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交胎外胎成型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斜交胎外胎成型工艺规程
工程机械轮胎外胎成型工艺
1工艺条件:
1.1 室温不低于18℃。

1.2 风压:管路系统风压不低于0.6Mpa。

1.3 扣圈盘与主轴间隙不大于0.5mm
扣圈盘周长公差:±1.5mm
1.4 成型机头质量要求:
1.4.1机头宽度公差:±3mm
1.4.2机头周长公差:+12mm,-6mm
1.4.3鼓面及鼓肩间隙不大于7mm
1.4.4鼓肩上、下、左、右错位不大于3mm
1.4.5成型机头椭圆度不大于5mm
1.4.6机头摆动差不大于3mm,鼓面、鼓肩不松动。

1.5 下压辊合拢后无间隙。

1.6 后压辊对称,压辊转动一致,后压辊与机头边缘无间隙。

1.7灯光标尺齐全,明显醒目,对中、对称。

1.8胎面刷毛接头后到成型前停放时间不少于0.5h
不多于2h,胎面接头后要求一律挂架存放。

1.9帘布筒挂架时间不超过1h,超过1h必须倒换挂
架位置,以免局部过大变形。

2 操作要点:
2.1准备工作:备齐生产工具,检查设备运转情况。

(包括注油、紧螺丝),风压不低于0.6MPa,校正灯光标尺和机头宽度,检查半成品部件是否等合施工标准要求。

2.2 张开机头前,将钢圈套过机头,然后张开机头,按编号上好边瓦,开始成型。

2.3上各号布筒和胎面时,成型棒下表面与机头表面距离不大于30mm,成型棒摆动角度不大于15°
2.4各号帘布筒、缓冲层和胎面上正后停机抽棒。

2.5从2#布筒开始,必须用下压辊压合。

2.6各倍件之间都要均匀涂刷汽油,层层压实,然后慢慢转动机头扎净气泡。

2.7扣圈后,必须用后压合后再进行反包。

2.8正包帘布筒和子口包布必须用分别压实,不许两者一次包压。

2.9层与层之间,上、下层之间的胎面接头,成型时要错开300mm以上,避免接头集中。

2.10上胎面胶要层层上正,均匀涂刷汽油,层层压实,检查刷毛漏刷的地方,要补充刷毛,然后再上下一层胎面。

2.11按规定高度割边,撕下胶边后,再用后压辊压
实封口。

2.12成型完毕后,按规格做好标记。

2.13成型无内胎轮胎时,胎面打孔应在成型机上进行。

2.14卸胎后,检查胎胚,对不符合标准的部分进行补充修理。

3. 胶囊反包成型机的操作要求
3.1开车前必须认真检查成型机各部件(胶囊、指形片、下压辊、后压辊和控制系统),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2主机运转过程中,正反转交换使用时必须先踩刹车,然后使用正转或反转。

3.3上帘布筒时,扩布器外直径与机头外直径差不大于150mm。

3.4指形片与机头鼓肩的距离必须保持在8-12mm。

3.5胶囊表面不能有杂物、油污和汽油,胶囊使用最小气压控制在0.25-0.75Mpa,以防胶囊损坏。

3.6下压辊和后压辊工作过程中,压力必须达到0.40-0.50Mpa.
4.质量标准:
4.1成型各部件要层层上正,层层压实,达到“五无”:
无气泡、无折子、无掉胶、无杂物和断线。

“五正”
胎面、缓冲层、帘布筒上正、钢圈扣布贴正、子
口布贴正,胎里帘线接头不开裂,油皮胶、气密层不破漏。

4.2帘布筒反包高度偏差不大于30mm。

4.3两相邻钢圈错位不大于2mm。

4.4胎面胶和缓冲层偏歪值不大于8mm。

4.5割边高度、子口宽度按施工标准要求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