放射性同位素2.放射性衰变定律及地质年代学基本原理3.各种放射性定年系统4.同位素封闭温度及冷却年龄(五)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1.稳定同位素组成和分馏2.稳定同位素分馏原理3.主要的稳定同位素系统4. 稳定同位素温度计(六)地壳与地幔的化学演化1.地壳和上地幔的基本特征2.地幔的不均一性3. 地壳的形成和演化二、考试要求(一)化学元素的丰度与分布1. 熟悉丰度和丰度体系、丰度系数、丰度各种表示方法(重量丰度、原子丰度、相对丰度)、陨石及其成分分类(铁陨石、石铁陨石、石陨石)等基本内容。
620普通地质学(甲)
![620普通地质学(甲)](https://img.taocdn.com/s3/m/f7bd7b2850e2524de4187e93.png)
620普通地质学(甲)。
txt2机会靠自己争取,命运需自己把握,生活是自己的五线谱,威慑呢们不亲自演奏好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20普通地质学(甲)2011年考试大纲公布。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甲)》考试大纲本《普通地质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各专业的最基础理论课程,介绍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该课程主要描述地球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演变历史、地质历史上古生物演化概况等地质学基本知识。
在地质学看来,地球是个45亿年以来一直不停地发展演化着的动态的星球。
因此,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们应掌握地质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时空演化概念,掌握地球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动态演化特征。
一、考试内容(一)有关地球和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地球的基本知识太阳系的基本知识(二)矿物矿物的定义及主要性质常见造岩矿物(三)岩浆作用和岩浆岩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火山与火山活动侵入岩的基本特征(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沉积岩的结构、构造(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变质作用的方式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变质作用的类型(六)地质年代1.相对地质年代2.同位素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表(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地震的基本概念与地震波地球内部构造地壳(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褶皱与断层地层的接触关系(九)海底扩张及板块构造1.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2.板块构造基础知识(十)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风化作用的产物(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河流的形成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海洋概况海水运动及其地质作用海底沉积物(十三)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湖泊概述湖泊的沉积作用沼泽及其地质作用(十四)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基础地下水地质作用基础风的地质作用基础(十五)地球的演化地球的天文时期隐生宙时期显生宙时期二、考试要求(一)有关地球和太阳系的基本知识较好地把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表面形态、大陆和大洋的地形特征。
云南大学626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云南大学626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07520eec1c708a1284a4449.png)
626-《普通地质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其目的是考察考生对与地质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闭卷、笔试,满分150分,时间180分钟。
三、试题结构
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试内容
1、宇宙和太阳系的起源及演化
主要学说:大爆炸假说、康德-拉普拉斯假说、星云假说等
太阳系主要行星及其位置
2、地球的结构和组成
地球的基本参数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依据
地磁场
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及其能量来源
3、岩石圈
岩石和矿物
常见矿物及其成分
按照成因划分的岩石的主要类型
沉积学三大定律
沉积岩形成的主要过程
火成岩的主要种类及成因、成分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地壳变形的主要类型:褶皱和断层
板块运动之于地球海陆格局及地貌塑造
主要的火山-地震带
4、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表:主要的代和纪的划分
5、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
风化作用之于地球演化、地球物质循环、地貌变迁的意义
6、大气圈
大气的成分
大气圈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特点
行星风系及其成因
7、水圈
水循环的主要过程
水的地质作用:搬运、沉积与地貌塑造
海洋中的主要地貌单元
世界洋流大体格局及其成因
海洋中的主要沉积类型和相应沉积过程
湖泊沉积作用
8、冰冻圈
冰川的形成及其主要类型
冰川的地质作用
冰期-间冰期旋回及其驱动因素。
地质实验测试专业考试大纲(2011版)
