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
作者:张虹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3期
摘要:静脉留置针因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保护血管等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主要阐述留置针在院前急救中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等。
静脉留置针是急诊科抢救患者所采取的最有效的建立静脉通路的方法,可以确保药物的输入,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血管;固定;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操作技术。
它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尤其在临床急救工作中,普通的钢制静脉针已经不能满足患者急救治疗的需要,而静脉留置针因具有减少血管穿刺、降低静脉血管损伤、减少静脉炎发生、安全迅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和减轻患者痛苦等优点广泛应用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逐渐成为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
但如果临床操作技术不当及留置后护理不当,可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要求护士应掌握留置针的使用方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等,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1静脉留置针的优点
1.1外套管柔韧性大,不易损伤血管壁,渗漏率非常低,对于急救中躁动患者的输液十分有利。
1.2减少了患者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损伤小,有效的保护血管。
减少了静脉血栓的形成。
1.3在血管内保留时间较长对危重患者抢救可做到保留静脉通道、随时输液、随时用药。
2静脉留置针的选择
处置前做好物品的准备工作,本院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Vialon材料制成的静脉留置针,根据病情和自身血管情况选择型号相符的留置针。
仔细检查其质量。
3穿刺静脉的选择
根据患者自身血管的情况选择穿刺静脉,宜选用粗、直、富有弹性、无静脉瓣、避开关节且不易滑动的静脉。
静脉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穿刺成功率,且与渗液、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有着较大关系。
应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瓣、肢体受伤部位,瘫痪患者宜选择健侧肢体血管。
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
肘关节上下20 cm范围内的静脉血管,易于固定且血流量大,药物进入血管后能很快被稀释,对血管刺激小。
对于长期禁食、大出血、休克晚期患者,由于
其微循环严重障碍,血管塌陷,浅静脉穿刺成功率低,应直接穿刺颈部静脉或股静脉,以免贻误抢救时机。
在院前急救中,颈外静脉与四肢浅静脉留置针相比较,其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输液速度、固定和患者搬运均优与于四肢浅静脉,可提高院前急救的成功率。
由于在抢救患者时,时间仓促、条件有限,没有过多的时间来选择血管,四肢浅静脉留置需较长时间选择血管,尤其在冬季,患者衣着多,血管不易暴露,费时更长;而颈外静脉暴露明显,一般危重患者能平卧,头偏向一侧,容易及时选择血管。
特别在抢救心搏骤停等急救患者时,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4穿刺方法
4.1操作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神志清醒的患者。
神志不清醒的患者,也应该向其陪护解释清楚。
4.2选择好血管,用手指摸清血管深浅及走向。
在穿刺上方10 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严格无菌操作,常规排液,将留置针外套管放松,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15°~30°角直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即降低穿刺角度,沿血管方向平行进针少许。
右手固定针芯,左手推送外导管,皮肤外只留2~3 mm长导管,拔出针芯,使用透明胶贴固定。
再用填写好日期的胶布固定三叉接口,为换药、拔管提供依据。
即可开始输液。
5静脉留置针的护理
静脉置管前,护士应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以便积极配合,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留置针一般留置时间为3~5 d,但有临床报道,留置时间最长为27 d,平均留置天数为8~9 d。
患者静脉炎普通发生在置管后6~7 d,而5 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0,因此5 d应作为常规套管针留置时间。
6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6.1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护理人员应妥善固定导管,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6.2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6.3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封管间隔时间不正确等有关。
因
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按时封管,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有研究表明,缓慢推注堵管率明显低于快速推注。
6.4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
据统计长期卧床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多3倍。
穿刺时尽可能首选上肢粗静脉,并注意保护血管。
6.5静脉炎护理人员应注意各操作环节的严格无菌;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明华.卒中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6.
[2]刘春梅.颈外静脉留置会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护理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10,3:27-3.
[3]张丽华,龙小兰,张红.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临床研究[J].四川医学,2008,29
(6):792-794. 编辑/张燕。