![地质实验测试专业考试大纲(2011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6113513c1ec5da50e27077.png)
地质实验测试专业考试大纲(2011年修订版)总则本专业的考试涉及到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岩石矿物分析等方面的必备知识;涉及到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晶体光学、光性矿物学、矿相学、重砂矿物学、工艺矿物学及岩石矿物鉴定和重砂矿物鉴定等方面的必备知识。
要求在熟悉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的前提下,能熟练地运用于地质样品中化学组分的测试及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几何形态等的鉴定;对地质样品测试能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和制定合理的分析流程;熟悉本专业相关的规范与规程;熟悉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
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规范与规程、新技术与新方法分别所占比重为30%、30%、20%和20%。
一、基础知识(一)掌握物质、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的基本概念;(二)掌握定比定律、化合量定律、倍比定律的基本概念;(三)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过程;掌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各元素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四)掌握常见元素在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它的核电荷及外层电子的排列情况;(五)掌握元素的原子量和原子序数的基本概念;(六)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学符号、化学式的表示方式及重要的无机化学反应;(七)掌握溶液及溶液浓度的概念,了解单质及化合物的溶解过程;掌握溶液浓度的几种表示形式;(八)掌握拉乌尔稀释定律的概念,了解稀溶液的沸点升高与凝固点降低的一般规律;(九)掌握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熟悉吕查德里原理;掌握浓度、压力、温度等达成化学平衡的影响;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十)掌握电解质与离子平衡的概念、电离学说的含义和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十一)掌握酸、碱、盐的定义;掌握重要的酸、碱、盐的化学式、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十二)掌握水的离子积常数的概念及表示溶液酸碱度的形式,熟悉PH的表示形式及其原理;(十三)掌握分子结构、化合价与化学键的基本概念;熟悉分子结构中的离子键、共价键及配位键的的形式,并能熟悉地区别常见单质及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十四)掌握卤族元素、硫族元素、氮族元素、碳族元素、硼族元素、碱土金属和碱金属中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十五)熟悉铜分族、锌分族、钛分族、钒分族、铬分族、锰分族及铁系元素、铂族元素中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了解金属的一般通性;(十六)掌握络合物的概念,了解络合物的命名法,熟悉一些重要络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十七)熟悉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性及其命名原则;(十八)掌握有机化合物中官能团的定义及其在该化合物中所表现出的重要性质;(十九)熟悉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的同分异物现象;(二十)熟悉醇、醛、酮、羧酸、酯、酚等中所含官能团而决定它们性质的特点;了解一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十一)掌握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分类、命名及常见的各类岩石的判定;(二十二)熟悉各类岩石的构造组合;(二十三)熟悉各地质年代的典型古生物特征、分布及古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QQQ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620普通地质学(甲)2011年考试大纲公布。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甲)》考试大纲本《普通地质学(甲)》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质学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各专业的最基础理论课程,介绍地质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该课程主要描述地球层圈构造及各层圈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常见的矿物和岩石、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主要特征、岩石圈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演变历史、地质历史上古生物演化概况等地质学基本知识。
在地质学看来,地球是个45亿年以来一直不停地发展演化着的动态的星球。
因此,在学完本课程后,学生们应掌握地质学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时空演化概念,掌握地球在空间上、时间上的动态演化特征。
一、考试内容(一)有关地球和太阳系的基本知识地球的基本知识太阳系的基本知识(二)矿物矿物的定义及主要性质常见造岩矿物(三)岩浆作用和岩浆岩岩浆作用的基本概念火山与火山活动侵入岩的基本特征(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沉积岩的结构、构造(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及变质作用的方式变质岩的结构、构造变质作用的类型(六)地质年代1.相对地质年代2.同位素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表(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地震的基本概念与地震波地球内部构造地壳(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岩石变形与地质构造褶皱与断层地层的接触关系(九)海底扩张及板块构造1.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2.板块构造基础知识(十)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类型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风化作用的产物(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河流的形成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的沉积作用(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海洋概况海水运动及其地质作用海底沉积物(十三)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湖泊概述湖泊的沉积作用沼泽及其地质作用(十四)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基础地下水地质作用基础风的地质作用基础(十五)地球的演化地球的天文时期隐生宙时期显生宙时期二、考试要求(一)有关地球和太阳系的基本知识较好地把握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表面形态、大陆和大洋的地形特征。
了解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基本特征。
大致了解太阳系起源假说及太阳系有关概念,包括撞击作用、类地行星、类木行星、小行星、陨石。
(二)矿物准确掌握矿物的定义、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矿物的形态、光学性质及力学性质。
熟悉常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三)岩浆作用和火成岩准确掌握岩浆和岩浆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类型、鲍文反应系列等内容。
了解火山活动的主要现象及火山活动的产物,火山喷发的基本类型,全球及我国现今火山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
掌握深成侵入体、浅成侵入体的基本特点。
清楚火成岩常见的结构、构造。
(四)外力地质作用和沉积岩较好地把握外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作用)特征。
把握沉积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特征。
(五)变质作用和变质岩了解变质作用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化学活动性流体)。
了解变质作用的方式,包括重结晶作用、交代作用。
掌握变质岩主要的结构、构造特征。
了解主要变质作用类型:接触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
(六)地质年代准确把握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标准,包括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穿插关系律。
准确理解放射性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概念及放射性衰变定律。
对地质年代表有较好的把握,掌握地质年代与地层单位的关系、岩石地层单位的概念。
(七)地震及地球内部构造掌握地震基本概念,包括地震、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震源距等。
掌握地震的震源深度分类、成因分类。
掌握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的确定。
了解全球地震分布,包括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地震带、洋中脊地震带。
了解地震波的基本特征(纵波、横波、表面波)及地震仪。
通过地震波了解地球内部构造、地球内部主要界面(莫霍面、古登堡面、康拉德面)、岩石圈与软流圈界面、地球的基本圈层构造(地壳、地幔、地核),以及岩石圈、软流圈、各圈层的基本物态特征。
了解大陆地壳的双层结构特征、大洋地壳的基本结构特征、地壳均衡概念。
(八)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掌握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层产状及其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
掌握褶皱的几何要素(枢纽、轴面、翼、核)、常见褶皱类型及特点(基本类型:向斜、背斜;按照轴面产状、枢纽产状划分的类型)、褶皱的识别及形成时代。
掌握断裂构造的基本特征,包括节理和断层、断层的几何要素(断层面、盘、位移、断距)、常见断层类型及特点(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形成的时代。
准确掌握地层的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侵入接触)的特点及其地质意义。
(九)海底扩张及块构造了解大陆漂移说的基本思想和证据。
了解洋脊、洋脊地震带、洋脊沉积物分布特征、两种大陆边缘、洋底海山及火山岛链、热点等特点。
准确把握海底扩张的证据,包括古地磁学(地磁场转向、海底地磁条带)、海底年龄、洋中脊考察、转换断层。
掌握板块构造的含义、板块划分的依据、三大类板块边界(离散型、聚敛型、转换断层)、地缝合线、全球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可能的驱动力。
了解板块构造与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造山运动、成矿作用等的关系。
(十)风化作用掌握风化作用的主要类型,包括物理风化作用河、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掌握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岩石特征。
了解风化作用的产物,包括风化产物的类型、残积物、风化壳剖面、古风化壳、土壤。
(十一)河流及其地质作用掌握河谷的形态特征、河流的侵蚀作用方式、侵蚀作用方向。
掌握河流的搬运作用方式、搬运能力和搬运量。
掌握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特点、沉积的主要类型。
掌握阶地的成因分类方案。
(十二)海洋及其地质作用了解海水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海洋生物基本特征。
掌握波浪、潮汐、洋流、浊流及其地质作用。
了解海洋沉积物的来源。
(十三)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掌握湖水的来源、排泄及其化学成分、湖泊的成因类型等基本知识。
掌握湖泊的机械沉积作用、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干旱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了解沼泽的成因、沼泽沉积作用及其矿产。
(十四)冰川、地下水和风的地质作用准确掌握冰川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成冰作用、冰川冰、大陆冰川、山岳冰川、冰渍物、冰期、间冰期。
掌握地下水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孔隙度、透水性、隔水层、地下水面、潜水、承压水、喀斯特地貌。
了解风的地质作用相关概念,包括吹扬、磨蚀、风积物、沙丘、沙漠、黄土、沙漠化。
(十五)地球的演化大致了解地球的天文起源假说。
大致了解隐生宙时期大气圈和水圈成分演化一般特征、陆核和地盾的形成情况。
掌握显生宙时期生物的全面繁荣和快速演化特征,及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生物发展特点。
了解古地理变迁特点。
三、主要参考书目夏邦栋,《普通地质学》,1995, 第二版,地质出版社或其它《普通地质学》教科书编制单位: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编制日期:2010年8月15日QQQQ普通地质学整理1.①地球内部密度向下渐增,但是不均匀增加。
在400km、600km、2900km和400km处有明显增加,2900km处变化最大,地心为13g/cm3。
②重力,在2900km深度以内,重力大致随深度增加,但有波动。
2900km深度到地心,重力逐渐变小,地心重力为0.③压力,从地表至地心逐渐增加,10km为3000atm,35km为10000atm,2900km为150万atm,地心为370万atm。
2.内部圈层划分:地壳与地幔为莫霍面,地幔与地核为古登堡面。
3.陆地地形①山地(低山<500~1000m>,中山<1000~3500m>,高山<大于3500m>);沿两大地带分布,一为环太平洋两岸地带,二为从阿尔卑斯山到喜马拉雅山再到南亚地带。
②丘陵(一般仅数十米,最高200m),属重峦叠嶂低矮地形,如东南丘陵,川中丘陵。
③平原海拔较低的宽广平坦地区,海拔多在0~500m,海拔0~200m 叫低平原(如华北平原,东北平原),200~500m叫高平原(如成都平原)。
④高原海拔500m以上,顶面平缓,起伏较小,面积比较辽阔的平地。
⑤盆地周围山岭环绕,中部地势较平似盆状的地形。
⑥洼地陆地上有些地区很低,高程在海平面以下。
4.摩氏硬度计①滑石②石膏③方解石④萤石⑤磷灰石⑥长石⑦石英⑧黄玉⑨刚玉10.金钢石P34表5.表3-7 表3-8 表3-9喷出岩构造:气孔构造,杏仁构造,流纹构造。
按SiO2含量划分岩浆岩【大于65%(花岗岩)、52%~65%(正长,闪长,安山)、45%~52%(辉长岩,玄武岩)、小于45%(橄榄岩,辉长岩)】变质岩特征构造:片理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状构造、片麻状构造)6.地层表:(P50)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期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7.褶皱概念:岩层受力变形产生一系列连续的弯曲岩层连续完整性没有遭到破坏,是岩层塑性变形表现。
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部分是较新岩层,两侧部分岩层依次对称变老。
背斜:岩层向上弯曲,形成中心部分较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对称变新。
褶皱要素核:褶皱的中心部分。
翼:褶皱核部两侧对称出露的岩层。
枢纽:褶皱弯曲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
细分(P63,64图):按轴面产状→直立褶皱(A)倾斜褶皱(B)倒转褶皱(C)平卧褶皱(D)按枢纽产状→水平褶皱(AB)倾伏褶皱(CD)8.断层概念:岩层或岩体受力破裂后,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位移,这种断裂叫断层。
要素:断层面、断盘、断距。
正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逆断层:沿断层面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平移断层:沿断层面走向,两盘相对错动断层组合类型(P67 5-23):阶状断层→两条或两条以上倾向相同走向平行正断层组合而成,上盘依次下降,呈阶状。
地堑→由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一个中间断块下降,两边断块相对上升的构造。
地垒:有两条走向大致平行而性质相同的断层组合而成的一个中间断块上升,两边断块相对下降的构造。
叠瓦构造:数条逆断层平行排列,构成倾向一致的逆断层组合。
9.地层间接触关系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即两套地层之间有地层缺失。
不整合面:不整合上下两套地层之间接触面叫不整合面,通常保留着古风化壳或大陆沉积物或在不整合面上有粗粒的,由上覆地层碎屑物组成的底砾岩。
不整合分类:①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是彼此平行的,也叫假整合。
<1、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有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古地理环境有过显著变化。
2、形成过程:地壳下降,接受沉积→地壳隆起,遭受剥蚀→再次地壳下降,重新接受沉积> ②角度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地层产状是斜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